Workflow
法治政府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灌南法治政府建设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5-08 05:07
□ 通讯员刘青 惠企资金"免申即享"、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通办"、"无证明城市"建设……近年 来,灌南县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导向,全力推进以法治政府为重点的高水平法治建设,通过高效便捷 政务服务、精准有效数据支撑,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护航高质量发展。 淬炼"关键少数"筑牢法治基石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探索推进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联合监管工作模式。2024年,系统编制"综合查一 次"检查场景清单784项、覆盖检查事项1372个,全县各级部门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任务1328次,减少 入企检查800余次。实施免罚219起,免罚金额近800万元,实施减轻(从轻)处罚93起,涉及金额近374万 元。 值得一提的是,灌南县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范围,全面打 造"产业链+法律服务"2.0模式,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出"菌菇产业链+法律服务""电商+法律 服务"等法律服务产品,组织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58家链上企业、43家乡镇小微企业和个体 工商业者提供法治体检、合规指导等法律服务,助力产业链强链固链,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织密调解网络夯实治理 ...
杭州人大创新实践获第七届“法治政府奖”
每日商报· 2025-05-07 11:06
杭州人大数字化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成果 - 杭州市人大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认可,包括第七届"法治政府奖"和入选《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1] - "杭州人大构建法治政府建设人大数字化监督地方标准"被评为2024年度十大法治创新案例之一[1] -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的《"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评价规范》成为全国首个人大数字化监督地方标准[1] 数字化评价规范体系 - 《规范》采用"多维赋分法"评价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1] - 评价体系全面覆盖立法工作、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关键领域[1] - 整合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群众代表的多元评价,形成"收集-评价-整改-跟踪"监督闭环[1] 规范实施效果 - 自2024年11月实施以来,推动市、区两级人大监督工作的标准化协同[2]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对全国16个城市开展横向评估,验证了杭州模式的科学性和普适性[2] - 数字技术、标准规范与人大监督职能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全国各级人大提供可推广的实践方案[2] 未来发展计划 -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快数智提质增效,提高监督实效[2] -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继续擦亮杭州人大数字化监督法治政府建设的金名片[2]
全市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座谈会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5-06 10:43
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座谈会核心内容 - 会议通报了市人大监察司法委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 [1] - 部署听取审议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报告相关工作 [1] - 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作交流发言或书面交流 [1] 2023年工作成效 - 杭州人大探索规范化数字化标准化监督法治政府建设写入《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1] - "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杭州人大监督法治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项目获第七届"法治政府奖" [1] 2024年工作方向 -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1] - 围绕法治杭州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工作 [1] - 切实担负起监督法律法规实施和监督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的职责 [1] 年度重点工作部署 - 加强监察司法领域的立法供给 [2] - 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 [2] - 依法有序做好正风反腐监督工作 [2] - 着力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工作以优化营商环境 [2] 工作机制创新 - 完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 [2] - 强化联络协同深化数字赋能 [2] - 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 [2] - 打造可借鉴可复制的人大标准化监督杭州样板 [2]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静安首推行政执法报告 制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4-30 16:40
4月30日,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报告》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市场监管领域首推"行政 执法报告发布制度",重点关注涉企行政检查、行业整治、营商举措及执法案例,披露分析区域执法情况与企业经营共性问题、风险隐患,并给出合规指 引。 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报告制度》,自2025年起,每年将通过静安门户网站、"上海静安""静安市场监管"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 半年度行政执法状况报告。 未来,静安区将以该制度为依托,持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颉鸣介绍称,2024年,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立足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位优势,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以法治建设为引 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创新推出营商服务"锦囊"计划,为辖区重点企业定制专属服务方案,该项目被列为营商环境建设创新试点市级重点项目,并获评 2024年静安区营商环境建设"十佳案例"。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注销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 ...
法治蓝皮书:行政执法机关应定期发布行政处罚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新京报· 2025-04-27 19:31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法治 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指出,为避免行政执法机关过度处罚,应定期发布行政 处罚报告,向社会公开罚款金额,接受社会监督。 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项目组选取73家公安机关,包含31家省级公安机关 和部分地级市公安机关,基于公安机关官网及移动终端公开的信息数据,对其法治建设情况作了评估。 行政处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因减损相对人利益而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评估结果显示,2024年 公开罚款金额的公安机关有18家,与2023年的13家、2022年的11家相比有所增加。蓝皮书指出,个别地 方可能存在以罚代管现象,为避免行政执法机关过度处罚,确保执法活动公平、合理、透明,应定期发 布行政处罚报告,向社会公开罚款金额,接受社会监督。 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法治轨道严格管理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评估结果显示,73家公安机关中 有64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集中规范管理,占比87.67%。其中,北京市公安局建立专门的规范性文 件库,标识文件的有效性,并定期发布有关规范性文件清理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