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环境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5月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7 21:5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三部门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介绍政策细节[6] -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1.27%[11] - 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创近三年新高,铁路、水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2] 消费与零售 - "五一"假期全国消费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7.5%,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家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倍[13]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启动,48个试点地区围绕17项重点任务先行先试,包括放心消费主体培育和无理由退货等[15] - 一季度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5.4万亿元,同比增长4.8%,利润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1.4%[10] 能源与基建 - 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项目(国华如东40万千瓦)全面投运,年上网电量超4.6亿千瓦时,配套大型储能站和制氢加氢站[16]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7.9%,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支撑运输服务跃升[8] 科技与创新 -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包含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三大类,推动机器人技术进步[17][18] 国际贸易与地缘 - 美国3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达1405亿美元,高关税政策导致进口订单取消[21] - 欧盟表示将应对美国关税升级,加快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22] 区域经济与合作 - 黑龙江省黑河、同江、抚远三个中俄口岸明水期航运恢复,首日1700多名中俄旅客通过水运往来[19]
广东:纠正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 倡导实价优质
快讯· 2025-05-07 16:03
消费环境优化 - 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2025年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4500家 [1] - 深入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健全重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1] - 加强消费纠纷排查化解,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1] 网络销售与直播带货规范 - 纠正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倡导实价优质 [1] - 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依法查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1] 产品质量与隐私保护 - 完善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 [1] - 规范广播电视领域订阅、收费行为,深化电视"套娃"收费、诱导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 [1] - 引导大众消费场所规范摄像头设置,加强消费者人脸、支付、行迹等隐私信息保护 [1]
经济热点|消费政策的全面性升级与创新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7 08:27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标志我国消费政策全面升级与创新 预计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实现4.8%左右增长 较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成为应对外部风险重要压舱石 [1][3] 事件 - 3月16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2] 《方案》背景及意义 - 2024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消费面临下行压力 社零增速3.5%低于预期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44.5%较往年显著下降 《方案》兼顾多维度全面发力 标志我国消费政策全面升级与创新 [3]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 -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包括加大就业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多地最低工资标准已“普调” [4]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通过稳市机制建设、中长线资金入市、央国企市值管理等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4] -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强调中小微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 [5] 全方位增强消费能力保障 -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呼和浩特已打响“第一枪” 预计全国育儿补贴方案后续落地 [6] - 强化教育支撑 落实提升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延续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等政策 [6] - 提高医疗保障能力 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释放其消费潜力 [6]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 支持地方收储存量商品房 房价止跌回稳将活跃社会消费活动 增加房产交易量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 推动房价温和反弹 [7] - 简化购物中心日常运营管制 有利于社会消费提振和租金回升 [7] 促进消费供给侧优化 - 服务消费方面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等 改善服务供给激发居民潜在消费需求 补贴政策有望扩展到服务消费领域 [8] - 商品消费方面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等 重视IP衍生类消费和科技创新类产品等新业态 [8] 优化消费环境 - 保障居民“闲暇时间”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9]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规范网络销售等不合理经营行为 引导网购“反内卷” 有助于CPI改善 [9]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推动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变 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10]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 - 财政政策方面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服务业经营主体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促消费与惠民生、补短板结合 [11] - 货币金融政策方面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 优化偿还方式 开展续贷工作 [11] -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扩大消费相关领域有效投资 支持相关项目发行REITs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