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居民增收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出台26条措施提振消费 涉及促进居民就业增收、保障居民消费能力等6个方面
搜狐财经· 2025-07-19 14:03
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核心观点 - 重庆出台26条提振消费举措,聚焦服务国家战略、超大城市治理、消费热点和本地特色,覆盖居民增收、服务消费扩容、大宗消费升级等6大方面 [5] - 政策最大亮点是"收支兼备、商服兼容、长短兼顾、内外兼修",通过增收减负与消费提质双向发力,短期刺激与长期能力建设结合 [5] - 2024年重庆社零总额达15677.37亿元,全国排名第二,五年年均增速7.4%高于全国5.6% [11] 四大政策创新亮点 - **特色消费场景**:利用"江崖街洞天"地貌打造防空洞火锅店、茶馆等沉浸式"山城洞天"场景 [6] - **汽车产业精准支持**:对8年以上公交车及超质保期电池给予单车8万元补贴,发展改装业态、房车露营等后市场 [6] - **量化资金激励**:大型演艺赛事最高补500万元,首店/首发最高200万元,直播电商基地最高40万元 [7] - **川渝协同机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推动"渝进蓉出"旅游动线及巴蜀文旅走廊建设 [7]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措施 - 就业目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稳定75万脱贫人口务工 [8] - 休假制度:落实带薪休假衔接小长假,探索中小学春秋假,促进错峰消费 [8] - 直接补贴:新能源车补1.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2000元/件,数码产品补15% [11] 消费环境优化方向 - 维权保障:完善消费维权制度,强化质量监督,实行消费场所"无事不扰"监管 [11] - 夜间经济: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11] 长期发展挑战与建议 - **短板分析**:居民收入低于北上广深,高端商业体、五星酒店等消费能级不足 [12] - **产业联动**:发展汽车后市场、食品加工等本土产业链,培育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 [13] - **人力资本**: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零工驿站",加强职业培训及低收入群体保障 [14]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7月以后,国内将迎来3个重要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27 06:19
宏观经济增速 - 202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但部分行业如房地产和汽车仍面临低迷,汽车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例如极越汽车因股东撤资导致资金链问题 [1] 行业困境与股东行为 - 股东撤资反映两大潜在原因:担忧亏损风险及对未来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 [3] - 当前大环境下,企业普遍采取降薪裁员措施,就业市场压力显著 [3] 政策支持与收入增长 - 国常会和中办、国办联合推动企业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政策信号强烈 [7] - 多地响应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如上海从2590元上调至2690元,青海从1880元涨至2080元 [8]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部提出"更加积极"的宽松财政政策,赤字率创历史新高至4% [10] - 2025年新增财政规模达12万亿(含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和地方专项债4.4万亿),同比增加近3万亿 [10] - 2008年救市中央财政仅1.5万亿,本次规模显著扩大 [11] 消费刺激措施 - 国务院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0条,前4条聚焦增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如股市收益)、农民收入增长 [12] - 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房贷利率最低3%,公积金贷款利率2.6%,消费贷利率低至2.4% [12] 房地产政策调整 - 广州成为首个全面取消楼市限购的一线城市,取消"三限"以激活需求 [14][17] - 一线城市限购放开可能产生虹吸效应,带动周边地区购买力集中,房价或止跌回稳 [17]
撬动消费大市场需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证券日报· 2025-04-29 03:10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 青海省自2025年5月1日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880元/人上调至2080元/人,增幅达10.6%,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8元/人上调至20元/人,增幅11% [1] - 2025年已有福建、广东、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1] 政策导向与消费提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并科学提高标准 [1] -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 消费市场激活措施 - 需求侧:加大耐用品补贴力度、扩大以旧换新范围,非耐用品领域通过增收措施增加日常消费资金 [2] - 供给侧: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并培育品质电商 [2] - 环境优化: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2] 经济影响预期 -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与增收政策将直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市场繁荣 [1][3] - 居民增收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促有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3]
经济热点|消费政策的全面性升级与创新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7 08:27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标志我国消费政策全面升级与创新 预计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实现4.8%左右增长 较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成为应对外部风险重要压舱石 [1][3] 事件 - 3月16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2] 《方案》背景及意义 - 2024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消费面临下行压力 社零增速3.5%低于预期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44.5%较往年显著下降 《方案》兼顾多维度全面发力 标志我国消费政策全面升级与创新 [3]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 -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包括加大就业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多地最低工资标准已“普调” [4]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通过稳市机制建设、中长线资金入市、央国企市值管理等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4] -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强调中小微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 [5] 全方位增强消费能力保障 -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呼和浩特已打响“第一枪” 预计全国育儿补贴方案后续落地 [6] - 强化教育支撑 落实提升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延续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等政策 [6] - 提高医疗保障能力 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释放其消费潜力 [6]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 支持地方收储存量商品房 房价止跌回稳将活跃社会消费活动 增加房产交易量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 推动房价温和反弹 [7] - 简化购物中心日常运营管制 有利于社会消费提振和租金回升 [7] 促进消费供给侧优化 - 服务消费方面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等 改善服务供给激发居民潜在消费需求 补贴政策有望扩展到服务消费领域 [8] - 商品消费方面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等 重视IP衍生类消费和科技创新类产品等新业态 [8] 优化消费环境 - 保障居民“闲暇时间”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9]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规范网络销售等不合理经营行为 引导网购“反内卷” 有助于CPI改善 [9]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推动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变 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10]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 - 财政政策方面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服务业经营主体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促消费与惠民生、补短板结合 [11] - 货币金融政策方面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 优化偿还方式 开展续贷工作 [11] -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扩大消费相关领域有效投资 支持相关项目发行REITs [11]
利好!一文看懂中办、国办最新定调,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6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消费能力保障、减少消费限制、完善消费支持政策等提出系列举措,涉及领域和部门广,后续有望出台更多配套政策 [1][2] 居民增收 - 结合形势变化加大就业支持力度 [4] - 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 [4] -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盘活农户住房 [5] - 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对拖欠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失信约束,健全清欠长效机制 [6][7] 消费举措新提法 - 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提高可售(发)票数量,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8] - 将“互联网 + 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 [8]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推出优质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提高境外旅客在华旅游便利化水平 [8] - 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8] 方案亮点 - 强化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监督,鼓励连休和错峰休假,保障劳动者权益,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9] -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统筹投资和消费,扩大相关有效投资,实现良性互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