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上强调以更强责任担当治水兴水治林兴林 不断推动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新步伐
陕西日报· 2025-05-24 08:25
生态文明建设与河湖林长制工作部署 - 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美丽陕西建设[1] - 会议表彰先进并通报情况,咸阳市、延安市、商洛市、渭南市等地区代表交流治水治林经验[1] 河湖林长制工作成效与目标 - 全省通过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筑牢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三大屏障",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2] - 下一步将突出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2] 水资源与生态治理具体措施 - 深化河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灾害防治,打造人水和谐河湖[2] - 实施扩绿兴绿护绿行动,聚焦"三北"工程攻坚战、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及林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生态版图从浅绿向深绿升级[2] 责任落实与协同治理机制 - 压实各级河湖长林长责任,加强秦岭生态监管,推进黄河"几字弯"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问题整改闭环[2] - 统筹抗旱防汛与森林草原防灭火,防范旱涝急转风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参会范围与执行层级 - 省级领导、省直部门、中央驻陕单位及市县区主要负责人参会,覆盖全省治理执行网络[3]
宝鸡渭河生态公园:守护一城碧水 促进生态和谐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53
渭河生态公园(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渭河生态公园主任 仵尧如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和关中地区的"母亲河"。建设好渭河生态公园是做好渭河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 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打造了"四时荣枯、自然野趣"的滨河生态景观,既满足了安全行洪需求,又 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生态康养、休闲游憩、健身运动的绿色活动空间。 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河生态。我们 将全力做好渭河生态保护工作,当好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排头兵。 4月21日,在宝鸡渭河生态公园,蓝天碧水交相辉映,河水宽阔安澜,白鹭掠水而过,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 开。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从甘肃起源,自宝鸡境内流入八百里秦川,约25%的在陕干流在宝鸡,并穿主城区 而过。与渭河紧密关联的宝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书写了人水和谐的动人篇章。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宝鸡市考察时,察看了渭河生态公园。 宝鸡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荒滩 地变成绿色长廊,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修复:从防洪固堤到综合治理 入春以来的渭河生态公园 ...
郭元强巡查府澴河水环境保护情况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建设美丽湖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江日报· 2025-05-10 20:12
府澴河水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落实河湖长制责任 建设幸福河湖 [1] - 巡查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项目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 国控断面水质提升情况 听取应城市强县工程推进汇报 [4] - 武汉 孝感 随州三市协同共进 各级河湖长落实责任 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推动府澴河保护治理取得新进展 [6] 府澴河综合治理措施 - 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排查整治风险隐患 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 [7] - 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整改重点问题 整治入河湖排污口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 - 推动流域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形成绿色经济发展方式 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7] 河湖长制工作机制 - 完善协同配合机制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7] -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营造保护河湖良好氛围 [7] - 强化科技赋能 加强信息共享 提升河湖监管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水平 [7] 参与单位 - 孝感市委书记胡玖明 随州市委书记马泽江 武汉市副市长张忠军 省发改委 省生态环境厅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7]
省推进黄河流域秦岭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9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部署 - 会议审议了生态保护相关文件并安排重点任务 [1]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2] - 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筑牢三大生态屏障 [2] 黄河流域保护措施 - 落实"四个坚持"和"四水四定"举措 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 [3] -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3] 秦岭生态保护 - 动态排查整治"五乱"问题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 [3] - 加强尾矿库治理 确保秦岭生态安全 [3] 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 - 实施汉江丹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 - 加强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治理和湿地保护 [3] - 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 保障水质安全 [3] 问题整改与责任落实 - 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3] - 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3] - 强化日常督导检查 完善大保护协同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