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行业整体地位与规模 - 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1][2] - 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3] - 生物经济增加值占中国GDP比重超过7% [1] - 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1] 前沿领域全球竞争力 - 在CAR-T细胞疗法、原研发药生产、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全球"领跑"或"并跑" [1] - 2024年全球共有2069个CAR-T临床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数量为388个,位居全球第二 [2] - 精准生物的儿童白血病CAR-T治疗产品"普基奥仑赛注射液"填补国内空白,有望成为国内首创、全球第二款治疗该适应症的一类生物新药 [2] -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新药 [4] 研发创新能力 - 中国生物科技专利申请量、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创新药、在研管线数量、上市新药数量均占全球30%以上 [1] - 2024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93款新药,创近5年新高 [2] - 2024年中国在研药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全球制药公司研发管线规模排名前25强中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 [2] - 以自研新药比例衡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全球第一 [2] - 2024年中国在医疗装备领域发表SCI论文超2万篇,科研产出居全球第一位 [3] 重点企业发展与产品突破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推出世界首台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 [4] - 武汉滨会生物科技的溶瘤病毒产品OH2注射液被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 [4] - 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技术推动生物制造业以显著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快速增长 [5] 产业基础与区域布局 - 中国已建立生物产业基地23个 [1] - 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科研中心展示了强大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 [3] - 生物产业发展重心转向核心技术攻坚、产品质量升级与产业链韧性提升,迈入"以质取胜"新阶段 [4]
邦勤达睿基金启动暨2025医疗器械核心技术论坛圆满召开
投中网· 2025-09-28 17:16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从DDK到DDP”,探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从“戴维斯双杀”到“戴维斯双击”的破局之道,核心是产业从产品引进、技术跟随转向自主创新和智能制造 [4][6] - 行业在经历去年营收与市值“双杀”的压力期后,2025年创新药引领医疗板块强势回升,企业情绪趋于稳定理性,开始重新投入新一轮竞争周期 [7]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正沿着“DDK到DDP”的路径加速进阶,在政策优化与全球需求双重驱动下,向全球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27] 主办方观点 - “DDK到DDP”的路径演进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高端化的核心命题,与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度呼应,掌握核心技术是竞争立足之本,实现“中国智造”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 [6] - 从产业和资金视角看,该跨越不仅是技术跃迁,更承载着从“制造”到“创造”、从本土到全球的宏大抱负,专业投资需坚守前沿视角,中长期看当前仍是入场机遇窗口 [7] 战略目标与产业规模 - 有观点提出打造3万亿元医疗器械产业的战略目标,认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生命科学而非人工智能,生物经济是继农业、工业、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 [13] - 实现从“器械大国”到“器械强国”的跨越需聚焦三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端产品攻坚、领军企业培育 [13] 行业分析与展望 - 行业报告基于A/H/美120家上市械企财报、3000家医院采购、1200家创新企业注册及FDA/CE 700项获批数据,构建“资本-产业-政策-技术”四因子模型,提出“螺旋上升三部曲” [16] - 报告警示创新的“死亡谷”前移至商业化阶段,并对行业未来增长路径进行深度展望 [16] - 行业当前处在阵痛期、洗牌期和复苏期,短期量价提升承压,未来会呈“H”型分布,即主流赛道大企业和创新赛道新企业并存 [23]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科睿驰医疗在血管介入肿瘤赛道提供微导管、微导丝、栓塞微球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已进入多国,成为肿瘤介入治疗头部企业 [20] - 库珀医疗面对集采启动“第二曲线”战略,切入肿瘤治疗领域,布局热灌注设备等产品,目标未来三年肿瘤业务占比超30% [20] - 威脉医疗是医工转化典型案例,将清华大学核物理技术转化为医疗级射频系统,开发出获NMPA+FDA双认证的国产高端医美产品 [20] - 膜尔新材料依托中科院技术,开发出疫苗生产用中空纤维分离膜包等“卡脖子”级高精度过滤产品,实现100%国产化并落地应用 [20] 破局之道与投资策略 - 从红海到蓝海的四个破局要点包括:寻找新市场(如生死美爽四大赛道)、坚持原始技术创新、全球化配置资源、推动药-械-技-AI多维融合 [23] - 中小企业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和创新活力源泉,投资策略坚持“硬科技+全球化”双轮驱动,以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23] - 论坛现场启动了河南省首支市场化天使子基金“邦勤达睿”,重点投向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领域初创期项目,采用“资本+产业”双赋能模式加速早期技术转化 [10]
9月22日生物经济(970038)指数跌0.2%,成份股普洛药业(000739)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32
指数表现 - 生物经济指数报收2348.33点 单日下跌0.2% 成交额230.11亿元 换手率1.51% [1] - 指数成份股中15家上涨 34家下跌 美亚光电以6.08%涨幅领涨 普洛药业以3.21%跌幅领跌 [1] 成份股表现 - 十大权重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占8席 迈瑞医疗以13.82%权重居首 总市值2875.3亿元 [1] - 深科技单日涨幅达5% 在十大成份股中表现最佳 长春高新下跌2.49%表现最弱 [1] - 非医药生物成份股包括牧原股份(农林牧渔 权重3.85%) 爱美客(美容护理 权重3.73%) 深科技(电子 权重3.24%)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5.2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0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25亿元 [3] - 深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9亿元(占比7.83%) 迈瑞医疗获主力净流入7942.85万元(占比4.41%) [3] - 牧原股份遭游资净流出1.73亿元(占比7.78%) 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1.59亿元(占比7.16%) [3] - 中粮科技主力净流入1087.86万元 净占比达16.11% 为成份股中最高资金参与度 [3]
9月17日生物经济(970038)指数跌0.55%,成份股药石科技(300725)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48
指数表现 - 生物经济指数(970038)报收2403.29点 单日下跌0.55% [1] - 指数成交额252.69亿元 换手率1.59% [1] - 成份股中11家上涨 38家下跌 京新药业以2.67%涨幅领涨 药石科技以5.11%跌幅领跌 [1] 十大权重股表现 - 迈瑞医疗权重13.82%居首 总市值2902.46亿元 股价微跌0.09%至239.39元 [1] - 牧原股份总市值3069.53亿元为成份股最高 当日下跌2.02% [1] - 长春高新逆势上涨0.02% 总市值505.35亿元 [1] - 康龙化成总市值631.08亿元 股价下跌0.59% [1] - 爱美客总市值574.65亿元 股价下跌1.34%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7.89亿元 [3] - 游资资金净流入4.35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3.54亿元 [3] - 博腾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358.19万元 占比8.68% [3] - 康龙化成获游资净流入4957.42万元 占比2.73% [3] - 京新药业获散户资金净流入1399.39万元 占比4.94% [3]
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在济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9-17 18:2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于9月17日在济南举办 [1] - 活动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多家单位协办,旨在展示生物制造创新成果和产业优势,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活动将围绕“食品及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山东省内多个城市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采访 [4] - 约有50人参加活动,包括政府单位、媒体记者及重点企业代表 [16]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山东省是我国生物制造产品种类最丰富、细分领域门类最齐全、创新能力最突出、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在国际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4][11] - 2024年全省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6800亿元 [11] - 产业已形成规模领先、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独特优势,多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世界第一或国内首位 [8] 具体产业优势 - 功能性糖醇、透明质酸、谷氨酸等多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世界第一 [8] - 氨基酸、柠檬酸、功能糖、衣康酸、长链二元酸等产品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 [8] - 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绿色产品年替代化石资源超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万吨 [11] 政府支持与未来规划 - 山东将生物制造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链长制”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8] - 年底前将编制完成生物制造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 [8] - 将推进“生物制造研发总部集群”建设,并持续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 [8] 企业参与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代表上台演讲,分享在生物制造和发酵领域的成果与经验 [16]
黑龙江:“重”装出发,“轻”装上阵
人民网· 2025-09-16 09:07
粮食生产 - 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创历史新高 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4] - 粮食总产量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4] 文旅产业 - 全省新建重点文旅项目超400个 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 [4] - 2024年接待游客量2.8亿人次同比增长29.1% 游客总花费3701.2亿元同比增长67.1% [4] - 哈尔滨梦幻冰雪馆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运营 成为文旅新名片 [14][16] - 开展冰雪节/旅发大会/生态康养大会等特色活动 发展冰雪游/避暑游/界江游等多元业态 [14] 数字经济 - 将数字经济列为全省一号工程 吸引华为/百度/腾讯等6家头部企业落户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达51.1% [11] - 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35个 3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试点 [13] 智慧农业 - 富锦市建立"空—天—地"三维农情监测体系 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模式 [7][8] - 桦川县应用北斗导航拖拉机 二九一农场运用气象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9] - 推动水肥一体化/数字农情监测/卫星遥感等关键技术应用 [7] 制造业转型 - 佳电股份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 装配产能提升50% [11][12] - 伊春中盟生物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飞鹤集团应用智能项圈和数据指纹技术 [13] - 佳电股份计划建设低压电机数字化产线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11]
9月15日生物经济(970038)指数涨0.91%,成份股福瑞股份(300049)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8:31
指数表现 - 生物经济指数报收2418.21点,单日上涨0.91% [1] - 指数成交额345.84亿元,换手率2.15% [1] - 成份股中21家上涨,29家下跌,福瑞股份以20.01%涨幅领涨,华大基因以3.11%跌幅领跌 [1] 头部成份股表现 - 迈瑞医疗权重13.82%居首,总市值2905.01亿元,股价下跌0.58%至239.60元 [1] - 康龙化成涨幅6.37%表现最佳,总市值638.37亿元,权重3.99% [1] - 牧原股份总市值3210.47亿元为成份股最高,所属农林牧渔行业,股价上涨2.14% [1] 资金流向 - 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合计6.45亿元,游资净流出9344.16万元,散户净流出5.51亿元 [3] - 福瑞股份主力净流入3.56亿元居首,主力净占比18.69%,但游资净流出1.04亿元 [3] - 温氏股份主力净流入2.09亿元,主力净占比10.21%,散户净流出1.44亿元 [3] - 迈瑞医疗主力净流入8204.70万元,游资净流出6624.32万元 [3]
全球三成新药来自中国,我国生物经济大有可为
第一财经· 2025-09-05 17:54
行业全球地位 - CAR-T细胞疗法研究中心数量388个位居全球第二[3] - 生物药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且生物药在研数量蝉联全球第二[3] - 湖北病理大数据库179万张高精度数字切片跃居全球第二[3] - 全球医疗器械专利申请量91513组占全球总量70%居首位[8] - 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5] 研发创新成果 - 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93款新药创五年新高[7] - 全球制药研发管线前25强中4家中国企业上榜[7] - 恒瑞医药以自研新药比例排名全球第1位[7] - 精准生物CAR-T治疗产品"普基奥仑赛注射液"填补国内空白[7] - 脑机接口在上海华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前瞻性临床试验[3] 产业政策与系统建设 - 全国共建立23个生物产业基地[5] - 创新药/在研管线/上市新药数量均占全球30%以上[5] - "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正式亮相 构建三大评价体系[9] - 生物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5] - 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示范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12] 技术突破与前沿领域 - 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核苷酸/酚酸/黄酮等复杂化合物高效合成[11] - 酶定向进化/代谢网络重构成为提升产量核心策略[11] - 人工智能可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并设计新型基因编辑工具[12] - 全球生物基化学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252.3亿美元[11] - 全球生物经济规模2050年预计增至30万亿美元[11]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光谷开幕,多款“全球首创”创新药集中亮相
长江日报· 2025-09-05 09:20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开幕 由17家国家级学协会与中国科学报社共同主办 是我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专业活动[1] 生物医药创新成果 - 禾元生物展出全球首创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 系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新药 已正式用于患者治疗 改写了人血清白蛋白依赖血浆提取的历史[2] - 同济医院展示全球首创融合脑电图和近红外光谱多模态传感系统的光学脑机接口 主要用于脑出血康复 预计明年上市[3] - 滨会生物自主研发首款溶瘤病毒产品OH2注射液 系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溶瘤病毒候选药物[5] - 联影智融推出国产首台可视化介入机器人系统 衷华脑机展示自主研发植入式脑机接口芯片[5] 产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并持续增长 在生物药在研品种脑机接口高精度数字切片等前沿领域实现"并跑"甚至"领跑"[10] -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覆盖创新研发规模生产临床运用全链条 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在全国和全球生物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0] 技术突破与战略意义 - 禾元生物建立水稻生物制造体系 属于"中国方案" 弥补细菌酵母动物细胞三大表达体系缺陷 突破产量技术和规模化应用等国际难题[9]
《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发布 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7:12
行业地位与市场规模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满足内需同时参与国际竞争[1] -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创新药、在研管线及上市新药数量均占全球30%以上[2] - 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 生物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2] 研发创新与临床进展 - 全球CAR-T临床研究中心达2069个 较2020年1297个增长60% 中国以388个研究中心位列全球第二[1] - 2024年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93款新药创五年新高 在研药物数量全球第二[2] - 全球制药研发管线规模前25强中4家中国企业上榜 创历史纪录[2] 科研产出与技术突破 - 2024年医疗装备领域发表超2万篇SCI论文 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北京上海广州为主要科研中心[2] - 脑机接口、高精度数字切片等技术处于全球并跑或领跑位置[1] - 光学脑机接口首创融合脑电图与近红外光谱多模态传感系统 应用于脑出血康复[2] 产业生态与国际合作 - 全国已建立23个生物产业基地 生物科技专利与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2] - 中古生物技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及联合实验室 共同研制EGFR单抗药物尼妥珠单抗已惠及超5万名中国患者[3] - 大会吸引200余家机构参展 展出千余件产品包括多个全球首创成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