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

搜索文档
20cm速递|科创板100ETF(588120)涨超1.1%,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超1.0%,硬科技赛道获结构性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3:57
科创板行业分布与特征 - 科创板权重行业呈现硬科技特征,电子核心产业占比44.07%、生物产业占比15.92%、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占比9.15%,为市值前三大行业 [1] - 电子核心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7.39%、28.44%和32.36%,生物医药产业盈利预期显著高增 [1] - 科创板研发强度稳定在11%左右,2024年整体研发投入达1546.80亿元,形成研发驱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1] 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 - AI从云端向终端渗透与高性能计算形成需求共振,DDR4涨价加速存储技术迭代,催生服务器升级周期 [1] - 创新药产业通过License-out出海实现突破,2024年交易规模达519亿美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 科创板指数产品 - 科创板100ETF(588120)跟踪科创100指数(000698),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科创综指ETF(589630)跟踪科创综指(000680),行业分布均衡涵盖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领域,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淡季同比小幅转正,反内卷下销售价格企稳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21 19:21
战略性新兴产业PMI分析 - 7月EPMI环比下降1.1个点至46.8,降幅小于季节性均值(历史7月环比降幅3.9个点),同比由负转正(+0.7个点)[1][5][7] - 中观景气面走弱,7个细分行业中仅新材料处于扩张区间(景气度>50),扩张行业数环比减少1个[1][5][9] - 工业淡季扰动显著,但绝对景气水平(46.8)为历史同期第三低,高于2024年7月的46.1[8] 分项指标表现 - **供需双降**:生产、产品订单、出口订单分别环比下降1.3/1.5/2.2个点,出口订单连续2个月加速下滑[2][9] - **价格企稳**:购进价格下降1.9个点,销售价格逆势上升1.7个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价格涨幅显著[2][14] - **融资改善**:贷款难度指标结束两月上行趋势,环比下降1.4个点[2][9] - **产需比稳定**:生产与订单差值2.2,连续5个月在1.5-3.3区间窄幅波动[2][12] 细分行业景气度 - **新材料领跑**:景气度连续3个月>50,环比上升0.4个点,出口订单大幅增长17个点[3][17][19] - **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韧性**:景气度高于季节性均值1.3/0.2个点[17][18] - **生物/新能源汽车承压**:景气度<45,出口订单分别骤降17.7/10.1个点[3][17][20][21] 高频数据与政策影响 - 7月地产成交、汽车零售较6月放缓,原油价格高基数效应显现[4][21] - "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销售价格回升,工信部将发布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4][22] - 金融市场影响偏正向:环比放缓符合预期,同比转正显示产业韧性[4][22]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2 06:23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指数上涨1.46%,涨幅位于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62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0.27万亿元,增幅3.72%,高于深证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12.57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213.85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7][8]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67%,较上证主板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市净率为4.06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571.49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8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6亿元,较年初增长0.96亿元 [16] 市场个股篇 - 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海光信息、寒武纪-U、百济神州-U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18] - 三生国健以153.60%的涨幅位居首位,益方生物-U、航天南湖、有方科技等14家涨幅超过100% [19] -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71.98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16家公司融资余额超过10亿元 [22] - 中芯国际融券余额以1970.38万元居首,海光信息、寒武纪-U、芯原股份等6家融券卖出超过1000万元 [25] 发行与融资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各1家) [29]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7家公司有6家以标准一上市(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0.5亿元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市值不低于10亿元) [3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江苏各2家,湖北、浙江和广东各有1家 [3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79.01亿,同比增长29.33%,其中3家融资超过10亿元,3家融资在5~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7] - 屹唐股份以IPO融资24.97亿元居首,影石创新、兴福电子融资均超10亿元 [41]
贸易战转折点在何时?彭森:物极必反,最后还是要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27
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链供应链 - 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政治引发剧烈冲突 [2] - 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强烈冲击 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碎片化现象 [2] - 供应链的打破是世界范围的 中国需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做出贡献 [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将贸易战压力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动力 [2] - 未来十年需加强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2] -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需实现质的提高 包括新一代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 [3] - 未来产业需国家重点扶持和引导 包括AI技术 生命科学等 [4] 全球布局与经济复苏 - 企业全球布局面临诸多困难 对世界经济复苏增长造成影响 [4] - 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要求各国发挥优势生产质优价廉产品 形成产业链供应链 有利于全球经济 [4]
汕头市前4月加力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2226个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44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汕头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 [1] - 前4月全市2226个备案投资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1] -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企业数占全市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9% [2]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6.0%,增长11.8% [2] - 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18.5% [2] - 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3.9% [2] - 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6.2%,支撑作用明显 [2] - 玩具创意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8.4% [2] - 大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9% [2] 产业投资情况 - 前4月第二产业累计投资149.31亿元,占总投资60%,其中工业投资117.24亿元,占47.1% [3] - 第三产业累计投资98.62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33.22亿元,生活性服务业65.40亿元(同比增长42.5%) [3] - 电商直播类项目备案投资超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3] - 潮南区备案投资项目数最多(843个),潮南区、龙湖区、潮阳区、华侨试验区投资额领先(50.97亿元、45.48亿元、32.28亿元、31.63亿元)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1至4月全市产业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43亿元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生物产业工程、新材料产业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超过时序进度 [4]
广州市“五经普”公报出炉 就业规模扩大 产业结构向新
广州日报· 2025-05-30 03:41
经济普查总体情况 - 2023年末广州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10419万个 较2018年末增长386% [1] - 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622167亿元 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2997603亿元 [1] 产业结构变化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1099个 较2018年末增长731%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较2018年末增长356%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720% 医药制造业占比144%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4898个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法人单位的236%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近五成 [2] 行业发展特征 - 第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1] - 产业结构呈现向新向好趋势 数智融合发展加快 [1] - 文化产业迅速成长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1]
10家未盈利企业IPO排队中,后续走向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5-27 22:15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现状 - 目前有10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排队IPO,其中9家申报科创板,1家申请北交所 [1][3] - 10家企业中1家处于提交注册阶段(必贝特),4家中止审查,5家已问询/已回复 [3] - 6家企业排队时间超过2年,必贝特已排队近三年且提交注册近两年无进展 [1][3] 企业融资及财务数据 - 必贝特拟融资20.05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8亿元 [3][4] - 恒润达生拟融资25.39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84亿元 [4] - 昂瑞微为2024年首家获受理未盈利企业,拟募资20.67亿元 [5] 行业分布 - 10家企业中7家来自生物产业(6家生物医药,1家生物医学工程) [2][5] - 其他企业分布:1家高端装备制造(节卡股份),1家新材料(西安奕材),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昂瑞微) [5] 上市标准适用情况 - 5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必贝特、恒润达生、思哲睿、禾元生物、北芯生命) [6][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医药企业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 - 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尚无其他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7] 政策与审核动态 - 监管表态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3][7] - 受理范围可能集中在关键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 [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其他行业"业务/产品需经国家批准"的界定尚不明确 [8]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14
大会概况 - 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深圳光明区新落成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圆满落幕 [1] - 大会采用"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量 [1] - 活动旨在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阶段性成果 [1] 大会成果 - 大会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3] -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 [3] - 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包括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 [3] 政策与产业对接 - 宝安区、龙华区、前海、光明区、罗湖区代表围绕各自区域的产业定位与政策优势展开推介 [7] - 五大赛道标杆项目开展沉浸式路演,全方位展示所在领域的前沿技术 [7] - 大会为年度行业TOP10、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为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和机构 [7] 资本对接 - 大会设置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暨"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产业对接会 [11] - 定向邀请五大赛道优秀项目方与深创投、东方富海、高新投等优质投资机构及深圳市各区产业引导基金进行一对一交流洽谈 [11] - 通过精准对接,助力优质项目方尤其是科技工作者解决融资难题,为项目快速成长提供支持 [11] 未来规划 - 大会发布2025年工作方案,以"面向基层,赋能落地"为目标,重点强化"市区协同机制" [14] - 市级科协统筹技术需求与项目资源,区级科协定制"一区一产业地图" [14] - 目标征集500个优质项目,市外占比≥70% [14] 组织与承办 - 活动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等12个区级科协及相关部门协办 [14] -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承办,发挥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优势,精准开展项目供需配对,组织路演、洽谈会等对接活动 [14] - 提供全过程全周期服务模式,为项目从落地初期到成长过程提供专业支撑 [14] 大会意义 -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为产业界、投融资机构和地方政府搭建合作桥梁 [15] - 未来将继续激励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15]
【广发宏观王丹】出口订单带动5月EPMI反弹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20 20:48
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分析 - 5月EPMI环比上行1.6个点至51.0,显著超季节性(2014-2024年5月环比均值为-3.5个点),主因金融政策提振微观预期及中美关税下调[1][4] - 绝对景气度仍偏低,51.0为历史同期第三低,仅高于2022年(48.9)和2023年(50.7)[7] - 7大细分产业中仅3个位于景气扩张区间,与4月持平[8] 分项指标表现 - **产需修复**:出口订单环比大幅上行10.8个点,带动生产(+1.8)、产品订货(+2.9)同步改善,产需比例从4月2.6降至1.5[8][9] - **价格压力**: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3和1.7个点,连续多月走弱[8][13] - **投资收缩**:研发活动和新产品投产环比降2.1和0.1个点,3-5月持续下行[8][13] - **就业微升**:就业指标环比小幅上行1.1个点[8] 细分产业分化 - **景气改善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环比+9.9点)、新材料(+6.7)、高端装备(+4.8)、节能环保(+2.0),出口订单反弹为主因[14][15] - **弱势行业**:生物产业出口订单连续两月下降(4月-19.3点后5月再降0.9点),景气度偏离季节性均值达-12.4点[14] - **出口驱动**:高端装备(+13.2点)、节能环保(+22.7)、新材料(+21.0)出口订单增幅显著[15] 制造业PMI前瞻 - 美东/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周环比涨5.3%/2.2%,叠加EPMI出口订单反弹,预示制造业PMI将改善[13] - 传统部门开工率多数回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环比+3.4点,PVC开工率+1.0点,纺服产业链江浙织机开工率+4.7点[13] 政策信号 - 发改委提出6月底前下达"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后续需关注供需两端政策细则[15]
【广发宏观王丹】4月EPMI初步显示外需影响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4-21 17:46
4月EPMI数据表现 - 4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环比下行10.2个点至49.4,为2014年有数据以来同期最大降幅,绝对景气水平降至同期次低,仅高于2022年4月 [1][2][3] - 中观景气面同步收缩,7大细分行业中3个位于景气扩张区间,较3月减少4个 [1][2][3] 分项指标分析 - **产需端**:生产、产品订货、出口订货指标环比分别下行16.1、15.4和17.6个点,出口订货绝对水平降至40以下 [6] - **供需关系**:产需比例2.6,好于2023年和2024年平均水平(均值分别为3.3和3.6) [6][7] - **价格端**: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行4.8和4.4个点 [6][7] - **就业端**:就业指标环比下行5.9个点,单月降幅为2023年以来最大,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约1.7亿人,占就业总数24% [6] - **融资环境**:贷款难度指标环比下降3.3个点,显示货币金融政策趋于宽松 [6][7] 制造业PMI展望 - 季节性特征显示4月制造业PMI环比均值为-0.8个点(2014-2024年),EPMI出口影响或向生产端传递 [10] - 高频数据分化:钢铁、焦化等内需链开工率偏强(高炉开工率同比+3.0pct,焦化开工率同比+6.8pct),纺服链外需相关行业开工放缓(江浙织机负荷率同比-8.1pct) [11] 细分行业表现 - **景气度领先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位于50以上扩张区间,受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及政策红利驱动 [11][12] - **环比降幅较小行业**:节能环保(-4.5个点)、生物产业(-5.5个点),与外需关联度低 [12] - **出口订单分化**:新材料行业出口订货环比+2.3个点,新能源(-31.2个点)、高端装备制造(-21.4个点)降幅显著 [13]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财政进度加速 [16] - 二季度预计加快"短久期政策"落地,包括专项债发行、降息降准、稳定外贸就业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