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德州|德州打造千亿元级 “北方生物谷”
大众日报· 2025-10-27 09:15
产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德州市将生物产业列为11条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确立“链长统筹、牵头部门主抓、领建园区主战、关联园区协同”的工作格局[3] - 产业发展目标是打造千亿元级“北方生物谷”[1][6] - 系统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多园协同”的生物产业空间布局,以禹城市为核心,齐河、乐陵、平原为三极,天衢新区等多园协同[3] 当前产业规模与基础 - 2024年全市生物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3家,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3] - 产业内产值过10亿元企业8家、过亿元企业41家[3] - 生物产业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3] 重点发展领域与区域分工 - 聚焦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五大领域[3] - 禹城市重点发展生物制造,齐河县侧重医疗器械,宁津县主攻生物育种,形成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5] 创新能力与科研支撑 - 拥有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96个省级创新平台,例如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龄宝功能性生物配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 - 与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40余家高校院所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累计手握近300个生物制备发明专利[4]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近百项,其中关于赤藓糖醇的专利有十几项[4]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开发母乳寡糖、乳果糖、低甜糖醇等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低糖、低热量选择[2]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年产3万吨赤藓糖醇项目自投产以来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纯度达99.5%以上,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4] 发展机制与支持体系 - 建立常态化路演与成果转化两大机制,覆盖技术、资本、市场、政策四个维度,实现“产学研金服”五大要素高效对接[5] - 巩固“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德州”的“科创飞地”模式,探索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基金[5] - 成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36家生物产业体系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入,抱团发展[5] 未来发展方向 - 瞄准合成生物、基因细胞治疗、AI制药等前沿赛道,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6] - 深化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引领性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空间集聚、功能互补的产业集群生态[6]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0月EPMI的超季节性上行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21 11:20
10月EPMI总体表现 - 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大幅上行7.3个点至59.7,为历史同期最大上行幅度,远超2014-2024年10月平均3.6个点的环比上行幅度 [1][6][7] - 10月EPMI绝对景气值59.7高出历史同期(2014-2024年10月)季节性均值58.2共1.5个点,带动景气值自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季节性均值上方 [1][6][8] - 中观景气面显著改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景气均位于荣枯线50上方,较9月增加3个行业 [1][6][9] 分项指标表现 - 生产与需求指标强劲改善,10月生产量、产品订货、出口订货指标环比分别上行11.7、12.9和8.3个点 [2][11] - 增量供需关系继续改善,产需比例指标(生产量-产品订货)为-0.5,意味着新订单好于生产;今年前三季度产需比例均值为0.9,显著优于去年均值3.6 [2][11][12] - 价格指标持续上行,10月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3.3和3.5个点,分别连续3个月和4个月环比上行,并带动利润指标环比上行9.6个点 [2][11][13] - 就业指标环比上行1.1个点,8-10月连续3个月环比改善;研发活动和新产品投产指标环比分别上行0.4和6.5个点 [2][11][15] 细分行业景气分析 - 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景气领先,10月环比分别上行14.9、12.2和8.9个点,且均连续3个月改善 [3][18][19] - 出口订单表现突出,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出口订单环比上行幅度均超过10个点,其中生物产业出口订单回升至70以上 [3][18][19] - 新能源行业景气环比上行6.6个点,行业销售价格指标环比大幅上行11.4个点,与三季度电气机械产能利用率环比上行1.4个点相呼应 [3][18][20] - 节能环保行业景气环比微降0.8个点,绝对景气在七大细分行业中偏低 [3][18][19] 10月经济景气与PMI展望 - EPMI环比超季节性大幅上行,叠加前两旬出口同比高增(10月前两旬国内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7.6%,高于9月的6.7%)及基建实物工作量改善,表明10月经济景气有支撑 [4][5][24] - 历史规律显示10月制造业PMI以下行为主,2014-2024年环比均值为下降0.3个点且其中8年出现环比下降,今年10月因双节工作日较9月减少5天,或制约PMI读数弹性 [4][23] - 三季度GDP同比4.8%,较上半年5.3%放缓,10月作为四季度首月数据关键,EPMI超预期开了一个好头,可能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集中落地带动增量项目预期有关 [5][27]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数据看9月经济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22 20:29
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表现 - 9月EPMI环比上行4.6个点至52.4 显示秋旺季特征 环比上行幅度大致持平于2014-2024年9月季节性均值水平(上行4.5个点) [1][5][6] - 绝对景气水平为历史同期次低 52.4的景气值低于去年同期0.9个点 [1][6] - 7大细分新兴行业中 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由8月的2个增加至4个 [1][7] 分项指标改善情况 - 生产量指数环比上行7.8个点(前值-0.3个点) 产品订货指数环比上行6.5个点(前值+2.5个点) 出口订货指数环比上行6.8个点(前值+2.8个点) [2][9][10] - 出口订单环比连续2个月上行 同期高频数据显示集装箱出口订单仍处高位 [2][9] - 产需比例再度转正至0.7(前值-0.6) 2025年前三季度产需比例均值为0.7 较2021-2024年均值(分别为0.7、2.2、3.3和3.6)显示供需失衡特征改善 [2][9][10] - 购进价格环比上行0.8个点(前值+5.3个点) 销售价格环比上行0.2个点(前值+1.5个点) 但上行幅度较7-8月有所收敛 [2][9][12] 细分行业景气分化 - 新一代信息技术景气位于60以上高景气区间 环比上行13.1个点 高出季节性均值7.1个点 [19][20] - 节能环保行业绝对景气较高 环比上行3.8个点 高出季节性均值3.9个点 [19][20] - 新能源汽车景气度环比上行11.9个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前14日零售同比增长6% 环比增长10% [19] - 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景气位于50以下收缩区间 环比分别下降1.9个点、上行3.7个点和下降2.4个点 [19] 价格指标行业差异 - 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指数环比连续3个月上行 9月环比上行4.0个点 [19][20] - 高端装备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行4.2个点 节能环保环比上行5.6个点 [20] - 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销售价格在7-8月连续改善后出现环比回调 [19][20] 融资环境与就业 - EPMI贷款难度指标环比下降0.9个点(前值+2.6个点) 狭义流动性保持宽松 [2][15][16] - 就业指标环比连续2个月回升 本月环比上行2.6个点(前值+1.2个点) 强于季节性平均水平 [2][15][16] 传统工业与制造业展望 - 9月工业开工率涨跌互现 石油沥青、山东地炼、汽车全钢胎、江浙涤纶长丝开工率环比上行 而高炉、PVC和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走弱 [5][23] - 预计整体制造业PMI有望与季节性特征接近 2014-2024年9月制造业PMI环比均值为上行0.2个点 [5][23] 政策与经济周期定位 - 三季度经济出现延续放缓迹象 8月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北上深房地产政策优化拉开新一轮政策发力序幕 [4][24] - EPMI数据显示经济在"秋旺"阶段环比季节性回升仍在 但回升力度不足 实现年度增长率目标仍需政策继续发力 [4][24]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的“黑科技”目不暇接
长江日报· 2025-09-05 08:45
行业盛会 -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9月4日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 主题为"生物科技赋能未来 生物制造重塑世界" 突出高端化 专业化 国际化 市场化特点 [1] - 众多知名企业展示全球最前沿新技术 新产品 新应用 包括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领域黑科技 [1] 企业技术展示 - 华大智造展示组织切片在时空芯片的应用技术 [3] - 光谷生物城展区展示光学脑机接口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 吸引国际关注 [4] - 联影医疗展示5T磁共振成像系统 [6] - 禾元生物展示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来源)产品 [7]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汉开幕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14:50
大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 紧扣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五五前瞻布局 以生物科技赋能未来和生物制造重塑世界为主题[1] - 大会采取会展览赛有机结合方式交叉举行 集中展示生物科技与生物制造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凸显中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1] -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中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行业会议 武汉与广州为大会永久举办地[3] 会议内容 - 大会主席高福发布《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系统解析中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1] - 举办生物制造高层论坛 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交流产业发展经验 包括合成生物学驱动生物制造产业革新和绿氢生物制造发展与展望等主题[1] - 举行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发布仪式[1] - 举办十余场专业分论坛 涵盖合成生物生物医药脑机接口生物育种生物能源中医药创新等热点领域 汇聚国内外院士专家和产业精英探讨行业机遇挑战与应对路径[2] - 设立生物产业供需对接会 为项目资本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 - 同期举办生命设计智造科普报告会 推动生物科学科普[2] 展览展示 - 展会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展示模式 线下展厅设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2] - 10000平方米大型专业展览 规划综合形象展区生物制造体验展和未来发展展区三大板块 系统展示国内外生物产业基地科研机构及头部企业最新成果和创新实践[2] - 武汉禾元生物高科医疗器械园嫦娥生物等多家龙头企业亮相 200余家企业和机构展出千余件展品[2] - 展会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生物产业风向标 让公众一站式领略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活力[2] 竞赛环节 - 同步举行2025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举办颁奖及创新力榜单发布仪式[2] - 大赛设生物医药创新合成生物与绿色制造工业生物制造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四大赛道 聚焦原始创新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3] - 共吸引来自2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社会公开招募的数百个项目参赛 最终评选出20个获奖项目[3] - 杭州德睿智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工业级一站式人工智能制药平台成功夺冠[3]
528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逾8200亿元 “长三角力量”撑起“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 2025-09-01 10:33
科创板市场概况 - 截至5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 累计IPO募资8223.62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5.58亿元 [1] - 上市公司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截至5月底已有5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 其中18家已实现盈利并"摘U" [4] 区域分布特征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合计25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占比达47.73% [2] - 江苏省以102家位列全国首位 上海82家 广东81家 北京71家 浙江46家 [2] - 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1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8% 与当前区域分布比例基本一致 [2] 长三角地区优势分析 - 区域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创新创业基地 吸引大量科技型企业入驻 [3] - 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丰富人才资源 南京苏州等城市近年保持人口净流入 [2][3] - 政府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政策 [2] - 金融资源丰富 配套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提供充足融资支持 [3] 第五套上市标准应用 - 51家未盈利企业中有16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数量占比最高 [4] - 该标准不设财务指标要求 主要针对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的医药行业企业 [4][5] - 采用该标准上市企业基本均属医疗行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5] - 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医疗创新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融资 [5]
【广发宏观王丹】8月EPMI:出口韧性、生产约束、价格偏强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20 20:32
8月EPMI数据综述 整体表现 - 8月EPMI环比上行1.0个点至47.8,与季节性均值(+1.1个点)基本相当,但绝对景气度为2014年以来8月最低水平[1][5][6][7][8] - 7大细分新兴行业中,位于荣枯线50以上的行业数量较7月增加1个至2个(新能源、节能环保)[1][9][14] 分项指标 - **需求端**:产品订货、出口订货指标环比分别上行2.5和2.8个点,用户库存环比微升0.1个点[10][11] - **生产端**:生产量指数环比微降0.3个点,采购量、自有库存分别环比上行2.9和4.1个点[10] - **价格端**:购进价格、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5.3和1.5个点,但利润指标环比下降2.8个点[10][12] - **融资环境**:贷款难度指标环比上行2.6个点,反映"反内卷"下信贷流向优化[10][12] 细分行业 - **景气度**:新能源(景气度最高)、节能环保为唯二扩张行业;新材料景气环比降幅最大(-9.9个点)[14][17] - **价格表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产业销售价格环比涨幅领先,分别上行4.6、2.6、2.9个点[14][17] 高频数据联动 - 传统产业中汽车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环比下降0.7和1.9个点,高炉开工率环比持平[18] -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综合显示制造业PMI或与7月持平,经济放缓斜率未进一步扩大[4][18] 政策与市场意义 - 8月EPMI企稳显示"反内卷"初步效果,价格指标呈现积极特征[4][18] - 国务院会议布局消费、两重、地产政策,9-10月EPMI变化为重要观察线索[4][18]
20cm速递|科创板100ETF(588120)涨超1.1%,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超1.0%,硬科技赛道获结构性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3:57
科创板行业分布与特征 - 科创板权重行业呈现硬科技特征,电子核心产业占比44.07%、生物产业占比15.92%、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占比9.15%,为市值前三大行业 [1] - 电子核心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7.39%、28.44%和32.36%,生物医药产业盈利预期显著高增 [1] - 科创板研发强度稳定在11%左右,2024年整体研发投入达1546.80亿元,形成研发驱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1] 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 - AI从云端向终端渗透与高性能计算形成需求共振,DDR4涨价加速存储技术迭代,催生服务器升级周期 [1] - 创新药产业通过License-out出海实现突破,2024年交易规模达519亿美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 科创板指数产品 - 科创板100ETF(588120)跟踪科创100指数(000698),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科创综指ETF(589630)跟踪科创综指(000680),行业分布均衡涵盖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领域,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淡季同比小幅转正,反内卷下销售价格企稳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21 19:21
战略性新兴产业PMI分析 - 7月EPMI环比下降1.1个点至46.8,降幅小于季节性均值(历史7月环比降幅3.9个点),同比由负转正(+0.7个点)[1][5][7] - 中观景气面走弱,7个细分行业中仅新材料处于扩张区间(景气度>50),扩张行业数环比减少1个[1][5][9] - 工业淡季扰动显著,但绝对景气水平(46.8)为历史同期第三低,高于2024年7月的46.1[8] 分项指标表现 - **供需双降**:生产、产品订单、出口订单分别环比下降1.3/1.5/2.2个点,出口订单连续2个月加速下滑[2][9] - **价格企稳**:购进价格下降1.9个点,销售价格逆势上升1.7个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价格涨幅显著[2][14] - **融资改善**:贷款难度指标结束两月上行趋势,环比下降1.4个点[2][9] - **产需比稳定**:生产与订单差值2.2,连续5个月在1.5-3.3区间窄幅波动[2][12] 细分行业景气度 - **新材料领跑**:景气度连续3个月>50,环比上升0.4个点,出口订单大幅增长17个点[3][17][19] - **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韧性**:景气度高于季节性均值1.3/0.2个点[17][18] - **生物/新能源汽车承压**:景气度<45,出口订单分别骤降17.7/10.1个点[3][17][20][21] 高频数据与政策影响 - 7月地产成交、汽车零售较6月放缓,原油价格高基数效应显现[4][21] - "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销售价格回升,工信部将发布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4][22] - 金融市场影响偏正向:环比放缓符合预期,同比转正显示产业韧性[4][22]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2 06:23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指数上涨1.46%,涨幅位于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62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0.27万亿元,增幅3.72%,高于深证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12.57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213.85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7][8]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67%,较上证主板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市净率为4.06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571.49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8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6亿元,较年初增长0.96亿元 [16] 市场个股篇 - 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海光信息、寒武纪-U、百济神州-U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18] - 三生国健以153.60%的涨幅位居首位,益方生物-U、航天南湖、有方科技等14家涨幅超过100% [19] -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71.98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16家公司融资余额超过10亿元 [22] - 中芯国际融券余额以1970.38万元居首,海光信息、寒武纪-U、芯原股份等6家融券卖出超过1000万元 [25] 发行与融资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各1家) [29]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7家公司有6家以标准一上市(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0.5亿元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市值不低于10亿元) [3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江苏各2家,湖北、浙江和广东各有1家 [3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79.01亿,同比增长29.33%,其中3家融资超过10亿元,3家融资在5~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7] - 屹唐股份以IPO融资24.97亿元居首,影石创新、兴福电子融资均超10亿元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