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循环

搜索文档
首个再生金属品种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24 07:28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背景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金属品种即将上市[1] - 该品种为相关产业提供全新风险管理工具,业内反响积极[2] 行业现状与绿色转型意义 - 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1300万吨,产量620万吨,表观消费量673万吨,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3] - 铸造铝合金以废铝为主要原料,生产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火电)的3.6%,每吨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3] - 2020-2024年再生铝产量从740万吨增至105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9.3%,占铝总供应比例从16.6%提升至19.3%,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亿吨[6]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3] -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再生铝产量目标1500万吨以上,推动再生铝与原铝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4] - 该品种将与现有氧化铝、电解铝期货形成协同效应,完善铝产业链风险管理服务体系[4] 市场机制优化与企业需求 - 当前铸造铝合金现货市场缺乏公开定价机制,期货上市后将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提升价格透明度和公允性[8][9] - 生产企业存在套期保值需求,目前仅能通过原铝期货或远期订单锁价,存在定价偏差风险[7] - 期货仓单销售可帮助企业缓解淡季库存压力并拓宽销售渠道[7] 产业生态升级 - 形成透明高效的定价方式,推动产品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6] - 标准化产品和交割体系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6] - 价格发现功能将更好反映再生铝供需关系,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8]
破千万辆、3.45亿吨……多组“火热”数据成为中国经济强劲韧性的生动注脚
央视网· 2025-05-13 10:13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 [2][3] - 新能源汽车前4个月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占新车总销量比例达42.7% [3] - 2024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均超3100万辆,新能源车年产销量首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40% [5] 汽车出口表现 - 前4个月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3] - 2024年全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蝉联全球出口量冠军 [5] 政策与市场支持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2025年申请量达322.5万份(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8]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支撑汽车市场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 [5] 新能源与绿色金融 - 国家开发银行1-4月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 [7] 其他行业数据 - 2024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完成3.45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7] -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成功发射,用于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9] - 宁夏开通首条铁海联运冷链专线直达匈牙利和波兰,采用"一箱到底"模式提升效率 [9]
瑞晨环保: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5-09 22: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流体输送、永磁电机、精控燃烧、高效换热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高效节能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并提供专业技术改造服务 [8] - 主营产品包括高效节能离心风机、高效节能离心水泵、高效板式预热器、高速低氮燃烧器、高效永磁电机等节能类产品 [8] - 主要面向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客户 [8]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申霞路358号3幢C区,注册资本7,164.1792万元 [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 [8] -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8] -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为公司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9] 本次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009,049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8.16% [3][4] - 发行价格为17.68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14] - 发行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万东,认购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4][15] 发行目的与必要性 - 补充营运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和经营安全性 [11][24] - 适应节能环保产业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加快主业发展 [11] - 实际控制人全额认购展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利于巩固控制权稳定 [12][25] - 2023-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886.51万元和-2,182.99万元,资金需求较大 [1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1.19%、13.14%、11.32% [1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6,556.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32] - 2023年、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51.66万元和-3,203.84万元 [49] - 2023年、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46.71万元和-3,336.89万元 [49] 公司发展战略 - 实施"双坐标战略",从客户群纵向拓展和产品族横向拓展两个维度开拓市场 [11] - 布局铝、造纸、有色、垃圾发电、化工等新领域的高端装备研发 [10] - 拓展工业热能业务板块和高效永磁电机产品线 [10] - 推行新型合同能源管理(EMC)合作模式 [10] 利润分配政策 - 最近三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74.63万元、1,432.84万元和0万元 [42] - 制定了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在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情况下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44] - 2024年度因未实现盈利不进行利润分配 [42]
侨银股份发布2024年报:毛利率五连涨现金流改善 释放“强盈利”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98.29% 现金流显著改善 [1] - 毛利率连续五年稳步增长 从2020年的23.93%提升至2024年的26.86% [1] - 三费费率同比下降0.88%至13.23%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 -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优化 资金流动性提升 [1] - 总资产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均较期初增长 [1] 业务发展 - 公司加速向"数智城市大管家"转型 业务覆盖物业、人工智能装备、科技服务、再生资源等领域 [2] - 新增重庆、鄂尔多斯等6大重点城市 2024年末在手待执行订单达420亿元 [2] - 物业管理、再生资源等板块成为新增长极 探索"城市服务+人工智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协同模式 [2]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景区提供卫生保洁服务 [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近两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8789万元 [2] - 成立西部侨银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启动侨银数智城市研究院 [2] - 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完成多城市路测并实现多场景应用 [2] - 智慧环卫系统升级上线 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获得科技进步奖 [2] 行业机遇与战略展望 - 受益于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和化债新政 城市服务行业迎来新机遇 [3]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规模优势和战略前瞻性 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3] - 推动城市服务向智能化、低碳化、云联化转型 [3]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经济网· 2025-04-27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7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公司构建业务体系并通过创新驱动和循环利用推动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领域发展 [1] 公司成立情况 - 4月27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浙江省、杭州市及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1] - 公司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国家有色金属战略资源产业链及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1] 业务体系构建 - 公司全面构建“1+2+N+X”协同共生的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业务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以铜、铝双基石业务为基本盘,以多维增长矩阵为延伸,以区域协同网络为支撑 [1] 发展举措 -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动能,公司承担产业整合主体责任,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畅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循环利用推动产业转型,公司立足杭州、面向全国、服务全球,深化合作,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产业生态圈构建,构筑发展模式,打造循环经济范式 [2]
新疆天业2025年首季营收增8.17%减亏近九成 控股股东1.6亿元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8.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5.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89.97% [1] 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氯碱化工行业领先的绿色现代化工和新材料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通用聚氯乙烯树脂、特种树脂、糊树脂、烧碱、水泥等 [1] - 当前产能:134万吨PVC(含114万吨通用PVC、10万吨特种树脂、10万吨糊树脂)、97万吨离子膜烧碱、213万吨电石、25万吨乙醇 [1] - 配套设施:2×300MW和2×330MW自备热电站、535万吨电石渣制水泥装置 [1] 产业链优势 - 形成"自备电力→电石→聚氯乙烯树脂(PVC)及副产品→电石渣及其他废弃物制水泥"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1] 成本控制与采购 - 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重点物料采购管控,煤炭、焦炭等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下降 [2] - 一体化产业链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有效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 [2] - 原材料采购价格全线下降,降幅1.88%至18.78%不等 [2] 产品产量与价格 - 2025年一季度主要产品产量:特种聚氯乙烯树脂2.39万吨、糊树脂2.79万吨、聚氯乙烯树脂28.16万吨、烧碱20.02万吨、熟料77.20万吨、乙醇3.03万吨 [2] - 烧碱产品价格上涨13.69% [2] 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天业集团计划在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16000万元,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