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四十二家相关规上企业营收约二十八亿元 重庆潼南深耕节能环保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3
潼南区副区长杨述兵说,潼南区将坚持全链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强化强链补链延链,推动重点项目落 地建设,建立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全力打造西部节能环保产业高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潼南区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举措。在潼南高新区,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建设了 以氢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园,以汽车再制造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电镀为主的表面环保处理 产业园,以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园等,以"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动形成特色鲜明、 协同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格局。 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潼南区提速建设氢燃料发动机制造基地,构建集技术研发、检测认证、成果转化 于一体的氢能创新生态圈,加快创建全国性氢能节点城市。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集中签约8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总投资额98.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 全区工业结构转型,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潼南区近年来加速布局节能环保产业,深耕新能源、环保电 镀等领域,加速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该区42家节能环保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 27.96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区 ...
青春当先开新局|青春“绿”动力:激活山东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齐鲁晚报· 2025-07-09 11:12
新材料与新能源的绿色攻坚 -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王键团队突破柴油车尾气处理碳化硅DPF技术,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实现高性能蜂窝陶瓷材料国产化替代 [2] -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青年团队攻克"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技术指标超国内水平并达国际先进,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装备支撑 [2] -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180℃高温热泵蒸汽系统,节能率突破40%,应用于酿酒、化工领域替代燃煤锅炉,并建成全球首座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黑灯工厂"实现零碳排放生产 [4] 农业与工业的资源重生 -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构建全国最长小麦全产业链闭环,青年育种专家李恒钊培育12个优质麦种覆盖270万亩农田,副产物开发成谷朊粉、特级酒精,带动35万农户增收5.1亿元 [5] - 中裕食品青年科研骨干刘通通创新"小麦麸皮高值化技术",将麸皮转化为高端膳食纤维使价值提升10倍 [5] - 山东友泰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团队实施"三泥资源化清洁生产项目",将危险废物"三泥"引入生产装置替代蒸汽,实现无害化处理并节省蒸汽和新鲜水用量 [5] 数智协同驱动的低碳未来 - 华泰集团信息化管理中心工程师黄鹏自主研发"5G造纸工业云平台",打造山东造纸行业首个重点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年节约采购成本1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11.4% [9] - 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分析研发部经理李龙团队引入大语言模型革新智能客服系统,部分品类智能客服销售率达50%,2024年智能设计系统辅助完成超82万个订单并节省设计费超500万元 [9] - 世纪开元国内营销中心团队年供应定制纸杯超20亿只,为200万中小商家提供环保包装解决方案 [9] 青年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 青年科研人员在尾气净化、海上风电、工业热能替代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4] - 青年团队在农业副产物高值化、工业废物资源化等领域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创新 [5][6] - 数据驱动与智能化技术在造纸、印刷等传统行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产业新动能 [9][10]
事关“学生服”等纤维制品质量,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新京报· 2025-05-27 18:41
监管政策修订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2日 [1] - 现行办法于2016年实施,现有规定已不适应纤维制品产业发展和质量监管新形势,亟需修订 [1] - 修订重点解决"黑心棉""毒校服"等问题,并落实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 监管范围调整 - 适用范围从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纺织面料三类产品扩大至所有纤维制品 [1] - 明确将"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婴幼儿纺织产品"列为重点监管产品 [1] 废旧纺织品利用规范 - 调整废旧纺织品及其再加工纤维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填充物上的限制条件 [2] - 不限制使用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产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填充、铺垫物 [2] - 继续限制再加工纤维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填充、铺垫物原料上的应用 [2] - 除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外,其他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不得用于婴幼儿用絮用纤维制品 [2] - 禁止直接或间接利用再加工纤维生产婴幼儿纺织产品、内衣 [2] 监管制度完善 - 明确纤维制品质量监管的监督检查制度和监督抽查制度 [2] - 修订监督检查主要方式为"双随机、一公开" [2] - 增加对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纤维制品的监管措施 [2] - 将"信用评价"修订为"信用监管",增加信用分类管理等规定 [2] - 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导企业诚信合规经营 [2]
填补辽宁风电发电机产业空白 新民市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8:30
风电产业布局 - 金风科技在东北布局首个核心部件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将填补辽宁省风电发电机产业空白 [1] - 中国电建新型塔筒绿色制造基地及风机齿轮箱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亿元 新建塔筒生产线4条 齿轮箱生产线2条 投产后年产塔筒500套 齿轮箱750套 [3] 风光发电项目 - 新民市集中式风电项目储备3个 总投资60亿元 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 [4] - 中电建150兆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已竣工 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4.1亿千瓦时 [4] - 分散式风电项目在建2个 各6.25兆瓦 已竣工2个 各6.7兆瓦 已于2024年2月并网发电 [4][6] 光伏发电发展 - 截至2024年底 分布式光伏用户达1757户 已并网容量122.7兆伏安 [6] - 2025年华能 国电投及标力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全面开工 [6] 储能与循环经济 - 国电投新民市100兆瓦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0.1亿元 获批省级示范项目 [8] - 沈阳(新民)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一体化项目投资50亿元 年消耗农作物秸秆23.36万吨 生产天然气1900万立方米 有机肥7.5万吨 食品级二氧化碳2.2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8] 氢能发展规划 - 新民市计划整合富余风电 光伏发电 开展绿电制氢(氨 醇)示范项目 参与"沈大氢能高速走廊"建设 [8]
首个再生金属品种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24 07:28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背景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金属品种即将上市[1] - 该品种为相关产业提供全新风险管理工具,业内反响积极[2] 行业现状与绿色转型意义 - 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1300万吨,产量620万吨,表观消费量673万吨,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3] - 铸造铝合金以废铝为主要原料,生产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火电)的3.6%,每吨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3] - 2020-2024年再生铝产量从740万吨增至105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9.3%,占铝总供应比例从16.6%提升至19.3%,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亿吨[6]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3] -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再生铝产量目标1500万吨以上,推动再生铝与原铝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4] - 该品种将与现有氧化铝、电解铝期货形成协同效应,完善铝产业链风险管理服务体系[4] 市场机制优化与企业需求 - 当前铸造铝合金现货市场缺乏公开定价机制,期货上市后将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提升价格透明度和公允性[8][9] - 生产企业存在套期保值需求,目前仅能通过原铝期货或远期订单锁价,存在定价偏差风险[7] - 期货仓单销售可帮助企业缓解淡季库存压力并拓宽销售渠道[7] 产业生态升级 - 形成透明高效的定价方式,推动产品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6] - 标准化产品和交割体系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6] - 价格发现功能将更好反映再生铝供需关系,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8]
侨银股份发布2024年报:毛利率五连涨现金流改善 释放“强盈利”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98.29% 现金流显著改善 [1] - 毛利率连续五年稳步增长 从2020年的23.93%提升至2024年的26.86% [1] - 三费费率同比下降0.88%至13.23%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 -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优化 资金流动性提升 [1] - 总资产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均较期初增长 [1] 业务发展 - 公司加速向"数智城市大管家"转型 业务覆盖物业、人工智能装备、科技服务、再生资源等领域 [2] - 新增重庆、鄂尔多斯等6大重点城市 2024年末在手待执行订单达420亿元 [2] - 物业管理、再生资源等板块成为新增长极 探索"城市服务+人工智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协同模式 [2]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景区提供卫生保洁服务 [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近两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8789万元 [2] - 成立西部侨银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启动侨银数智城市研究院 [2] - 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完成多城市路测并实现多场景应用 [2] - 智慧环卫系统升级上线 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获得科技进步奖 [2] 行业机遇与战略展望 - 受益于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和化债新政 城市服务行业迎来新机遇 [3]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规模优势和战略前瞻性 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3] - 推动城市服务向智能化、低碳化、云联化转型 [3]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经济网· 2025-04-27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7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公司构建业务体系并通过创新驱动和循环利用推动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领域发展 [1] 公司成立情况 - 4月27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浙江省、杭州市及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1] - 公司成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国家有色金属战略资源产业链及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1] 业务体系构建 - 公司全面构建“1+2+N+X”协同共生的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业务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以铜、铝双基石业务为基本盘,以多维增长矩阵为延伸,以区域协同网络为支撑 [1] 发展举措 -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动能,公司承担产业整合主体责任,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畅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循环利用推动产业转型,公司立足杭州、面向全国、服务全球,深化合作,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产业生态圈构建,构筑发展模式,打造循环经济范式 [2]
新疆天业2025年首季营收增8.17%减亏近九成 控股股东1.6亿元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8.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5.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89.97% [1] 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氯碱化工行业领先的绿色现代化工和新材料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通用聚氯乙烯树脂、特种树脂、糊树脂、烧碱、水泥等 [1] - 当前产能:134万吨PVC(含114万吨通用PVC、10万吨特种树脂、10万吨糊树脂)、97万吨离子膜烧碱、213万吨电石、25万吨乙醇 [1] - 配套设施:2×300MW和2×330MW自备热电站、535万吨电石渣制水泥装置 [1] 产业链优势 - 形成"自备电力→电石→聚氯乙烯树脂(PVC)及副产品→电石渣及其他废弃物制水泥"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1] 成本控制与采购 - 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重点物料采购管控,煤炭、焦炭等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下降 [2] - 一体化产业链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有效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 [2] - 原材料采购价格全线下降,降幅1.88%至18.78%不等 [2] 产品产量与价格 - 2025年一季度主要产品产量:特种聚氯乙烯树脂2.39万吨、糊树脂2.79万吨、聚氯乙烯树脂28.16万吨、烧碱20.02万吨、熟料77.20万吨、乙醇3.03万吨 [2] - 烧碱产品价格上涨13.69% [2] 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天业集团计划在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16000万元,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