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部门:加强金融支持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发展
快讯· 2025-06-24 21:56
金融支持广东重点老区苏区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金融支持广东重点老区苏区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1] - 《行动方案》提出6个方面18条措施,包括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与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等[1] - 方案旨在引导广东省金融系统为广东重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金融"活水"[1]
农行广东分行:助“荔”稳产拓销 “出圈”又“出海”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12:35
核心观点 - 农行广东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模式全方位支持广东荔枝产业稳产稳供稳价、延链补链强链[9][10] - 金融支持覆盖荔枝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种植、加工、冷链物流、出口及三产融合[24][42][61] - 通过专属信贷产品、跨境金融服务及场景化促销活动实现产业赋能[26][49][78] 精准滴灌助"荔"稳供稳价 - 为高州市采鲜园合作社提供160万元贷款支持规模化经营 该社年产值超千万元[21][23] - 成立荔枝龙眼产业金融服务中心 累计发放贷款超4亿元支持100多户经销商和农户[25][27] - 为仙基农业发放2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贷稳定晚熟荔枝供销渠道[31][32] - 共支持5个荔枝产业园发放贷款8亿元保障产业链资金需求[33][37] 技术革新助"荔"火热"出海" - 华隆公司获7700万元专项贷款建设冻眠锁鲜生产线 首次实现荔枝出口阿联酋[44][45][47] - 提供全链条跨境金融服务包括订单贷款、信用证结算及汇率风险管理[49][50][51] - 茂名荔枝出口订单量达7100吨 覆盖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58][59] 多方赋能助"荔"三产融合 - 红美荔公司获270万元贷款用于冻库建设及产品研发 开发荔枝红茶等深加工产品[65][66][69] - 在柏桥服务区打造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普惠金融专区 预计带动消费超百万元[73][76][80] - 联合企业开展数字人民币助农活动 推出满减优惠激活消费场景[53][55][78] 产业规模与金融支持 - 农行广东分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 较年初增加超300亿元[86][87] - 通过"金融+产业+文旅"模式推动荔枝从土特产升级为致富产业链[81][84][85]
从山尖到舌尖 “贷”来重庆南川方竹笋美味传奇
金融时报· 2025-05-13 09:57
南川方竹笋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产业基础与规模 - 重庆南川是"中国方竹之乡",金佛山方竹笋有1700多年种植历史,年产量达3万余吨,畅销国内外市场[1] - 方竹笋资源稀缺,仅生长于金佛山及周边地区,加工贮藏需特殊工艺[4] 金融创新与信贷支持 针对笋农的信贷产品 - 重庆三峡银行南川支行推出"竹笋商户贷",纯信用线上产品,放款时间从线下1周缩短至线上最快1天[3] - 工商银行南川支行推出"种植e贷(方竹笋)",基于土地权属、种植规模等数据,简化手续并降低利率[3] - 截至2025年4月末,南川区银行累计支持笋农、收购商7324.5万元[3] 产业链企业支持 - 重庆农商银行南川支行为轩瑞食品提供830万元"信用+抵押"贷款助其复工复产,后续授信1900万元支持成立加贝食品[4] - 中国人民银行巴南分行指导银行推出"萝卜贷""茶叶贷""竹笋贷"等产品,近两年支持重点农业产业链获贷2.48亿元[5] - 截至2025年4月末,辖区银行累计为食品农产品加工企业投放贷款5.64亿元[5] 产业链延伸与文旅融合 - 农发行南川支行通过"乡村旅游+闲置资源盘活"模式支持9个农文旅项目,累计投放贷款31.92亿元[7] - 中国银行南川支行为神龙峡景区、"金佛山·冰雪节"等提供文旅短期周转贷款[7] - 南川石银村镇银行支持民宿露营经济,发放贷款2.3亿元[7] 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 南川区实现农文旅商项目落地,形成"文旅兴农、城乡融合"模式,激活产业、土地、资金等要素[6] - 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新名片,游客可体验方竹笋宴、笋壳画制作等特色项目[6]
金融赋能 绘就振兴新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5-12 09:55
金融支持总体情况 - 截至4月末汶川县各项存款余额比2008年4月增长4.62倍 各项贷款余额达48.9亿元 较2008年4月增长超一倍[1] - 中国人民银行阿坝州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落实支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汶川振兴发展注入持续动力[1] 绿色金融与生态建设 - 农发行阿坝州分行通过"国储林+绿色产业链"模式授信11亿元长期低息专项贷款支持储备林项目[2] - 项目通过林地流转直接带动7个乡镇村民增收 16个脱贫户享受红利 预计未来30年将产生32亿元收入[2] - 截至4月末全县绿色贷款余额达15.82亿元 通过金融赋能使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并反哺地方经济[2] 文旅产业与民宿经济 - 金融机构推出"民宿贷""乡旅贷"等产品 已支持458家民宿产业 发放贷款7914万元[3] - 阿坝农商银行汶川支行发放100万元贷款用于民宿装修升级 今年"五一"假期35间房全部订满[3] - 截至4月末涉旅游贷款余额14.47亿元 仅"五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逾32.5万人次[3] 农业产业化发展 - 阿坝农商银行通过"信用+质押""乡村振兴贷"向嘉旺农场发放50万元贷款 使猪场存栏量从500头增至2000头 年出栏量突破4000头 年利润达100余万元较贷款前增长3倍[4] - 金融机构累计向农辉山鸡公司提供4000万元贷款 农行汶川支行另发放30万元贷款 该公司已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 - 公司构建"鸡-肥-果"生态循环体系 连续15年向红福村捐赠400吨有机肥料 每年带动10-20人务工就业[5] - 截至4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20.97亿元 惠及3468户农业主体 形成以"云朵鸡"和"汶川大樱桃"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体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