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理念

搜索文档
A股绿色周报丨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华银电力控股公司被罚约7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0:16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概况 - 2025年6月第二周共有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均为国资控制企业 [7] - 涉及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67亿元 影响股东户数118.68万户 [2][8] - 罚款总额达118.68万元 涉及7家公共事业行业公司 [2][12] 重点处罚案例 - 华银电力(SH600744)控股公司因光伏项目毁坏林地被罚74.9193万元 涉及湖南涟源市多地林地破坏 [9] - 华能国际(SH600011)控股公司因含煤废水违规排放被罚35万元 未做防渗处理导致污染 [9] - 龙源电力(SZ001289)控股公司因风电项目"未验先投"被罚36万元 涉及12座未批先建机位 [1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公共事业行业占比最高 占违规公司总数的77.78% [12] - 涉及地域包括湖南(华银电力)、山东(华能国际)、广西(龙源电力)等省份 [4][9][12] - 细分行业涵盖电力(华银电力、华能国际)、新能源(龙源电力)、钢铁等 [4]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源于31省份337地级市官方环境监管记录 覆盖数万家关联公司 [5] - 采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森林法》等作为处罚依据 [9][12] - ESG投资理念推动环境责任透明度提升 促使上市公司加强环境管理 [12]
A股绿色周报|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中国化学控股公司因非法处置固废被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7 15:26
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第一周共有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其中5家为国资控制企业 [5][6]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涉及62.8万户股东,可能面临投资风险 [7] - ESG投资理念升温使企业环境责任受到更多关注,A股绿色周报项目持续追踪上市公司环境数据 [11] 上市公司环境违规案例 中国化学控股公司 - 中化二建擅自将废油漆桶交给无资质个人处置,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被罚款60万元 [8] - 公司未对采访请求做出实质性回应 [8] 甘肃能化控股公司 - 刘化化工超标排放水污染物:COD超标9.33倍,氨氮超标513.67倍,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被罚款60.9万元 [10] - 公司回应称该新建企业处于试运转调试阶段,将按规整改,但处罚未达临时披露标准 [11] 创新医疗控股公司 - 海宁康华医院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5处建筑物,被罚款21.905万元 [9] - 公司表示处罚未达信披标准,未对采访做出进一步回应 [9]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覆盖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基于政府发布的权威环境监管记录 [5] - 项目自2020年9月启动,监测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数万家关联公司的环境数据 [5] -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完善,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到新《环境保护法》专章确立信息公开原则 [11][12]
A股绿色周报|4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美邦科技控股公司因超标排污被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4:10
上市公司环境违规事件 - 美邦科技控股公司湖北科林博伦新材料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罚款23万元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4] - 中持股份间接控股公司熙旺商贸因未合规处置155.85吨工业固废被罚款15.96万元 主动承担清理费用并获从轻处罚[5][6] - 华阳股份全资子公司七元煤业因扬尘污染问题被罚款8.1万元 涉及道路积尘和露天煤堆未苫盖[4][5] 环境风险数据统计 - 5月第五周共4家上市公司关联环境风险 含2家国资控制企业 涉及股东36.85万户[4] - 环境违规类型包括水污染、固废处置不当及扬尘污染 处罚依据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4][5][6] 上市公司回应情况 - 美邦科技收到采访函后未进一步回应[4] - 华阳股份表示将查收采访函但未后续回复[5] - 中持股份称正在整改 并计划2025年将涉事公司移出合并报表范围[7] 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 数据来源覆盖31省份337地级市的环境监管记录 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布[1] - 法律依据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法》 强调"公开为常态"原则[7][8]
A股绿色周报丨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兖矿能源控股公司被罚5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0:52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 - 5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环境风险 [11] - 3家属于国资控制的企业 [14] - 5家上市公司背后有68.04万户股东 [15] 具体违规案例 - 兖矿能源控股公司营盘壕煤炭因矿井水未经深度处理即外排至景区被罚款55万元 [16] - 中煤能源控股公司九鑫焦化因超标排放二氧化硫被罚款24万元 [18] - 绿地控股旗下公司因未运行电子转移联单转移建筑垃圾被罚款10万元 [17] 数据来源与项目背景 - 数据覆盖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 [4] - 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环境信息数据 [11] - 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认的原则 [19] 违规细节 - 九鑫焦化二氧化硫浓度为81.84mg/m³超过标准值80mg/m³超标1小时 [18] - 营盘壕煤炭矿井水通过土坑溢流至察汗苏力德景区 [16]
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2025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后管理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3 08:27
私募股权基金投后管理监管框架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后管理监管体系涵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自律规则,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法》明确管理人信义义务,《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强化信息披露与责任,《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投资运作 [1] - 税务处理因基金组织形式而异:合伙制基金遵循"先分后税",法人合伙人无法享受居民企业分红免税,个人合伙人按"经营所得"或"股息红利"纳税;公司制基金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契约制基金运营收益由管理人按3%简易计税 [1] - 跨境投资涉及QFLP与QDLP需处理境外税收政策调研、税收协定适用及跨境税收抵免等复杂问题 [1] 投后管理实践要点 - 投后管理涵盖运营、风险、估值、税务、增值赋能等多维度,运营管理需做好信息披露、收益分配与档案管理,区分投资者与监管机构不同要求 [2] -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与应对,建立风险分级体系(如一级风险需立即退出),通过财务分析、法律合规审查等手段防控风险 [2] - 非上市股权估值常用近期融资价格法、市场乘数法,债权与衍生品采用现金流折现法,需关注估值技术一致性与第三方数据可靠性 [2] 产业基金投后管理特点 - 战略产业基金投后管理需聚焦产业特性:新一代信息技术关注技术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重视数据合规与商业模式优化,航空航天强调技术创新监管与供应链安全 [3] - 新能源产业注重政策跟踪与ESG表现,新材料产业需融合技术与市场需求,生物医药产业关注研发周期与临床试验进展 [3] - 跨境基金面临监管差异、税务协定适用及汇率风险,母基金涉及多层嵌套税务处理与基金份额转让(S交易)涉税问题 [3] 行业发展趋势 - 境内私募基金存量规模超14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177只,存续规模10.96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5,613只,存续规模3.39万亿元 [27] - 境内投后管理面临专业化不足、数字化滞后等挑战,未来将趋向体系化、透明化与科技化,需完善风险评估与信息披露制度 [4] - 国际市场投后管理更成熟,注重并购后产业运营与数字化赋能,ESG投资理念深度融入,监管需推动法律法规完善与行业自律 [4] 监管体系演变 - 私募基金监管权2013年从发改委转至证监会,基金业协会2014年起负责登记备案工作,形成"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律规则"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29][30] - 现行监管对募投阶段规范明确,但投后管理要求较分散,主要强调管理人信义义务与持续关注投资项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2023年强化勤勉尽责要求 [32][34] - 创业投资基金在名称、投资范围、杠杆使用等方面有差异化要求,但投后管理监管仍与一般私募股权基金基本一致 [35][37]
宏创控股拟635亿收购宏拓实业,打造全球千亿铝业新航母
全景网· 2025-05-22 21:20
交易概述 - 宏创控股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 交易对价约635亿元 创A股并购规模新纪录 [1] - 交易完成后宏创控股将覆盖铝产品全产业链 2024年注入资产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1] - 交易尚需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目前董事会已通过草案 [1] 交易结构 - 收购定价每股5.34元 向魏桥铝电等交易方发行约118.95亿股新股支付对价 [2] - 交易完成后宏创控股资产规模突破千亿 净利润由负转正至百亿元以上 [2] - 宏拓实业原为中国宏桥(1378HK)核心资产 交易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2] 标的资产竞争力 - 宏拓实业为电解铝/氧化铝/铝深加工全链条企业 电解铝年产能645万吨(占全国15%) 氧化铝年产能1900万吨 [3] - 2024年宏拓实业营收1492.89亿元(+15.77%) 净利润181.44亿元(+168.91%) 资产总额1050.43亿元 [4] - 电解铝产能位列全国民企第一 在4500万吨行业产能天花板下具备稀缺性 [3] 协同效应 - 交易后宏创控股ROE由负转正至近40% EPS达1.39元/股 [4] - 中国宏桥近五年平均股息支付率超50% 高分红基因将注入上市公司 [5] - 产业链垂直整合将强化水电铝低碳模式与智能化升级优势 [5] 行业地位重塑 - 交易后宏创控股将成为继中国铝业后A股第二家千亿级铝业上市公司 [7] - 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4462万吨/年 已接近天花板 未来供给缺口50-130万吨 [8] - 近五年中国电解铝消费量CAGR达4.18% 高于全球增速 [8] 绿色转型 - 宏拓实业多次获工信部能效"领跑者"称号 颗粒物排放控制在2mg/m³(优于国标) [9] - 拥有全球首条600kA电解槽技术 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卓越级示范 [10] - 产能将向云南清洁能源基地转移 构建"绿电铝一体化"生产体系 [10]
中外资管巨头齐聚鹏城,热议大变局下全球资产配置机遇与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5-20 21:44
5月20日,来自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中外嘉宾齐聚深圳,出席由中国 基金报主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系列活动。此次论坛围绕"大变局下的全球资产重估与配置"主题展 开探讨,是目前在深举办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资管盛会。 搭建全球资管沟通交流平台 以当下"小满"收获未来"大成"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格局在重塑,全球经济秩序在调整,前沿技术的快速发 展正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社会思潮与文化正多元碰撞,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困境与革新。全球资产定 价逻辑应如何调整,资产管理行业运营应如何变革,方能在适应这一系列变化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 经济,并惠及广大投资者? 作为紫荆文化集团旗下的财经传媒机构,中国基金报始终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平台化发展战略,致力 于搭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与中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全球舞台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通过深港联动、中外 机构对话,论坛不仅为境内外投资者搭建了政策解读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更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坚持 高水平开放的决心,论坛成果将为大变局下的全球资管行业注入信 ...
继续走低!4只新发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跌破2%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8:47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面收紧,短端收益率下行,长端小幅调整,5月16日DR007加权均价为1.64%,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8% [2] - 股市方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创业板指数周涨幅分别为2.09%、1.95%和1.38%,美容护理、非银金融、汽车板块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理财公司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3,379只,其中149只累计净值低于1,综合破净率0.64%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2.63%和6.93%,固定收益类破净率0.19%,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破净率为0 [3] - 3年以上和2~3年期限固定收益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0.56%和0.57%,1个月以内产品破净率0.02% [3] 新发情况 - 31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356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各发行32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8只 [4] - 北银理财"京华汇盈秋系列瑞盈13M封闭式1号"采用多资产多策略,固收部分投资境内外债券,权益部分涵盖REITs、优先股等 [4] 新发产品定价 - 1年以上期限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均值2.69%,2年以上期限出现倒挂 [5] - 4款公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低于2%,中银理财"ESG优享稳健直通车封闭式2025年31期"基准1.85%,投资期限183天 [5] 收益情况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879%,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分别为0.186%、0.4001%、0.7809% [6]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周收益率最高(0.1526%),1个月以内最低(0.0572%) [7] - 现金类理财人民币、美元、澳元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495%、3.945%和3.08% [7] - 2.71%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权益类负收益占比最高(36.11%) [7] 行业热点 - 上交所面向32家理财公司举办权益类资金入市培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及ETF布局 [8] - 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1万亿元,受益于债市利率下行、存款搬家效应,年内或达33万亿元 [9]
5家上市公司现环境风险 潞安环能控股企业被罚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22:58
环境违规事件汇总 - 潞安环能控股公司山西潞安集团蒲县新良友煤业有限公司因项目未取得环评审批手续即投入生产被罚款45万元 [1][2] - 新集能源控股公司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因未核实相关方资质和技术能力即委托处理固废被罚款33.4万元 [1][4][5] - 首开股份控股公司北京怡璟置业有限公司因夜间施工未取得证明被罚款10万元 [3] - 中国建筑控股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因未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报备被罚款40万元 [6][7] 上市公司回应情况 - 潞安环能表示将核实处罚详情并在半年报中披露 [2][3] - 新集能源表示将在半年报中披露此次处罚 [5] - 首开股份和中国建筑未对采访作出回应 [3][7]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的"A股绿色周报" [1] - 基于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政府的权威环境数据 [1] - 覆盖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 [1] - 本期数据显示5家国资控制企业存在环境风险 [2]
A股绿色周报|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潞安环能控股公司“未验先投”被罚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10:41
核心观点 - 5家上市公司在5月第三周因环境违规行为被处罚,涉及未取得环评审批、未核实固废处理资质等问题 [7][10] - 环境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经营风险之一,影响企业发展和形象 [8] - 所有涉事企业均为国资控制,涉及股东64.56万户 [10] 公司违规详情 潞安环能(601699 SH) - 控股公司新良友煤业因未取得环评审批即投产被罚45万元,涉及新建主斜井等生产设施并于2021年12月投入生产 [11] - 公司回应称将在半年报披露处罚详情 [11] 首开股份(600376 SH) - 控股公司北京怡璟置业因无夜间施工证明进行装卸作业被罚10万元 [12] - 公司未对采访作出回应 [12] 新集能源(601918 SH)与皖能电力(000543 SZ) - 参股公司利辛发电未核实受托方资质即委托处理固废被罚33.4万元,受托方无生产设备及审批手续 [13] - 新集能源表示处罚将在半年报披露 [13] 中国建筑(601668 SH) - 控股公司中建科工因未报备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被罚40万元 [14] - 公司未接听采访电话 [14]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自31省份337地级市的环境监管记录,覆盖上市公司数万家关联企业 [7] -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自2008年起逐步完善,强调"公开为常态"原则 [15] - ESG投资理念升温推动企业环境责任受重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