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拓宽赛事经济发展思路
经济日报· 2025-08-11 06:02
赛事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继贵州"村超"之后又一现象级草根足球赛事,为释放赛事经济新动能提供样本 [1]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占GDP比重1.15%,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2] - 2025年3月杭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吸引7万多名观众,带动5天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6.2%),直接旅游消费3.08亿元 [2] - 贵州"村超"开赛两年获海内外近1000亿人次浏览量,成为推动县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 - "苏超"带动南京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255%,超6万名球迷跨城流动形成全链条消费热潮 [2] 行业现存挑战 - 市场化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不完善是主要短板 [3] - 大型赛事和知名品牌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大型赛事较少 [3] - 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量是现实问题 [3] 政策优化方向 - 需优化赛事资源配置,增加优质赛事供给,完善审批、办赛和安全管理机制 [3] - 提升金融服务赛事经济的专业化水平 [3]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赛事企业和原创型版权赛事品牌 [3] - 构建自主知识产权赛事体系和品牌矩阵,发挥溢出效应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3] 创新发展路径 - 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协同治理和文体旅深度融合新模式 [4] - 发挥普惠性赛事的综合功能,增强群众情感认同 [4] - 创新"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消费场景 [4] - 打造"赛事+"多元消费新业态,满足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 [4]
古塔下追“苏超”!游客在宁解锁观赛新姿势
南京日报· 2025-08-10 09:40
赛事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 "苏超"赛事带动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 [1] -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门票搜索量同比上涨40% [2] - 平台上"栖霞山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73% [2] 酒店及住宿需求显著提升 - 暑期南京五星酒店预订增量同比上涨近20% [2] - "苏超"南京主场比赛期间河西地区入住量同比增长近30% [2] - 上海、杭州、北京等省外游客暑期入住量提升 [2] 商业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江苏商家在美团上线"苏超"主题套餐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2] - 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同比增长43% [2] - 景区推出"门票+"创意打包套餐带动周边"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布局 - "体育强国"战略推动赛事升级 [3] - 地方"赛事+文旅"融合政策激活消费潜力 [3] - 公司通过多场景联动串联用户消费需求 [3]
山东:赛事经济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8-09 17:44
体育赛事与消费拉动 - 青岛时尚体育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同期举办,包含篮球、跆拳道、搏击等13项赛事,参赛人数约8000名,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拉动餐饮、住宿等消费 [1] - 青岛西海岸新区上半年举办62项体育赛事,吸引24万人次参与,拉动消费约2亿元 [1] - 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举办2025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赛总决赛,催生"电竞+旅游"新消费场景,带动电竞主题酒店、沉浸式体验馆等新业态发展 [2] - 烟台招远大户陈家村通过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实现"体育+农业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 - 潍坊"V超"足球赛采用"90分钟+消费链"模式,首周创收2200万元,吸引28万人次,拉动城市经济 [2] 赛事+模式与产业链延伸 - 山东采用"赛事+"模式延伸产业链价值,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降低赛事门槛扩大群众参与基数 [3] - 2024年山东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1.3%,人均体育消费2164元,催生新兴市场 [3] - 赛事期间推出"号码布就是通行证"等优惠活动带动旅游消费,周边设置特色产品展销促进消费,与景区联动提升游客体验 [3] - 2025年上半年山东举办受众500人以上体育赛事698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9.46亿元 [3] 赛事经济布局与规划 - 山东将优化赛事活动空间布局,打造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四沿"赛事发展轴,构建以点带轴、以轴扩面的赛事体系 [3] - 体育赛事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发展及国际影响力提升,创新打造赛事消费场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和经济"增量" [4]
漫评:共襄盛举,感受世运气象万千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8-08 21:19
赛事经济影响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主题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预计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2] - 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场馆建设、服务配套、文化推广和商业联动,形成"全城悦客"热潮 [2] - 酒店业客流高峰,餐饮业推出特色主题套餐,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文创产品涌现,创造就业岗位并拉动消费 [2] - 世运会提升成都国际形象,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通过媒体传播,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 [2] 民生工程改善 - 世运会筹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基础设施升级兼顾赛事需求和市民长期生活改善 [3] - 新建体育公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市容环境,直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 - 城市治理细节完善,包括志愿者培训、无障碍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策划和环保理念推广 [3] 对外开放与文旅融合 - 成都通过世运会扩大国际"朋友圈",上半年已举办38项国际及全国性赛事,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 [3] - 创新"赛事+"生态,打造100个暑期精品消费新场景,融合蜀绣、川剧等传统元素展示城市文化 [3] - 赛事促进文旅产业联动,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国西部发展活力 [3]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以世运会为支点,推动经济动能激活、民生福祉提升和对外开放深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好评中国|漫评:共襄盛举,感受世运气象万千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8-08 21:15
赛事经济影响 - 世运会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名运动员参赛 创造就业岗位并拉动消费成为产业升级新动能 [2] - 酒店业迎来客流高峰 餐饮业推出特色主题套餐 交通网络优化升级 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 [2] - 体育消费总规模预计达410亿元 通过"赛事+"生态打造100个暑期精品消费新场景 [3]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 -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服务于赛事需求并改善市民生活 新建体育公园和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3] - 市容环境提升使街头巷尾焕发新颜 志愿者培训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反映城市治理理念升华 [3] - 成都上半年已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 彰显城市澎湃活力 [3] 文化传播与对外开放 - 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通过媒体传播走向世界 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奠定基础 [2] - 蜀绣川剧等传统元素借赛事东风走向更广阔舞台 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提升城市品牌价值 [3] - 体育赛事成为城市与世界对话窗口 成都以体育为媒扩大国际朋友圈并注入对外开放持久动能 [3]
“热”力全开 消费新场景激发夏日文旅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08 15:59
政策导向与市场背景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1]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1] - 各地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多元供给激发市场活力 [1] 赛事经济带动文旅融合 - 体育+旅游新业态推动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需求增长 [2]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配套超1800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 [4] - 特色体育赛事如"村超""村BA""苏超"有效带动旅游目的地出圈和产业发展 [4] 夜间经济激活消费场景 - 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助推旅游市场升温 [5] - 上海推出130个主题夏夜活动发展夜间经济 [7] - 重庆将无人机灯光秀升级为常态化项目延伸夜间消费链条 [7] 特色产业赋能消费升级 - 广州开展荔枝+景点/露营/音乐节等农旅融合活动 [9] - 宁夏创新红酒+消费模式打造葡萄酒主题消费场景 [11] 暑期出行数据预测 - 2025年暑运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同比增长5.4% [13] - 预计执行客运航班106.1万班次同比增长3.9% [13] - 差异化文旅体验带动旅游出行产业链全面升温 [13]
全民健身日丨“一人参赛”带动“多人消费” ,看体育赛事如何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8-08 15:04
赛事场馆利用与消费转化 - 凤凰山体育公园打造多层级健身空间 提供篮球羽毛球滑板武术等大众及新潮运动项目[3] - 成都49个大运会场馆已分类开放 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为赛事经济筑牢群众基础[3] - 凤凰山体育公园转型为青少年研学基地 暑期吸引家长带孩子打卡体验大运文化[4]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融合 - 成都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战略 转变城市休闲标签为动感活力新面貌[6] - 国际赛事资源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形成"一日观赛多日停留 一人参赛多人消费"模式[1]
焦点访谈丨“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赛事如何成为带动发展的“经济引擎”?
央视新闻· 2025-08-08 14:09
赛事经济拉动消费 - 体育赛事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1] - 群众性体育赛事吸引参赛者"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 一人比赛 多人消费" 形成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消费 [1][5]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3.78亿元 [15] 地方赛事实践案例 - 海南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通过串联周边市县景区 结合黎村苗寨民俗文化吸引参赛者 [3][7] - 贵州梵净山马拉松将苗银非遗展融入赛道 江苏"苏超"足球联赛打造城市文旅打卡热点 [9] - 上海F1中国大奖赛吸引超22万人次观赛 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5.25% 带动赛前赛后旅游消费 [17] 赛事运营创新模式 - 上海推出"票根经济"凭赛票享受商户优惠 在北外滩打造600米主题滨江长廊融合赛道元素与城市景观 [21]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转型为研学基地 提供篮球羽毛球培训及滑板武术等新潮项目 拉动运动装备及周边消费 [25][27][29] - 北京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改造后推出空中咖啡和攀岩滑道 江西城超联赛配套特色集市展示南昌美食 [34]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务院提出创建自主知识产权赛事品牌 发改委倡导"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 [11] - 成都49个大运会场馆已分类开放 通过"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打造世界赛事名城 [30][32] - 赛事经济需精准把握参与群体需求 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人群画像 实现商旅文体展资源联动 [23][36]
光明:解锁“票根+”新模式 逛科学馆,合作酒店推半价
深圳商报· 2025-08-08 07:17
深圳科学技术馆运营表现 - 深圳科学技术馆5月开馆后参观人数突破百万人次 工作日预约需排队3天 周末亲子家庭在入口排长队 [1] - 馆内设置24个主题展区包含950个创新展项 定位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 属于深圳市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 [1] - 银白色太空飞船造型建筑搭配蓝紫光带 成为深圳新晋打卡圣地 暑期为光明区带来超高人气 [1] 光明区文旅促消费措施 - 区政府投入800万元发放消费券 吸引平台配套资源5450万元 预计拉动消费达2.2亿元 [1] - 推出凭科技馆门票享合作酒店5折优惠的"票根+"计划 引导客流至餐饮场所消费光明特色美食 [1] - 针对中高考毕业生推出五折住宿畅游通道 与重点酒店旅行社合作实施"畅游光明"计划 [1] 公明街道文体消费生态 - 创新采用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 培育新业态消费增长点 [2] - 动员5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优惠活动 构建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链条 [2] - 赛事经济带动周边商圈客流提升25% 酒店住宿业通过票根经济迎来入住高峰 [2] 文体设施客流与商业带动 - 红花山体育中心周末双日客流超8.4万人次 红花山公园周末双日人流超20万人次 [2] - 周边餐饮店便利店咖啡馆销售额普遍实现翻倍增长 老城区消费吸引力显著提升 [2] - 通过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赛事一日游攻略配套服务 打造顶流运动地标 [2]
以场馆+赛事双引擎,光明区解锁“票根+”消费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8-07 23:26
深圳科技馆客流与经济效益 - 深圳科技馆自5月开馆至统计时参观人数突破百万人次 工作日预约需排队三天 周末亲子家庭在入口排起长龙[1] - 科技馆作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 设有24个主题展区及950个创新展项 覆盖不同年龄段市民需求[1] 光明区文旅消费刺激政策 - 区政府投入800万元发放消费券 吸引平台配套资源5450万元 预计拉动消费达2.2亿元[3] - 推出"票根+"游光明计划 凭科技馆门票享合作酒店5折优惠 引导人流至餐饮场所消费"光明特色"[3] - 针对中高考毕业生开启"五折住宿畅游"通道 强化暑期客群引流[3] 公明街道文旅商体融合模式 - 创新"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3] - 动员50余家商户参与"凭票根享优惠减免"活动 搭建"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链条[3] - 赛事经济带动周边商圈客流整体提升25%以上 酒店住宿业迎来入住高峰[3] 运动地标与消费场景建设 - 推出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及"赛事一日游"攻略等配套服务[4] - 红花山体育中心周末双日客流超8.4万人次 红花山公园周末双日人流超20万人次[4] - 周边餐饮店、便利店、咖啡馆等实体店销售额普遍实现翻倍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