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开放的中国不断续写同各方互利共赢的成功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全球影响 - 进博会自2018年创办以来连续举办7届,累计吸引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2] - 进博会为发展中国家间扩大贸易提供重要机遇,推动南南合作 [3] - 联合国贸发会议赞赏进博会帮助多国提升贸易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 [2] 企业参与进博会的成功案例 - 美国精油企业多特瑞通过进博会订单从3.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亿多元人民币,展台面积从9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 [4] - 秘鲁品牌"温暖驼"带动300多个手工家庭就业,手工作坊从1层扩建至3层,年销量从百余件大幅提升 [4] -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商提供免费展位,2025年将支持约60家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参展 [4] 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 柬埔寨通过进博会推动大米、芒果等农产品及手工艺品进入中国市场 [6] - 赞比亚高度评价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全球市场准入机会 [5] - 巴基斯坦呼吁通过全球发展倡议消除市场准入壁垒和数字鸿沟 [6] 全球发展倡议的推进 - 中国通过进博会等平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 [6] - 秘鲁认为全球发展倡议与南方国家优先事项一致,需增强气候韧性和包容性发展 [6]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表示将继续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7]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 - 南方中心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3] - 多国代表肯定进博会是推动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平台 [5][6] - 联合国机构感谢中国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助力贸易便利化 [2][4]
“中外合璧”强链条(走进链博会)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4
供应链创新与环保解决方案 - 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旗下浆纸业集团与德国巴斯夫、中国都佰城合作研发"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具备无塑、可回收、可降解、可堆肥等环保特性,同时保持防水、防油、可热封、可微波加热等性能 [1] - 该创新产品可为咖啡、茶饮、外卖餐饮具等行业提供绿色环保包装解决方案,响应产业绿色转型要求 [1] - 浆纸业集团强调从治理结构、产业布局到社会责任实践全面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1] 智能穿戴与虚拟现实技术 - 智能穿戴设备企业PICO推出搭载高通空间计算芯片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可实现深度互动体验,包括历史场景模拟和动作捕捉 [2] - 高通展示多款与中国企业小米、雷鸟、影目合作研发的终端产品 [2] - 高通计划在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深化跨行业产业链协同,加强与中国伙伴合作 [2] 汽车技术本土化与智能出行 - 博世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重点展示能源动力、运动智控及驾驶辅助等领域的本土化成果 [3] - 博世与中国地平线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项目,获得多家全球和中国车企青睐 [3] - 博世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战略,强化在华研发与制造能力,构建智能出行供应生态 [3]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与合作 - 美国康宁公司在中国建立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 [3] - 日本住友电工与中国苏科环保共建中日环境技术产业中心平台 [3] - 德国瓦克公司将张家港基地扩建为全球最大有机硅工厂之一 [3] - 跨国企业通过打破壁垒、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创新,把握全球产业链变革机遇 [3]
各国青年代表苏州共议如何以“青力青为”推动绿色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0:5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青年问题专家萨文达·拉纳松加注意到,在亚太地区有65%的年轻人具有绿色消 费的倾向。在苏州参访的过程中,他也见证了很多当地年轻人的绿色消费举措。令他欣慰的是,各国越 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彼此提供知识、经验,商讨解决方案。 2017年大学毕业后,乡村笔记合伙人尉潇泽开始扎根乡村创业。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 化,尉潇泽等人采用低碳节能的冻干技术处理咖啡豆,帮助云南的合作产业社营收翻番。在河北蔚县经 济开发区的冷链物流全产业链项目中,尉潇泽等人携手中国科学院,聚焦二氧化碳的利用与绿色制冷, 为整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在农业方面的新技术也成功入列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 年食物减损主题青年创客坊"短名单,助力农业领域的绿色消费。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表示,在推进绿色消费变革进程中,中国青年始终是最活跃的力量。他倡 导各国青年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根植人心";深化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消费模式"迭代升 级";深化国际协作,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共同行动"。(完) 中新网苏州7月17日电 (记者钟升)人们现在的每一次消费都是对未来负担的一次考验,绿色 ...
大华银行最新报告:多数中国企业对商业前景较为乐观
中证网· 2025-07-17 20:10
商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商业前景较为乐观,预计2026年起市场将进一步改善 [1] - 超过80%的企业在未来3年内有拓展海外业务的意向 [1] - 公司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管理融入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 [1] 供应链管理 - 供应成本上升、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是受访企业公认的三大挑战 [1] - 中国企业主要通过推进供应链本地化、多元化与数字化来强化供应链韧性 [1] - 已有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实现了供应商来源多元化 [1] - 供应链数字化进程加快,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已使用数字化平台管理存货或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寻找原材料和供应商 [1] 数字化转型 - 逾九成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突出 [1] - 人工智能、自动化、云计算及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被广泛布局 [1] - 近八成企业计划在2025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1] 可持续发展 - 57%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 [2] - 超半数企业已开始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实施可持续实践 [2] - 油气、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在可持续实践细分赛道中处于领先地位 [2]
福恩股份:以再生科技为笔,书写中国纺织业可持续未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7 19:4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面料企业,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环保再生面料,产品进入优衣库、H&M等国际品牌供应链 [1] - 公司是国内罕有的集生态环保面料设计、研发、纺纱、织造、印染、后整和销售于一体的全链路企业 [1] - 公司构建了横跨杭州、南通、越南的三角产能矩阵 [1]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42亿元、15.05亿元和18.03亿元 [3] - 2022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2.29亿元和2.75亿元 [3] - 再生面料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5.61%增至2024年的83.20% [6] 客户与战略合作 - 终端客户包括H&M、优衣库、GU、ZARA、太平鸟、利郎等海内外知名品牌 [6] - 与H&M合作成为其再生涤粘混纺面料的"金牌面料供应商" [10] - 与优衣库、GU合作成为再生面料核心伙伴并获"值得信赖商业伙伴"殊荣 [10] - 与国内快消品牌UR达成战略合作,获太平鸟"优秀合作奖" [10] 技术研发与认证 - 公司拥有76项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团体和行业标准 [12] - 布局浙江省科技厅功能性特种面料省级企业研究院 [12] - 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再生纤维时装面料产品开发基地"称号 [12] 环保生产实践 - 主要产品使用GRS认证的再生涤纶纤维、环保粘胶纤维及ZDHC认证的环保染料和助剂 [12] - 采用色纺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减少76%能源消耗、76%废弃物排放、19%碳排放及85%水资源消耗 [13] - 使用太阳能、生物质燃料等绿色能源,HIGG FEM验证显示其在能源、水资源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 [13] - 2017至2024年单耗大幅下降:综合电耗降57.72%、用水降65.86%、汽油消耗降63.32% [15] 资本运作与未来规划 - 深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受理,计划募资12.5亿元 [18] - 募投项目包括再生环保毛型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和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 [18]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扩充再生面料产能,降低原材料外部采购依赖,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18]
链博会透视:美国大豆协会讲述中美农业合作共赢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30
行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家企业参与[1] - 链博会定位独特 是全球范围内少有的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展会 展示全链条协同能力和促进资源对接[1] 公司参与情况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连续第三次参展 旨在展示全球供应链实践成果[1][3] - 展台吸引了众多观众 重点展示"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整合能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3] 产业链特点 - 大豆产业链因其长度和国际贸易参与度而特殊 从种植、加工、物流到终端消费各环节紧密相连[3] - 国际贸易参与度极高 成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3] 核心竞争力 - 美国大豆产业核心在于"精准"追求 数智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各环节[5] - 精准农业降低能耗和浪费 通过全流程数据追踪将大豆营养组分信息精准传递给下游企业[5] - 可持续性是美国大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自上世纪30年代起推行水土保持措施[5] 中国市场实践 -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推广豆粕玉米型日粮 提高动物日增重和产品品质[5] - 针对动物疫病提出"全进全出"、空气过滤等生物安全解决方案 推动中国养猪业发展[5] - 美国成为中国大豆主要进口国之一[5] 可持续发展 - 美国大豆农场多采用家庭私有化模式 农民将土地视为"代际资产"注重长期保护[6] - 通过休耕轮作等制度 美国大豆主产区土壤健康度全球领先[6] - 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认证帮助中国饲料企业选择低碳足迹原材料[6] - 欧洲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 美国大豆运抵中国的二氧化碳当量远低于其他产区[5] 合作历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已43年 从最初技术输入发展到解决方案共创[6] - 合作驱动力源于市场需求双向赋能 从饲料技术到水产养殖不断取得新突破[6] -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合作模式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7]
做善事是否属于ESG?屠光绍最新演讲:企业践行ESG要内部化
贝壳财经· 2025-07-17 18:44
企业ESG实践的核心观点 - ESG实践需深度融合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而非作为独立系统或外部附加活动[3][4][12] - 企业ESG内部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涉及战略布局、管理架构及执行层面的全面转型[13][18] - ESG发展体系包含"四化":经营活动内部化、披露报告标准化、评价体系系统化、价值实现具体化[8][4] ESG内部化的定义与内涵 - 内部化要求ESG成为企业经营核心内容,而非边缘事务或两套并行体系[12][13] - 传统慈善行为(如希望小学)仅广义上属于ESG,但未实现经营融合[10][9] - 内部化体现为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共生,需覆盖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环节[13][18] 推动ESG内部化的必要性 - 宏观层面: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倒逼企业将自然生态、社会责任纳入经营变量[14][15] - 微观层面: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日益关注可持续性,影响企业竞争力和资源获取[16][17] - 企业自身发展:ESG因素将改变收益、成本及风险结构,成为必答题而非选择题[18][19] 实现ESG内部化的路径 - 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碳市场等工具将环境成本内部化,驱动企业绿色转型[20][21] - 基础设施支撑: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如ISSB框架)遏制"漂绿",提升数据可比性[21][22] - 金融资源倾斜:绿色金融规模扩大形成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24][25] ESG发展阶段与挑战 - 中国企业ESG实践从理念推广、外部行动逐步转向内部化阶段[7] - 当前难点在于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建立融合共生的管理机制[12][13] - 需解决披露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碎片化等问题[21][23]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
新华社· 2025-07-17 18:18
创新实力提升 -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52.4万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 [2] - 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初具规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 - 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领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名前三,分别同比增长34.1%、22.7%和19.8%,远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平均增速 [3] 专利密集型产业贡献 - 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3.04% [3]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4]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987.1亿元 [4] - 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实现"五连增",11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获得保护 [4] 国际合作进展 - 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 [5] - 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5] - 中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1.2万件绿色技术 [5]
大华银行最新报告:东盟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未来投资目的地
贝壳财经· 2025-07-17 17:37
中国企业韧性及适应能力 - 尽管多重因素让中国企业发展承压,但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1] - 78%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2024年业绩相较前一年有所提升 [1] - 营运成本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了企业当下的信心 [1] - 多数企业预计2026年起市场将进一步改善 [1] 未来核心业务战略 - 企业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管理深度融入未来三年的核心业务战略 [1] - 供应链的三大挑战包括供应成本上升、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 [1] - 地缘政治波动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1] - 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 [1] 海外市场布局 - 东盟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终端市场和未来投资目的地 [2] - 马来西亚最受青睐,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也热度不减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90%的国内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数字化应用正持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效 [2] - 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 - 54%的企业认为实施数字化成本较高 [2] - 近八成企业计划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2] 可持续发展实践 - 超半数国内受访企业已开始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实施可持续实践 [3] - 油气、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在可持续实践的细分赛道中处于领先地位 [3]
专访路易达孚北亚区CEO:坚定与中国市场共成长的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6:57
链博会参与与战略意义 - 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现中国推动构建透明、可持续、合作共赢的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决心 [2] - 公司首次参会,展示"构建安全、可持续的农业供应链"主题,核心装置"种子树"动态呈现多元化业务组合及全价值链运营 [1] - 链博会提供与核心利益相关方交流洞见的平台,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研发能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举措落地 [3] 中国市场消费趋势与业务布局 - 中国肉类年消费量从2017年26.7公斤增至2023年39.8公斤,带动动物饲料市场需求,公司强化玉米贸易及饲料蛋白产能投资 [4]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植物基产品需求增长,公司通过植基配料平台提供磷脂、豌豆蛋白等多元化产品 [5] - 食品饮料市场稳健增长,公司推出食用油、果汁等产品,结合全球经验与本土洞察开发安全、营养产品 [5] 在华发展历程与政策红利 - 公司1973年进入中国市场,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及近期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如青岛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3个月 [6] - 中国放宽农作物种业限制、扩大农产品进口范围,为公司核心贸易业务创造机遇 [6] - 上海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利用尖端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响应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 青岛项目与产能规划 - 青岛董家口食品科技产业中心投建,定位为华东及东北亚市场服务枢纽,聚焦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 [8] - 项目预计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37万吨精炼油和1.5万吨磷脂,强化公司价值链下游拓展战略 [8] 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目标 - 公司承诺2025年实现供应链森林零砍伐,2024年卫星监测覆盖80%全球供应链风险区域 [9] - 2030年目标将范围1和范围2排放较2022年减少33.6%,通过生物燃料试用、节能技术应用等措施推进 [10] - 中国工厂100%使用绿色电力,试点铁路运输散装豆粕等低碳物流方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