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险协同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01833.HK)管理层焕新:“医险协同”模式持续深化,进入持续盈利期
格隆汇· 2025-10-09 09:14
管理层变动 - 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1] - 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何明科出任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 [1] - 管理层交接平稳有序,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趋于成熟 [5] 新任管理层背景与战略意义 - 新任董事会主席郭晓涛在平安体系内历经财产险、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联席CEO等关键岗位,拥有保险、科技、管理及国际咨询经验,是推动大型机构战略转型升级的合适人选 [4] - 郭晓涛坐镇有助于强化公司与平安集团在“金融+医疗”战略上的协同效能,为业务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4] - 新任首席执行官何明科拥有咨询、投资、互联网及医疗健康跨行业经验,其复合背景契合公司从规模拓展期转向质量提升期的发展需求 [4] 公司基本面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与盈利双增长,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至2400万,B端服务付费客户数超过3500家 [8]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方案准确率接近80% [8] - AI辅助医生系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家庭医生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8] AI技术驱动与商业模式变革 - 公司通过AI技术重塑医疗服务成本结构,将高成本专业医疗服务转变为可规模化、可负担的标准化产品 [9] - 公司发布“7+N+1”医疗AI产品矩阵,基于超过14.4亿条线上问诊数据和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涵盖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多元应用 [11] -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了坚实的竞争壁垒,凭借先发优势和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持续迭代,已建立起难以复制的数据和技术优势 [11] 投资逻辑与增长前景 - 公司已完成从用户增长到收入提升再到盈利实现的关键三步,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11] - 与平安集团的深度协同价值尚未完全释放,集团超过2亿金融客户向医疗、养老服务转化空间巨大 [13] - 在人口老龄化、健康消费升级和政策支持驱动下,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公司凭借“AI+医疗”模式和生态协同占据有利位置 [16]
平安好医生: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8 16:4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宣布任命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任命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1] - 原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原因辞任所有职务 [1] - 新任董事会主席郭晓涛53岁,于2024年3月加入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副总经理 [1] - 新任首席执行官何明科46岁,拥有横跨金融、互联网、医疗健康多个行业的资深履历 [1] 新任管理层背景与战略意义 - 郭晓涛在加入中国平安前曾任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韦莱韬悦资本市场业务全球联席首席执行官等职 [1] - 何明科曾担任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顾问、软银赛富投资副总裁、58同城联席总裁、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等职 [1] - 业内人士认为郭晓涛作为中国平安联席CEO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有利于公司"医疗养老"战略的深化落实 [1] - 何明科的出任将进一步推动"医疗养老"战略整合,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1]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定位为中国平安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将深入贯彻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2] - 公司将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 [2] - 公司将通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2]
平安好医生换帅:郭晓涛任董事会主席、何明科任CE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7 22:43
针对上述人事变动,平安好医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人事调整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公司 治理结构将继续保持规范高效。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将深入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 +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通 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此轮人事变动后,平安好医生的高管团队主要包括:董事会主席郭晓涛,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何明 科,副总经理苏东,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臧珞琦,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贺立权等。 10月7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董事会发布公告称,经研究, 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委任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自本公告之日起生效。同时,平安好 医生董事会接受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原因,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的请求。 平安好医生是平安集团"医疗养老"战略协同的核心旗舰公司,承担平安集团上千万客户健康管理、医疗 服务、养老服务的重要职能。 接任李斗董事会主席一职的郭晓涛,于2024年3月起加入平安好医生并担任非执行董事;郭晓涛2 ...
港股平安好医生(01833)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李斗辞任
智通财经网· 2025-10-07 18:51
核心人事变动 -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于2025年10月7日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委任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1] - 原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原因辞任所有职务,董事会对其贡献表示感谢并强调辞任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1] 新任董事会主席背景与影响 - 新任董事会主席郭晓涛53岁,拥有深厚的集团管理背景,自2024年3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 [2] - 郭晓涛在加入平安集团前曾担任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等高级管理职务,具备丰富的战略转型升级、数字化运营及改革经验 [2][3] - 郭晓涛同时在平安集团多个核心成员单位担任董事职务,包括平安银行、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及金融壹账通,显示出其在新董事会中的核心地位 [2] - 此次任命被视为平安集团对平安好医生作为“医疗养老”战略协同核心旗舰公司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公司战略深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3] 新任首席执行官背景与战略方向 - 新任首席执行官何明科46岁,拥有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横跨波士顿咨询、软银赛富、58同城及百度集团等多个行业领先企业 [4] - 何明科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对互联网、大健康的深刻认知,其任命旨在推动公司“医疗养老”战略整合,提升服务水平、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4] - 公司正致力于构建“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四到服务网络,并推进医疗AI场景化落地,以打造长期医养生态竞争壁垒 [4]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定位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战略协同的核心旗舰,承担集团上千万客户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及养老服务的重要职能 [3] - 公司将深入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 [5] - 在健康消费相关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的背景下,公司计划通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5]
平安好医生:郭晓涛兼任董事会主席,何明科获任CEO
智通财经· 2025-10-07 18:48
核心人事变动 - 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原因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 [1] - 董事会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委任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自10月7日公告之日起生效 [1] - 郭晓涛现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并于2024年3月起担任平安好医生非执行董事 [1] - 何明科曾任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并负责医疗健康事业群 [1] 公司运营与战略 - 人事调整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公司治理结构将继续保持规范高效 [1] - 公司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将深入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 - 公司将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 [1] - 公司将通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1]
平安好医生(1833.HK):利润率水平明显提升 B端企康及养老服务持续发力
格隆汇· 2025-08-28 19:54
业绩表现 - 25H1公司实现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7% [1] - 25H1公司毛利率33.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 - 25H1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83.6% [1] - 25H1公司经调整净利率6.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 费用控制 - 25H1销售费用3.81亿元,同比增长3.9%,费用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 - 25H1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5.7%,费用率14.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 - 25H1研发费用1.62亿元,同比增长0.2%,费用率6.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项表现 - F端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8.5% [1] - F端付费用户数0.20亿人,同比增长34.6% [1] - B端企康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B端付费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同比增长37.2% [1] - B端用户数超过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1] 养老业务 - 养老服务收入1.72亿元(2024年同期4730万元) [2] - 养老业务毛利率37.6%,同比提升20.7个百分点 [2]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较去年末新增10城 [2] 协同效应 - 持续提升对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 [1] - 平安集团加深医险协同 [1] - 以养老管家为枢纽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赋能平安寿险获客及保单客户价值增长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55.04亿元,同比增长14.5% [2] - 预计2026年营收62.76亿元,同比增长14.0% [2] - 预计2027年营收70.74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23.0%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6.7%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5.9% [2]
平安好医生(01833):“医险协同”助力业务快速增长,持续强化AI闭环能力
信达证券· 2025-08-27 17:28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医险协同"助力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2025H1收入25.02亿元(同比+19.5%) 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83.6%)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136.8%)[2] - 深化AI能力建设 强化"数据+模型+场景"闭环能力 拥有6大医疗数据库及超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61亿元(同比+220%)、3.76亿元(同比+44%)、5.25亿元(同比+39%)[6] 业务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2.78亿元(同比+20.2%) 权益用户超3500万人 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3] - 健康服务板块收入10.52亿元(同比+7.0%) 合作体检供应商近3300家(较2024年末增700家)[3] - 养老服务板块收入1.72亿元(同比+263.9%) 合作药店24万家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83% 覆盖85城(较2024年末增10城)[3] - F端收入14.33亿元(同比+28.5%) 付费用户约2000万人(同比+34.6%) B端收入5.27亿元(同比+35.2%) 付费用户达360万人(同比+39.2%)[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33.6% 其中健康服务板块毛利率升4.6个百分点至29.4% 养老服务板块毛利率升20.7个百分点至37.6%[3] - 总费用率下降6.3个百分点至30.1% 管理费用率降3.9个百分点至14.9% 销售及营销费用率降2.3个百分点至15.2%[3] -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6.6% 净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5.4%[3] 战略布局 - 扩展"四到"网络覆盖:到线实现3小时内名医专家直连 到店覆盖37个科室约5万名医生(签约专家超3200位) 合作医院超4000家 健康服务供应商近10.6万家[3][4] - 到企提供员工健康服务 到家合作药店24万家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43亿元(同比+15%)、63.86亿元(同比+15%)、73.85亿元(同比+16%)[5][6]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31.68%升至2027年34.52%[5] - 预计ROE从2024年2.27%提升至2027年11.06%[5]
平安好医生(01833):利润率水平明显提升,B端企康及养老服务持续发力
西部证券· 2025-08-27 14: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业绩概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1][4] - 毛利率33.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4]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7% [1][4] - 净利率5.4%,大幅提升 [1][4] - 剔除股份支付及外汇损益影响后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83.6% [1][4] - 经调整净利率6.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4]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3.81亿元,同比增长3.9%,费用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4] - 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5.7%,费用率14.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4] - 研发费用1.62亿元,同比增长0.2%,费用率6.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4] 业务板块表现 - F端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8.5% [1] - F端付费用户数0.20亿人,同比增长34.6% [1] - 持续提升对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 [1] - B端企康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B端付费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同比增长37.2% [1] - B端用户数超过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1] - 养老服务收入1.72亿元(2024年同期47.3百万元),毛利率37.6%,同比提升20.7个百分点 [1]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较去年末新增10城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55.04亿元,同比增长14.5% [2][3] - 预计2026年营收62.76亿元,同比增长14.0% [2][3] - 预计2027年营收70.74亿元,同比增长12.7% [2][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23.0% [2][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6.7% [2][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5.9% [2][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12元 [3]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17元 [3]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0.21元 [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53.6倍(2025年预测) [3] - 当前市净率4.2倍(2025年预测) [3] - 当前市销率7.3倍(2025年预测) [10]
支付、服务、数据融合:医保商保协同塑造健康产业新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8-21 20:29
医险协同政策环境 - 国家医保局2024年连续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 推动医保商保数据互通和制度创新[2] - 全国首个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2024年7月在北京投入运营 实现基本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2][11]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聚焦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和罕见病用药 为创新药可及性提供制度基础[2] - 上海2024年8月发布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措施 在支付机制、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医保商保协同[16] 行业参与格局 - 医险协同参与者从传统保险公司扩展至医药企业和科技平台[4] - 人保与中山医院2023年5月合作商保直赔试点 阳光人寿2022年4月推出癌症直通服务[4] -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险闭环模式 跨国药企参与惠民保和多方共付模式探索[4] - 76%保险公司反映现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与医保支付规则存在冲突[17] 平安好医生战略布局 - 公司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 深耕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 推动医疗与保险养老业务融合[8] - 构建支持保险产品设计-健康服务交付-用户价值提升的全链条能力[8] - 协同平安人寿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8] - 深化保险+居家养老模式 2025年上半年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覆盖85个城市[9] 业务协同成效 - 2025年上半年服务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1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0倍[12] - B端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付费用户数约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12] - 参与医保+商保清分结算试点 打造平安医健付实现无感快赔产品[11] 行业发展特征 - 服务模式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16] - 支付体系形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双目录模式[16] - 上海等地推动医疗医保数据向商保开放 应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16] - 制度差异和技术整合构成主要挑战 商保理赔风控审核复杂度高[17]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优势 构建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协同生态[4][9] - 差异化医疗+保险闭环模式规避纯线上平台流量焦虑 建立可持续利润来源[1][18] - 通过服务渗透提升金融客户价值 规模效应带来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13] - 提前卡位医险协同生态位 成为医保改革深化过程中的主要受益者[1][18]
支付、服务、数据融合:医保商保协同塑造健康产业新未来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4:44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2024年连续出台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1] - 2024年7月全国首个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投入运营 推动医保商保数据互通[1] - 国家医保局同期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聚焦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1] - 上海七部门2025年8月发布措施 在支付机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医保商保协同[10] 行业趋势 - 商业保险在医疗健康领域参与度逐步加深 医保商保协同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1] - 医险协同主要参与者从传统保险公司扩大至医药企业和科技平台[2] - 服务模式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10] - 支付体系形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双目录模式[10] - 上海等地推动医疗医保数据向商保开放 应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10] 企业布局 - 人保与中山医院2023年5月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并参与商保直赔试点[2] - 阳光人寿2022年4月推出直通30服务 为癌症患者提供诊疗和保险理赔[2] -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险闭环模式 提高创新药配备速度和可及性[2] - 跨国药企助力惠民保并探索血友病多方共付模式[2] 平安好医生战略实施 - 公司构建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协同生态体系[3] - 2021年起深耕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战略[4] - 具备支持保险产品设计-健康服务交付-用户价值提升的全链条能力[4] - 协同平安人寿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4] - 深化发展保险+居家养老模式 2025年上半年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覆盖85个城市[5]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数约360万人[8] - 参与医保+商保清分结算试点 打造平安医健付实现无感快赔产品[7] 业务协同成效 - 2025年上半年为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提供服务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8]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 客均AUM为4.0倍[8] - 与集团成员共同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8]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9] 行业挑战 - 制度差异导致协同困难 参保范围和报销规则存在较大差异[10] - 技术整合复杂度高 商保理赔需开发智能化审核系统[11] - 76%保险公司反映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与医保支付规则存在冲突[11] - 不同城市目录外费用报销比例差异达40个百分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