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心一级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展格局|国有大行注资方案出台,实现防风险促发展并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1 08:18
国有大行注资方案 核心观点 - 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此次注资是2024年9月24日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环节,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并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 注资可从中长期撬动约4.5万亿元资产投放,强化国有大行信贷主力军作用(贷款余额占比52%) [7] 事件细节 - 建设银行拟募资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7994亿元)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历史背景 - 1998年财政部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当时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定向购买国债 [4] - 该次注资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提升至64%,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并支持经济发展 [4] 当前动因 - 2024年中报显示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1.28%-5.01%,但净息差从1.62%降至1.44%,利润增速放缓增大资本补充压力 [6]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需通过内外多渠道充实资本以应对息差收窄 [6] 经济影响 - 配合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及2万亿元地方债置换,注资释放信贷扩张信号 [7]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资本杠杆作用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7]
关于“溢价”定增、中小股东保护……4家国有行投资者说明会释放这些信号
北京商报· 2025-03-31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31日召开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就定增原因、溢价发行、信贷投向等作出回应,溢价定增是平衡股价与补充资本之举,定增可提升银行实力并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1][2] 定增兼顾效率性和稳定性 - 3月30日4家国有银行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财政部认购金额合计达5000亿元,将通过特别国债注资 [2] - 截至2024年末4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建设银行14.48%、中国银行12.2%、交通银行10.24%、邮储银行9.56%,符合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要求 [2] - 建设银行参与定增是响应监管要求,经权衡评估和沟通后启动发行 [2] - 交通银行认为锁价定增是当前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最优选择,建设银行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可及时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兼顾效率性和稳定性 [3] 溢价发行统筹新老股东利益 - 4家银行定增发行价格要求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本行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增价格较上周五收盘价有“溢价” [4] - 交通银行称发行定价考虑中小股东利益,遵循市场化原则且程序合法合规 [4] - 建设银行称定增对每股净资产和收益率摊薄效应小,发行价格溢价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发行后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5][6] - 专家认为溢价定增是平衡之举,国家注资可提升银行放贷能力和业绩,释放股价低估信号 [6] 加大绿色、养老产业投放力度 - 定增可增加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稳健经营和信贷投放能力,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7] - 若按8倍乘数效应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7] - 交通银行将加大科技、小微、绿色、养老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7] - 邮储银行将在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养老、绿色金融等领域寻找机会,守住息差优势 [8]
记者观察|核心一级资本充足,大行为何还“补血”?
券商中国· 2025-03-31 22:34
在财政部领衔注资520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方案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四大国有行A股股价悉数上 涨:建设银行涨幅3.64%,中国银行上涨1.82%,交通银行上涨1.22%,邮储银行上涨0.19%。 财政部今日也对这一发酵一天、刷新我国银行业单批次股权融资总规模纪录的事件表态:积极支持国有大 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交行、中行、建行、邮储的定增价格较A股溢价8.8%~21.5%。增量资金被中信证券等机构认为可以撬动 银行信贷增量约4万亿(按照8倍乘数效应),且效果被认为远胜于降准。 就在近日,公开信息显示,我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实现18个 试点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五大行旗下中银资产、建信投资等相关项目陆续落地。 有大行人士告诉记者:五大行旗下AIC的股权直投业务试点自去年四季度得到拓宽,表内投资占比由4%提 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20%提高到30%。 什么意思?可以这么理解:在资产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信用风险权重大的资产类别投放占比,会导致 银行资本消耗增多。而投贷联动,就是这种资本消耗多的业务。如果不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那么大行开展 这种 ...
最新解读!财政部重磅出手,5000亿注资四大国有行!
券商中国· 2025-03-30 18:06
四大行注资计划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资,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四家国有大行合计募资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 [3] 战略投资者引入 - 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37.77亿股(每股8.71元),募资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合计认购75.8亿元 [4] - 邮储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5.7亿股(每股6.32元),募资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45.66亿元 [4] - 财政部将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4.8%,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控制权不变 [5] 资本充足率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六大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工商银行14.1%、农业银行11.42%、中国银行12.20%、建设银行14.48%、交通银行10.24%、邮储银行9.56% [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大型商业银行需通过内外渠道补充资本,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 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政府多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最终计划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9][10] 历史注资与经济形势对比 - 国有大行历史上经历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2700亿元)、2003-2007年(汇金注资)、2010年(配股补充资本) [12] - 此次注资与1998年不同,当前银行业经营稳健,注资旨在主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2] - 中金公司指出,本轮注资主要应对资产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压力,因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 [12] 资金用途与业务方向 - 交通银行计划提升"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及零售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直投、投贷联动)和居民消费(住房、汽车、家电等)的支持 [13] - 邮储银行将结合战略投资者资源,强化在数字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13]
周末重磅!5000亿来了!财政部出手,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官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0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0日下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及财政部战略投资公告,拟募资约50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注资是自2010年以来新一轮股权融资,有助于强化银行资本实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3][13] 银行公告情况 - 3月30日下午四家银行董事会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议案并发布财政部战略投资公告 [1] - 四家银行将于2025年3月31日16:30 - 17:30通过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投资者说明会交流发行事宜 [1] 各银行募资情况 - 建设银行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050亿元,扣除费用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 中国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1650亿元,扣除费用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5] - 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募集资金不超1200亿元,财政部拟认购1124.20亿元,需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取得有关审批机关批准或核准 [6] - 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募集资金1300亿元,财政部拟认购1175.8亿元,三方已签订附条件生效股份认购协议 [7] 政策背景 -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8] - 去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国家计划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按“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思路实施 [8] 核心一级资本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上半年末有不同程度提高 [9] - 2024年末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10%,较二季度末提高0.2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11.42%,提高0.29个百分点;中国银行12.20%,提高0.17个百分点;建设银行14.48%,提高0.47个百分点;交通银行10.24%,下降0.06个百分点;邮储银行9.56%,提高0.28个百分点 [10] 注资影响及意义 - 资本补充落地实施后将强化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实力与系统风险缓释能力,完成资本扩容后可腾挪更大信贷投放空间,形成资本补充与信贷扩张良性循环 [11] - 本轮注资是自2010年以来主要国有大行新一轮股权融资,旨在应对资本压力,国有大行历史上有三轮主要注资 [13] - 此轮措施重点在于促进发展,注资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稳定资本市场并提升估值,长远来看国有大行需转换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13]
中行、交行、建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拟向财政部等募资52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3-30 17:10
四家国有银行发布重磅公告。 3月30日,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公告显示,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银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人民币 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落地在即。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发行对象均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 维投资,三家发行对象的认购金额分别为1124.2006亿元、45.7994亿元和30亿元。 邮储银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三家发行对象的认购金额分别为1175.7994亿元、78.540607亿元、45.659993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对于这一注资规模体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回 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会分步实施。" 作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组成部分,"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2024年9月24日被首次提及。此后有关发行特别国债注资、以外汇储备注资等 多种增资路径被市场广泛讨论。 直至2024年10月1 ...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30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建设银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10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发行必要且可行,对长远发展和股东价值提升有战略意义 [2][8]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途 -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以支持未来业务发展 [2] 本次发行的必要性 -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资本实力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增强风险抵补能力,提升前瞻性应对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2] - 满足TLAC达标等监管要求,促进有序实现第二阶段TLAC达标,提升国际竞争力 [3] - 提高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规模,稳定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本次发行的可行性 -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以发行为契机提升“三个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3] - 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跨周期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 [4][5] - 坚持价值创造导向,以集团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为核心,改善客户、产品、押品结构,盘活存量风险加权资产 [5] - 坚持特色经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建立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金融需求 [6] - 守牢风险底线,完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提升智能风控能力 [6][7] 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保持稳定,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7] - 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看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相关指标 [7]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 [7] - 为核心资产增长提供支撑,调整大类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7] 总结 - 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符合法规,有利于夯实资本基础,支撑业务发展,提高风险抵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8] - 公司将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次发行必要且可行 [8]
刚刚,财政部出手!中行、建行、交行,重磅官宣!
券商中国· 2025-03-30 16:18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计划 -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于3月30日发布公告,董事会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议案,募资总额分别为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建设银行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发行价9.27元/股,拟发行113.27亿股(不超过总股本30%)[5][6] - 交通银行定增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后持股比例将超30%触发要约收购义务 [2] 政策背景与行业动因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9月已明确按"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思路对6家大行增资 [1][7][8] - 当前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工行14.1%、建行14.48%、邮储9.56%等),但面临息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导致内源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 [9] - 注资旨在强化信贷投放能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形成资本补充与信贷扩张的良性循环 [1][7] 历史沿袭与市场影响 - 此为时隔15年新一轮注资,历史上1998年、2003-2007年、2010年分别通过特别国债、汇金注资、配股等方式补充资本 [10] - 专家指出注资将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定资本市场估值,但长期需改善经营理念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10] -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本轮注资针对资产扩张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的剪刀差压力,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依赖外部股权融资的必要性上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