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心一级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转债再现“白衣骑士”!信达投资超百亿元转股浦发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7-01 20:27
银行转债转股事件 -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面值117.85亿元)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1] - 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3] - 此举使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从499.97亿元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从99.99%骤降至76.42% [4] 浦发转债背景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500亿元可转债(5亿张,每张面值100元),期限6年 [3] - 若未能实现转股,浦发银行将面临500亿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的刚性兑付压力,对资本充足率构成显著挑战 [4] AMC机构角色 - 中国信达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旗下拥有9家平台子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6389.60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41.83亿元 [4] - 此次操作标志着AMC在化解银行资本压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2023年3月中国华融曾将持有的1.4亿余张光大转债转为光大银行A股普通股,占发行总量46.67% [6] - 今年以来已有5只银行转债退出市场,包括苏行转债、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和中信转债 [5] 银行转债发行目的 - 银行发行转债主要目的包括低成本融资和通过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全额转股对银行转债退出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到期兑付压力 [6]
国有四大行官宣!5200亿元到账→
新华网财经· 2025-06-26 19:30
国有大行定增募资情况 - 四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合计完成5200亿元定增募资且资金已全部到账 [1][3] - 中国建设银行向财政部定向发行A股股票募集1050亿元 [3]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此前已完成定向增发 [3] 募资用途及政策背景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5]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5] - 当前国有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健康区间此次注资属于前瞻性安排 [5] 资本补充的影响 - 预计提升四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5到1 5个百分点 [7] - 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提升贷款投放能力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7] - 通过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助力提振消费稳定内需并稳固经济回升趋势 [7]
建设银行: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1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17日,注册资本为25,001,097.7486万元,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2][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金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1000044477,A股股票代码为601939,H股股票代码为939 [2][3]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3]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含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资管业务和其他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0.75%、49.83%、16.38%和3.05% [5] - 公司服务7.71亿个人客户和1,168万公司类客户,在基金、租赁、信托、保险等多个行业拥有子公司 [3] - 2024年末公司共有376,847位员工,设有14,750个营业机构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501.51亿元,营业利润为3842.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5.77亿元 [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0.57万亿元,负债合计37.23万亿元,股东权益合计3.34万亿元 [5]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9%,净利息收益率为1.51% [6] 资本充足率 - 2024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4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21%,资本充足率为19.69% [6] - 2024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4%,拨备覆盖率为233.60%,贷款拨备率为3.12% [6] 本次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股票为A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数量为115.89亿股,发行价格为9.06元/股 [14] - 发行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限售期为自取得股权之日起五年 [14]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14]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05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数量11,589,403,973股,发行价格9.06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105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049.69亿元,其中计入股本115.89亿元,计入资本公积933.80亿元 [2] - 发行新增股份已于2025年6月24日完成登记托管,限售期5年,限售期满后上市流通 [1][5] 发行审批与合规性 - 发行方案经2025年3月30日董事会及4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证监许可〔2025〕1305号) [2] - 联席保荐人及律师认为发行过程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要求,财政部认购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4][5] 发行对象与股权结构 - 唯一发行对象为财政部,认购全部11.59亿股,限售期5年 [5] - 发行后控股股东仍为中央汇金(持股54.61%),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8] - 总股本从250.01亿股增至261.60亿股,财政部持股占比4.43% [8][9] 财务与经营影响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未来业务发展 [9] - 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净资产及ROE,但长期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9] - 业务结构及收入来源不会因本次发行发生重大变化 [9] 中介机构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联席主承销商包括中金、中信建投等6家机构 [2][9] - 法律意见由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出具,审计及验资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完成 [9][10]
5200亿元!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已到账
金融时报· 2025-06-25 20:26
资本补充情况 - 建设银行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亿元人民币 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均已完成定向增发 共计5200亿元募集资金全数到账 [1] - 四家银行原计划募资总额分别为1050亿元 1650亿元 1200亿元 1300亿元 财政部分别认购1050亿元 1650亿元 1124.2亿元 1175.8亿元 合计5000亿元 [3] 政策背景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3] - 建设银行表示本次发行是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资本补充效果 - 5000亿元注资预计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按8倍乘数效应计算) [4] - 定向增发完成后 中行 建行 交行 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0.86 0.49 1.28 1.51个百分点 [4] - 截至一季度末 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82% 13.98% 10.25% 9.21% [4] 战略意义 - 增强国有大行资本实力 巩固稳健经营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 增厚核心一级资本和资本安全边际 为增强信贷投放夯实基础 [4] - 有助于缓解大行下阶段TLAC达标压力 [4] - 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 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 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4]
北京农商行总行组织架构及2024年经营情况分析
数说者· 2025-06-25 19:59
发展历史和组织架构 - 公司前身为1951年创立的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05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 - 截至2025年3月末,股东总数27796户,其中法人股东280户(持股77.35%),自然人股东27516户(持股22.65%)[3] - 最大股东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持股9.9996%,前十大股东多为北京市属国有企业 [3] - 公司行政级别为正局级,与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同级 [4] - 2024年末在岗员工9447人,所有营业机构均位于北京地区 [4] 经营情况 主营业务与投资收益 - 2024年末总资产1.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放缓 [7] - 2024年营业收入180.63亿元(同比+18.09%),但低于2018年峰值195.30亿元 [9] - 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79.40%),利息净收入仅增0.3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样仅增0.37亿元 [9] - 归母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0.71%),与收入增速不匹配,主因计提信息减值损失19.93亿元(2022-2023年均不足1亿元)[12] 贷款结构与净息差 - 2024年净息差1.00%,较2023年下降5BP,2020年以来持续探底 [14]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1.31万亿元,Q1营收39.70亿元(同比-12.63%),净利润23.59亿元(同比+1.39%)[15] - 贷款余额4802.59亿元(占总资产37.96%),低于金融投资余额4912.67亿元(占38.83%)[20] - 贷款占比低或源于北京银行业竞争激烈及城镇化率高达88.22%,农业拓展空间有限 [20]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6%,近五年保持低位 [21] - 拨备覆盖率322.71%(2024年末)升至336.25%(2025年3月末),风险偏好审慎 [21]
5200亿元全部到账!四大行定增募资落地,财政部出资5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4 19:15
国有大行定增注资完成 - 建设银行完成1050亿元A股定增 财政部全额认购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此前已完成定增 分别募集1200亿元、1650亿元、1300亿元 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 [2] - 此次注资是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2] 注资背景与推进过程 - 这是财政部时隔20多年再度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 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 [3] - 自四家大行3月30日启动定增流程至全部落地仅用时两个多月 推进迅速 [4] - 注资规模分配统筹考虑了各家银行现有资本充足率水平 对资本相对稀缺的银行注资规模较大 [4] 定增定价与市场反应 - 四大行定增价格在二级市场定价与1倍净资产之间寻求平衡 打破了银行股定增发行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惯例 [4]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定增价格较3月28日收盘价分别溢价8.8%、10%、18.34%和21.54% [5] - 3月28日至6月23日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价涨幅超过10% 邮储银行、中国银行股价分别上涨8.23%、4.50% [7][8]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持有交通银行A+H股比例达到35% 成为控股股东 [10] - 财政部首次持股邮储银行 持股比例为15.77% 位列第三大股东 [10] -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控股股东仍为中央汇金 财政部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8.64%和4.43% [10] 资本充足率与信贷投放潜力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8%、11.82%、10.25%、9.21% [11] - 本次增资后 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 [11] - 静态测算本次增资可为四家银行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 [11]
5200亿元全部到账!四大行定增募资落地,财政部出资5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4 16:30
定增规模与资金用途 - 建设银行完成1050亿元A股定增 财政部全额认购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1650亿元、1300亿元定增 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 [2] - 特别国债注资属于"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组成部分 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定增定价机制 - 建设银行定增价9.06元/股低于6月23日收盘价9.45元 [5] - 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实际增发价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10.67%、11.05%、14.36% [5] - 定增价格打破银行股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惯例 在二级市场价与1倍净资产间寻求平衡 [4] - 3月28日至6月23日期间 建行、交行股价涨幅达12.03%、11.22% [5]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持有交通银行股权比例增至35% 成为控股股东 [6] - 财政部首次持股邮储银行 持股15.77%成为第三大股东 [6] - 中央汇金保持中行(58.59%)、建行(54.51%)控股股东地位 [6] 资本充足率影响 - 注资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Q1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8%、11.82%、10.25%、9.21% [6] - 静态测算注资可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投放能力 [7] 政策背景与实施特点 - 特别国债注资是20多年来首次 从政策提出到落地仅用8个月 [3] - 采取"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原则 资本稀缺银行获更大注资规模 [3] - 工行、农行可能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补充资本 [3]
国有大行定增再迎新进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已完成缴款验资
证券日报· 2025-06-15 23:54
国有大行增资进展 - 中国银行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 募集资金规模1650亿元 由财政部全额现金认购 资金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1] - 交通银行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 发行141亿股 每股8.51元 募集资金1200亿元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建设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尚需证监会注册 [2] - 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2] 增资背景与政策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1] - 财政部将现金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 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九成新发行股份 合计出资5000亿元 [1] 增资意义与行业影响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 资本是其持续经营基础 [2]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满足资本监管要求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 [2] - 资本补充有利于提升信贷投放能力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资本补充为提升子公司股权投资空间储备弹药 [2] 增资定价机制 - 增资定价符合证监会规定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80% [3] - 实现溢价发行 统筹考虑新老股东利益和资本补充规模 [3] - 溢价发行对市场形成正向引导 增强市场信心 提振银行股估值 提高股票交易流动性 [3]
瑞银集团:原则上支持(瑞士)监管部门的大部分建议。(财务指标的)调整将引发资本要求。将从核心一级资本(CET1 Capital)扣除国外业务部门的投资。将维持大约240亿美元形式上的(Pro Forma)核心一级资本。
快讯· 2025-06-06 23:43
瑞银集团对瑞士监管部门建议的回应 - 公司原则上支持瑞士监管部门提出的大部分建议 [1] - 财务指标调整将导致资本要求发生变化 [1] - 公司将从核心一级资本(CET1 Capital)中扣除国外业务部门的投资 [1] - 调整后公司预计将维持约240亿美元形式上的核心一级资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