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IP

搜索文档
7-Eleven卖假LABUBU,被泡泡玛特起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泡泡玛特知识产权诉讼 - 公司在美国对7-Eleven提起诉讼 指控其销售假冒LABUBU玩偶 [1] - 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曝光7-Eleven售卖的假冒产品 售价25美元且做工粗糙 [2] - 上海海关近期查获侵权LABUBU产品达6960个 [2] LABUBU IP热度与商业化 - LABUBU全球爆火导致"一娃难求"现象 国内外出现大量仿制品 [2] - 创始人透露多家好莱坞电影公司表达合作意向 考虑拍摄LABUBU电影 [4][6] - 公司考虑自主制作或与好莱坞合作LABUBU电影项目 [6] 公司发展战略 - 截至去年底中国内地注册会员超4600万 国内门店超400家 [6] - 正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推动中国潮玩IP全球化 [6] - 战略目标从"成为中国的迪士尼"升级为"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 [6] 行业动态 - 潮玩行业IP侵权问题凸显 海关加大查处力度 [2] - 头部潮玩企业开始探索IP影视化等多元化变现路径 [4][6]
广东汕头 金融“玩转”产业跃升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59
潮玩行业现状 - labubu潮玩IP火爆全网 带动社交平台和线下门店的玩具狂欢 激发潮玩产业活力 [1]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为全球玩具产业重要基地 集聚6万多家玩具企业 30多万从业者 [1] - 澄海区包揽全球33%玩具产能 每日推出超1000款新品 玩具品牌/IP授权/专利授权量全国第一 [1] 农业银行对玩具产业的支持 - 农业银行汕头分行为澄海127家玩具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累计发放贷款超21亿元 [1] - 农业银行澄海支行获玩具协会"年度热心奉献奖" 助力实现"千亿蓝图" [1] - 农业银行澄海支行为模乐玩具提供832万元厂房按揭贷款 最低首付两成 期限10年 [2] - 农业银行汕头分行与中科智谷实业合作 累计发放工业厂房按揭贷款32笔 金额超1.1亿元 [2] 澄海玩具产业转型 - 模乐玩具面临场地和设备升级困境 原场地租期到期 新场地成本过高 [1] - 农业银行推荐中科智谷玩具产业园 解决企业规模需求 提供园区租赁服务 [2] - 澄海玩具产业从80年代家庭小作坊发展为园区集聚的"世界玩具工厂" [2] - 产业从贴牌代工转向品牌创造 40多年积淀构建全球最完整玩具产业链 [2]
量子之歌并购后新动作:继WAKUKU爆火后,Letsvan再发全新潮玩IP SIINONO
IPO早知道· 2025-07-21 11:17
公司动态 - 量子之歌并购潮玩品牌Letsvan后推出全新原创IP SIINONO赛诺诺 并于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线下首发 当日单店售出数千个盲盒 拉动店铺单日总销售额环比飙升31.3% [2] - 该系列新品在北京、广州、成都、南京等12个城市的MINISO LAND同步开售 并于7月22日晚8点开始在Letsvan天猫旗舰店、抖音、小红书及官方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同步发售 [2] - 量子之歌于今年3月宣布并购Letsvan 61%的股权 后者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完成今年国内最大一笔一级市场潮玩领域并购 [5] IP战略与产品特点 - SIINONO核心形象为灵动拟兔生物 强调"个性真实+情绪陪伴" 通过细腻微表情设计传递丰富内在性格与思考感 旨在成为各年龄层用户拥抱真实自我的情绪伙伴 [4] - 设计团队针对年轻人"情绪过载"困扰 打造能触达用户情绪共鸣的陪伴者 鼓励用户勇敢说不 打破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传递"即便不完美也拥有独特可爱"的情感共鸣 [4] - Letsvan已推出15个独具特色的原创IP形象 包括新晋SIINONO、"中国公主"又梨、人气爆棚的WAKUKU等 在潮玩玩家中拥有坚实粉丝基础和广泛喜爱 [4] 并购整合成效 - SIINONO成功首发验证了量子之歌并购后的资源整合与全渠道战略运营能力 标志着公司进入潮玩IP矩阵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7] - 依托量子之歌集团在企业管理、业务运营等领域的深厚经验赋能 Letsvan加速布局潮玩新版图 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 [5]
量子之歌并购Letsvan后 全新潮玩IP SIINONO上海首发
新华财经· 2025-07-20 16:21
公司动态 - 量子之歌并购Letsvan后推出首个全新原创潮玩IP SIINONO 并在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线下首发 吸引大批潮玩爱好者排队购买[2] - SIINONO形象设计为兔子造型 包含7款不同角色设定 创新融入维多利亚风格古堡背景和剧本杀元素 提供沉浸式体验[2] - 量子之歌集团品牌负责人透露 SIINONO从设计到量产经过反复打磨 仅衣服布料就试过上千款[2] - Letsvan已打造15个原创IP 包括SIINONO 又梨 WAKUKU等 在玩家中积累坚实粉丝基础[3] - 量子之歌今年3月完成对Letsvan的并购 成为今年国内一级市场潮玩领域最大并购案[3] 市场表现 - SIINONO首发前已在社交媒体掀起预热热潮 消费者为第一时间购买产品专程前往门店[2] - 消费者反馈被SIINONO萌萌的兔子形象吸引 购买目的包括自用和赠送朋友[2] - 上半年量子之歌旗下IP WAKUKU多次出现线上线下补货即售罄情况[3] - SIINONO首发爆火印证了公司全渠道战略的市场爆发力[3] 产品特点 - SIINONO与市面上主打"萌即正义"的IP不同 更强调个性与真实[2] - 产品设计包含主人 小孩 女仆 小姐 修女 管家 放牧者等7款形象 丰富故事张力[2] - 购买两个盲盒产品即可与当日到场达人合影互动 增强用户参与感[2]
泡泡玛特业绩狂飙,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预计不低于350%
犀牛财经· 2025-07-18 16:52
业绩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2] - 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 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4] 增长驱动因素 - 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 多样化产品品类促进收入增长 各区域市场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4]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收入结构变化对毛利和溢利产生积极影响 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 [4] - 持续优化产品成本 加强费用管控 提升盈利能力 [4] 市场表现 - 6月12日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283 4港元/股 截至7月15日收盘报253 4港元/股 总市值3403亿港元 [4] - LABUBU IP全球走红 显著助推公司业绩和股价提升 [4] 潜在挑战 - LABUBU热潮逐渐褪去 公司需培育新IP以维持增长 [5] - 市场不断涌现新潮玩IP 行业竞争压力加剧 [5]
LABUBU一己之力“带飞”泡泡玛特 公司预期溢利达350%左右
搜狐财经· 2025-07-15 20:35
泡泡玛特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1] - 预期溢利(不包括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 业绩增长主因包括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产品品类多样化、各区域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4] - 规模效应显著提升溢利水平 [4] 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 3.0系列限量款曾拍出百万高价,推动公司股价在6月12日涨至283.4港元/股,总市值达3800亿港元 [4] - 截至7月15日公司股价报263.2港元/股,年内累计上涨约200%,总市值3535亿港元 [4] - LABUBU 3.0系列二手市场价格已回落50%,普通款盲盒从溢价200-600元降至150元,隐藏款从2600元降至1300元 [8] - LABUBU 1.0系列因稀缺性价格反超3.0系列 [8] 公司IP收入结构 - 2024年上半年MOLLY、THE MONSTERS和SKULLPANDA分别实现收入7.82亿元、6.27亿元和5.75亿元 [7] - THE MONSTERS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92.2%,展现出爆红潜力 [7] 行业竞争态势 - 潮玩赛道新玩家不断涌入,跨界竞争者加剧行业竞争 [7] - 竞争对手52TOYS已递交港交所招股书,拥有35个自有IP [10] - 收藏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案例,如"暴力熊"从90万高价跌至10万元 [10]
泡泡玛特带着Labubu,横扫跨境电商平台
36氪· 2025-06-20 17:30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通过Labubu等爆款IP实现业绩爆发,市值从200亿港元回升至3000多亿港元[3][4][17] - 公司采取"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策略,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线上渠道增长显著[4][19][20] - 在亚马逊面临迪士尼等国际IP竞争,但独立站表现亮眼,年访问量达7096万,领先Funko等国际品牌[22][32][38] - 社交媒体布局成效显著,TikTok矩阵粉丝超260万,泰国和美国小店年销售额均超1000万美元[44][48][51] 公司表现 市场热度 - 初代薄荷色Labubu在拍卖会以108万元成交,创潮玩价格纪录[1] - 韩国和英国出现消费者抢购Labubu引发的排队和斗殴事件[3] - 创始人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进入中国富豪榜前十[3] 财务数据 - 2024年国内会员超4608万,会员复购率达49.4%[3] - 2024年Labubu所属THE MONSTERS系列IP营收达30.4亿元,同比2023年3.68亿元增长726%[17] - 国内线下渠道2024年营收45.26亿元,线上26.98亿元[19] - 海外市场2024年营收50.66亿元,其中线上渠道14.55亿元[20] IP运营 - 拥有10个营收破亿IP,包括SKULLPANDA(13.08亿)、MOLLY(20.93亿)、DIMOO(9.095亿)等[17] - 2020年上市时营收25.13亿元,净利润5亿元,三年内创始人财富达500亿元[17] - 签约数百名设计师构建IP生态系统,包括Molly、Dimoo、Labubu等知名IP[15] 渠道分析 亚马逊表现 - 北美站月销12万单,月销售额1090.8万美元,年销售额约6462万美元[22] - SKULLPANDA系列单款月销3087单,销售额5.24万美元,进入类目前20[24] - 在"Action Figures"类目排名第4,月销1.17万单,落后于迪士尼等国际IP[28][30] 独立站优势 - 2024年独立站营收5.31亿元,较2023年3947.9万元增长1245%[21] - 移动端访问占比68.59%,直接流量+自然流量占比88.8%[34][38] - 用户58.27%为女性,25-34岁占比36.87%,泰国市场贡献19.83%流量[40][41] 社交媒体 - TikTok账号popmartglobal粉丝140万,视频播放量1.1亿次[46] - 泰国TikTok小店年销售额1076万美元,美国小店1009万美元[48] - 通过直播"现场开箱"等创新形式,3个月内直播销售额增长3倍[51][53] 发展历程 - 2010年创始人王宁受香港LOG ON启发,在北京开设首家潮流商品店[7] - 2012-2015年获麦刚、墨池山创投等投资,累计融资6790万元[11][13] - 2015年签下Molly IP成为转折点,2020年香港上市[13][17] - 早期经历亏损,2013-2015年分别亏损277万、1498万、近2500万[11]
热搜第一!Labubu,价格崩盘!
证券时报· 2025-06-19 22:46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3 0整盒成交价格暴跌45%,隐藏款"本我"价格跌幅超38% [3] - 泡泡玛特官方大量补货导致价格大跌,补货从6月18日起连续进行3天 [3] - 补货渠道包括官方商城小程序、天猫旗舰店、抖音潮玩直播间等 [3] 补货情况与市场反应 - 泡泡玛特表示补货不会呈现规律性,以规避黄牛影响 [4] - 官方开启线上预售优化发售环节,让更多人能够购买 [4] - 二手市场价格暴跌,"前方高能"系列Labubu挂件成交均价从2279 7元跌至1181 3元,跌幅超48% [4] 价格变动数据 - 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常规款价格区间从292-510元回落至208-385元 [4][5]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99元跌至2048元,跌幅超50% [5] - Labubu 3 0盲盒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 [5] 产品背景与市场表现 -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精灵天团系列角色 [5] - 该系列今年4月全球发售当日即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5] - 在欧美市场引发抢购热潮,部分门店因混乱被迫下架产品 [5] 国际销售与侵权事件 - 泡泡玛特韩国中止LABUBU系列产品线下销售,因潜在安全事故担忧 [6] - 宁波海关查获20240个侵权Labubu玩具 [7] - 武汉海关查获144个未申报泡泡玛特玩偶 [7] 股价表现 - 6月19日泡泡玛特股价大跌超5%,报248 6港元/股 [7] - 较6月12日最高点283 4港元累计跌幅超12% [7] - 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从85港元最高涨至283 4港元 [7]
热搜第一!Labubu,价格崩盘!
证券时报· 2025-06-19 22:39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3.0整盒成交价格暴跌45%,隐藏款"本我"价格跌幅超38% [2] - 价格大跌原因是泡泡玛特官方大量补货,从6月18日起连续进行3天 [3] - 补货渠道包括官方商城小程序、天猫旗舰店、抖音潮玩直播间等 [3] 补货情况 - 补货数量和次数比往期多,抢购人数大幅增加 [3] - 公司表示补货不会呈现规律性,以规避黄牛影响 [5] - 公司优化发售环节,开启线上预售让更多人能买到 [4] 二手市场价格变动 - "前方高能"系列Labubu挂件成交均价从2279.7元跌至1181.3元,跌幅超48% [7] - 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常规款价格区间回落至208-385元,隐藏款"本我"价格为2048元 [7] - 一周前常规款价格在292-510元之间,隐藏款标价高达4699元,数日内跌幅超50% [8] - Labubu 3.0盲盒价格普遍下跌约50%,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 [8] 产品背景 -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精灵天团系列角色 [8] - 由中国香港设计师龙家升创作,原型来自2015年绘本《神秘的布卡》 [8] - 设计打破传统审美,兼具萌感和搞怪叛逆性格 [8] - 4月全球发售当日即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8] 国际市场情况 -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者凌晨排队至次日7时 [8] - 英国伦敦门店因抢购引发混乱,部分产品被迫下架 [8] - 韩国公司宣布暂时中止LABUBU系列产品线下销售 [9] 侵权事件 - 宁波海关查获20240个侵权儿童玩具 [10] - 武汉海关查获144个未申报泡泡玛特玩偶 [10] 股价表现 - 6月19日股价大跌超5%,报248.6港元/股 [10] - 较6月12日最高点累计跌幅超12% [10]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从85港元涨至最高283.4港元 [10]
加码情绪价值,孩子王全新Ultra店俘获新生代父母“童心DNA”
搜狐财经· 2025-06-18 06:35
首店经济与消费市场 - 首发场景成为消费市场的"顶流密码",承载创新基因与体验价值,既是流量磁石也是商业价值新坐标 [2] - 首店经济浪潮下,场景创新重新定义商业价值,成为品牌激活流量的核心引擎 [2] - 母婴童消费市场"精致育儿"与"消费理性"碰撞,呼唤首店经济新解法 [3] 孩子王Ultra店创新模式 - Ultra店定位为"未来式育儿成长超级体验旗舰店",融合谷子经济、AI智能、潮玩IP等元素,注重亲子情感价值和情绪体验 [3] - 门店设计年轻潮流,包含十大主题化场馆和十六大体验专区,如谷子集合区、AI智能玩具专区等 [8][11][16] - 首创"妈妈试用中心"作为口碑反馈中心及互动社交枢纽,提供"为爱甄选"派样和"为爱陪伴"互动沙龙 [13] - 门店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规划近4000商品SKU,包含550+解决方案,与超21家短链自营供应商合作 [15][2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业内首设"谷子集合区",融合超50个IP形成多元产品矩阵,打破年龄边界吸附中大童及潮玩人群 [11] - 自研AI智能情感伙伴系列玩偶"啊贝贝和TA的朋友们",搭载自研模型和语音交互系统 [16] - 推出"孩定制"限定零食产品,与十大品牌联名,引入知名IP形象单品 [17] - 全国首次线下落地酷骑哈雷摩托车,首发APP一键操控的康贝智能推车 [19] - 构建"全家营养馆"六大需求解决方案,提供从母到婴再到全家的全链路健康守护 [20] 战略与生态布局 - 实施"三扩战略":扩品类构建全周期全维度全场景消费图谱,扩赛道构建多元服务生态,扩业态向多场景转型 [23] - 高端母婴产品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公司通过"孕产Plus"、"成长Plus"、"同城亲子Plus"三大平台最大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23] - 计划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布局超20家以上全新Ultra店,作为"千城万店"计划的样板工程 [23] - 构建"短链自营+千城万店+同城即时服务+全面AI智能化"的开放无界生态战略 [24] 用户洞察与行业趋势 - Z世代母婴童群体消费决策被情绪价值与圈层认同重塑,愿意为IP、治愈等概念支付溢价 [8] - 新一代父母消费逻辑变化,消费场景更加精细,渴望从个性化育儿场景中找到共鸣 [8] - 公司将95后新生代亲子家庭作为重点人群,并向潮流文化年轻群体辐射 [8] - 通过场景化共创满足新生代父母对悦己生活、精致育娃与亲子共同成长的多元期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