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

搜索文档
 适应种业发展新形势 法治护航农业“芯片”
 广西日报· 2025-10-01 11:33
 法规修订背景与目的 - 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自1995年实施 在规范种子市场 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 保护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为适应广西种业发展新形势 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条例进行第二次修订 [1] - 修订后的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1]   条例核心修订与创新内容 - 修订后的条例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品种管理 引种备案 种源保护等制度 [1] - 新增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外品种的认定制度 针对未列入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目录但广西有亮点的农作物 如冬瓜 罗汉果 食用菌等 [1] - 此举填补品种管理空白 满足广西农业科研单位 种业企业的成果转化及推广需求 激发育种创新活力 [1] - 条例结合广西区情 单独设立第六章"扶持措施" 从资金扶持 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提供具体支持举措 [2] - "扶持措施"章节是广西创新性规定 旨在推动种业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   立法过程与调研 - 条例修订过程中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南宁市 玉林市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验证式立法调研 [2] - 调研对经营 代销无合法来源农作物种子的行为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两方面进行验证 [2] - 验证目的是检验条例修订草案有关规定的合理性 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
 好种子种出好收成!山东万亩功能粮饲作物新品种迎来秋季丰产
 大众日报· 2025-09-29 09:56
"大家看,这片玉米株型紧凑,果穗均匀一致,按照这个长势,亩产能到750-800公斤!"9月28日上午,在邹平市万亩饲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中农 海稻(深圳)公司高品质玉米育种中心技术总监张金龙一边测量一边赞叹。 解决大豆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在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功能粮饲作物育种成果观摩会上,参会专家表示,此次育种创新,不仅为破解大豆困局提供了新路 径,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饲用玉米品种蛋白含量明显比普通玉米高,若能在我国玉米主产区推广这类高蛋白饲用 玉米品种,可大幅降低我国对进口饲料粮的依存度。"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营养研发项目负责人王鑫说。 通过育种创新实现"换道超车"。刘伟民介绍:"我们通过两条不同的路径突破大豆卡脖子瓶颈,一方面,通过前沿生物育种技术提升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 质,提高单位面积产能,大幅提升种植收益;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提升现有主粮作物的蛋白、氨基酸和脂肪等有效物质含量,从产业应用端减少对大豆进 口的依赖。" 此次育种成果的落地,得益于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土地托管模式。利用公司首创的"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在实现规模 化、标准化种植的同 ...
 全国推广前十大品种发布,密植高产仍是方向
 国盛证券· 2025-09-28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种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杂交玉米前十大品种中隆平高科占据4个 登海种业拥有1个 杂交水稻前十大品种中隆平高科占据6个 荃银高科占据2个[1][10] - 密植高产品种仍是发展趋势 MY73推广面积达2097万亩稳居杂交玉米第一[1][10] - 玉米种业即将进入四季度销售季 玉米价格总体向上 需关注三季度预收款情况[1][10] - 转基因品种审定落地 公示期后将正式进入商业化销售[2][11] - 生猪养殖估值位于相对低位 建议关注低成本和成长性标的[2][11] - 家禽养殖关注情绪修复后的价格反转机会[2][11] - 龙头饲企有望依托采购、规模、资金与产业链优势实现对中小饲企的替代[2][11]   行业数据表现 - 本周农业板块下降1.97% 跑输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5][7] - 全国瘦肉型肉猪出栏价12.44元/kg 较上周下跌3%[2][12][13] - 猪肉平均批发价19.42元/kg 较上周下跌0.3%[5][12] - 自繁自养头均盈利-74.11元/头 外购仔猪头均盈利-236.57元/头[5][16] - 白羽肉鸡价格6.9元/公斤 较上周上涨0.3%[2][11][31] - 鸡产品平均价8.65元/公斤 较上周持平[2][11][31] - 肉鸡苗价格3.29元/只 较上周上涨4.4%[2][11][26] - 国内玉米现货价2365.29元/吨 较上周上涨0.2%[5][45] - 国内豆粕现货价3019.71元/吨 较上周下跌0.4%[5][67] - 国内大豆现货价4060.53元/吨 较上周上涨0.4%[5][59] - 一级豆油现货价8445元/吨 较上周下跌1.4%[5][61] - 柳州白糖现货价5855元/吨 较上周下跌0.8%[5][76] - 国产鱼粉现货价12875元/吨 较上周上涨11.2%[5][76] - 进口鱼粉现货价13067.39元/吨 较上周上涨6.6%[5][74]   重点公司关注 - 种业领域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1][10] - 生猪养殖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农牧、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立华股份[2][11] - 白羽鸡养殖关注益生股份、圣农发展、禾丰股份、仙坛股份、民和股份[2][11] - 黄羽肉鸡关注立华股份[2][11] - 养殖配套关注海大集团、禾丰股份[2][11]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猪价旺季不旺,关注节后补库情况-20250928
 国金证券· 2025-09-28 16:1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生猪养殖低成本优质企业及种业相关公司[3][20][43]     核心观点   - 农林牧渔行业指数本周收于2959.80点 周环比下跌1.97% 跑赢上证综指但跑输沪深300指数[2][13]   - 生猪养殖板块短期价格承压但中长期头部企业具备超额利润空间[3][17][20]   - 禽类养殖景气度底部企稳 黄羽鸡价格有望随消费回暖回升[4][28]   - 牧业板块中牛肉价格进入旺季有望上涨 原奶价格明年或企稳回升[5][36][37]   - 种植链受新作上市及天气扰动影响 景气度底部企稳[6][42][43]     细分行业总结    生猪养殖   - 本周全国商品猪价格12.45元/公斤 周环比下跌1.81% 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17]   - 出栏均重128.55公斤/头 周环比增加0.10公斤/头 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236.57元/头[17]   - 政策推动产能去化(9月16日座谈会) 中长期头部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有望受益[3][20]     禽类养殖   - 主产区白羽鸡均价6.90元/千克 周环比上涨0.29% 父母代种鸡养殖利润0.54元/羽[28]   - 黄羽鸡价格因需求偏弱调整 预计随消费好转回升[4]     牧业   - 山东活牛价格27.24元/公斤 同比上涨11.69% 消费旺季有望推动价格上涨[5][37]   - 主产区原奶收购价3.03元/公斤 同比下跌3.50% 行业产能持续去化[5][36]     种植产业链   - 玉米现货价2288.57元/吨 周环比微涨0.06% 新作上市对价格形成冲击[42]   - 大豆现货价4060.53元/吨 周环比涨0.42% 但进口不确定性仍存[42]   - 全球天气扰动或导致减产 种业公司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有望受益[43]     饲料及水产品   - 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3.34元/千克 周环比下跌0.30%[56]   - 鲈鱼价格周环比上涨8元/公斤至52元/千克 对虾价格涨20元/公斤至340元/千克[56]     重点公司提及   - 生猪养殖: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3][20]   - 牧业:优然牧业、现代牧业[37]   - 种植链: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43]
 机构:种业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26
 行业事件与政策背景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 [1] - 2023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2024年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1] - 转基因等生物育种技术三年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25年有望继续提速扩面 [1]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种业振兴被视为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也是破除内卷的根本 [1] -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逐步突破 [1] - 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有望使得行业天花板上移 [1]   竞争格局与公司前景 - 行业格局有望重塑,优势公司有望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弯道超车 [1] - 生物育种技术的推广将助力行业集中度提升 [1]
 国投丰乐控股股东自愿延期解禁 坚定种业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3:41
 公司股份锁定延期 - 国投种业自愿延长持有的122,802,996股公司股份锁定期至2028年10月25日 [1] - 此次延期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旨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1]   控股股东战略定位 - 国投种业自2024年4月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在国投集团战略引领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大局 [1] - 公司将国投丰乐作为种业发展产业运营平台 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平台 聚焦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1]   种业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种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商业化育种能力持续增强 品种结构不断改善 实现逆势增长 [2] - 近三个种业经营年度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5.68% 41.56% 26.46%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8.72% 12.21% 18.5% 小麦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45.57% 38.91% 23.02% [2] - 2024年种业板块制种面积 平均单产 总产量 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种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2]   玉米产业发展 - 玉米产业完成全国主要生态区域品种布局 转基因品种铁391K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良种并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 高品质抗逆优势大单品丰乐520通过国家审定 抢占玉米黄金粮新赛道 [2]   水稻产业创新 - 水稻产业形成以祥两优 乐优 籼粳交系列为代表的重点新品系 [2] - 中科发早粳品种弥补双季早稻无粳稻空白 南陵早2号作为特早熟早稻品种成为全国救灾备荒理想品种 [2]   小麦品种成就 - 小麦品种烟农1212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成长型小麦品种 [2]   战略发展承诺 - 国投种业通过本次自愿延期解禁彰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 [3] - 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产业布局 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科技企业 [3]
 从“靠天吃饭”到筑牢“齐鲁粮仓” 山东用“芯”端稳饭碗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9:02
藏粮于地:盐碱地破"碱"重生 盐碱地既是亟待唤醒的耕地后备资源,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粮仓"。山东拥有的近900万亩盐碱 地,使其成为探索盐碱地治理路径的"天然试验场"。 从"靠天吃饭"到筑牢"齐鲁粮仓" 山东用"芯"端稳饭碗 中新网济南9月25日电(李欣 李明芮 孙婷婷)从与黄河三角洲盐碱荒滩艰苦博弈,到在一粒种子间寻求关 键突破,再到向产业链全程要效益、挖掘"无形良田",山东保障粮食安全的步履沉稳而有力,系统性筑 牢"齐鲁粮仓"。这条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扎实路径,彰显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担当。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黄河入海口流传的这句顺口溜,曾是农民与盐 碱地抗争的苦涩注脚,也凸显了盐碱地治理的困境。 如今,盐碱地的命运正被改写。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敬东介绍,山东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纳入黄河 重大国家战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种地相适、多元利用、科技支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 新路径。 2025年6月,在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唐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盐碱地麦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抢收 小麦。刘智峰 摄 循着分区分类的治理思路,山东为不同区域量身定制土壤改良、地力 ...
 从河西走廊到“一带一路”,种业振兴的“芯”征程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37
 核心观点 - 中国种业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海外拓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全球影响力提升 实现从传统育种向现代化、国际化转型 [3][5][22]   行业整合与战略布局 - 中国种业从8000多家"多小散弱"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形成合力 农发种业通过重组五大连池富民种业补大豆短板 并购甘肃兴达种业强化玉米优势 联合安徽华成种业增强小麦实力 [5] - 农发种业2023年种子经营规模国内排名第四 油菜、小麦、大豆种子销售额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七 玉米和水稻业务处于行业领先 [6] - 提出"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发展、重组发展、延链发展、海外发展和服务发展 通过央企平台优势打破地域壁垒 [3][5]   育种研发与技术创新 - 育种周期长达10-15年 水稻需5-6年性状稳定期 通过杂交回交聚合株高、叶型、抗病、耐热等多性状 [9][10] - 近五年研发投入超4.5亿元 应用双单倍体、基因编辑技术 "十四五"期间审定新品种162个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03件 经营品种自给率超60% [11] - 突破性成果包括抗赤霉病小麦"天益科麦10号" 首个转基因玉米"泛玉298D" 高蛋白大豆"天益科豆19"(蛋白质含量45.5%) [10][11] - 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定位产业转化平台 将实验室材料转化为田间成果 [12]   制种生产与基地建设 - 甘肃张掖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42%和产种量45% 年降水量112.3-354毫米 蒸发量1672-2358毫米 依托祁连山雪水灌溉形成黄金制种带 [15] - 安徽华成创新"523良繁工程"模式 通过整村流转等五种模式掌控8万亩基地 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捆绑 [18] - 应用无人机植保、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单粒点播技术 建立全自动生产线并实现"一袋一码"溯源 [19]   市场拓展与产业链延伸 - 从卖种子转向提供种植解决方案 组织田间会销和技术指导 通过社交媒体普及种植技术 [19] - 发展订单农业:高蛋白玉米替代大豆蛋白(每提高1%蛋白含量替代700万吨大豆进口) 与新希望、牧原等饲料集团合作 强筋弱筋小麦以高于市价回收 [20][21] - 构建"品种研发-种植-加工-终端应用"产业闭环 掌握优质粮源并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21]   海外市场拓展 - 庆发禾盛在巴基斯坦注册首个杂交水稻品种 使该国从稻米净进口国转变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 年创汇超30亿美元 创造百万就业 [22] - 在乌干达历时13年选育抗黄斑驳病水稻品种TM93 在巴基斯坦推广双低油菜HC-021C(累计150万亩) 含油率高改善食用油依赖 [22][23] - 建立ISTA国际认证实验室 实现检测结果全球互认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23]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23:11
 丰收节平台意义 - 丰收节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促进产销对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契机 [2] - 活动吸引新农人、农业合作社、相关企业及电商平台参与,旨在推广新品种、拓宽渠道、展示智慧农业技术 [2] - “丰收”概念超越产量,涵盖种子根基、深加工附加值、品牌溢价和渠道赋能,核心是农业向“价值型”发展转型 [3]   种业新根基 - 中国梨育种技术升级,通过传统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早熟、优质、抗逆新品种不断涌现,但主栽品种结构单一,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低 [6] - “广明2号”白羽肉鸡实现中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从0到1突破,商品肉鸡42天体重达3公斤,父母代产蛋性能优于进口品种,胸肉木质化程度低约42% [7] - 高青黑牛填补国内高端肉牛市场空白,一头黑牛分割近50部位,等级A1-A5,整牛售价达10多万元,最高20万元 [8]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华西牛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8]   产业链新价值 - 博士达集团通过苹果深加工(脆片、醋、面膜)消化30%加工果,减轻果农“卖果难”,并融合电商、文旅、文创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10] - 玉环文旦鲜果加工成果汁、果酒,果皮提炼精油、制成皮糖,综合利用率从60%跃升至95%以上,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6亿元,核心产区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万元,高出省均3万元 [11] - 花田玑密品牌深度合作平阴县农户,实现6万多亩玫瑰“应收尽收”,深加工后玫瑰收购价从2.5-5.5元/斤提升至5-8.5元/斤,带动农户每亩地增收15%-20% [12] - 全国农产品深加工进入“集群发展”阶段,山东、河南、四川等形成超千亿级加工集群,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同比增长15.8% [12]   智农新赛道 - 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在北方平原日喷洒作业面积达6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40倍以上,在南方丘陵具备85公斤吊运能力,在西部果园每亩节约农药500-700克 [14] - 大疆T100配套D14000IE充电站采用电喷技术省油15%,每天省15%油钱 [15] - 苹果采摘机器人通过“双眼”识别成熟度并精准定位,四指欠驱动机械手实现无损采摘,具备动态路径调整能力 [16] - 智能蜂箱使2名蜂农管理蜂群从100群提升至300-500群,劳动力效率提升3-5倍,实现远程管理、精准预警 [17] - 农业智能装备普及推动行业从“靠经验、拼人力”向“靠数据、靠智能”转型,提升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17]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丰收新图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20:1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农业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实现丰收,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2] -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平台,更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促进产销对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契机,标志着农业从“规模型”增长向“价值型”发展的转型升级[2][3] -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体现在种业振兴、产业链价值提升和智能装备应用三大领域,共同助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4][7][10]   种业振兴成果 - 中国梨育种技术升级,通过传统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结合,培育出如华蜜梨等早熟、优质、抗逆新品种,但主栽品种结构仍较单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占比较低[4] - “广明2号”白羽肉鸡实现中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从0到1的突破,打破长达40年的种源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商品肉鸡42天体重达3公斤,父母代产蛋性能优于进口品种,胸肉木质化程度低约42%,并于2025年实现中国祖代种鸡首次出口[5] - 高青黑牛填补国内高端肉牛市场空白,一头黑牛分割后最高卖价达20万元,中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6]   产业链价值提升 - 博士达集团通过苹果深加工(如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面膜)消化30%的加工果,减轻果农“卖果难”问题,并通过农业与电商、文旅、文创融合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解决农村老龄化[7] - 玉环市文旦综合利用率从60%跃升至95%以上,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6亿元,核心产区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万元,高出省均3万元[8] - 花田玑密品牌将平阴玫瑰加工成玫瑰花苞液、精华油等产品,玫瑰收购价从传统2.5元/斤—5.5元/斤提升至5元/斤—8.5元/斤,带动农户每亩地增收15%—20%[8] - 全国农产品深加工进入“集群发展”阶段,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形成超千亿级农产品加工集群,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同比增长15.8%[9]   智能农业装备应用 - 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在北方平原日喷洒作业面积达6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40倍以上,在南方丘陵具备85公斤吊运载重,在西部山区果园每亩节约农药500克—700克,其智能充电站省油15%[10] - 苹果采摘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成熟度并精准定位,采用四指欠驱动机械结构实现无损采摘,具备动态路径调整能力应对果园遮挡物[11] - 智能蜂箱使蜂农管理蜂群数量从传统100群提升至300—500群,劳动力效率提升3—5倍,通过手机远程管理降低成本和蜂群干扰[12] - 智能装备普及推动农业从“靠经验、拼人力”向“靠数据、靠智能”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