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平高科(000998)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抗虫水稻育种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行业突破 - 抗虫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重要突破 破解水稻稳产难题 [1] - 稻飞虱为水稻生产头号害虫 年均发生面积超3亿亩次 造成稻谷减产30亿斤 [1] - 抗稻飞虱品种覆盖率不足1% [1] 技术成果 -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精准聚合抗褐飞虱 抗稻瘟病及氮高效等关键基因 [1] - 培育出玮两优2268 扬籼优4278等系列新品种 [1] - 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稻瘟病均有显著抗性 区试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以上 [1] 产量表现 - 玮两优2268在湖南隆回百亩示范片亩产达1174.5公斤 创长江中下游稻区一季稻高产新纪录 [1] - 成功破解抗虫 抗病和产量难协同提升的行业难题 [1] 推广应用 - 玮两优2268 扬籼优4278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 [1] - 新品种加速推广应用将为水稻大面积高产稳产注入强劲动力 [1] 研发主体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团队构建企科协同攻关模式 [1] - 研发获得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 [1]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我国抗虫水稻育种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2
行业技术突破 - 抗虫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重要突破 破解水稻稳产难题 [2] - 稻飞虱作为水稻生产头号害虫 年均发生面积超3亿亩次 造成稻谷减产30亿斤 [2] - 抗稻飞虱品种覆盖率不足1% 新品种成功破解抗虫抗病和产量协同提升难题 [2] 品种表现与特性 - 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稻瘟病有显著抗性 区试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以上 [2] - 玮两优2268在湖南隆回百亩示范片亩产达1174.5公斤 创长江中下游一季稻高产纪录 [2] - 玮两优2268和扬籼优4278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 [2] 研发主体与技术创新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科研团队采用企科协同攻关模式 [2] -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精准聚合抗褐飞虱 抗稻瘟病及氮高效等关键基因 [2] - 构建系列新品种包括玮两优2268和扬籼优4278等 [2]
农林牧渔粮食价格专题:多空交织,后续如何演绎?
天风证券· 2025-09-24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 [1] - 上次评级:强于大市 [1] - 评级变动: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粮价呈现结构性分化,肉类和植物油价格上涨,谷物和乳制品价格下跌,多空因素交织 [2][8] - 国内粮食市场关注新粮上市节奏及政策影响,小麦、玉米、稻米供需格局分化,大豆受贸易关系和外部政策扰动显著 [3][5] - 投资机会聚焦种子、粮油、农田水利和农资四大领域,生物育种产业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资集中度提升为核心方向 [4][80] 全球农产品价格与供需分析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 - 2025年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FFPI)为130.1,环比持平,同比上涨6.9% [8] - 细分品种表现: - 肉类和植物油价格环比上涨 [8] - 食糖价格环比微涨0.3%,结束连续5个月下跌 [10] - 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8%,乳制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 [8][10] 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USDA 2025/26年度预测) - **小麦**: - 产量8.16亿吨(同比+1534万吨),消费量8.10亿吨(同比+1140万吨) [11] - 期末库存2.64亿吨(同比+164万吨),库消比32.6%(同比-0.3 pct) [11] - **玉米**: - 产量12.87亿吨(同比+5767万吨),消费量12.81亿吨(同比+3144万吨) [11] - 期末库存2.81亿吨(同比-278万吨),库消比22.0%(同比-0.8 pct) [11] - **稻米**: - 产量5.41亿吨(同比+14万吨),消费量5.39亿吨(同比+981万吨) [11] - 期末库存1.87亿吨(同比-111万吨),库消比34.8%(同比-0.9 pct) [11] - **大豆**: - 产量4.26亿吨(同比+167万吨),消费量4.24亿吨(同比+1344万吨) [11] - 期末库存1.24亿吨(同比+41万吨),库消比29.3%(同比-0.9 pct) [11] - **食糖**: - 产量1.89亿吨(同比+856万吨),消费量1.78亿吨(同比+249万吨) [11] - 期末库存0.41亿吨(同比+288万吨),库消比23.1%(同比+1.3 pct) [11] 国内粮食价格与供需分析 小麦 - **供需格局**: - 2025/26年度产量预估1.41亿吨(同比+0.9%),进口量670万吨(同比-40.1%) [19][20] - 消费量1.37亿吨(同比+2.4%),饲用消费增量显著(同比+300万吨,+16.7%) [23][25] - **价格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利好因素增多,价格有望震荡缓涨 [5][30] 玉米 - **供需格局**: - 2025/26年度产量预估2.96亿吨(同比+0.4%),进口量700万吨(维持低位) [34][36] - 消费量2.99亿吨(同比基本持平),饲用消费占比65% [37][40] - **价格展望**: - 新粮集中上市或压制价格,四季度价格重心可能走低 [5][46] 稻米 - **供需格局**: - 2025/26年度产量预估2.09亿吨(同比+0.5%),进口量285万吨(同比+20.3%) [51][52] - 消费量2.02亿吨(同比+3.6%),食用消费占比76% [55] - **价格展望**: - 新粮上市后供应增加,价格重心或下行 [5][64] 大豆 - **供需格局**: - 2025/26年度产量预估2109万吨(同比+2.1%),进口量9580万吨(对外依存度82%) [68][69] - 消费量1.14亿吨(同比-0.4%),压榨需求占比83% [72] - **价格展望**: - 全球供应宽松压制外盘价格,关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5][78] 投资建议 种子板块 - 推荐逻辑:生物育种产业化加速,头部种企优势凸显 [80] - 重点标的:隆平高科(转基因品种数量第一)、大北农(性状份额第一)、荃银高科(先正达资源支持) [4][80] 粮油板块 - 推荐逻辑:高进口依赖品种受益关税传导,粮价景气上行可期 [80] - 关注标的:苏垦农发(自主耕地132万亩)、北大荒(年产量超120亿斤) [4][80] 农田水利 - 推荐逻辑:8000亿"两重"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 [80] - 推荐标的:大禹节水(农业节水龙头) [4][80] 农资板块 - 推荐逻辑:磷复肥刚需属性强,行业集中度提升 [80] - 推荐标的:新洋丰(磷复肥龙头,磷矿资产注入) [4][80]
种植业板块9月22日跌1.01%,新农开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16:40
板块表现 - 种植业板块当日下跌1.01% 跑输上证指数(涨0.22%)和深证成指(涨0.67%)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荃银高科上涨0.78% 其余9只均下跌 新农开发领跌 [1]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诺普信3.75亿元 其次为北大荒1.79亿元和宏辉果蔬1.78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显示机构资金撤离 [3] - 游资资金净流入1612.24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821.8万元 [3] - 资金流向呈现主力流出而散户流入的分化格局 [3] 个股表现 - 跌幅最大个股包括海南橡胶(-0.94%)、北大荒(-0.83%)、隆平高科(-0.81%)和宏辉果蔬(-0.81%) [1] - 成交量最高个股为海南橡胶22.30万手 其次为诺普信28.34万手和荃银高科20.35万手 [1] - 唯一上涨个股荃银高科成交额达1.85亿元 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 [1]
隆平高科:公司享有对玉米自交系“QD001”独立开展市场维权及打假的权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21
知识产权授权 -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24年12月将玉米自交系"QD001"以独占许可方式授权隆平高科使用 [1] - 公司享有对玉米自交系"QD001"独立开展市场维权及打假的权利 [1] 法律保护范围 - 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生产、繁殖、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销售及许诺销售玉米自交系"QD001"均构成侵权 [1] - 利用该自交系生产繁育玉米杂交种及相关商业行为均属侵权行为 [1] 维权措施 - 公司将采取刑事报案、行政投诉、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追究侵权方责任 [1] - 公司声明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品种知识产权 [1]
隆平高科荣获“中国质量奖”
中证网· 2025-09-17 13:44
公司荣誉与质量管理模式 - 隆平高科凭借行业首创的"双全双零"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全国农业领域和种业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1] - 公司以"产品质量零缺陷 服务过程零遗憾"为目标 构建覆盖农作物种子全生命周期和全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1] - 该模式基于三大体系支撑:商业化育种体系 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 规模化推广服务体系 [1] 市场地位与品种表现 - 全国十大杂交水稻品种中隆平高科占七席 十大玉米品种中占三席 [2] - 公司玉米品种示范推广面积占全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的三分之一 [2] - 年全球种子销量达2.93亿公斤 年推广面积2亿亩 种子年生产粮食超1000亿公斤 [2] 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将"助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作为企业使命 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种业振兴行动 [1] - 质量管理模式针对农业行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生产经营分散 机械化水平不高等痛点设计 [1]
长沙企业首获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 隆平高科荣获中国质量奖
长沙晚报· 2025-09-17 10:57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 成为全国农业领域和种业行业首家获奖企业 实现长沙企业在该奖项零的突破[1] - 中国质量奖于2012年经中央批准设立 是我国质量管理领域最高荣誉[1] - 公司稳居世界种业企业前八强 发展为综合性跨国种业集团[2] 质量管理模式 - 首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全双零"质量管理模式 实现对农作物种子全生命周期和全业务流程管理[2] - 系统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 规模化推广服务体系三大支撑体系[2] 市场占有率与生产规模 - 全球种子销量达2.93亿公斤 年推广面积2亿亩 种子年生产粮食超1000亿公斤[2] - 全国每5碗米饭有1碗来自公司水稻 每2碗小米粥有1碗来自公司"张杂谷"品种[2] - 每10根密刺黄瓜有6根 每10盘瓜子有4盘源自公司种子产品[2] 获奖企业构成 -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共评选出9个获奖组织和78个提名奖组织及6名个人[1][3] - 获奖企业涵盖高端制造(TCL科技 海康威视) 基础化工(万华化学) 信息技术(亨通光电) 工程建设(三峡建工)等多个领域[3]
隆平高科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经济网· 2025-09-16 17:54
奖项荣誉 - 隆平高科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全国农业领域和种业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1] - 中国质量奖是国家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实施评选[1] 质量管理模式 - 公司首创"双全双零"质量管理模式 以"产品质量零缺陷 服务过程零遗憾"为目标[3] - 实现对农作物种子"全生命周期 全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3] - 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 规模化推广服务体系三大体系[3] 育种创新成果 - 构建"工厂化 分段式"商业化育种体系 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3] - 打造"DT+BT"智慧育种平台 应用转基因 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3] - 在镉低积累水稻 生物育种玉米 抗旱谷子 抗列当食葵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 生产加工能力 - 积极推进90万亩高标准制种基地和3.35亿公斤年制种产能的现代化加工生产园区建设[4] - 通过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农田面积核实 巡田检查 气象监测 智能生产 运输监管和质量追溯[4] - 种子纯度 芽率等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4] 市场推广体系 - 开发"隆商通""云上智农"等App平台 构建线上直播 专家互动+线下销售终端的一体化推广服务体系[4] - "云上智农"平台培训课程播放量逾1亿人次[4] 经营业绩表现 - 种子年销量达2.93亿公斤 年推广面积2亿亩 种子年生产粮食超1000亿公斤[4] - 全国十大杂交水稻品种中占七席 十大玉米品种中占三席[4] - 玉米品种示范推广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4] 行业地位 - 已发展成为聚焦种业主业 统筹国内国际的综合性跨国种业集团[5] - 稳居世界种业企业前八强[5]
转基因概念下跌0.79% 主力资金净流出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19
转基因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6日收盘 转基因概念板块下跌0.79%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板块内芭田股份 科前生物 敦煌种业等跌幅居前 [1] - 在当日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中 转基因板块位列跌幅第三 仅优于猪肉板块(-1.93%)和养鸡板块(-1.50%) [2] 资金流向分析 - 转基因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53亿元 显示资金大幅撤离该板块 [2] - 板块内13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6只个股净流出超千万元 资金流出集中度较高 [2] - 神农种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019.06万元 居板块首位 敦煌种业(-2378.31万元)和农发种业(-2275.83万元)分列第二三位 [2] - 仅科前生物(488.50万元)和国投丰乐(98.51万元)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但流入规模显著小于流出规模 [2][3] 个股表现详情 - 神农种业跌幅0.21% 换手率8.93% 主力资金流出3019.06万元 为板块资金流出最大个股 [2] - 敦煌种业跌幅1.07% 换手率3.67% 资金流出2378.31万元 [2] - 农发种业跌幅0.75% 换手率2.16% 资金流出2275.83万元 [2] - 科前生物虽然获得488.50万元资金流入 但股价仍下跌1.08% 换手率仅0.51% [2][3] - 芭田股份跌幅1.20% 换手率6.53% 资金流出810.49万元 [1][2]
隆平高科荣获质量管理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15:41
公司荣誉与质量管理模式 - 公司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全国农业领域和种业行业首家获奖企业[1] - 首创"双全双零"质量管理模式 实现对农作物种子全生命周期和全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1] - 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 规模化推广服务体系三大支撑体系[1] 育种创新与技术应用 - 聚焦抗逆抗病抗虫 高产优质 绿色安全等育种目标 构建工厂化分段式商业化育种体系[2] - 打造DT+BT智慧育种平台 加快转基因 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2] - 在镉低积累水稻 生物育种玉米 抗旱谷子 抗列当食葵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 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 - 推进90万亩高标准制种基地和3.35亿公斤年制种产能的现代化加工生产园区建设[2] - 通过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农田面积核实 巡田检查 气象监测 智能生产和质量追溯[2] - 种子纯度 芽率等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2] 推广服务与农户增收 - 开发隆商通 云上智农等App平台 构建线上直播专家互动加线下销售终端的服务体系[2] - 云上智农平台培训课程播放量逾1亿人次[2] - 创建种粮一体化五好模式 在国内年助农增收80亿元[2] 市场地位与经营成果 - 年全球种子销量达2.93亿公斤 年推广面积2亿亩 种子年生产粮食超1000亿公斤[3] - 全国每5碗米饭有1碗来自隆平水稻 每2碗小米粥有1碗来自公司张杂谷品种[3] - 稳居世界种业企业前八强 成为具备国际经营能力的综合性跨国种业集团[3] 产品市场占有率 - 每4盘辣椒炒肉中就有1盘使用公司种子 每10根密刺黄瓜就有6根来自公司品种[3] - 每10盘瓜子就有4盘产自公司提供的种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