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获得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国家能源局· 2025-06-05 12:58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14项任务38条具体举措,目标到2029年实现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五化"目标 [6][7][8] - 过去五年"获得电力"改革成效显著: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3000亿元,办电时限压减40%以上,线上办理比例达97%,注册用户突破4亿户 [12][13] - 新能源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4月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0.17亿千瓦(同比+58%),风电光伏装机15.3亿千瓦首超火电,2024年新增装机占全球超50% [32] 办电服务优化 - 拓展"三零"服务:将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经济组织全部纳入免费接电范围,预计五年新增受益群体150万户 [8][56] - 压减办电时间:无外线工程的低压非居民办电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40][41] - 数字化升级:实现"刷脸办电""一证办电",推广供电方案线上答复、远程视频竣工检验等"全程网上办"模式 [13][41][42] 电网建设与供电质量 - 配电网投资倾斜:南方电网"十四五"农网投资超1700亿元,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专项解决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 [27][51] - 供电可靠性提升:2024年城网/农网平均停电时间较2020年下降28%/44%,京津冀等城市群户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 [14][51] - 人工智能应用: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实现供电方案智能生成(时间压缩50%)、数字孪生电网建设、故障抢修效率提升(北京通州案例节省20分钟) [72][73] 新能源消纳与绿色转型 - 调节能力建设:2025-2027年专项行动确保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支撑年均新增2亿千瓦新能源消纳 [33] - 分布式能源接入:加强配电网改造提升承载力,完善光伏接网、充电设施报装等服务机制 [34] - 绿电服务创新: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63%,深圳一季度绿证交易超1000万张,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链条绿电服务 [47][48] 区域差异化措施 - 海岛供电:海南29个近海岛屿实现大电网并联,广西6个远海岛屿建成微电网 [28] - 老旧小区改造:贵阳花果园小区通过债权物权分离解决18.9万户电力资产移交问题 [29] - 乡村用电:宁夏推广"共享电源"扫码用电模式,无需单独报装即可接入设备 [52] 企业服务专项 - 外贸企业保障:南方电网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深圳高端制造业园区电压合格率近100% [46][47] - 能效管理:免费提供能效诊断服务,推广"能效账单"模式帮助优化用电结构 [20][58] - 产业配套:国家电网推广"园网共建"模式实现"办电不出园",福建试点"临时设备租赁"降低企业成本 [19][21]
国家能源局:推进“获得电力”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
快讯· 2025-06-05 10:52
6月5日,国新办就"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 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在会上介绍,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 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简单地说,"获得电力"就是从企业和 群众视角出发,衡量从申请用电到最终用上电贵不贵、快不快、好不好。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 商环境的意见》,在全国范围推进"获得电力"改革工作。经过各方近五年共同努力,我国基本实现 了"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即低压用户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 时、省力、省钱",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3000亿元,全国用电营商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获得 电力"已经成为我国供电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 ...
政策解读丨《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解读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09:00
政策背景及意义 -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 - 2020年1479号文实施近五年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和高压用户"三省"服务全覆盖,用电营商环境显著改善[2] - "获得电力"已成为我国供电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2] 总体要求 - 以"五化"为目标: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4] - 以"三个一批"为抓手:打造一批国际竞争优势城市、建设一批先进地区、发展一批特色城镇和乡村[4] - 全面构建新时代供电服务工作框架体系[4] 主要任务 办电便捷化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5] - 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开辟办电绿色通道[5] - 深化水电气联合服务,实施高频业务"一次办",推行跨网办、跨省办等异地办电服务[5] - 推进办电档案数字化、数字电网和智能客服建设[5] 供电高质化 - 配电网建设改造资金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6] - 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计划检修用户"零感知"[6] - 加快问题台区线路"整线成片"标准化治理,实现频繁停电问题动态清零[6] 用电绿色化 - 建立健全绿电宣传和推广长效服务机制[6] - 优化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机制[6] - 免费提供电能监测、能效诊断、能效咨询等公共延伸服务[6] 服务普惠化 -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7] - 健全民生供电设施监测、检修和抢修等保障机制[7] - 开展"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联合服务[7] 监管协同化 - 压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基层能源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群众办电用电问题[8] - 健全完善供电服务监管机制和执法体系[8] - 完善用户投诉处理制度,研究建立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8] 组织保障 - 深化应用"获得电力"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形成政企工作合力[9] - 压实供电企业主体责任,确保相关任务举措落到实处[9] - 及时梳理总结经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9]
两部门发文深化提升 “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证券时报· 2025-06-04 02: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巩固我国"获得电力"国际竞争优势并提升用户满意度 [1] - 目标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1] - 2020年政策已实现小微企业低压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和高压用户"三省"服务全覆盖,显著改善用电营商环境 [1] 服务优化措施 - 扩大低压办电"零投资"覆盖范围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鼓励地区提高低压接入容量上限 [2] - 低压用户办电时间缩短:无电力外线工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 [2] - 针对临时性用电需求(如春灌秋收、地摊夜市)推出"扫码用电"模式实现免报装快速服务 [2] 绿色电力发展 - 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促进配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 [2] - 供电企业需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绿电,激发全社会绿电消费潜力 [2] - 优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服务机制,简化居民报装资料并提高接电效率 [2] 基础设施升级 - 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加强非电网直供电小区治理 [3] - 要求房屋开发建设单位严控建筑电气验收质量,确保正式用电设施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步验收交付 [3] 政策升级意义 - 在"三零""三省"基础上强化改革思维,通过高含金量措施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3]
两部门: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
快讯· 2025-06-03 15:23
电力服务优化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深化"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意见,旨在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1] - 政策核心聚焦于扩大"三零"服务覆盖范围并提升服务效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 服务对象扩展 - 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所有民营经济组织,鼓励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提高低压接入容量上限 [1] 服务效率提升 - 低压用户无电力外线工程的办电时间压缩至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 [1] - 10千伏及以上电网升级改造需同步建设配套电网,若工期超限需明确完成时限并向监管部门备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