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明电力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AI治理上海共振 “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21:37
中国AI技术全球化应用 - 华为研发的AI光视联动平台在南非成功阻止铁路风险事件 [1] - 基于DeepSeek模型的AI翻译系统在中缅英地震救援中突破语言障碍 [1] - 中国气象局发布"妈祖"预警系统并捐赠吉布提和蒙古国 [1][2] 中国AI开源生态发展 - 阿里巴巴开源通义千问大模型系列 实现全尺寸全模态开源 [2] - 通义千问全球下载量突破4亿次 衍生模型达14万个 [2] - 阿里开源模型超越Meta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第一开源家族 [2] 中国AI跨国合作案例 - 商汤医疗AI应用于新加坡智能影像分析提升诊疗体验 [3] - 中科院自动化所"愚公YUKON"算法提升泰国矿山安全效率 [3] - 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守护巴西电力系统 [3] 中国AI国际组织建设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总部拟设上海 [3] - 利用上海先发优势促进全球AI务实合作 [3]
《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发布 展现AI 国际合作多元成果
新华财经· 2025-07-26 12:58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案例集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中国智·惠世界(2025)》中英双语案例集 [1] - 案例集展示了中国AI在全球合作中的智慧共享和合作共赢成果 [1] - 案例集通过具体项目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的实践 [5] 人工智能全球影响 -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4]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焦点 [4] - 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理念 [5] - 推动全球AI技术在交流中进步、在合作中深化交融 [5] - 中国AI技术正跨越国界,以多元场景应用惠及全球 [5]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项目 - 7小时生死线大语言模型实现与灾民无障碍沟通 [5] - AI教育技术跨越国界促进文化传承 [5] - 智能养殖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5] - 医疗智能影像分析提升患者诊疗体验 [5] - 光视联动平台为铁路安全提供保障 [5] - "愚公YUKON"算法实现矿山"零伤亡、高效率、低排放" [5] - 光明电力大模型提升电网巡检质效 [5] - "飞轮"技术打破语言壁垒实现跨地区交流 [5] - 开源大模型推动AI技术普惠化 [5] - 安全GPT大模型重塑网络安全范式 [5] - "45°平衡律"促进AI安全与性能平衡 [5] - AI与文化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文化传播 [5] 未来合作方向 - 中国愿与各国在基础设施、医疗健康、气候变化、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化AI应用合作 [6] - 通过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破解全球性难题 [6] -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6]
三伏“烤”卷如何答?电力打出迎峰度夏“组合拳”
新华财经· 2025-07-21 15:05
电力保供工程投运 - 国网北京电力建设67项电网度夏补强重点工程,包括19项主网工程和48项配网工程,新增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0千米、变电容量173万千伏安 [2] - 国网四川电力建成投运13项重点工程,新建输电线路704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62万千伏安,整体提升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 [2] - 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等8项500千伏工程增强骨干电网输电能力,成都市金融城等5项220千伏工程覆盖城市和产业用电负荷中心 [2] 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 国网四川电力构建多层次电力交易机制,包括中长期合约、现货交易和应急调度,确保电力供应 [3] - 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满载运行,最大力度支撑省内电力保供 [3] - 建立900万千瓦需求侧响应综合措施库,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工业企业避峰填谷 [3] - 虚拟电厂平台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负荷资源,灵活调节电网供需 [3] 智能运维技术应用 - 四川电网投运机巢式全自主巡检无人机,作业半径超50公里,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明显提升 [4] - 国网北京电力应用光明电力大模型,实现3分钟内发现故障、5分钟内定位故障区域,抢修时间平均节省20分钟 [4][5] - 输变电防汛智能体整合气象、设备等数据,决策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5]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二〇二五数字经济论坛发言摘编(二)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49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 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生产要素、产业形态和竞争范式的深刻变革,具备技术前瞻性和敏捷转型能力的企业更能把握发展机遇 [1] - 数字经济发展三大核心特征:创新与市场协同演进、要素结构深度重构、新兴企业更具创新活力 [1] - 我国需重点推进5G网络、智能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区域差异化数字产业发展 [2] 具身智能发展 - 具身智能通过"身体+智能"范式实现"物理世界数字化—数字指令实体化"双向闭环,关键技术包括多模态感知系统、动态环境建模等 [3] - 具身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成果:洋山港码头80台智能跨运车使吞吐量提升130%,三一重工200多个具身智能单元实现生产优化 [3] - 建议构建"智能基座",设立国家级具身智能训练场,开放工业场景测试数据 [4] 数据要素市场 - 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要素,需平衡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 [5] - 湖南省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拥有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和"1+N"产业格局 [5] - 建议加快个人数据确权、完善交易机制、加大隐私保护力度,促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6] 通用人工智能 -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已应用于春晚"子弹时间"特效和国家电网千亿级光明电力大模型 [7] - 大模型训练面临规模化集群性能、系统稳定性、技术生态自主构建三大挑战 [8] - 阿里云智算集群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支持大规模集群部署和分钟级任务恢复 [8] 人工智能芯片 - 人工智能芯片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中科亿海微研发"感—存—算—控"一体化架构芯片 [10][11] - 公司已研制出机器人"神经中枢"统一计算平台"智能体大脑迷你盒子" [12] - 产品实现国产化、型谱化、软硬件全正向设计,应用于多种智能场景 [11] 智慧养老产业 - 燕达国际健康城已建成7000人规模的医养结合养护中心,与多家北京医疗机构合作 [13] - 智能护理机器人、健康评估系统、心理疏导平台已在养老场景试点应用 [14] - 依托全链条服务场景和海量数据,推进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14]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西凤酒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原酒采集到勾调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 [15] - 10万吨级数字化工厂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全覆盖,建立多驱动营销模式 [15] - 数字技术融入绿色生产体系,打造优质原粮基地和精细化酿造工艺 [15] 家用机器人 - 元罗卜公司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家用机械臂成本,全球销量超10万台 [18] - 产品精准解决家庭代际陪伴、思维培养等痛点,开创"家用下棋机器人"品类 [18] - 依托算力基础实现机械臂控制精度优化和多模态交互响应速度翻倍 [19] 数字货运 - 满帮集团"运满满"平台缩短车货匹配时间,提升配送效率,减少空驶现象 [20] - 每年为每位司机节省成本1万-2万元,成为司机降本增收重要来源 [20] - 预计2025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00亿元,打造一站式绿色运力服务平台 [21]
中央企业产业大模型“上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21:48
中央企业AI产业大模型发展 - 中国建材集团推出"晓妙"产业大模型,以水泥板块为试验田,突破时序数据与工业机理融合等三大核心技术 [1] - 该模型已在66家水泥企业批量应用,并拓展至新材料、能源、食品制造等多产业领域 [1] - 实际应用中实现吨水泥配料成本降低1%以上,助力天山材料等企业显著降本增效 [1] "晓妙"大模型工程化能力 - 模型在中国建材近百家水泥企业落地,单个工厂数据治理周期最短压缩至14天 [1] - 模型构建和部署时间控制在最短7天以内,平均投资回报周期约1年 [1] - 已形成成熟的工程化交付能力,适应不同生产线的复杂工况和差异化条件 [1] AI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认为AI将成为新材料研发的"超级加速器" [2] - 利用AI进行材料基因组学研究、配方优化等,可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 [2] - 集团已构建231个场景模型,覆盖从制造到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的全链条 [2] 央企AI专项行动进展 -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AI+"专项行动,多家央企发布产业大模型 [2] -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国家电网发布光明电力大模型 [2]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擎源发电大模型,显示央企加速拥抱AI技术 [2]
走近大国重器丨智慧电管家探访我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
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核心能力 - 作为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覆盖国家电网总部及27家省级电力公司,在电网规划、运行、设备管理等六大领域试点应用[5] - 具备千亿级参数规模,训练数据包含亿级图像/文本,行业数据占比超40%,首创电力跨模态适配层技术实现多模态融合分析[9] - 较基座模型在电力知识记忆、业务推理等五大能力平均提升20%,专业能力较国内外主流模型高出15%,获权威机构"卓越级"认证[10] 技术突破与行业价值 - 攻克电力业务形态多样、知识体系复杂、业务逻辑动态变化三大核心难题,形成自主创新的三大技术体系架构[7][8] - 特高压直流主设备状态评估时长从1周缩短至分钟级,供电方案智能编制效率提升7倍以上[5][13] - 实现配电网诊断分析效率提升4倍,掌握13种换流变压器故障诊断能力,构建分布式光伏精准预测体系[15][17] 典型应用场景 - 客户服务领域:用电需求确认时间缩短至10分钟,业扩配套方案编制从3-5天压缩至40分钟,实现多方案智能比选[11][12][13] - 电网运维领域:为±800千伏广固换流站提供专家级诊断,累计学习数千故障案例,支撑山东特高压换流站运维[16][17] - 调度运行领域:通过大小模型协同实现负荷转供策略智能生成,解决分布式光伏单体预测难题[17] 生态建设与产业赋能 - 构建研发-应用-运营三位一体机制,完成国产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并通过"i国网"AI助手开放[18] - 联合产业链打造"碳索"智能助手天团,助力绍兴印染厂节能改造平均省电15%,在辽宁推出"春耕用电预测"指导错峰灌溉[19] - 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生态,实现平台共用/模型共训/能力共建/应用共享的行业级大模型运营模式[19]
中央企业千亿级大模型团队再添一员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9:38
行业动态 - 中央企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千亿级大模型出现在多个行业领域[1][2] - 截至今年3月下旬,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2] 公司动态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涵盖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产业的15个业务域、75个关键应用场景[1] - "擎源"大模型构建了覆盖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1] - 目前"擎源"已在多个业务领域成功应用,覆盖13个场景,部署41个智能体[1] 技术应用 - "擎源"大模型可主动跟踪降雨、流量、负荷变化,快速生成精准的调度计划[1] - 以水电调度为例,"擎源"提前7天预测暴雨洪水,迅速决策水库拦蓄和泄洪时机[1] - 国家电网去年12月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面向电力全产业链提供服务[2] - 中国石油今年5月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应用于油气全产业链[2] 其他企业动态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发布九天大模型、星辰大模型、元景大模型[2]
2025“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级研讨项目启动
新华网· 2025-06-11 10:39
项目概况 - 2025"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级研讨项目在国网技术学院启动,来自俄罗斯、智利、印尼、菲律宾等28名企业高管与学者参与 [1] - 项目主题为"推动绿色能源合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济南、西安、香港三地开展交流,6月17日闭幕 [3] - 该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电灯公司联合发起,已连续举办八年,累计吸引45国858名电力能源高管参与 [9] 技术交流内容 - 济南段安排6次专题讲座,包括《中国绿色电力转型案例分享》《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应用》等 [3] - 学员实地参观智能变电站、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及山东电工电气装备制造基地 [3] - 培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邀请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新能源专家、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负责人及千亿级光明电力大模型团队授课 [7] 国际合作成果 - 菲律宾学员重点关注中国特高压输电和电网设计经验,希望借鉴绿色电力发展经验提升区域能源安全 [3] - 八年来项目促进技术示范、标准推广和知识共享,成为内地与香港协作服务"一带一路"电力发展的典型案例 [9] - 国网技术学院已承办64期国际培训,覆盖86国4100余名学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非国家电力公司等20多家机构建立合作 [10] 文化融合举措 - 项目穿插包粽子、太极拳、书法绘画等文化活动,智利学员表示愿成为文化交流桥梁 [5] - 学院定制化服务包括民族特色膳食、24小时英语热线及安全应急方案,提升学员体验 [7]
【宏观洞见】我国基本实现电力“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
新华财经· 2025-06-06 10:46
全国用电营商环境改善 - 我国实现小微企业低压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和高压用户"三省"服务全覆盖,近5年累计节省用户办电投资超3000亿元 [1][2] - 办电时限压减40%以上,"网上国网""南网在线"等APP注册用户突破4亿户,线上办理比例达97% [2] - 居民和小微企业用电容量小于160千瓦可免费接电,年均节省办电投资约600亿元 [3] 政策与改革推进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意见》,推动建立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3] - 北京、上海等城市将"零投资"办电容量标准从160千瓦提升至200千瓦,预计未来5年新增受益群体150万户 [4] - 供电企业探索线上供电方案答复、远程竣工检验,推动"全程网上办"和"一次都不跑" [4] 电网企业创新服务 - 国家电网推行"电等项目"模式,提前对接地方政府规划,压缩配套电网建设周期 [5] - 推广不停电作业和能效诊断服务,针对新兴产业加强电能质量监测 [5] - 发布光明电力大模型,应用于供电方案智能生成,江苏公司5万个项目生成时间压缩50%以上 [6] 绿电与农村电网升级 - 南方电网在广州、深圳成立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深圳一季度绿证交易超1000万张 [7] - 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千亿元,2024年农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2020年下降40% [7] - 未来将推进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等五大方向,打造国际领先的用电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7]
荣耀开放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国家电网:深化“人工智能+抢修”应用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07:20
荣耀机器人研发布局 - 荣耀官网近期发布多个机器人相关研发岗位招聘计划,包括机器人具身大模型与数据算法工程师、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机器人方向)、灵巧手设计工程师等 [1] - 此次招聘机器人研发人才,体现了荣耀寻求手机之外的"新增长曲线" [1] - 此举将提振市场对国内智能硬件巨头创新突破的期待,加速相关领域人才争夺 [1] 国家电网AI+抢修应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表示将深化"人工智能+抢修"应用,应用光明电力大模型提升主动抢修服务质效 [2] - 加强数字电网动态拓扑建设,实现状态信息的"可感知、全监测",实时分析停电范围,精准研判故障原因 [2] - 推动电力抢修服务由被动向主动、智能化方向转变,全力压减客户等待时间 [2] - 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出类似的"AI+电力"产品,并且不断优化 [2] 杭州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杭州市召开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动员会,解读《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 [3] - 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3900亿元 [3] - 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超700家 [3] - 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