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两部门发文深化提升 "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巩固我国"获得电力"国际竞争优势并提升民众满意度 [1] - 目标到2029年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1] - 2020年政策已实现小微企业低压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和高压用户"三省"服务全覆盖,显著改善用电营商环境 [1] 服务优化措施 - 扩大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鼓励地区提高低压接入容量上限 [2] - 低压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缩短:无电力外线工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 [2] - 针对临时性用电需求(如春灌秋收、地摊夜市)推出"扫码用电"免报装服务模式 [2] 绿色电力发展 - 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促进配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 [2] - 供电企业需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绿电,激发全社会绿电消费潜力 [2] - 优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服务机制,简化居民用户申请资料并提高接电效率 [2] 基础设施升级 - 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治理非电网直供电小区问题 [3] - 要求房屋开发建设单位严把建筑电气验收质量关,确保正式用电设施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步验收交付 [3] 政策实施意义 - 在"三零""三省"基础上强化改革思维,通过高含金量措施建立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3] - 推动"获得电力"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加快构建用电服务新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10
用电营商环境改革进展 -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体系,"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1] - 近5年用电营商环境发展良好,"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质效双升,如浙江推行"刷脸办电",广东建立"粤商通"实现"一网通办" [1] - 分布式光伏并网效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速,为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行业显著节约用电成本 [1] 现存主要问题 - 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省份电力接入成本仍高于东部 [2] - 政企协同不足:部分城市电力外线工程涉及多部门串联审批,流程耗时制约效率 [2] - 数字化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堵点:老年群体和农村用户对线上服务接受度不足 [2] - 现有电网难以满足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需求,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要求提升 [2] 政策体系完善方向 - 设立配电网数字化改造专项基金,对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加大增值税优惠 [2] - 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平台,推行电力管线规划许可"一证通办" [2] - 将电力接入工程审批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2] 经营主体激活措施 - 电网企业推广AI客服全覆盖和"电力碳效码",帮助工业企业提升用电效率并降碳 [3] - 建设"区块链+电力交易"平台降低中小用户交易成本 [3] - 制定用电报装服务国家标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并对违约企业实施电费优惠扣减 [3] - 重点突破柔性配电、虚拟电厂等技术,推动车网互动等应用落地 [3] 用户侧机制创新 - 保留老年群体线下窗口,设立农村"电力驿站"推进普惠服务 [3] - 拉大峰谷电价价差,利用容量电价、绿证和碳交易强化市场化激励 [3] - 通过"电力开放日"、智慧用电手册和短视频平台普及用电知识 [3]
服务先行 乘“云”而上——广东电网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08:23
国家电力营商环境建设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1] -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致力于实现"获得电力"水平提升,广州达到国际领先,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达到世界主要湾区领先,粤东西北城市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1] - 系统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服务窗口充分前移,实现电力"超前赋能",全流程线上"云服务"让企业告别"跑腿办电"[1] 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 - 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通过政企协同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已推动170个小区及老旧街区425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建设,惠及超6万户居民[2] - 针对老旧小区空间受限难题,协调改造闲置库房为智能充电棚并配备烟感报警、自动灭火等安全装置,对新建小区推动充电桩与停车位同步规划建设[2] - 探索"光储充碳数"技术融合及车网互动新模式,持续完善充电网络布局[2] 电力服务创新模式 -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实施"临永结合"接入模式,政府部门将企业落地信息与供电企业共享,主动上门协助企业规划用电方案[3] - 从2024年起鼓励所辖各地市局因地制宜实施"插电式"服务、"临电共享"和"临永结合"报装模式[3] - 深化政企数据共享推进电力外线工程、客户受电工程规划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4] 电力设施改造升级 - 广东电网在东莞推出"专改公"先行先试,将200千伏安及以下、运行超15年、长期重过载的老旧专变原址改建为公变[5] - "专改公"消除故障隐患、减轻用户运维成本,提升区域供电能力[5] 数字化电力服务 -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推行办电全过程数智"云服务",为三花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降低约400万元初期投资成本[6] - "云报装"实现办电资料一次提交多场景复用,"云勘查"远程交互精准定位电表安装位置,"云方案"依托智能算法规划最优供电路径,"云检验"线上识别受电工程潜在缺陷[6] - 全流程线上"云服务"让企业告别"跑腿办电",实现工业、宿舍、充电桩负荷分区独立管理[6][7]
国网浙江电力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6 10:55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文件基础上强化改革力度,新增"服务普惠化"等核心任务 [1][3] - 政策旨在解决城乡供电服务不均衡、民生用电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构建覆盖全民、城乡均等的用电服务体系 [3][4] - 国家电网公司从"强基础、优服务、促协同"三个维度推进服务普惠化,为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支撑 [3] 服务普惠化战略内涵 - 政策背景:我国城乡及区域间供电服务质量存在差距,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城中村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 [4] - 实施目标:构建"覆盖全民、城乡均等、响应及时"的用电服务体系,建立需求收集-分类处置-效果反馈闭环管理体系 [5] - 战略价值: - 民生维度:提升居民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解决老旧设施改造等急难问题 [6] - 经济维度:保障中小企业及农村地区可靠用电,降低用能成本 [6] - 社会维度:通过政企协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6] 居民供电保障措施 - 老旧区域改造: - 建立政策解读-方案协助-融资支持全链条引导机制,缓解用户投资压力 [7] - 属地政府通过专项规划明确改造范围,协调财政补贴与社会资本共担资金缺口 [8] - 供电企业全面梳理项目清单,优先提供技术指导与设备评估服务 [8] - 新建小区保障: - 推行开发商主建、供电企业介入、政府部门监管的三方协同机制 [8] - 建立联合验收机制,严格执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原则 [9] - 规范供配电设施资产移交流程,实现专业化运维 [9] 民生用电服务体系 - 推行民生供电设施状态监测,对医院、学校等重要负荷实施差异化保障 [10] - 建立民生用户台账清单,编制安全用电"一户一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10] - 开展非电网直供电小区产权设备隐患排查,推动隐患闭环销号 [11] - 建立停电信息应急处置机制,供电企业主动联系用户开展抢修 [12] - 农村地区设立电力驿站,提供"客户经理进村驻点+远程线上技术支持"服务模式 [12] 协同机制创新 - 政企网格联动:整合"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资源,形成联合服务机制 [13] - 数字服务升级:通过"网上国网"APP实现业务进度查询、抢修复电进程追踪等线上服务 [14] - 电费管理规范:严禁未经合同约定要求用户预付电费,保障消费知情权 [15] - 电力数据应用:推出"电费管家"数字化产品,辅助企业优化用能选择 [16]
我国电力营商环境提升 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3000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20:27
电力营商环境改革 - "获得电力"是评价用电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 从企业和群众视角衡量用电的贵、快、好程度 [1] -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 在全国推进"获得电力"改革工作 [1] - 已实现"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全覆盖 累计节省用户办电投资超3000亿元 [1] - 居民和160千瓦以下低压小微企业可免费快速接电 近五年年均节省用户投资约600亿元 [1] 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 - 建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办电体系 形成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模式 [2] - "网上国网""南网在线"等APP注册用户突破4亿 线上办理比例达97%以上 [2] - 国家电网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 采用"保姆式代办"和"敏捷式帮办"模式 [2] - 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外贸企业提供标准化模块化服务 大幅缩短电力新装/增容工期 [2] 外贸企业用电保障 - 外贸企业用电负荷随订单波动 对电能质量要求更高 [2] - 国家电网组建"电能质量客户工程师"团队 发布《企业电能质量服务指引》 [2] - 通过"外防闪动、内治谐波"策略 建立政企电联合共治机制 [2]
南网广东电网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3 11:29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提出更深化改革措施 [1][3] - 新政策确立"五化"目标: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标志供电服务从"保质量"向"优质量"转型 [3] 电网建设与规划 - 要求科学规划配电网布局,适度超前建设,提高配电网灵活转带能力和自愈能力,差异化提升防灾标准 [5] - 优先投资农村、民族地区、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广东电网创新业扩配套工程敏捷建设模式,前移可研设计等准备工作 [5] - 推动基础设施均等化,缩小城乡供电差距,构建坚强可靠电网支撑供电高质化发展 [4] 供电质量提升措施 - 持续提升配电线路及台区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水平,鼓励先进地区开展电能质量服务示范建设 [6] - 建设基于实时数据的可靠性管理体系,推动数据采集自动化,试点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 [6] - 广东电网推进非电网直供电小区设施改造,强化居民用电保障 [6] 技术创新应用 - 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广无人机巡检和带电检测装备,提升隐患排查能力 [8] - 完善停电监控和自愈控制策略,实行"一停多用"检修计划,重点城市计划检修逐步实现"零感知" [8] - 广东电网运用南网智瞰、移动营销APP等工具实现用户端用电感知,结合计量系统3.0精准定位故障 [8] 频繁停电治理机制 - 严格执行"一年停电≤5次""连续60天停电≤3次"标准(自然灾害除外),推进问题台区"整线成片"治理 [10] - 建立公开监督机制,供电企业需主动公开停电整治情况,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开展闭环销号核查 [10] - 广东电网采用整线治理模式,联合地方政府解决电网用地等难题,通过四级联动机制快速解决低电压问题 [10] 政策实施方向 - 供电企业需对照意见查漏补缺,总结典型服务案例推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水平 [11] - 未来供电服务将向"更高效、更智能、更普惠"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1]
杭州发布16项举措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杭州日报· 2025-06-12 11:04
在为企办实事方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创新"电等企业"全周期服务,着力服务民营经济、科创企业 高质量发展,通过贯通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实现项目超前对接、服务提前启动、工程快 速接电,保障企业"拿地即开工、摘牌即通电"。 在为企解难题方面,针对科创企业对电力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 提供高品质用电服务。聚焦城西科创大走廊、滨江高新区等科创企业集聚区提升配电网线路;面向160 余家科创企业配置"一对一"专属客户经理,一企一策制定电能质量提升方案;推进秒级电压扰动监测治 理,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高精度、高自动化研发试验用电需求。 工作人员对山顶上的光伏设备进行巡检。 近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布数智电力BEST8.0版16项服务举措,内容覆盖可靠供电、高效办电、 绿色用电、透明公开、共富普惠五方面,助力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民营经济最强市、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在为企降成本方面,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出台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低压容量全域放宽至200 千瓦,并由供电公司全额"买单",大中型企业电力外线接入实现"零成本";以"临永结合"方式做好电力 接入方案设计、开展 ...
国家能源局召开新一轮“获得电力”政策文件宣贯会议
国家能源局· 2025-06-11 19:43
政策宣贯会核心内容 - 国家能源局召开会议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1] - 会议介绍《意见》出台背景和核心内容 并部署落实工作 [1] -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山东省能源局 东北能源监管局 江苏能源监管办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作交流发言 [1] "获得电力"工作成果 - 全国供电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低压办电成本降至全球最低水平 [1]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 [1] - 部分城市跻身全球供电可靠最优阵营 [1] - 政企协同服务机制全面形成 "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 [1] - 频繁停电问题动态清零 居民用电难题持续改善 群众用电诉求快速响应 [1] 未来工作部署 - 以"五化"为目标牵引:办电便捷化 供电高质化 用电绿色化 服务普惠化 监管协同化 [2] - 推进"三个一批"建设:打造国际竞争优势城市 建设标杆地区 发展特色城镇和乡村 [2] - 聚焦责任落实 重点领域改革 工作创新三方面工作 [2] - 会议对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服务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2]
一图读懂丨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06-11 19:4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巩固"三零"服务成效并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1][3] - 政策目标为到2029年实现供电高质化、监管协同化、办电便捷化、服务普惠化、用电绿色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用电营商环境 [4] - 分层级建设示范性用电环境:一流城市体现国际竞争力、先进地区发挥引领作用、特色城镇形成区域影响力 [4] "三零"服务深化措施 - 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将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纳入"零投资"覆盖范围,鼓励地区提高低压接入容量上限 [10] - 压缩办电时限:无电力外线工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10千伏及以上电网改造需同步建设配套电网 [10] - 创新服务模式:规划便民接电点,推广主动办电服务(超前对接用户)和快捷办电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10][11][12] 服务流程优化 - 推行联合服务:水电气业务实现线上线下"一次提交、联合办理",不动产登记与电力过户等高频业务联办 [16][17] - 简化审批流程:电力外线工程采用告知承诺、备案制、非禁免批等优化措施 [17] - 数字化升级: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试点用电报装"全程网办",运用AI技术提供24小时智能客服 [17] 电网建设与质量提升 - 配电网规划:科学布局并适度超前建设,增强配电网灵活转带和自愈能力,结合新能源需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18] - 投资重点:加强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改造资金投入,有效提升供电质量 [18] - 精准服务:供电企业与用户签订契约协议明确报装容量标准,按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接电时间 [14]
国家电网市场营销部主任王罡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1 16:04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未来五年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1] - 文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用电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推动服务模式革新、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和民生用能保障[4] 电力用户需求变化 - 便捷性需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要求更高效便捷的接电服务以降低运营成本[3] - 可靠性需求:家用电器、电动汽车等用电需求旺盛,对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提高[3] - 绿色化需求:绿色电力消纳与能效提升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3] - 普惠性需求: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区域电力设施老化问题凸显,居民用电保障水平亟待提升[3] 服务模式革新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扩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经济组织,实现小微企业到民营经济的政策普惠升级[6] - 推广"扫码用电"服务,实现流动场景无感办电、即扫即用[6] - 推动水电气联合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业务"一次申请、材料共享、并联审批"[7] - 推行涉电行政审批"非禁免批"和备案制改革,探索施工占掘路"告知承诺制"[7] 数智技术赋能 - 推进电子证照跨部门共享核验、办电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高频证照在线调用[8] - 建设"电网一张图"数字电网,支持电源点精准定位与供电路径自动规划[8] - 推行受电工程线上可视化验收,完善24小时人工智能客服系统[8] 绿色低碳转型 - 建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机制,推动配电网与分布式新能源协调发展[9] - 优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机制,简化居民用户申请材料[9] - 开展企业用能数据采集分析,免费提供电能监测、能效诊断等公共服务[10] 民生保障措施 - 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严把新建居民小区电气工程验收质量关[11] - 建立非电网直供电小区设备隐患协同治理机制,构建民生用电应急保障机制[11] - 推广"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联合服务模式,提供基于用户视角的查询服务[12] 国家电网公司举措 - 推进办电服务模式创新与流程优化,强化数智化服务能力[13] - 构建配电网全链条智能管控体系,科学规划配电网布局[14] - 刚性执行新建小区"一户一表"等政策标准,配合地方政府推进非电网直供电小区改造[14] - 优化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机制,推动新建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