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

搜索文档
资源大省的蜕变重生之路 金融积极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6-30 10:05
山西经济转型 - 山西经济长期依赖煤炭产业,煤炭产业增加值曾占全省工业增加值60%以上,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脆弱性高[1] - 2012-2016年全球煤炭市场低迷期间,山西经济增速一度接近全国末位[1] - 2017-2023年山西推动转型,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转型[1] 运城生态与文旅发展 - 运城盐湖具有250万年地理年龄和4600多年采盐史,2020年实施"退盐还湖"停止工业生产,转型生态保护[2] - 金融机构支持盐湖生态治理,农发行运城分行贷款支持环湖西路和东路建设[3] - 芮城县对4万亩黄河滩地确权后集中耕种,银行提供贷款支持提升粮食种植效率[3][4] - 2024年运城重点监测9家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43.8%,门票收入增长62.1%,"五一"假期盐湖周边单日入园及客房入住创历史新高[6] - 2024年一季度运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超50%,金融业增加值占GDP5%[7] 能源企业绿色转型 - 阳光焦化集团形成煤矿-煤焦油加工-煤化工-氢气的全产业链,建行运城分行合作20多年[5] - 建行向安仑化工提供2亿元支持绿色改造,使其焦炉及延伸产业链环保达标,该企业炭黑国内市场占有率7%[6] - 2024年一季度运城辖内使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4.3亿元[6] 平遥古城文旅产业 - 平遥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金融机构支持307家民宿获得2.4亿元资金[9][10] - 农行晋中分行向平遥古城景区管理公司投放2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0] - 2024年游客体验升级实现"窗外古色古香,窗内酒店大床"[11] 非遗产业传承发展 - 平遥推光漆器2006年入选国家非遗,平遥煤化集团投资1.23亿元建设推光漆器创意园[12][13] - 平遥农商行提供4000万元"兴业贷"支持产业园建设,山西银行平遥支行投放9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3] - 平遥牛肉采用传统15天加工工艺,平遥晋融村镇银行支持喜味斋公司技术改造实现年加工3500吨[15][16] - 农行山西省分行创新"文化遗产贷"支持山西老陈醋、剪纸、织造等非遗技艺[17]
印·越·泰钢铁行业现状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13
2025亚洲钢铁贸易峰会核心观点 - 峰会聚焦中国及亚洲钢铁市场和贸易发展现状,深度解析钢铁产业国际贸易及未来发展前景 [1] - 源筑地产总经理高晓宇对印∙越∙泰钢铁行业政策、工业地产分布及设厂成本进行深入剖析 [1] 东南亚钢铁行业概况 钢铁产能 - 东南亚钢铁产能主要集中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六国 [3] 行业发展 - 东南亚钢铁行业发展滞后,但随经济发展潜力显著,印尼和菲律宾尤为突出 [4] 用钢需求 - 建筑业是东南亚用钢需求主力,其次是工业(汽车制造和电子产品),泰国已有7家中资车企设厂 [6] 印尼钢铁行业分析 资源优势 - 镍、煤炭、石油、铝土矿储量世界领先,外资可投资能源与矿山领域 [7] 劳动力情况 - 人口2.7亿(世界第四),65%年龄低于35岁,年轻化推动房地产和制造业本地市场潜力 [8] 基础设施 - 制造业水平介于越南和泰国之间,基础设施除爪哇岛外不成熟,未来增长空间大 [9] 泰国钢铁行业分析 制造业成熟度 - 汽车制造业占东盟出口量50%以上,用钢量占比17%,14家中资车企已进入泰国市场 [11]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曾推动用钢量快速增长,但近年放缓,外资可自由投资房地产 [12] 劳动力情况 - 人口7000万(东南亚第四),中位数37岁,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制造业依赖外劳 [14] 越南钢铁行业分析 地理位置优势 - 与中国接壤,陆运成本低,但矿产资源不对外资开放 [15] 劳动力情况 - 人口1.02亿(东南亚第三),平均年龄33岁,制造业投资热潮导致劳动力短缺 [16] 钢铁行业发展 - 基础设施完善,制造业路径类似中国改革开放阶段,电子、家电、汽车产业链完整,钢材需求东南亚最大 [18] 源筑地产背景 - 成立于2021年,专注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海外选址服务,覆盖土地、厂房、仓库、写字楼交易与租赁 [18]
从三个切面看山西转型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5-28 20:52
转型战略与政策支持 - 山西被赋予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 - 2024年被确定为"重大项目建设年",建立6个万亿级重大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十五五"标志性项目[2] - 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签约、开工、投产项目近500个,总投资1300多亿元,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3]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 - 山西宝航重工投资2.08亿元进行数智化改造,预计8月投产后实现超大环形锻件技术突破[2] -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9.2%,民间投资增长10.2%[4]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循环流化床快速调峰技术可新增30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带动近百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4] 文旅产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隰县小西天景区"五一"假期首日游客量同比增长542%,通过增加酒店民宿、打造美食街和文创产品提升游客体验[6] - 山西拥有2.8万座古建筑和53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借助《黑神话:悟空》热度推动古建文旅融合[6] - 大同市"五一"重点景区游客量增长15%,沉浸式演艺如《因为大同》《如梦大同》成为亮点[7] - 刘家堡村开发"祁县王维城市数字人",配套唐诗诵读、汉服体验等活动,吸引研学团队[8] 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布局 - 中磁科技占据国内轮毂电机磁钢市场40%份额,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9] - 山西现有448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903户专精特新企业,132户国家级"小巨人",18户单项冠军企业[10] - 形成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41家"链主"+105家"链核"企业格局,24个省级+131个市级专业镇带动就业180万人[10] - 2023年省级重点产业链营收突破7000亿元,2025年目标为8000亿元[11] 区域特色产业与科技融合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10] - 新增晶科能源等4家光伏、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太原扩围清徐煤基新材料等3个市级专业镇[10] - 通过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机制推动融通创新,强化钕铁硼永磁材料等细分领域优势[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