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拜会山西省省长卢东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2:15
省企合作 - 山西省希望与中国华能深化能源安全保供、煤电和新能源项目建设、新能源科研及装备制造、电力交易和虚拟电厂等领域合作 [1] - 双方计划同题共答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1] - 中国华能表示希望加强沟通交流,围绕能源保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1] 能源转型 - 合作重点包括将山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资源型经济转型 [1] -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是双方合作的关键方向之一 [1] - 新能源科研及装备制造被列为重要合作领域 [1]
率先转型蹚新路 华阳集团“双轮驱动”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乐章
新华财经· 2025-07-31 17:57
公司转型战略 - 公司从传统煤炭业务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 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公司智能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建成7座智能化煤矿 2座智能化选煤厂 12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提前3年完成山西省煤矿全面智能化目标 [4] - 公司布局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 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转变 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 [6] 智能化升级成果 - 公司应用5G专网 AI巡检机器人 智能通风系统等技术 构建"地质保障+生产管控+灾害防治"三位一体数据平台 [4] - 创新采用岩巷小断面盾构机 日进最高51米刷新全国井下同类巷道掘进纪录 [5] - 推行"一条巷道一部皮带"运输变革 实现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 地面远程集中控制 [5] 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 钠离子电池通过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 PACK电池获"进京许可证" 华钠芯能入选全国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 [6]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即将投产 产品瞄准航空航天及高端民用市场 [7] - 建成4条光伏智能化生产线 与华能 华电建立稳定供应合作 纳米纤维空气净化材料保暖性能超3A级羽绒 [7] 技术创新突破 - 应用千米定向钻机突破松软 薄煤层成孔技术瓶颈 形成可推广的"华阳经验" [5] - 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获批建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通过ISO"三体系"认证 [6] - 铝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推动生产模式向全产业链转变 建设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产业体系 [7]
邮储银行金融赋能助煤炭大省转型蹚新路
证券日报· 2025-07-20 17:47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 -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 -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山西在新时代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2] - 邮储银行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大局,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促进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 [2]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主要生产闸阀、蝶阀等100多个系列1300多个规格产品,年营业额上亿元 [2] - 低压大口径阀门占全国焦化、冶金市场销售份额高达7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 2023年邮储银行为其提供科创信用贷,授信1000万元,支用720万元,解决资金周转需求 [2] - 目前邮储银行贷款规模达到1720万元,并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2] - 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阳"字品牌阀门畅销国内外 [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 山西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金融发挥重要作用 [4] - 郑庄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智能化提升系统和模块化洗选工艺,实现智慧绿色升级 [4] - 邮储银行采用行外银团方式,累计为该项目提供资金超1亿元 [4] - 邮储银行已支持山西省内4座绿色智慧矿井建设 [4] - 邮储银行积极推动煤炭、煤电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重点区域能源稳价保供提供金融支撑 [4] 邮储银行未来规划 - 邮储银行将继续立足山西省情,加大金融供给,为山西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5]
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50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西要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1] - 山西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 坚定推进转型发展 [1] - 产业多元支撑格局是资源型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 需在路径选择和产业升级上破题 [1] 科技创新驱动转型 - 科技创新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核心 能通过突破性技术提升传统资源价值 [1]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加速与传统资源产业融合 催生智慧矿山 数字油田等新业态 [1] - 需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创新共同体 形成全域创新格局 [1] 制度创新保障转型 - 制度创新是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 需优化产业政策 产权机制及生态保护制度 [2] - 福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甘肃矿产资源"探采治"一体化监管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等提供实践样本 [2] - 制度创新可将静态资源转为动态发展动能 [2] 统筹发展与安全 - 资源型经济转型需实现"优资源化"而非简单"去资源化" [2] - 需做长产业链夯实基础 同时做优产业链打好特色牌 融合牌 绿色牌 [2] 系统性转型路径 - 转型是复杂系统工程 需避免停滞或偏离方向 国际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3] - 需以系统思维推动质量 效率 动力变革 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3]
守牢转型发展的安全稳定底线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31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当前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需明确发展边界与路径[1] - 资源型经济因单一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恶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1] - 转型发展需以提高质量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1] - 能源过渡期需平衡传统能源保障与新能源接续能力,避免局部能源保供风险[1] 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安全要求 - 国际环境复杂性上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面临外部挑战[2] - 转型需稳中求进、先立后破,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安全基础[2] - 安全涉及能源、工业、生产生活方式等多领域,需构建立体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2] - 安全是整体性要求,涵盖民生保障、生态安全、安全生产等多方面[2] 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动能转换 - 升级与接续是转型难点,需并行培育新动能和焕新传统动能[3] - 培育新动能需加强前瞻性科技攻关,抢占发展制高点[3] - 更新旧动能需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3] - 改革重点应放在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稳固产业链合作机制上[3] 转型发展的长期性与系统性 - 转型是理念与路径的深刻变革,无法一蹴而就[3] - 需持续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应对压力与挑战[3]
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完善——政策周观察第38期
一瑜中的· 2025-07-14 23:11
高层考察调研 - 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及产业升级,提出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5][6] -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黑龙江和吉林调研水利项目、农场及储备粮项目,强调用足用好财政政策,聚焦国家"五大安全"[6] - 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1] - 国务委员谌贻琴在江西调研时强调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1] -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在陕西、四川调研经济运行、政务服务等工作,提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1] 国有险资长周期考核 - 财政部印发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2][1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2][11] 产业政策 - 国资委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2][10] - 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五五"基建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2]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建设[2][8] 民生政策 - 人社部等印发通知,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2%[3] - 国办印发通知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大型企业最高提至50%[8][9] - 扩大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和项目实施规模,广泛吸纳重点群体就业[9]
山西以资源优势谋发展优势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10:09
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山西需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配套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2] - 煤炭产量从2019年9.88亿吨增至2024年12.69亿吨,占全国1/4以上,同时新能源装机达6189万千瓦,占比突破50%[4] -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电力商品化改革取得突破[5] 技术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极端工况材料创新,研制出58个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10个达国际先进水平[8] - 兰花集团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转型,推动"煤炭高端化+新能源多元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9] - 合邦电力提出煤基碳纤维、矿井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方向,推进数字能源融合创新[10] 新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 -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光伏电池片生产效率达每张不到2秒,加速推进"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技术[12] - 晋北采煤沉陷区5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后年供绿电9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65.64万吨[13] - 繁峙400MW/16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可灵活调节电网峰谷负荷[14] 区域特色产业案例 - 晋中市形成甲醇研发、装备制造、燃料输配的完整产业链,打造"晋中样板"[13] - 吕梁市建成氢能示范园区,构建"制-储-加-用"全产业链[13] - 芮城县庄上村通过光伏改造实现"零碳村镇"模式,荒山荒坡变为光伏廊道[12]
刘宁到郏县宝丰县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7-12 18:55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平顶山市近年来努力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强调要抓好能源转型 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 [3] - 平顶山天晟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变压器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提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 [3] - 铁福来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煤矿防突钻探装备研发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需把握市场需求 推进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 [3] 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带动上下游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3] - 提升产业园区整体规模和竞争力 组团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3] - 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不断丰富应用场景 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3]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打造"领头雁"队伍 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5] - 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 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建设平安乡村 法治乡村 [5] - 做大做优县域特色产业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6] 文旅融合发展 - 平顶山市立足资源禀赋 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5] - 秉持保护第一 传承优先理念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播 [5] -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文化入景 润景 成景 保护传承马街说唱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5]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纪实
国家能源局· 2025-07-11 11:14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西需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改革"是核心任务 [1] - 山西长期面临"一煤独大"产业单一问题 需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产业多元支撑格局 [11] - 2017-2020年总书记三次考察山西 明确要求走"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新路 并支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12] - 转型需平衡"坚定"与"有序":克服煤炭行情波动带来的转型摇摆 同时注重新旧动能衔接 避免急功近利 [13] 传统产业升级路径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从百年老厂转型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品涵盖煤气闸阀、电动翻板阀等高端品类 [4][5] - 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及传统产业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6][7] - 强调工业发展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驱动型 提出"实业兴国 实干兴邦"的制造强国建设方向 [9] 能源产业多元发展策略 - 山西需在保障国家电煤供应前提下推动煤炭清洁低碳发展 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从燃料向高价值产品的升级 [14] - 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煤层气等新能源 同时发挥钢铁、焦化、化工等传统产业基本盘作用 [12] - 非煤领域需聚焦精品化发展 避免粗放扩张 重点开发文旅康养、生态资源等优势产业 [14] 区域工业历史与创新 - 阳泉依托煤炭资源崛起 20世纪成为全国最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 "一五"时期被列为重点建设矿区 [4] - 阳泉阀门企业百年发展历程折射中国工业变迁:从建国初期"铸太行铁"的雄心到改革开放出口创汇 再到新时代技术驱动重生 [4]
总书记山西行丨记者手记:挺起民族脊梁,蹚出发展新路
新华社· 2025-07-10 22:20
民族工业与转型发展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闸阀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开辟新赛道,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和体制改革的阵痛,实现百年老厂的艰难蜕变 [8] - 企业负责人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指出"凡是畏畏缩缩、改革不彻底,企业就陷入困境,凡是抓住机遇、大胆改革,企业就蓬勃发展" [8] -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产业工人"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希望他们通过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工业水平,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8]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 - 山西作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临"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 [8]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这一机遇","要有紧迫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8] - 转型需要"坚定"和"有序",克服"煤炭行情好时不愿转、煤炭行情差时转不动的怪圈",同时避免一哄而上 [9][10] 能源与产业升级 -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曾"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但面临时代转换的挑战 [8] - 破解一煤独大需要抓好能源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 [10] - 转型之路需要"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决绝,"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担当,以及"一榔头一锤子地敲"的韧劲 [10] 历史与精神启示 -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山西右玉县70多年几代人接力奋斗的故事,强调右玉精神体现的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10] - 困难需要一点点克服,成功需要一代代努力,这种精神是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