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型经济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山西,探寻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密码
新浪财经· 2025-11-10 08:09
转型战略背景 - 山西省长期存在“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路径依赖问题 [2] - 高层强调需发挥煤炭固有优势并培育新动能,实现“以新化旧、循序渐进”的产业转型 [2] - 核心目标是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从“能源大省”向“转型强省”跨越 [2][5][6] 绿色能源转型实践 - 吕梁市采用焦炉煤气“一输两消”模式并推进VOCs治理等工程,推动传统焦化产能绿色蜕变 [7] - 孝义市经开区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清洁能源绿色通道,实现工业废水变废为宝和焦炉煤气循环利用 [7] - 晋中介休市企业探索“焦化转型+氢能开发”,利用焦炉煤气作为综合能源站核心原料,支撑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9] 新兴技术与产业耦合 - 太原理工合成生物实验室等机构将煤化工与合成生物产业深度耦合,培育合成生物新兴赛道 [9] - 介休市碳素专业镇从焦炭加工转向石墨智能生产线,产出高端石墨产品为氢能、合成生物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9] - “煤化工循环经济”从概念发展为可复制的产业模式 [9] 农业与工业融合及乡村振兴 - 晋中寿阳县燕州小镇观光园以“旱作农业+农旅融合”为抓手,将新能源技术融入乡村振兴 [10] - 晋中灵石县利用富硒资源发展有机乡村e镇与核桃全产业链,并将工业副产物腐殖酸转化为农业肥料 [10] - 吕梁汾阳通过汾酒扩能项目构建“酒+文旅+城市”融合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并带动大量就业 [12] 营商环境优化 - 太原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压缩审批时限、精简事项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急难愁盼 [12] - 灵石县营商环境局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使当地成为吸引投资的“热土” [12]
新浪财经: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高峰论坛在晋城举行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28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晋城无烟煤产业在“十五五”期间将步入峰值平台期,价格预计在供需宽松与成本支撑间寻求平衡,难以再现此前高位 [3] - 国家政策明确“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无烟煤作为还原剂的使用契合此政策导向 [5] - 在“双碳”目标下,无烟煤作为高效低排放的清洁燃料,将持续为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0] - 煤炭消费将于2028年前后达峰并维持高位震荡,未来价格走势将更多受替代能源成本及煤矿生产政策影响,整体呈现“V型窄幅震荡”格局 [12] 无烟煤需求与应用 - 化工行业将成为无烟煤核心需求支撑,电力行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而冶金领域则面临结构性收缩 [3] - 无烟煤具有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等天然优势,属于“天然的洁净煤”,在钢铁、化工及有色金属冶炼中主要发挥碳还原作用,具备“短流程、低污染、高效率”特点 [5] - 无烟煤凭借低硫、低灰、高固定碳、高热值特性,在炼铁流程中主要用于高炉喷吹、烧结及配煤炼焦三大环节,可有效降低焦比与成本并提高高炉运行稳定性 [10] - 无烟煤在电力、冶金、化工以及负极材料、碳纤维等新兴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5] 技术创新与节能改造 - 轴向磁通电机凭借体积减小50%、重量降低50%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井下狭窄空间,在风机、水泵等场景应用中综合节电率达17%-32% [8] - 装载机“油改电”后能耗降低70%,年节省费用超20万元,井下设备电动化改造在保持体积不变前提下全面替代液压驱动,提升能效与可靠性 [8] - 通过“电机+系统”一体化节能方案,推动工业领域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为实现绿色矿山与高效工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8] - 通过优化无烟煤结构,在品位、碱度、强度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稳步提升 [10] 产业发展与战略方向 - 未来应着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强化煤电协同、拓展碳基新材料等高附加值路径,促进无烟煤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3] - 呼吁用于冶炼行业作还原剂的无烟煤应被认定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考核,以充分发挥其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5] - 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预计价格将在合理区间内平稳波动,全年供应总体稳定,供需格局逐步重塑 [3] - 2025年中国煤炭市场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下半年在“反内卷”及强化安全生产等政策驱动下,供应端显著收紧,成为推动煤价触底反弹的核心因素 [12]
“十四五”山西晋中转型发展质效双提升 产业韧性与活力显著增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6:50
核心观点 - 晋中市在“十四五”期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升级、新动能培育及能源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转型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1] 产业结构优化 - 2024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6.3:42.8:51,工业占比较202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持续强化 [3] - 服务业占比达到51%的历史最高水平,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愈发稳固 [3] - 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以专业化、融合化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 [3] 传统产业升级 - 加快煤矿“数智化”转型,淘汰焦化落后产能,2024年全市煤炭和焦化先进产能占比分别达98%和100% [3] - “十四五”前四年,铸造、玛钢、玻璃等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3.5%、12.7%、8.5%,均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对全市工业稳定增长拉动有力 [3] 新动能培育 - “十四五”前四年全市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24.4万辆,占全省比重达78.3%,形成全省产业链最长、配套最全、体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4] - 以碳基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最大、拉动最强的优势产业 [4] 能源改革 - 2024年末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合计785万千瓦,占各类发电总装机比重达到57%,较2021年底提高26.5个百分点 [4] - 能源多元供给能力有效提升,火电绿色转型、光伏产业快速发展、风电产业动能澎湃、储能产业蓄势待发 [4]
山煤国际掌门人更迭:孟君突然辞职背后的转型挑战
搜狐财经· 2025-10-09 22:03
核心事件 - 山煤国际董事长孟君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所有职务,包括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各委员会委员职务 [1] - 董事会选举付中华为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及法定代表人,并聘任韩涛为副总经理 [1][11]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山煤国际是山西焦煤集团旗下的国有控股A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19.82亿元 [3] - 控股股东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山煤国际57.9%的股份,山西焦煤集团通过其间接控制公司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下降31.28%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降49.25% [5] - 业绩下滑主要因煤炭市场下行、煤价下跌及自产煤销量下降 [6] 生产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原煤产量1782.12万吨,同比增加15.86% [6] - 2025年上半年煤炭销量1034.56万吨,同比减少13.19% [6] - 公司预计下半年煤炭市场以震荡为主、有限反弹 [6] 人事变动历史 - 孟君任职时间约两年多,于2023年5月获提名接替因工作原因辞职的前任董事长王为民 [3] - 2022年7月,前董事长王为民也曾突然辞职 [5] - 山西焦煤集团在2023年7月亦有董事和总经理因工作变动辞职 [6] 行业与区域经济背景 - 山西省2024年GDP增速为2.3%,在全国排名末位,经济总量被内蒙古超越 [7] - 山西经济对煤炭依赖度过高,新兴产业规模尚小,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7][8] - 山西省面临人才挑战,近5年省内高校山西籍毕业生年均流出4.49万人,"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回省工作不足10% [9][10] - 2023年山西常住人口减少15.36万,除2022年外已连续13年呈负增长 [10]
山西开启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中国能源报· 2025-09-27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正通过建设绿电园区 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将绿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实现从传统能源基地到绿色发展先锋的转变 [1][4][13] 山西绿电园区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山西绿电交易量达75.4亿千瓦时 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新能源外送电量164.4亿千瓦时 创历史峰值 [3] - 国家层面政策明确支持打造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工厂和园区 并将"绿电+园区"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重要抓手 [3][6] - 山西已发布多项方案系统提出绿电园区概念并规划建设 旨在将绿电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7] - 山西已分三批在大同、朔州、忻州等市差异化布局了13个绿电园区试点 覆盖算力、电池产业链等多个产业 园区碳排放因子降低至全国的一半 [8] 绿电园区的创新模式与典型案例 - 绿电园区建设采用"一园一策"模式 13个试点园区各具特色 构成多元拼图 [10][12] - 岚县经开区绿电产业园区采用政企协同的创新建设模式 总投资25.64亿元 将实现年供应绿电8.786亿千瓦时 绿电消费占比达68% [10] - 大同经开区绿电园区通过"增量配电网+绿电直连"运营模式 使绿电直连满足50%电力需求 符合欧盟对绿电的严苛要求 [11] - 运城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67% 位居全省第一 并布局了3个绿电园区 [12] 绿电园区对山西转型的战略意义与发展前景 - 发展绿电园区是山西转型的"关键一跃" 山西资源和土地可支撑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5亿千瓦 年绿电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 [14] - 绿电园区是传统产业"破茧重生"的催化剂 也是出口企业穿越"绿色壁垒"的通行证 13个试点园区规划产业项目投资超千亿元 [14] - 绿电园区正重塑山西的发展逻辑 从"资源输出"转向"绿色溢价" 从"被动降碳"转向"主动造绿" [14] - 到2030年 山西将围绕工业类开发区主导产业差异化布局一批绿电园区 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参照 [17]
转型拓发展 三晋谱新篇 向绿而兴 内蒙古绘就发展新蓝图
央视网· 2025-09-14 19:57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山西和内蒙古坚定不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1] 山西省制造业与能源转型 - 山西省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从2021年的32%逐年上升至2024年的44% [2] - 建成智能化煤矿298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3% [2] -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39.68%提升到54.4%,绿电占比超过传统能源 [2]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与能源转型 - 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1亿亩、防沙治沙6500多万亩 [3] - 毛乌素沙地超80%的面积披上绿装,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1.77% [3] - 煤炭年产量持续稳定在12亿吨,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4亿千瓦,超越火电规模 [3] - 电力总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外送绿电规模超2700亿度 [3]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工业老城又青春
河南日报· 2025-09-12 07:39
产业转型与集群发展 - 平顶山推动从传统煤炭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等7大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转型[2][3] - 中国尼龙城汇聚企业项目200余个,2024年产能突破300万吨,尼龙66盐和切片产能居亚洲榜首[3] - 尼龙66工业丝供应全球37%的轮胎需求,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3] 科技创新与研发突破 - 河南中宜创芯公司成功合成纯度达99.9999998%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粉体,技术登顶全球[1] - 突破己二腈、对位芳纶等"卡脖子"技术,2024年获国家及省级科学技术奖13项[8] - 尧山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挂牌运行,主导企业实现研发全覆盖[8]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 白龟湖科创新城汇集国内外企业、人才和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7] - 完善"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创新型企业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8] - 8英寸碳化硅单晶填补省内空白,高纯碳化硅粉体项目产能全国第一[3] 新能源与重大项目进展 - 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抽水蓄能电站及国家风光储实证试验平台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3] - 固态电解质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新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8] -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获国务院激励表彰[3] 文旅融合与城市升级 - 2024年平顶山第三产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22.57%,文旅新IP激发消费活力[10] - 依托"三苏、汝瓷、说唱"文化名片打造消费场景,实现老工业基地与青年群体双向奔赴[10] - 白龟湖畔通过音乐会、展览等活动构建城市新潮"会客厅",刷新城市形象[10]
山西9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山西民营企业上榜情况 - 山西省共有9家民营企业入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位列第88位至第495位之间[1] - 上榜企业包括山西鹏飞集团 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 山西建邦集团 长治市南烨实业集团 山西潞宝集团 永泰能源集团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和山西锦绣大象农牧集团[1] - 4家山西民企进入榜单前200名 其中鹏飞集团排名第88位 为山西唯一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的企业[1] 企业营收表现 - 山西9家上榜民企合计营收达4634.51亿元 较2024年增加约460亿元 较2023年增加约377.5亿元 较2022年增加约1060亿元[1] - 鹏飞集团继续保持千亿营收规模 排名较上年上升4位[1] 制造业榜单表现 - 山西省11家民营企业入选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包括晋城钢铁 晋南钢铁 建邦集团 南烨实业 潞宝集团 安泰控股 锦绣大象农牧 梗阳投资 宏达钢铁 高义钢铁和阳光焦化集团[2]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山西省委省政府通过系列改革举措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各级部门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 - 民营经济主体数量稳步增长 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规模质量不断提升 已成为山西经济的重要支柱[2] - 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能源转型 产业升级和多元发展 融入国家战略和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大局[2] 全国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共有6379家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参与[3] - 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3]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3]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额超10亿元 占比48.00%[3]
在开放的中国共求更多的合作
经济日报· 2025-08-26 12:37
外资企业山西行活动概况 - 8月20日至22日外资企业中国山西行活动吸引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40家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参与 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1] - 活动期间外资企业代表与山西政府部门深度对话 探讨合作新机遇并寻求共赢新路径[1] - 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从2020年500余家增长至900余家 2025年1月至6月吸引外资4.18亿美元 同比增长46.65%[4] 外资企业关注领域 - 加拿大企业关注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品牌落地领域合作机会[3] - 比利时企业重点关注第三代半导体 合成生物 现代医药和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3] - 东盟企业代表团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 能源装备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3] - 瑞典阿法拉伐公司看好山西能源化工 环保等领域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4] - 澳大利亚ZYF生物科技关注农业科技和健康产品研发合作领域[5] -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寻求在新能源 生命科学 生物制药等多元领域业务合作[5] 外资企业投资信心 - 多家外资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看好山西发展前景及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潜力[1] - 东盟经贸促进会指出泰国正大集团等企业持续加码中国投资 认可中国政策稳定性与长期投资价值[3] - 罗克韦尔自动化强调中国拥有庞大能源网络转型红利 全球领先算力基础设施及丰富工业应用场景[5] - 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 同比增长14.1% 反映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6] 山西产业转型成效 - 山西正从传统能源基地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热土转变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3][4] - 政府服务高效务实 招商引资专业性和诚意获得外资企业认可[3] - 中国贸促会会长表示山西将为高科技发展和创新带来巨大潜力和能量[4]
近40家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走进中国山西谋共赢—— 在开放的中国共求更多的合作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7
外资企业投资山西活动概况 - 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家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参与山西行活动 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 [1] - 活动聚焦考察交流与政府深度对话 探讨合作新机遇和共赢新路径 [1] 外资企业关注领域 - 加拿大企业关注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品牌落地领域 [1] - 比利时企业重点关注第三代半导体 合成生物 现代医药和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1] - 东盟企业代表团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 能源装备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 [2] - 瑞典阿法拉伐公司关注能源化工和环保领域的转型升级机遇 [2] - 澳大利亚企业关注农业科技和健康产品研发领域合作 [2] -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寻求新能源 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等多元领域合作 [3] 山西产业发展优势 - 正从传统能源基地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热土转变 [1] -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政府服务高效务实 [2] - 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2] - 拥有丰富的农业和医药资源 [2] - 能源网络及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红利 拥有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 [3] 外商投资数据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从2020年500余家增长至900余家 [2] - 2025年1月至6月山西省吸引外资4.18亿美元 同比增长46.65% [2] - 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 同比增长14.1% [4]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信心 - 认可中国政策稳定性与长期投资价值 [2] - 中国工业体系应用场景丰富 制造业完成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迭代 [3] - 中国能源转型决心坚定 成果显著 [2] -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共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