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连续9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近200亿!或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8-11 18:53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2015-2023年营业收入总计198.76亿元,其中2015年虚增6.94亿元(占比9.34%)、2016年24.52亿元(28.27%)、2017年24.20亿元(26.97%)、2018年32.59亿元(35.18%)、2019年56.34亿元(49.38%)、2020年24.83亿元(35.38%)、2021年18.05亿元(21.11%)、2022年7.35亿元(10.72%)、2023年3.94亿元(6.65%)[5][6]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各年占比分别为0.42%、1.44%、0.99%、13.56%、64.88%、11.35%、22.11%、6.44%、0.50%,其中2019年虚增幅度最大达2190.52万元[5][6] - 虚假贸易模式包括:2015-2021年通过子公司参与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无实际货物流转),2018-2020年组织IT系统虚假贸易,2022-2023年开展服务器及笔记本虚假贸易[5] 欺诈发行与退市风险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募集资金12.50亿元的文件引用了2018-2020年虚假财务数据[6] - 已连续三年(2021-2023)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且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导致股票被实施ST[8] - 2024年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 - 若证监会最终认定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终止上市[9]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3家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锦州港、普利制药、卓朗科技)[10] - 当前另有7家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类似风险,包括*ST苏吴、*ST紫天等3家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元道通信等4家仍在调查中[11]
这家公司连续9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近200亿!或被强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8:28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5年至2023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总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3][4] - 分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015年6.94亿元(占当期9.34%)、2016年24.52亿元(28.27%)、2017年24.20亿元(26.97%)、2018年32.59亿元(35.18%)、2019年56.34亿元(49.38%)、2020年24.83亿元(35.38%)、2021年18.05亿元(21.11%)、2022年7.35亿元(10.72%)、2023年3.94亿元(6.65%)[3] - 分年度虚增利润:2015年67.36万元(占当期0.42%)、2016年243.88万元(1.44%)、2017年242.24万元(0.99%)、2018年1282.80万元(13.56%)、2019年2190.52万元(64.88%)、2020年1542.38万元(11.35%)、2021年894.46万元(22.11%)、2022年370.74万元(6.44%)、2023年788.21万元(0.50%)[3] 欺诈发行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引用2018-2020年虚假数据,募集资金总额12.50亿元[4] - 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1][5][6] - 公司连续三年(2021-2023)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且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5] 审计与监管状况 - 2023年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深圳旭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股票先后被实施ST(其他风险警示)和*ST(退市风险警示)[5] - 目前尚未收到正式处罚决定,但若最终认定违法将导致退市[6]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3家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锦州港、普利制药、卓朗科技)[6] - 除该公司外,另有7家公司(包括*ST苏吴、*ST紫天等)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7]
*ST高鸿: 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23
公司违规及立案调查情况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2]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2] - 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条款 [1][3] 财务造假细节 - 2015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6.94亿元 24.52亿元 24.20亿元 35.18亿元 49.38亿元 35.38亿元 21.11% 56.12亿元 24.68亿元 17.96亿元 7.32亿元 3.86亿元 [2] - 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67.36万元 243.88万元 242.24万元 1,282.80万元 2,190.52万元 1,542.38万元 894.46万元 370.74万元 788.21万元 [2] - 虚增收入占各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49.38% 虚增利润占利润总额比例最高达64.88% [2] 欺诈发行认定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引用2018至2020年虚假财务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2]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2] 退市风险及后续安排 - 公司股票可能因重大违法被终止上市 [1][3] - 截至公告日尚未收到正式处罚决定 公司将配合证监会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最终退市与否以正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结论为准 [3]
*ST高鸿: 关于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23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2][3] - 2015年至2021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6.94亿元、24.52亿元、26.97亿元、35.18亿元、49.38亿元、32.46亿元、56.12亿元 [3] - 2015年至2021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67.36万元、243.88万元、242.24万元、305.11万元、977.69万元、308.19万元、894.46万元 [2][3] - 2022年和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7.35亿元、3.94亿元,虚增营业成本7.32亿元、3.86亿元 [3] - 虚假收入占各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64.88% [3] 欺诈发行股票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虚假业务数据 [4] - 2021年4月证监会批准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募集资金总额12.50亿元 [4]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因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5] -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ST) [1] - 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1] - 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5] 监管处罚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5] - 证监会认定公司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5]
*ST广道: 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九次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23:17
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12月4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3] - 2025年6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5】12号),认定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3] -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0.5.4条,若最终决定终止上市,股票将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首日无涨跌幅限制 [2] 立案调查及风险提示进展 - 公司自2025年6月13日起连续发布九次风险提示公告(最新为2025-070号公告) [3][4] - 目前尚未收到正式处罚决定,但需配合证监会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若北京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公司将申请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 [4] 公司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明确表示未筹划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 [3][5] - 提醒投资者注意股价炒作风险 [3][5]
深交所向*ST高鸿发出关注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3:05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电信增值业占比35.31% [1] - 3G-IT连锁销售业务占比33.01% [1] - 企业信息化服务业务占比30.98% [1] - 其他业务占比0.69% [1]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因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3]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3] - 上述行为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 深交所将启动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纪律处分程序 [3]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2.21元 [3]
深交所将对*ST高鸿及相关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新浪财经· 2025-08-08 21:12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通过参与、组织开展虚假贸易业务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 [1]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数据 [1] - 公司行为构成欺诈发行 [1] 监管措施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向公司发出关注函 [1]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公司行为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 - 深交所将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1]
*ST高鸿: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格隆汇APP· 2025-08-08 18:40
公司违规行为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1]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1] 退市风险 - 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一项及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1] -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 - 最终结果以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书为准[1]
又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可能涉及财务造假……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1:16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黄永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于2024年4月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股票存在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若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触及相关情形将实施强制退市 [2] 公司经营与财务 -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立案事项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业绩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超过12亿元 [1] - 公司为大安全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提供中间件、网络信息安全及行业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2014年在创业板上市 [1]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A股市场超过60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2] -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立案主要原因 涉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关联交易、未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等问题 [3] - 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及高管被立案调查或留置 包括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郑铁江及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等案例 [3]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四次风险提示公告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并于2025年7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3] - 公司通过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2020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49,526.32万元、46,850.82万元、43,074.52万元和37,666.41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26.46%、26.39%、21.26%和16.82%[4]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48,068.05万元、44,823.70万元、41,082.09万元和35,544.47万元 占营业成本比例37.08%、35.47%、28.40%和20.95%[4] - 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和2,121.94万元 占利润总额比例2.89%、51.65%、26.42%和29.81%[4]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2] - 若根据正式处罚决定书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3][5]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7条和第9.5.8条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将申请停牌[3][7] -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并作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3][7] 股价异常波动 - 7月31日公司股价开盘跌停后盘中大幅上涨 波动剧烈[2] - 经核实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2] - 公司面临大额资金被占用尚未解决 AestheFill代理权不确定性等多重风险[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全力配合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 积极行使听证或陈述申辩等合法权利[3][5]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7] - 最终结果以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正式处罚决定为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