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电
icon
搜索文档
厦钨新能: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固态/NL优势明显-20250430
国联民生· 2025-04-3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NL正极材料优势明显,固态/钠电研发加速,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3][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133.0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6.3%,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4.1%;2025Q1营收29.77亿元,同比-9.8%,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8%、环比-7.8%,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8.5%、环比+5.6% [4][12]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 - 2024年销售毛利率9.76%,同比+1.77pct,销售净利率3.67%,同比+0.61pct;钴酸锂销量4.62万吨,同比+33.52%,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同比+37.5%;2025Q1销售毛利率9.59%,同比+1.99pct、环比-0.45pct,销售净利率3.85%,同比+0.5pct、环比+0.22pct [13] NL正极材料优势明显,固态/钠电研发加速 - NL全新正极材料结构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升,有望用于3C消费电子等领域;固态电池领域,氧化物路线固态正极已供货,硫化物路线正研发,已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生产;钠电方面,2.0 - 4.0V层氧钠电材料完成量试,高电压层氧钠电进入中试,聚阴离子钠电用于储能前景广阔 [1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7/205.2/233.6亿元,同比分别+19.36%/+29.28%/+13.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11/12.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06%/32.88%/19.03%,三年CAGR为34.6%;EPS分别为1.81/2.40/2.86元,PE分别为25/19/16倍,给予“买入”评级 [15]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311|13297|15871|20519|23359| |增长率(%)|-39.79%|-23.19%|19.36%|29.28%|13.84%| |EBITDA(百万元)|1014|928|1295|1629|189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7|494|761|1011|1204| |增长率(%)|-52.93%|-6.33%|54.06%|32.88%|19.03%| |EPS(元/股)|1.25|1.17|1.81|2.40|2.86| |市盈率(P/E)|36.7|39.2|25.4|19.1|16.1| |市净率(P/B)|2.3|2.2|2.1|1.9|1.8| |EV/EBITDA|16.9|21.2|15.5|12.6|11.0| [16]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1587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761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 [18][20]
天赐材料(002709):电解液盈利有望改善,前沿技术布局领先
东方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4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1.20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电解液价格下跌,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至0.53、0.81元,新增2027年预测值1.15元 [4] - 公司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盈利拐点已现,有望企稳向上;研发创新持续推进,强化长期竞争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05亿、125.18亿、154.89亿、184.38亿、211.12亿元,同比增长-31.0%、-18.7%、23.7%、19.0%、14.5% [6] - 营业利润分别为23.43亿、6.65亿、13.81亿、20.84亿、29.58亿元,同比增长-65.9%、-71.6%、107.7%、51.0%、41.9% [6]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1亿、4.84亿、10.23亿、15.47亿、21.99亿元,同比增长-66.9%、-74.4%、111.4%、51.2%、42.2% [6] - 每股收益分别为0.99、0.25、0.53、0.81、1.15元 [6] - 毛利率分别为25.9%、18.9%、20.7%、22.6%、24.9%;净利率分别为12.3%、3.9%、6.6%、8.4%、10.4% [6]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6%、3.7%、7.5%、10.4%、13.3% [6] 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龙头迎向上拐点 - 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2025年一季度营收34.89亿元,同比增41.6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30.80% [10] - 2024年电解液销量超50万吨,同比增约26%,但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2025年随着需求增加,开工率提升,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10] - 磷酸铁2024年交付量超9.5万吨,同比增109%,预计仍亏损;2025年出货量增加,有望减亏 [10] - 公司单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于24Q3触底,24Q4以来盈利能力修复,25Q1毛利率与净利率回升至19.2%和4.2% [10] - 公司持续开发电解液新产品,3月发布5V体系电解液,2025年有望实现多个项目中试或量产 [10] - 固态电池方面,开发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钠电方面,有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现有产线可快速切换,具备量产条件 [10] 可比公司估值水平 - 选取新宙邦、多氟多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给出了各公司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数据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给出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 [12]
碳中和领域动态追踪(一百五十五):上海车展趋势观察:大电量增程、商用车电动化、宁德时代引领新技术
光大证券· 2025-04-2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车展新车型发布,大电量增程、商用车电动化等趋势有望带动锂电需求,新技术突破有望催化固态电池、钠电等主题行情,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厦钨新能、上海洗霸、有研新材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宁德时代引领新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推出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三款颠覆性动力电池产品 [1] - 自生成负极新技术应用超预期,相关电解液添加剂和补锂剂环节有望受益 [1] - 骁遥双核+自生成锂/钠负极是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前拉开代差的产品 [1] - 钠新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突破低温、启停场景,有望带来新增长曲线 [1] - 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峰值充电功率12C同时续航800km,快充差距缩窄 [1] 增程车型有望成为电动化下半场主力 - 增程式混动车型具备纯电驾驶性能和智能化优势,解决长途续航焦虑,或成国内电动车企业出海利器 [2] - 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增程赛道,部分新车型在车展亮相 [2] - 2024年增程式汽车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快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动增速 [2] - 22 - 24年,国内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3.6%增至9.1%,若增程与纯电平权,或刺激需求 [2] 大电量增程成为趋势 - 增程式混动车型纯电续驶集中在100 - 200km,新车型迈向400 + km纯电续航,电池容量先变大再变小 [3] - 小鹏首款增程车型实现430km纯电续航+5C超充,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纯电续航400km以上+4C超充 [3] - 欣旺达增程专用电池包支持2 - 6C补能,已配套理想L系列车型,插混电池相关材料或将受益 [3] 重卡等商用车电动化加速 - 2020年商用车保有量约占汽车12%,产生交通领域56%碳排放,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渗透率仅17.9% [3] - 电池企业将目光转至商用车领域,推出商用车电池及充换电解决方案 [3] 电池企业加码商用车重卡领域布局 - 欣旺达推出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实现1.4MW超大功率3.5C稳定充电,构建超充网络 [4] - 中创新航至远重卡产品支持800kWh续航530km,系统循环寿命4500圈,全生命周期降本 [4]
节后新低!市场企稳回升还需什么信号?
格隆汇APP· 2025-03-26 17:31
大盘及板块表现 - 两市总成交缩量8.26%至11543亿创春节后新低微盘股反弹超2%但盘面轮动修复特征明显 [1] - 机器人板块修复强势机床领涨南方精工二连板林州重机等涨停工业母机板块资金流入15.16亿 [1][2][3] - 化工涨价板块持续走强中毅达三连板江天化学20cm二连板海洋经济方向太阳电缆四连板 [3] 行业涨幅及资金动向 - 鸡肉板块涨幅3.91%资金流入2.29亿猪肉板块涨2.12%流入4.09亿养殖链表现突出 [2] - 汽车拆解涨2.44%流入3.09亿胎压监测涨2.05%HJT电池涨2.04%资金流入10.44亿 [2] - 稀土永磁涨1.91%流入11.76亿华为汽车涨1.78%流入11.58亿特斯拉概念涨1.70%流入16.18亿 [2] 国际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预测恒生指数年内目标258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83点潜在涨幅8% [4] - 三大结构性驱动力包括企业自律性增强股东回报率提升指数成分向优质低敏感行业调整 [4] 市场风险与节点 -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及4月30日财报截止日前业绩压力测试或加剧市场波动科技线估值仍处高位 [5] - 风格漂移基金季末调仓或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量低迷下反弹持续性存疑 [5] 后续关注方向 - 机器人全产业链及智元机器人概念股或存布局机会财报日历显示4月业绩披露密集期 [6] - AI应用光伏有色金属稀土等题材轮动强度需观察市场情绪回暖信号 [3][6]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应用“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6 18:05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趋势 - 全球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需求快速增加 [2]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及电动摩托车兴起推动锂电化趋势 [2] - 大圆柱电池成为新兴主流路线之一,电池企业纷纷投入开发并推进量产 [2] 多氟多大圆柱电池产品与市场应用 - 公司创新性设计40/42/46/60/65等系列大圆柱电池,满足多元化需求,在30度电以内、100Ah容量的应用场景具备综合优势 [2] - 2024年大圆柱电池订单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饱满,主要出货领域包括汽车动力、轻型车、家储、便携式储能 [3] - 产品矩阵覆盖四大领域:海外储能市场(软包/方形)、汽车领域(60/65系列)、户外电源/家储(40/42系列)、国内轻型车市场(40/46/60系列) [4] - 全系列大圆柱装车量国内位列前茅,客户包括奇瑞、五菱、爱玛、金彭等 [4]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公司采用全极耳工艺,去年出货量四五千万颗,产线效率50ppm至150ppm,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集成安全、容量、成本最新成果 [6] - 全极耳结构内阻更低、安全性更高、充放电效率更优,已成为行业普遍技术路线 [6] - 当前产能12GWh,年底将达30GWh,产线支持40/46/60系列柔性切换,换型时间短效率高 [6] 钠离子电池研发与市场逻辑 - 公司2017年起布局钠电核心材料,2022年完成大圆柱钠离子电池装车测试及冬标测试,与中国铁塔联合研发储能应用 [6] - 钠电市场拓展基于成本优势与性能差异化逻辑,适合低温场景及价格敏感领域 [7] - 钠电产业化需产业链协同降本并快速切入合适需求场景 [7] 海外家储与轻型车市场前景 - 海外家储/便携式储能在亚非拉地区需求旺盛,大圆柱电池因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成为30度电以下场景最优选 [8] - 国内两轮锂电渗透加速但市场乱象频发,公司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通过双向泄压防爆等技术实现极致安全 [8] - 行业需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共同保障安全,推动大圆柱电池在轻型车市场应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