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战略
搜索文档
现代投资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前三季度优化债务结构助推盈利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19
10月29日晚,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900.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6.70%;基本每股收益0.2586元, 同比增长10.28%。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经营,财务成本控制成效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为5.9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27亿元减少1.31亿元,降幅达17.9%。 融资成本的下降直接提升了公司盈利水平。公司通过优化债务结构、控制有息负债规模等方式实现财务 成本的有效管控。长期借款余额由期初的206.01亿元降至200.0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 至27.64亿元。 现代投资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夯实高速公路主业,推动多元业务规模化 发展,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与经营质量。(CIS) 在"两翼"业务方面,金融服务板块中,大有期货"保险+期货"业务规模稳步扩大,期货子公司持有的基 金及信托产品较期初增长38.76%;银行子公司客户存款与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11.34亿元。产业经营板 块中,现代环境科技旗下多家企业续办经营许可并新增产能,在智慧污水 ...
北新建材(000786):需求下滑致营收、业绩承压,海外扩张持续推进
国投证券· 2025-10-28 13:0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北新建材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5] - 设定6个月目标价为29.54元,较2025年10月27日股价23.65元存在约24.9%的上涨空间 [5] - 目标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14倍 [8]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短期业绩因下游石膏板、防水、涂料需求下滑而承压,但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其通过渠道拓展稳固市场地位,并加速推进海外扩张以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1][3][8] - 公司国际化转型持续推进,意向收购境外建筑材料公司100%股权,并聚焦四大区域市场,泰国石膏板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3] - 考虑到下游需求疲软及经营压力,报告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但认为其中长期成长可期 [8]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9.05亿元,同比下降2.25%;归母净利润25.86亿元,同比下降17.7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63.47亿元,同比下降6.20%;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下降29.47% [1] - 营收与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下游需求不振、市场竞争加剧及成本上升所致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9.53%,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7.79%,同比环比均显著下滑 [2] - 期间费用率为14.27%,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上升0.61和0.42个百分点 [2] - 销售净利率为13.34%,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5.3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3.13%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22亿元、278.10亿元和297.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39%、7.29%和6.83% [8]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8亿元、35.88亿元和39.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04%、11.84%和10.40% [8] - 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5倍、11.2倍和10.2倍 [8] 业务与战略进展 - 公司为石膏板行业绝对龙头,积极开拓家装、县乡等渠道以实现市场全面覆盖 [8] - “一体两翼”战略海外落地持续推进,海外扩张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3]
中国铁塔(00788.HK):筑通信“压舱石” 启数字“新引擎”
格隆汇· 2025-10-19 12:5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14年由三大运营商发起成立,承担国家战略通信基础设施使命,是全球最大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站址规模超过210万个,总资产规模超过3300亿元,净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 [1] 发展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实施以运营商业务为“一体”、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1] - 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718.19亿元增至2024年的977.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8% [1] - 净利润从2018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7.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25% [1] 核心业务运营 - 塔类业务是公司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贡献超过七成的收入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塔类站址数211.9万个,较上年底增加2.5万个,运营商塔类租户达357.9万户,较上年底增加3.5万户 [1] - 运营商塔类站均租户数从2018年的1.47户提升至2025年H1的1.72户,显示共享水平持续提升 [1] - 室分业务覆盖面积累计达到138.5亿平米,高铁隧道及地铁覆盖里程累计达30,878公里 [1] 新兴业务增长 - 智联业务依托“铁塔视联”等产品,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其塔类租户数由2021年的19.9万个增长至2025H1的26.5万个 [2] - 能源业务方面,换电业务已覆盖全国320多个城市,累计部署换电网点8.1万个,付费用户突破147万,市场占有率近50% [2] - 换电业务日均换电次数超过200万次,公司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轻型电动车换电运营商 [2] 股东回报与利润前景 - 公司分红派息率持续提升,从2018年的14.98%升至2024年的68.19%,并于2024年首次派发中期股息 [3] - 2025年董事会派发中期股息0.1325元/股,中期股息同比增长21.6% [3] - 公司折旧及摊销成本占50%以上,随着部分收购的运营商铁塔折旧在2025年底逐步完成,公司利润有望加速释放 [3]
每周股票复盘:龙江交通(601188)拟收购水运公司拓展石墨产业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0-19 04:25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收盘价为3.46元,较上周下跌0.57%,本周最高价3.55元,最低价3.4元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45.17亿元,在铁路公路板块中排名第28位(共33家公司),在A股市场中排名第3457位(共5158家公司) [1] 战略收购与业务布局 - 拟以自有资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的黑龙江水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不高于评估价15,710.28万元 [3][9] - 此次收购旨在推进公司"一体两翼"战略中的新材料产业布局,培育第二主业 [3] - 收购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7] 公司治理与资本变动 - 拟于2025年10月15日注销已回购的10,408,656股股份,注销后总股本将由1,315,878,571股减少至1,305,469,915股 [4][9] - 收购事项及相关议案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2025年10月31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股东将回避表决 [3][9]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标的公司2025年1-7月实现营业收入87,851,298.90元,净利润7,638,956.61元 [5][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计894,904,052.89元,负债合计886,300,615.76元,所有者权益为8,603,437.13元 [5] - 标的公司计提预计负债15,000,000.00元,用于应对未决诉讼事项 [5] 资产评估与交易细节 - 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对标的公司进行评估,评估值为15,710.28万元,较其账面净资产3,227.45万元增值386.77% [6] - 公司同时决定启动养老保险试点户规范衔接工作,预计2025年支付约1,664.37万元 [3][9]
桂林三金: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日报· 2025-10-17 22:1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研发管线,调整人员结构,提高研发效率 [2] - 公司致力于构建核心竞争力 [2]
中国铁塔(00788):筑通信“压舱石”,启数字“新引擎”
天风证券· 2025-10-17 16:2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9亿元、166.1亿元、175.6亿元 [5] - 核心观点:公司作为全球最大通信基础设施运营商,塔类业务收入稳定,“一体两翼”战略打开新成长空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5]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背靠三大运营商,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 [1] - 截至2025年6月底,站址规模超过210万个,总资产规模超过3300亿元,净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 [1] - 全球铁塔行业格局集中,大型塔企拥有的铁塔数量占比为87.4%,公司铁塔数量占全球总量的53% [47][49]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718.19亿元增至2024年的977.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8% [2] - 净利润从2018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7.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25% [2] - 净利率从2018年的3.69%提升至2025年H1的11.61% [33] - 分红派息率持续提升,从2018年的14.98%提升至2024年的68.19%,2025年中期股息为0.1325元/股,同比增长21.6% [5][45] “一体”业务:运营商业务稳健发展 - 塔类业务是公司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贡献超过七成收入,2024年收入为756.89亿元 [3][77] - 塔类共享水平持续提升,站均租户数从2018年的1.47户增加到2025年H1的1.72户 [3][81] - 室分业务保持较高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6.64亿元,同比增长12.0%,覆盖面积累计达138.5亿平米 [3][93] “两翼”业务:创新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 智联业务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从2021年的40.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89.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 [4][107] - 能源业务以换电为核心,截至2025年6月,付费用户突破147万,市场占有率近50%,日均换电次数超过200万次 [4][119] - 两翼业务资本开支占比呈增加趋势,2025年H1达到20% [36] 盈利预测与增长动力 - 预计塔类业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0.4%、-0.5%、-0.6% [128] - 预计室分业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2%、10%、9% [128] - 预计智联业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8%、17%、15% [129] - 预计能源业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9%、8%、7% [129]
龙江交通“一体两翼”布局净利增19% 拟1.57亿关联收购水电资产加速转型
长江商报· 2025-10-17 08:09
资产收购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公开挂牌竞价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水运公司100%股权,挂牌价1.5亿元,最高出价不高于评估价1.57亿元 [2] - 水运公司核心资产为大顶子山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6万千瓦,目前各类资产均正常运营 [5] - 本次收购旨在获得对水运公司及其大顶子山水电站的控制权,是公司推进“一体两翼”战略中产业翼发展的重要举措 [2][10] 收购标的财务状况 - 水运公司2024年及2025年前7个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和8785.13万元,净利润2532.75万元和763.9万元 [6] - 截至2025年7月末,水运公司资产总额8.95亿元,负债总额8.86亿元,净资产860.34万元 [7] - 交易评估价值约为1.57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1.25亿元,增值率达386.77% [7]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8.74%;净利润9474.98万元,同比增长19.12%;扣非净利润9882.75万元,同比增长17.37% [3][10] - 公司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两年半业绩提升 [3][10] - 2025年上半年通行费收入为1.63亿元,同比增长4.85% [11] 新能源与新材料业务布局 - 公司加速推进新材料与新能源业务,此前已竞得瑞通公司60%股权(对价1.74亿元)及黑龙江诺康石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对价3098.24万元) [9] - 通过全资子公司龙源投资建设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1.07亿元,已完成139个点位布局,总装机规模达17.13兆瓦 [9] - 收购水运公司可为公司石墨产业发展提供绿色电力保障,加快石墨产业一体化发展 [10] 公司主业概况 - 公司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拥有哈尔滨到大庆段132.8公里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 [10] - 子公司龙运现代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出租车运营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10]
龙江交通:新能源产业布局逐渐扩大,石墨产业一体化项目逐步完善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5: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8.74%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9.12% [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72元,同比增长20%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85亿元,总资产为55.11亿元 [1] 战略执行与业务进展 - 公司加紧推动“一体两翼”战略落地,夯实高速公路主业的同时推进新能源与石墨产业项目 [1] - 高速公路收费业务为核心贡献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通行费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4.85% [2] - 新能源产业布局加速,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点位达139个,装机规模达17.13MW [2] - 石墨产业一体化项目持续加强,正积极推进工农村石墨矿开采前期工作及相关备案手续 [2] 重大资产收购 - 公司拟以不超过1.57亿元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水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4] - 水运公司拥有大顶子山水电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6万千瓦 [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水运公司资产总额8.95亿元,净资产860.34万元;2025年前7个月实现营收8785.13万元,净利润763.9万元 [4] - 收购该清洁能源资产旨在推进“一体两翼”战略落地,符合公司战略转型方向 [4]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穗甬控股于2025年6月4日至9月3日期间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9% [3] - 减持后,穗甬控股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4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5692% [3] - 公司表示减持行为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所致,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公司治理结构稳定 [3]
万达商管母公司又有人事变动,合生商业老将加入
36氪· 2025-10-10 10:42
核心人事任命 - 原合生商业总裁赵泽生加入大连新达盟,担任银翼投资公司总裁 [1] - 赵泽生曾主导打造北京朝阳合生汇、上海五角场合生汇等标杆项目,并构建高端物业产品线 [1] - 珠海万达商管任命许粉为首席运营官,负责运营体系工作 [2] - 公司总部设立运营、财务、人力资源三大体系 [2] - 7月肖广瑞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黄德炜和胡正伟担任联席董事长,黄德炜兼任首席执行官 [2] 公司战略调整 - 管理层强调回归经营本质,聚焦目标达成和消费者满意 [2] - 组织架构向一线倾斜,资源与激励聚焦于作为最小经营单元的一线广场 [2] - 太盟对新达盟的定位包含经营提升,需应对新进竞品通过灵活商务带来的挑战 [5] - 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旨在实现资产增值并加强资产流动性 [7] - 银翼投资平台负责新达盟项目的投融退,未来退出方式可能包括IPO、整体出售或私募REITs [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赵泽生的加入预计将加速一体两翼战略的实现 [7] - 新达盟及珠海万达商管的持续改革之路受到行业高度关注 [7] - 未来行业关注重点可能在于通过复杂结构与方式分类加强资产流动性 [7]
天眼查显示
搜狐财经· 2025-10-04 0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0.455亿元,同比减少16.4% [1] - 营收水平创近三年同期新低,不及2023年同期的511.2亿元,规模缩水近百亿 [1] - 公司连续两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但经营利润率为8.5%,毛利率为41.7%,显示出一定盈利韧性 [1] 上游产业链压力 - 国内生鲜乳价格自2021年9月阶段性高点后累计下跌近三成,上游原奶市场波动是乳企核心风险 [1]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9.135亿元,公司作为联营方承担5.445亿元亏损,较2024年同期的1.330亿元激增4倍,该亏损直接吞噬公司近四分之一归母净利润 [4] - 上游出现“价格下跌—产能不减—亏损扩大”的恶性循环,现代牧业上半年原奶产量166万吨,同比增14.6%,供给端调整严重滞后于需求变化 [4] 核心业务液态奶困境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17亿元,同比下滑超10%,营收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81.2%降至77.4% [6] - 液态奶下滑是“量价齐跌”与“创新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025年1-7月全国乳制品产量1659.2万吨,同比降1% [6] - 经济复苏乏力削弱高端常温奶需求,新式茶饮等替代品分流年轻消费者,2024年乳制品行业因竞品挤压销售额下滑3.1% [8] 新兴业务与战略落地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85亿元,同比增15.0%;奶酪业务收入23.739亿元,同比增12.3%,两大板块营收占比分别提升至9.3%和5.7% [8] - 冰淇淋与奶酪两大业务合计营收62.5亿元,尚不足液态奶业务下滑额的两倍,无法有效对冲核心业务失速压力 [8] - “一体两翼”战略落地遇阻,国际化业务如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但依赖价格战,海外未建立生产基地导致物流成本高企 [12] 产品创新与竞争格局 - 上半年推出超百款新品,但液态奶领域除特仑苏沙漠有机系列外,多数新品集中在“营养强化”等浅层创新,缺乏技术突破性产品 [8] - 与伊利“液态奶稳增长+奶粉高突破”的双轮驱动模式相比,公司业务矩阵单薄脆弱 [8] - 在奶酪之外的固态乳制品领域,如黄油、稀奶油等品类市场份额不足1%,且主要面向B端,缺乏C端品牌认知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