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搜索文档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这首歌感悟历史的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1 13:05
中俄历史情谊 - 习近平主席引用《喀秋莎》歌词,强调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4] - 苏联援华航空队在抗日战争中支援中国,中国地下工作者阎宝航为苏联提供关键情报 [6] - 二战期间中俄相互支援物资,开辟国际"生命线",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保存联合抗战史料 [7] - 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友谊牢不可破,两国情谊如黄河与伏尔加河般深厚 [8] 和平合作与战略协作 - 中俄元首共同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商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9] - 习近平主席强调反对霸权主义,中俄将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二战胜利成果 [9] - 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协作的联合声明,交换20多份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等领域 [11] 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 - 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两国举办舞剧《咏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文化交流活动 [12] - 中俄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文交流对夯实双边关系意义重大 [13][15] - 文化合作构筑中俄关系民意基础,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持续深化 [15]
记者手记 | 让胜利的光芒照亮人类历史新征程
新华社· 2025-05-11 11: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聚焦于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庆典及相关历史回顾,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公司经营、行业动态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符合要求的分析总结。
我的抗战|抗战·青春·记忆
新华社· 2025-05-11 09:4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提及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所有内容均围绕青年学者杨雅丽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活动展开。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本次分析无相关公司和行业内容可输出。
镜观·回响|历史的记忆和真相永不褪色
新华社· 2025-05-09 20: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历史事件和纪念活动分类的关键要点总结: 历史背景与战争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取得胜利[4] - 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以坚韧意志击败纳粹德国,解放被奴役人民[5] - 二战期间中苏合作: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向苏方提供关键情报[3],苏联援华航空队在中国多地参与对日作战并牺牲多名飞行员[3][17] - 台湾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回归中国版图,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9] 战后秩序建立 -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和苏联率先签署《联合国宪章》,50国代表参与旧金山会议[7] -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审判22名纳粹高层战犯[10]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12]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地区代表[14] 纪念活动与双边关系 - 武汉解放公园设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2005年有苏联飞行员遗属献花致敬[17] - 2007年中俄老战士通过视频会议追忆共同战斗经历[18] - 2015年南京举行凭吊苏联援华航空烈士活动,中俄学生代表参与[18] - 2015年北京举办俄罗斯反法西斯题材美术展展出76件作品[19] - 2020年上海举行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图片展展出80余幅历史照片[22] - 2025年计划在中国驻俄使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21]
俄罗斯红场阅兵式开始,有哪四大看点?中国“天团”将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8:15
阅兵式国际参与 - 20余国领导人出席红场阅兵式,包含中国、巴西、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1] - 13个国家的仪仗队将沿红场列队行进,美国和以色列退伍军人代表也将出席[1] - 上合组织、集安组织等国际组织派秘书长参与[1] 俄罗斯总统讲话 - 普京在讲话中强调俄将避免全球性冲突但不接受威胁[3] - 胜利日被描述为团结几代人的象征,承诺确保俄罗斯自由和安全未来[3] 中国军队参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119名官兵参加阅兵[4] - 彩排期间中国仪仗队引发当地华侨及留学生热烈反响,社交媒体传播高燃场面[7] - 中方表态参与体现对历史尊重及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7] 阅兵式军事展示 - 超过1万名军事人员参与,包含女兵方阵及多国军人列队[8][9] - 新型国产装备首次亮相,包括"天竺葵-2"无人机(翼展2.5米,航程2500公里)和"柳叶刀"巡飞弹[9][11] - T-34坦克领衔装备展示,S-400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等主力武器登场[9][11] - BMP"库尔干人"步战车和BTR"回旋镖"装甲车小批量测试中,计划未来替代现役装备[11] 历史背景与意义 - 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源于1945年德国投降书签署时间[12] - 自1995年起俄罗斯每年举行阅兵式,仅少数年份推迟[12]
影像志|新华社镜头下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新华社· 2025-05-09 14:54
1945年5月8日午夜,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此时,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苏联将5月9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 1945年6月24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1995年起,在每年的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 兵式及系列庆祝活动。 在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即将举行之际,让我们透过新华社的镜头,回望30年来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1995年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参加者和后方劳动者盛大检阅仪式在 俄罗斯 莫斯科红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宇 摄 1996年5月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1周年阅兵式上,海军学院的学员们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1998年5月9日, 军人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3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胡海昕 摄 2000年5月9日, 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5周年阅兵式上, 曾参加卫国战争的老兵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2001年5月9日, 在俄罗斯莫斯科,一名老兵带着晚辈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6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 ...
欧元兑美元涨0.1%,报道称特朗普与默茨同意需要快速达成贸易协议
快讯· 2025-05-09 14:28
欧元兑美元涨0.1%,报1.1235。媒体报道称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一 致认为贸易争端应迅速解决,并讨论了两国密切合作的必要性。根据德国总理办公室周四晚间发布的声 明,自周二上任以来与特朗普首次通话时,默茨还强调了德国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他明确表示德国支 持特朗普为推动结束俄乌战争所付出的努力,特朗普则祝贺默茨当选德国总理。 ...
2023年,美国或将迎来大衰退,3大红利即将消失,中国应该抓住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09 13:06
可以说,2022年的最大主题无疑是俄乌冲突,而美国在这一冲突中获得的三大红利,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躺赢"。不过,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在 2023年,这三项红利的消失似乎是大概率事件,一旦这些红利消失或趋于平稳,美国将很可能面临经济大萧条的局面。 首先,疫情带来的红利。美国作为较早"躺平"的国家,尽管经历了超过100万人因疫情而失去生命的悲剧,却在之后迅速恢复经济。国际上一些无法忍受长 期封锁的跨国制造企业,纷纷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加大了投资力度。这虽然未能完全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美国面临的困境。然 而,随着世界多个国家对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调整,这一红利似乎正在逐渐减弱。 直言不讳地说,2022年已经落下帷幕。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不难察觉,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国似乎巧妙地走在了获利的风口浪尖上。显而易见,这场 战争使美国的经济收获颇丰,这也是为何在其短短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战争的原因,这一切都表明了美国通过混乱来获利的策 略。那么,展望新的一年,美国或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可能迎来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中国,正好可以乘此机会实现赶超。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建 ...
中辉期货日刊-20250509
中辉期货· 2025-05-09 11:11
| 品种 | 核心观点 | 主要逻辑及价格区间 | | --- | --- | --- | | 原油 | 偏强 | 美国再次制裁伊朗,油价震荡偏强。美国制裁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部分船只与炼厂; | | | | OPEC+加速扩产,油价上行动力不足;商务部消息称,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 | | | SC【465-480】 | | LPG | 震荡 | 跟随成本端震荡调整。上游油价震荡调整,自身基本面矛盾点不大,前期关税扰动风险 | | | | 下降,主要反映在港口库存连续上升。PG【4380-4430】 | | L | 震荡 | 停车比例上升,需求逐步转淡,现货继续跌价,油价反弹,区间震荡。中长期,装置投 | | | | 产压力偏高叠加原油下行,逢高偏空。L【6970-7070】 | | PP | 震荡 | 油价反弹,仓单减少,现货跌势放缓,5 月装置计划检修量偏少。中长期,装置投产压力 | | | | 偏高叠加原油下行,反弹偏空。PP【6950-7050】 | | PVC | 偏弱 | 开工继续上行,上游累库,仓单持续注册,出口存转弱预期,基本面上行乏力,盘面偏 | | | | 弱震荡。关注春检力度及 ...
保卫亚洲货币,中美谈判前的金融暗战
吴晓波频道· 2025-05-09 08:36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 基于美元贬值的判断,持有美元的 ' 亚洲金主 ' 们很可能会出现 ' 大撤退 ' ,新台币的大幅度升值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当英国首相基尔 ·斯塔默的身影,投射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时,美国宣布达成"对等关税"以来第一份贸易协议。 特朗普表示,美英两国已经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英国政府同意在农业产品和进口美国食品方面让步,而美国则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 尽管如此,美国对英国这个 "铁杆盟友"依然保留了 10% 的基础关税——这被视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底线,就连英国也不能免俗。 最受世界关注的,其实还是中美两国的 "关税接触"。 根据外交部消息,应瑞士政府邀请,何立峰副总理将于今天访问瑞士,期间将和美国代表进行谈判。 尽管特朗普乐观地认为,中美两国将最终达成贸易协定,但在中国看来,中美双方碰面并不意味着谈判,也并不意味着中方会让步。 表面上,中美两国接触气氛还算融洽,谈判桌下却暗战不断,彼此较劲。在资本市场上,一些中概股做好了自美股退市的准备,并向港交所抛出 橄榄枝。 货币市场也风急浪高,就在中国国内欢度五一的时候,以港币和新台币为代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