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
搜索文档
文化体验+即时消费 熊猫邮局落地西博城
搜狐财经· 2025-08-31 09:55
公司业务拓展 - 熊猫邮局在成都开设第七家直营店博览店 位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2] - 新店采用"文化体验+即时消费"特色模式 成为"会展+邮政"融合的典型实践 [2] - 店内启用专属"熊猫邮局4号日戳" 设置西博城纪念印章和成都方言印章互动体验区 [2]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3年创建全球首家熊猫主题邮局 运营历史达12年 [2] - 品牌已发展成为全国邮政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主题邮局品牌 [2] - 形成特色鲜明的"交+旅+邮"服务实践平台 [2] 产品体系 - 文创衍生品以"熊猫 YOYO"为核心IP [2] - 产品线涵盖流沙冰箱贴、蜀锦风铃和熊猫玩偶等品类 [2] 战略定位 - 熊猫邮局作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文化符号 具有四川地域特色 [2] - 项目是推动主题邮局建设、赋能交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2] - 新店定位为成都会展经济与文化传播联动的全新窗口 [2]
科技赋能水上观光 激活水上旅游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27 11:54
行业趋势 - 水上观光经济持续升温带动造船企业生产旺季 全国多地出现订单量显著增加现象 [1][3] - 新能源船舶订单显著增加 因景区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船 新能源船具备噪音低、振动小优势 符合环保需求并提升游客体验 [3] - 观光游船产业加快升级 市场对更大运力、更高舒适度及更多复合功能船型需求明显增加 [9] 生产与订单 - 湖南沅江船舶企业产线满负荷运转 10多艘旅游观光船同步生产 上半年订单额超去年全年 生产计划排至11月 [3] - 1-7月沅江船舶制造业集群实现产值81.19亿元 同比增长15.3% [5] - 海外订单呈增长趋势 新增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订单 [5] 产品创新 - 科技元素融入游船运营 包括沉浸式夜游船与无人驾驶智能船 [5][9] - 沉浸式游船采用全景玻璃设计 结合投影与互动装置实现视听效果 支持观众与两岸场景演艺实时互动 [7] - 无人驾驶智能船配备激光雷达与多类传感器 实现自主航行、避障、精准靠泊及根据客流自动调度 [9] 政策支持 - 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交旅融合 加快航道与码头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水上观光品牌 [11] - 已打造36条国内"水上黄金旅游线" 涵盖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特色文化与沿海观光类型 [11]
杭州文旅、交通部门开展“三江两岸”乡村旅游交通线路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8-26 10:44
交旅融合创新实践 - 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推出杭州首条乡村“游运”专线 每日8:30从杭州火车东站发车 11:30抵达航川村 开通当日50个名额15分钟内售罄 预售期从10天延长至15天 车辆从38座升级至56座 3个月精准导客超3000人次 [3] - 航川村“139民宿”项目提供住一晚包三餐和旅游专车接送服务 价格为一天139元 项目从2023年试水12家民宿发展到30余家 总床位数突破700张 [3] - “游运”专线乘客68%来自杭州城区 上海嘉兴游客占比22% 其余来自宁波湖州等地 项目精准契合银发族乡村度假需求 [4] 资源整合与运营模式 - 当地组建“139乡宿联合体” 以航川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资源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区域联动的转变 [4] - 针对乡村文旅资源分散问题 交通部门已推出“径山禅意专线”“桐庐马岭古道直通车”等特色线路 服务热门节点并培育潜力项目 后续将开通直达安吉绍兴淳安等地村庄的专线 [6] - 杭州推进“三江两岸”乡村旅游交通线路建设 采用“大环+小环”形式 推动专线班车游船和绿道骑行等多种出行方式无缝衔接 旨在使乡村从“散装”变“整装” [7] 市场潜力与挑战 - 桐庐县梅蓉村春秋两季及周末客流量高 民宿一房难求 但非周末时段客流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 “三江两岸”沿线景区乡村节点间缺乏便捷高频次交通接驳 各景区吸引力差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不高 [7] - 交旅融合模式构建“水陆联动”绿色交通体系 契合年轻人低碳出行偏好 长远看有望推动乡村旅游从景点“孤岛”走向全域贯通 [7]
科技赋能+创新模式 乘游船观光避暑成暑期热门选择
央视网· 2025-08-26 06:51
行业需求与增长 - 水路出行成为文化旅游和避暑观光的首选方式[1] - 观光游船产品数量同比增长近20% 整体预订票量增长45%[2] - 桂林漓江景区票量预订增长近2倍 宜昌"两坝一峡"线路搜索热度增长10倍[4] 热门航线与区域表现 - 北海涠洲岛、杭州西湖、大理洱海等景区游船项目热度排名靠前[4] - 上海黄浦江游览单日最大客流量达3.1万人次[5] - 山东创新推出"跳岛游"海上旅游模式[7]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交通运输部指导各地重点打造36条精品航线[4] - 全国推进智能监控系统覆盖 2100处汽车客运码头安装AI视频分析设备[5] - 黄浦江日均行驶货船超过1400艘 实施"分道分区分时"安全管控机制[5][7] 服务优化与体验提升 - 行业推动交旅融合 改善硬件设施并提升服务质量[4] - 游船提供安全提醒服务 包括海域危险预警和水母蜇伤防护[7] - 游客反馈游船安全系数高 服务信息周到全面[7]
达州以交通旅游同频共振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沿途皆景,一路生“花”
四川日报· 2025-08-20 15: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达州推进省道201线复建工程 全长22.5公里 计划9月底完工 将成为巴山大峡谷景区继内环线后的又一交通要道[7] - 城宣大邻高速公路进入前期研究阶段 建成后将成为达州北上陕西南下重庆的快捷通道 串联宣汉县巴山大峡谷 开江县金山景区 大竹县五峰山景区[8][9] - 达州在建镇广高速公路 绕城高速公路西段 大垫高速公路和达石快速通道 达竹快速通道 达渠快速通道等 达石快速通道比现行国道缩减里程约40% 通行时间缩减约一半[9] - 规划新建直连宣汉县巴山大峡谷与万源市八台山的快速公路 桥隧比达78.5% 建成后通行时间比现有方案节省一半 计划年内动工[9] - 规划新建城宣大邻高速三墩互通至巴山大峡谷连接线 提档升级至欢喜坪 鱼泉山 大梁山的旅游路[10] 交旅融合发展战略 - 达州实施"以路连景"道路规划 推动交通与旅游同频共振 部署加密旅游道路网 推进高速公路旅游化改造 做优接驳服务[7][9] - 发展定制化旅游运输服务 打造航空铁路公路全覆盖的游客接驳服务网 鼓励运输企业开通景区直通车 发展旅游包车业务[10] - 计划编制全市公路旅游化改造方案 围绕"醉美巴山""康养胜地"主题 提炼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有机植入旅游元素[12] - 计划打造"十大最美自驾路" 连接峡谷竹海花海遗址景区民宿文物美食 让游客感受大巴山风光与巴文化底蕴[12] - 开发荔枝古道旅游线路 恢复青石板古道 部分古驿站 拦马墙等 进一步理清线路走向和资源状况[13] 景区升级与特色项目 - 巴山大峡谷景区启动创5A半年攻坚行动 对基础设施景观节点服务设施文化内涵智慧旅游5大类36项提档升级[13] -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改造翻新 拓宽广场通道 增加充电桩停车位 打造售票厅候车区 增设自助寄存柜自助售票机母婴室医疗室[14] - 大象洞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造5个主题 使用新型声光电设备营造沉浸式打卡场景[14] - 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路旅游环线全长11.6公里 获评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适合短途自驾游览[11][12] - 万八快速公路装饰号角主题景观琴键景观 在青龙嘴等乡村旅游景点设置观景平台[12]
陈济丁:内畅外联促交通运输提能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8-15 08:02
交通运输市场现状 - 已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4.8万公里、高速公路网19万公里、邮政快递网及世界级港口群,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1]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通过专项行动降低运输成本约2800亿元[1] - 存在跨区域联通堵点、物流运行质效不高、服务质效不足、制度规则不统一等问题[1] 政策导向与战略要求 -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2] - 需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重点推进内联外畅和软硬联通[2] - 提升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建设韧性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2] 区域协同发展措施 - 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贯通提质,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融合联通[3] - 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多通道联通及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建设[3] - 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3] - 实施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扩能升级,基本破除跨省航道碍航节点[3] 物流效率提升路径 - 推动交通物流要素向制造业集群延伸,促进设施联通与数据共享[4] - 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提供精细化供应链服务[4] - 制定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一单制""一箱制"技术标准[4] - 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发展直达货运班列并拓展高铁快运功能[4] 服务转型与消费促进 - 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景区客流运力动态监测机制[4] - 拓展自动驾驶/低空运输等新兴消费场景,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4] - 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建设充换电站[4] 市场监管机制优化 - 完善中欧班列/民航航线价格补贴机制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5] -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货车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5] - 推动船舶检验全国通检互认,统一检验流程和标准[5] - 健全网约车/网络货运等新业态监管规则,实施包容审慎监管[5]
河南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交通项目投资建设“双过半”
河南日报· 2025-08-02 07:15
高速公路建设进展 - 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目标为2025年底通车里程达1万公里以上 新增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 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 力争通车里程居全国第四位 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3] - 上半年全省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4亿元 占年度目标1000亿元的53% 其中2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2511亿元 占年计划的622% [3] - 17个计划通车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941% 将重点攻坚安罗 沿太行高速公路等通车项目关键制约 [3] 内河航运发展 - 上半年全省内河航运累计完成投资1002亿元 港口吞吐量达351438万吨 同比增长7033% [4] - 贾鲁河复航工程正推进省内立项与国家规划衔接 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打造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 [5] - 将制定《"11246"工程一体化建设意见》 推动《郑州港总体规划》编制和《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 [4] 交旅融合项目 - 上半年打造旅游公路1804公里 超额完成目标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栾川段石张线入选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 [6] - 罗山县初心路等7条公路入选全国美丽公路项目 旅游公路网总里程目标突破166万公里 [6] - 创新"服务区+旅游"等路衍经济新模式 推动交通线路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6] 交通枢纽建设 -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暑运期间人流物流保障有力 交通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实现"双过半" [2] -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明确加速推进工程项目 助力交通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乡村行·看振兴)国道219线“零公里”处 边陲村落焕发新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6:45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国道219线广西段现状全长704公里 串联竹山 金滩 德天跨国瀑布等多个热门景点 [4] - 广西正全力提质改造G219路段 其中防城峒中至东兴公路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另有7个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计划今明两年陆续开工 [4] - 交通改善使竹山村从2000年前交通不便产业受限的状态转变为发展坦途 带动旅游业和海产品销售 [2] 旅游业增长 - 竹山村核心区域的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于2024年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 [4]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 成为中越友好往来纽带 [4] - 暑期众多游客到竹山村度假 打卡零公里纪念坛 山海相连地标广场 大清国一号界碑等景点 [2] 商业与收入提升 - 竹山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人民币 交通改善带动旅游业和海产品销售 [2] - 村内登记注册商铺从寥寥无几发展到上百家 撂荒地有企业投资发展农业 [2] - 返乡青年在边贸 旅游 生蚝养殖等领域开拓新局 [2] 景区与活动发展 - 中越界河游 中越跨境骑行等景区相关活动办得如火如荼 [4] - 广西将优化G219沿线设施 提升路容路貌 打造高品质国家边关旅游风景道 [4] - 国道219线被定位为促进边疆发展 民族团结 交通旅游融合的黄金通道 [4]
上半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经济“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37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6] 县域新能源消费崛起 - 贵州龙坑镇汽车城上半年新增5个汽车品牌 客流量增长20% 新能源车销售额占比达45%(15亿元总销售额) [1] - 县域公共充电桩1-5月增量11.9万台 同比激增96.7% 催生"纯电露营"等新消费业态 [2] - 西部省份(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充电桩建设突出 带动户外装备市场规模扩张 [1][2] 城市首发经济爆发 - 成都上半年新增首店395家 总量突破4000家 春熙路商圈平均每2天推出1场首展 [3] - 全国24城上半年新开品质首店2664个(+21%) 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数量领先 厦门/天津/南京增速快 [5] - 成都政府培育60余家首发经济重点企业 推出60余款首发新品 带动锦江区消费增长6.8%(超全国均值) [4][5] 交旅融合新趋势 - 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覆盖23省 内河客运旅游成为消费新引擎 [6] - 上半年新增75条银发旅游专列 累计开行超360列 "五一"期间老年客群酒店预订量增37% [6][7] - 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三亚成银发族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99元(+11.8%) [6][7]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2: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