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
搜索文档
涵养医德 精进医技 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家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强调以优质高效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1]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扎实推进 重点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2] - 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关注中医药特色疗法和师承教育 [1][2] 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儿童孕产妇健康管理获重点关注 [1] - 人均预期寿命指标持续改善 2024年达到79岁 反映医疗服务体系成效 [1] -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2] 人力资源建设 - 医务工作者被定位为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 职业崇高性获政策层面强化 [2] - 强调医德医风医道建设与医学科技进步并重 [2] - 执业环境和社会氛围优化成为政策重点 包括激励保障政策落实和先进典型宣传 [2]
刘国中在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时强调 涵养医德 精进医技 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新华社· 2025-08-19 19:04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家强调传承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并推进医学科技进步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 - 政策要求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需扎实推进以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2] 医疗服务发展 - 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岁反映医疗行业对健康水平的显著贡献 [1]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儿童孕产妇健康管理成为基层医疗重点发展领域 [1] - 中医药特色疗法和师承教育体系获得政策层面重点关注 [1] 行业资源投入 - 要求落实医务工作者激励保障政策以改善执业环境 [2] - 强调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 - 政府高层直接参与医疗机构调研体现对行业支持力度 [1]
董家鸿院士:尽吾辈之所能让更多百姓获得健康
人民网· 2025-08-19 17:08
活动概况 - 京东健康与人民健康联合主办"医者有光——2025中国医师节特别活动" 于8月17日在北京举行[1] - 活动汇聚多位院士专家及数十位医生患者代表 以"医者初心"为主题探讨医患关系[1] 医师职业精神 - 医师被定义为承载生命重托和人民期望的光荣神圣职业 需具备顶天追求立地情怀和惠民行动[1] - 医务工作者是健康中国建设主力军 承担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1] - 好医生需具备四大特质:慈悲情怀、博学知识、专注精神和慎独自律[2] 医学教育与实践 - 医学事业需终身学习 涵盖专业知识及人文社会艺术领域 并掌握患者沟通技巧[2] - 行医需专注细节 从书写病历到手术操作均需持续精进 谨记"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开别人开不了的刀"[1][2] 行业挑战与展望 - 当前面临老龄化社会挑战 医疗资源均衡分配 医患关系和谐共建等核心议题[1] - 医学发展需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在技术精进中维护生命尊严[1]
广东举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主题文化活动 20名医护获“最美”称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9 15:34
行业活动与表彰 - 广东省举办2025年中国医师节主题文化活动 表彰20名"最美医务工作者" 包括医生11名 护士6名 药师1名 医技人员2名 [1] - 获奖医务工作者涵盖医学大家 学科带头人 基层健康守护者 医疗援建者 援外专家及基层护理能手等多类型人才 [1] - 活动通过歌曲 舞蹈 朗诵 杂技 小品等艺术形式展示广东医生救死扶伤事迹和职业风采 [1] 人力资源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医务工作者达120万人 [1] -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5万人 较上年同比增长4.4% [1] - 卫生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实现稳步提升 [1]
致全市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郑州日报· 2025-08-19 08:48
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 全市医务工作者在深化医改、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应急救援、健康促进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1] - 行业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1] 政策支持与方向 - 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创造良好生活环境[2] - 行业需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发展要求,弘扬医德医风、提升医术水平[1] - 推动健康郑州、健康中原建设成为重要发展目标[1] 行业社会价值 - 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 - 行业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服务急难愁盼问题[1] -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提供健康保障[2]
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8-11 10:32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医生通过统一平台快速调取患者历史影像数据[1] - "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结果互认"模式加快推进 2188个县(市 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 - 全国跨省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3] 分级诊疗体系 - 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 - 依托县域医共体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难题[2] - 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 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2] 医保保障体系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3] - 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 涵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 儿童疾病等领域[3]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次同比增长30.2%[3] 公共卫生体系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到254个地市 在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传染病监测[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99元 开通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4]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06%提高到2024年的31.87%[4]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8-11 08:46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CT影像结果跨机构调阅 患者无需携带实体胶片 [1] -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县域医共体无人机配送系统 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缓解基层资源不足问题 [1] 分级诊疗体系推进 - 全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 2188个县(市、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现"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结果互认" [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生育保险报销后部分案例自费金额低于100元 [3]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减少垫资5900亿元 [3] - 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3159种 覆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等领域 [3] 公共卫生体系强化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至254个地市 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17.06%提升至2024年31.87% [4]
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00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医生通过统一平台调取患者历史影像数据 取代传统胶片传递模式[1] -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县域医共体无人机配送系统 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1] 分级诊疗体系 - 全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 - 截至2024年底 2188个县(市、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生育保险待遇人次同比增长30.2%[3]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3] - 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3159种 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3] 公共卫生体系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至254个地市 在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传染病监测[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17.06%提升至2024年31.87%[4]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聚焦“三减”,助力餐饮业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20:28
健康中国建设与餐饮业健康发展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强调"三减"(减盐、减油、减糖)是餐饮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 [2] - 全球非传染性慢病发病率上升与过量摄入盐、油、糖直接相关 中国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显著上升 [2]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WHO"全球慢病行动防治计划"明确要求"三减"并设定2030年具体目标 [2] 餐饮业在"三减"中的政策要求与实践 - 国民营养计划、合理膳食行动要求餐饮业配备营养师、制定集体供餐营养操作规范 [3] - 卫健委发布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三减"提供指引 [3]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数据显示:糖摄入总体合理但儿童青少年需关注 盐摄入远超推荐值 油摄入超健康标准 [3] "三减"实施的挑战与推进路径 - 油、盐、糖主要来源需针对性控制 "三减"需循序渐进避免一刀切 [3] - 政策需加强引导 行业需平衡美味与营养健康 加强科技创新与营养人才培养 [3] - 全社会需协同推进 强化食物教育 提升个人健康责任意识 [3]
刘国中: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快讯· 2025-07-10 20:13
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 强调强化协同攻关和政策落实以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1] - 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 - 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 [1] 医药产业优势与发展方向 - 发挥我国在产业体系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1] - 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产学研合作机制 -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1] -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 [1] - 提高医药科技创新水平 [1] 研发重点领域 - 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寻求突破性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