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我在定安有棵荔枝树
海南日报· 2025-05-23 09:14
公司业务模式 - 推出"包树"销售模式 按树冠宽度分为1088元 1288元 1588元三档 顾客包树后可获得该树全年果实 [3] - 提供5斤装精美礼盒包装服务 实现从枝头直达餐桌的配送 每棵树设有保底斤数保障顾客收益 [3] - 为包树顾客提供铭牌挂牌服务 并定期发送施肥 养护 开花 结果等生长过程视频 [3] - 2023年有17位顾客提前预订 2024年已吸引23位全国顾客参与包树业务 [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采用生态种植体系 地下施用牛羊粪肥及鱼肥 地上采用生物菌防控和捕虫灯等绿色防治手段 [5] - 每年使用24吨自制天然鱼肥 通过次品渔获发酵制成生态肥料 [4] - 妃子笑荔枝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5] 行业现状 - 定安县龙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2024年产值9400多万元 预计2024年全镇产值近1亿元 [5] - 全县荔枝种植面积4.26万亩 妃子笑为主打品种 2023年产值达3.58亿元 [5] - 推广种植桂花香 仙桃荔等新品种近2000亩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举办荔枝采摘节等活动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强化品牌效应 [5] - 龙门镇即将举办荔枝采摘节 持续放大定安荔枝品牌影响力 [5]
用光影记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新时代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农业产业化发展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建立苜蓿草种植基地 采用机械化收割作业提升效率 [1] - 呼和浩特敕勒川奶源基地通过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水平 [1] - 山西万雄牧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技术 优化饲料品质 [1] 特色农产品培育 - 湖北荆门东宝区培育"楚宝黑头羊" 适应高温高湿地区山羊养殖需求 [5] - 福建宁德福鼎市建立栀子标准化种植基地 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合作提升产业链价值 [6] - 陕西榆林发展沙地土豆产业 实现规模化分拣和运输 [6] 农文旅融合模式 - 湖北郧西县打造七夕茶定制生产基地 结合七夕文化推动茶叶产业升级 [3] - 青海德令哈红光村利用集体土地开发田园综合体 带动村民增收 [5] - 辽宁东港孤山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 如大姜家村池塘生态治理 [8]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全国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应用 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 [7]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吸引"人地钱"要素向乡村聚集 [7] -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持续深化 近2亿农业就业人口和5亿农村居民受益 [7]
广东“28条”促进“百千万工程”
广州日报· 2025-05-22 04:09
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 - 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完善县(市)"点菜",省、市"上菜"的菜单式赋权方式,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 - 强化财政激励引导,完善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优化调整共享收入分成比例,促进收入下沉,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2] - 健全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政银企债基"联动,支持国企承接更多专项债券项目,壮大县域国企实力 [2] 县域产业发展 - 从特色产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平台建设、科技赋能、绿色生态化五方面提出措施 [2] - 强化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发展建设能力,加力建设沿海渔港经济区 [2] - 推进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 - 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从城乡规划建设、城市更新、乡镇分类建设、住房保障、转移人口市民化五个方面提出措施 [3] - 健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3] - 压茬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 [3] 组织保障与实施 - 坚持主抓到县、由县主抓,健全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3] -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
今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季从5月中旬持续至7月,粤西早熟品种5月中旬上市,珠三角6月上旬接棒,粤东晚熟品种可卖到7月 [1]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160万吨,其中粤西占比64%(103万吨),珠三角18%(29万吨),粤东16%(26万吨) [2] - 湛江遂溪仙品荔开采首日预售量4500吨(占产量30%),订单均价12元/斤(同比+20%),预售金额近亿元 [2] 市场拓展与销售表现 - 粤西早熟荔枝通过上海对接会、茂名电白文旅推介会分别获得四川12万斤、湖南20万斤意向订单 [3] - 茂名标准化包装妃子笑品种已出口澳大利亚近10吨 [3] - 广州从化井岗红糯2024年出口加拿大超500吨,适配北方冷链运输 [4] 品种结构与创新 - 2025年妃子笑预计占比32.74%,白糖罂18.06%,黑叶13.41%,前八大品种合计占85% [4] - 新品种如广州增城增江红荔焦核率55%,保鲜期达3-5天,适配北方运输 [4] - 区域特色品种包括廉江鸡嘴荔、阳东双肩玉荷包(甜度22度)、普宁风吹寮等 [4]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将成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推动农文旅融合 [1] - 通过省外推介会和国际出口实现"荔枝出海",覆盖上海、澳大利亚等多市场 [3][4] - 湛江开采活动打响品牌"第一炮",茂名提前启动2025年荔枝嘉年华营销 [1][2]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当时
环球网· 2025-04-28 10:03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通过深挖资源、打造项目、提升服务实现文旅融合[2] - 紫山艺术村、伊庄茶博园、柳泉镇北村村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性案例[4][7][10] 紫山艺术村项目 - 通过改造56处村民闲置院落打造43个特色空间,包括春泥陶艺空间、徐杰非遗艺术馆等[4] - 2024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旅游收入破百万[4] - 2024年实现文旅综合收入300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岗位400余个,村民户均增收2.8万元[5] - 采用"非遗活化+空间再造+社群运营"模式,形成15个非遗工坊的"1515工程"[5] - 2024年端午非遗体验活动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0人次[5] 伊庄茶博园项目 - 占地约3000亩,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农文旅示范区[7] - 2023年量产收入达3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家庭就业[7] - 年均接待研学团超2万人次,开发"小小茶农"课程[7] - 正在筹划建设智慧茶园管理系统,规划茶主题民宿集群[8] 柳泉镇北村村项目 - 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达75%[10] - 特色农产品年销售超3500万元,包括稻蟹混养、有机果蔬等[11] - 去年五一期间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11] - 今年五一民宿预定已超七成,沙滩宿营地被预订一空[11]
蹚出“花”式乡村振兴路
经济日报· 2025-04-22 15:08
核心观点 - 仁和坪镇通过从粗放型生猪养殖向农文旅融合转型 成功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 其中杨家埫村和梅坪村是典型案例 [1][2] 产业转型措施 - 杨家埫村缩减生猪养殖规模并全面治理养殖污染 对农户房前屋后和道路两侧实施复种与绿化 [1] - 杨家埫村成立五峰归一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推动转型发展 从赏花赏景扩展到农趣体验、研学旅游、非遗传承 [1][2] - 仁和坪镇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 整合资源并推动赏花与特色景点、民俗活动、农产品开发等多元融合 [2] 经济效益 - 杨家埫村去年甜心李销售额超75万元 村民共计增收40余万元 [2] - 梅坪村400多亩油菜花在带动赏花游之外 还能为群众带来近40万元的采收收入 [2] 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 - 仁和坪镇内全域公交、爱心驿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 [2] - 赏花游、乡村游、采摘游、避暑游等逐渐繁荣 仁和坪镇着力探索从一朵花到一条链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