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眼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资本赌局,670亿灰飞烟灭
投中网· 2025-10-22 14:32
公司退市与估值归零 - 嘉实基金与景顺长城基金于2025年10月宣布,对旗下基金持有的洪九果品股票估值调整为0.00港元/股 [3] - 公司股票自2024年3月20日起因无法按时披露财报而停牌,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已于2025年10月13日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3] - 公司市值曾于2023年初达到超过670亿港元的巅峰,但上市仅18个月后即光速陨落,面临财报造假、创始人被捕、股票退市等一系列问题 [4][7] 公司发展历程与巅峰表现 - 公司由邓洪九于1987年白手起家创立,2002年正式成立,经过30多年发展成为中国水果行业第一 [5][6] - 2020年,公司完成由阿里巴巴投资的5.9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达74亿元,成为独角兽企业 [6] - 公司于2022年9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190亿港元,2023年初市值最高突破670亿港元,是其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的近10倍 [7] - 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7%,较2020年翻了三倍;经调整利润达14.55亿元,同比增长33.5% [8] - 公司登顶为中国最大的水果分销商及最大的东南亚水果分销商,其榴莲和火龙果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2.7%和17% [9] 商业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端对端”的水果供应链,通过自建冷链物流体系和直采模式确保产品品质和供应稳定性 [12] - 核心产品为榴莲、火龙果、龙眼、葡萄、车厘子、山竹6大高价值品类,占总营收六成,支撑了其超越同行的毛利率 [12] - 公司在泰国、越南等核心水果品类原产地拥有16座加工厂,可实现约90%的榴莲和火龙果从原产地直采 [12] - 公司上市后大力宣传“洪九星桥”数字化管理系统,并提出打造水果行业B2B电商平台,迎合了资本市场对“产业互联网”概念的追捧 [13] 财务问题与造假指控 - 审计机构毕马威于2024年审计中对公司财报提出质疑,主要疑点包括未能提供完整会计文件、部分供应商身份可疑、2023年第四季度向可疑供应商新增预付款骤增约34.2亿元人民币等 [15][16] - 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0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净利润从1.63亿元增长至14.55亿元,但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四年累计超过40亿元 [18] - 2025年4月,公司创始人邓洪九等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8] - 据分析,公司可能通过向空壳公司或关联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制造虚假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并将夸大的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骗取贷款 [19][20] 商业模式固有风险 - 公司商业模式存在天然现金流缺口:上游采购需“高预付”以锁定货源,下游销售面对客户“长应收”账期,回款周期长达数月 [21] - 自建冷链物流和加工厂的巨大资本开支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22] - 在暴雷前,公司已开始假借员工持股计划名义向员工摊派融资,被视为暴雷先兆 [22]
昔日百亿“水果大王”被逮捕后,“水果第一股”走到退市边缘
新浪财经· 2025-10-16 17:41
退市决定与股价表现 - 港交所决定取消洪九果品的上市地位,公司已提交书面请求要求进一步复核该决定 [3] - 公司市值从峰值超过670亿港元暴跌至停牌时的27.95亿港元,蒸发超过640亿港元 [3][8] - 公司股价从发行价40港元/股跌至停牌时的1.74港元/股,跌幅达95.65% [8]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因无法按时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股票于2024年3月20日被港交所暂停买卖 [3][10] - 核数师毕马威发现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若干身份存疑的供应商支付预付款34.2亿元,导致其辞任审计师职位 [3][11] - 截至2023年底预付款项余额约为44.7亿元,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支付34.2亿元,较2022年末的12.64亿元增加近32亿元 [11] - 部分新增供应商注册资本低于预付款项余额且社保参保人数为零,2024年1月支付15.2亿元预付款仅收到约4.5亿元回货 [11][12] - 公司长期面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022年高达18.2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14亿元 [4][15]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银行贷款规模达27.7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5.57亿元 [4][1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合计达101.51亿元,占流动资产109.85亿元的比重超过92%,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末的144.8天增加至188.5天 [4][16] 管理层与运营危机 - 2024年4月,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江宗英(邓洪九妻子)等6名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 [4][13] - 公司主要办公场所之一被限制人员出入,无法正常办公,公司印章、账簿及记录被没收 [13] - 截至2024年5月,邓洪九等两名管理层成员仍处于被逮捕状态,调查与公司逾期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有关 [13][14] 业务背景与投资机构 - 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10月,自称是全国领先的多品牌鲜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 [9][18] - 公司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40港元/股,募集资金4.97亿港元,被称为“中国水果第一股” [9] - 股东包括阿里巴巴、阳光人寿、深创投等知名机构,阿里巴巴在2020年9月以每股48.94元参与C+轮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73.91亿元 [18][19] - 截至2023年6月末,阿里巴巴持有公司7.67%的股权,为第三大股东 [19]
定向运动穿越“山海赛道”,茂名打造城市交通新动脉|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8:20
赛事驱动城市发展 - 茂名市通过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等体育赛事 打造从北部高州山地到南部电白海滨的“山海赛道” 将其发展为城市新脉络和独特打卡点 [1][2] - 赛事价值核心在于“以赛促建” 借赛事将交通节点打造为产业与城市的链接枢纽 例如以荔枝为主题的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和以奥体中心、高铁南站为核心的茂名新城 [3] - 体育赛事下沉至基层 通过“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和乡村篮球赛激活特产消费 例如化州“村BA”为特色摊档与村集体带来超100万元的经济收入 [3][6] 定向运动发展与目标 - 定向运动首次纳入全运会群众赛事 茂名利用其北山脉、南海域、中田园的独特地形打造天然赛场 吸引来自23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的38支队伍参赛 广东队夺得四枚金牌 [4] - 茂名计划将定向赛事引入中小学和机关单位 并争取承办更多国家级、国际赛事 目标是将茂名打造成为“中国定向之城” [4] - 茂名设立“茂名定向之城活动日” 力争到2030年将茂名打造成为定向运动普及程度高、赛事活动品牌响、产业融合效益好、国际交流合作广的品牌 [5] 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融合 - 茂名举办“最美滨海赛道”马拉松比赛 吸引全球7个国家与地区的上万名跑友 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首站吸引500名顶尖骑手与2000余名骑行爱好者 [5] - 本地农特产品如龙眼、沉香、化橘红等通过村BA、墟BA等基层体育活动获得展销与曝光机会 旅游景点如放鸡岛、浪漫海岸等与马拉松赛道、定向路线相结合 [6] - 非遗项目如高州木偶戏、化州制香多次亮相赛事直播间 实现旅游与非遗的赛事联动 [6] 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联动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是全国首个以荔枝为主题的服务区 截至9月20日累计接待游客313.82万人 累计车流76.05万车次 [8] - 服务区旁的荔枝乐园举行高州“村BA”篮球联赛 赛事期间吸引超3.6万人前来服务区打卡 带动约8.3万人前往荔枝乐园、贡园等地游玩消费 [8] - 茂名新城以高铁南站和奥体中心为核心 高铁站通车后茂名与广州来往将缩短至70分钟 旨在将原本松散的城市片区连为一体 [3][8] 城市发展挑战与机遇 - 茂名城市发展面临缺乏“组团式发展”和城镇化率不足的挑战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8.11% 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00% [7] - 茂名需要能够串珠成链的交通动脉 对内强化区域互联和产业聚集 对外促进与周边城市功能关联、空间互动和要素流动 [7] - 茂名是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种植基地 2024年荔枝面积141.84万亩 产量50.21万吨 产值57.54亿元 总产量约占世界的1/5 [8]
小果实“撬动”大产业 特色种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7 16:49
湖北罗田板栗产业 - 板栗产量达到6.2万吨,综合产值达35.3亿元 [1][3] - 组织9支直播团队深入11个乡镇开展村播活动,通过直播直接销售板栗1500吨,销售额达3000万元 [3] - 当地投资8000万元扩展加工产线,推动加工环节提质增效 [3] 福建厦门龙眼产业 - 龙眼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今年产量将达到4.5万吨 [4][6] - 通过改良品种使龙眼亩产增加20%至30% [8] - 通过鲜果采摘、干货烘焙、统一品牌网络销售等方式,龙眼年产值近5亿元 [8] 云南大姚石榴产业 - 石榴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预计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上 [9][12] -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石榴的量价持续攀升 [10] - 石榴采摘旺季吸纳了周边村庄的闲置劳动力 [12]
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6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16:19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6期) 近期,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本次抽检的食品包括: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 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饮料等14类食品208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199批次、不合格9批 次(见附件)。不合格项目涉及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农药残留超标 (一)温岭市温峤大盼水果商行销售的小台芒,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测机构为海检检测(浙江)有限公司。 (二)温岭市箬横彩才蔬菜商行销售的带泥胡萝卜,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测机构为海检检测(浙江)有限公司。 | 岩石、政広信自八工、岩占結構信息八丁、合日花日かん | | | | --- | --- | --- | |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四)温岭市箬横星信超市销售的小台芒,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测机构为海检检测(浙江)有限公司。 (五)温岭市箬横晏领水果店销售的香蕉,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 ...
浙江省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7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9 14:33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25大类食品共161批次样品 合格样品158批次 不合格样品3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8.1% [3]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 - 凯宇鲜菜有限公司销售的小白菜啶虫脒检测值4.13mg/kg 超出国家标准≤1mg/kg限值4.13倍 [3][5] - 嘉兴市经开长水街道瞿永容蔬菜铺销售的生姜噻虫胺检测值0.41mg/kg 超出国家标准≤0.2mg/kg限值2.05倍 [5][6] - 嘉兴富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值0.179g/kg 超出国家标准≤0.05g/kg限值3.58倍 [5][6] 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 市场监管部门已责成相关县级单位对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 并要求平湖市、经开区监管单位督促食品经营环节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4] 合格产品企业代表 - 广西农垦西江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牛纯牛奶通过抽检 [5] - 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湖西分公司生产的香葱味梳打发酵饼干通过抽检 [5] - 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烧狮子头、东坡肉、蜜枣粽、豆沙粽等多款产品通过抽检 [5][7] - 浙江鸿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虎皮凤爪通过抽检 [5] - 中粮旗下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油、葵花籽调和油通过抽检 [9] - 益海嘉里旗下多家公司生产的大豆油、食用植物调和油通过抽检 [9] - 杭州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通过抽检 [10] - 华润万家生活超市销售的多个品牌预包装食品通过抽检 [10]
“双向奔赴”,让东盟机遇“落地生金”
南京日报· 2025-09-18 08:21
东盟是南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深化与东盟、广西的开放合 作,是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机遇,也是借助区位联动、产业互补,为城市 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举措。会上,我市重点推介南京市开放发展环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情况。一 批项目现场签约,包含政府战略合作、平台载体合作、重点企业合作等多个方面。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 黄琳燕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当天下午,南京在南宁举办中国(南京)—东盟 开放合作推介会,通过推介城市发展优势、签署多领域合作项目,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链接东盟 市场,为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南京将联动广西和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 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贸易设施互享等7个领域密切合作,赋能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 同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双向奔赴"。 "南南"联动,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 "我们将聚焦水果产品中的榴莲、越南椰青、青柚品种等,以南宁为连接点,利用南宁乡村振兴集团在 东南亚水果产地优势、南宁 ...
云南省以“口岸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新格局
商务部网站· 2025-09-17 16:32
核心观点 - 云南口岸经济正从传统通道经济向集物流、贸易、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口岸枢纽经济跃升 成为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1] - 云南通过大通道建设、智慧化升级和产业聚集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推动全省从地理边缘迈向开放前沿 [1][6] 贸易与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 同比增长3.2% [1] - 天保口岸进口榴莲及相关产品货值突破28亿元 为去年全年9倍多 并首次实现冰冻榴莲肉和铝产品进出口 [2] 中老铁路运输成效 - 上半年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2] - 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 同比增长25.9% [2] - 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5460万人次 运输货物超6200万吨 [6]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磨憨站单批次水果通关时间最快缩短至3小时 损耗几乎为零 [2] - 文山州本地检测使榴莲通关时长压缩五六天 [3] - 磨憨口岸每列车海关作业时间压缩至25分钟 [4] - 腾冲猴桥口岸实现人员5秒通过卫检 30秒完成行李查验 [5] - 磨憨边检查验效率提升30% [4] 智慧化建设与创新 - 磨憨口岸创新5G单兵、一站式验放、多贸合一等智慧化监管场景 [4] - 应用"互联网+边民互市"打造全链条监管服务 [4] - 腾冲猴桥口岸构建"1+4+N"智慧体系 配置CT检查系统等先进设备 [5] 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 - 天麻高速项目进度达75% 建成后将提高天保口岸经贸往来效率 [3] - 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 [6] 产业聚集与发展 - 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市场主体从2022年底3393户增至2025年一季度6214户 [6] - "2+3+N"沿边产业园区累计落户企业191家 瑞丽等地标准厂房一房难求 [6] - 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中药材加工等产业聚集 [6] - 第9届南博会签约投资项目136.1亿元 外贸合同金额84.8亿元 [6]
今年全国龙眼产量预计达244万吨
人民日报· 2025-09-17 04:45
龙眼产业生产情况 - 全国龙眼种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 [1] - 预估全年总产量达244万吨 同比增长11% [1] - 丰产丰收已成定局 7月至10月为集中上市期 [1] 企业合作与消费活动 - 多家企业在泸县签订鲜销及加工合同 [1] - 合同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 [1] - 活动通过鲜销加工合作促进龙眼消费 [1] 产品市场特征 - 龙眼以鲜食消费为主要销售形式 [1] - 产品具备周年上市供应能力 [1]
广东省唯一!茂名市跻身全国新一批五个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地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2:32
茂名农业产业基础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08.86亿元 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 [2] - 形成荔枝和化橘红两个超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 另有4个超50亿元产业矩阵 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30亿元 [3] - 特色农业产业群带动超60万人就业增收 [3] 普惠金融改革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茂名跻身全国新一批五个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地市 [2] - 《指导意见》提出九大任务 涵盖金融供给 风险保障 产业赋能和生态建设等领域 [6] - 引导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下沉服务 支持优势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特色产业推出"荔枝贷" "橘红贷" "沉香贷" "罗非鱼贷"等系列产品 [3] - "橘红贷"采用信用 保证 抵押 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 满足产业链不同主体需求 [5] - 创新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 支持种养业规模化 标准化及精深加工 [7] 融资机制优化 - 完善涉农贷款贴息 风险补偿与续贷机制 重点增加首贷 续贷 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 [7] - 推动集体林权 集体经营性财产收益权 设施农业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 [7]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和挂牌融资与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7] 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开发特色产业创新险种 [7] - 落实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建立承保理赔服务考评机制 [7] - 探索开发农产品价格保险 将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和新市民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7] 数字化与生态建设 -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移动支付与数字人民币试点 [8] - 加强金融知识教育 选派金融干部下乡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8] -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覆盖面 [8]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建立金融机构"一对一"重点联系行制度 紧扣特色产业提供支持 [7] - 推动"农业+电商" "农业+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业态 [7] - 助力"粤字号"品牌做强 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