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组合拳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老王丨中央重磅定调!四稳+政策组合拳 强势稳经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7 15:13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从"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 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变成了"四稳"。怎么理解这种变化?老王和经济学家朋友聊了聊。和"六 稳"比,"四稳"中,就业还是在首位!同时,更加注重培育企业和经营主体的韧性,第一次提出了"稳企 业",毕竟稳外贸、稳外资、稳就业的落脚点和抓手都是企业。可以说"四稳"是直面老百姓急难愁盼、 企业关心关切,也承载了市场信心与发展机遇。 宏观政策方面,保持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基调,不过又加了新要求,就是要"加紧实施"和"用好用足"。 财政政策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货币政策要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 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中央重磅定调来了,强势稳经济!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老王 首先看到,这场重磅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是,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在新形势下,也有新部署。 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这一提法直指当前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 径。我们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 ...
时隔7个月规上工业利润重回正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撑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2:48
全国规上工业利润重回正增长 - 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扭转上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降态势[1] - 3月单月利润增速由1-2月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盈利持续改善[1] - 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以来持续加快,为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1] 三大门类利润分化明显 - 采矿业利润2204.4亿元同比下降25.5%,制造业利润10826.4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业利润2062.8亿元增长5.4%[3] - 41个工业大类中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2月改善[3] 装备制造业成为核心驱动力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增速较1-2月加快1.0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利润比重达32.0%[3] -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4.2%,通用设备行业增长9.5%,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3.4和8.7个百分点[4] - 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速达56.3%,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24.6%[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利润增长78.8%,助动车制造增长65.8%,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增长21.7%[4] - 相关产业链中电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39.4%,家用电力器具配件制造增长18.2%[4] 企业经营质量指标 - 1-3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70%,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5] - 3月末应收账款25.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存货6.55万亿元增长4.2%,周转天数均有增加[6]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4-27 09:40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效应 持续释放,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工业经济发展 质效持续提升。 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 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 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工业企业营收增长持续加快。随着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带动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改善。一季度,全国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 收增长4.2%,较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份以来持续加快,为企 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 长,增长面近六成;有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2月 ...
一季度宏观数据解读:经济韧性较强无惧市场风浪
大同证券· 2025-04-16 19:48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1] - 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5%,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一季度出口保持6.9%的韧性增长,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50%[1] 政策情况 - 3月新增政府债券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补充银行资本,预计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1] - 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宽松,M2增速稳定维持在7.0%[1] 金融数据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78万亿元,3月单月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回暖,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提升至27%[1] -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58%,预计全年社融增速将保持在8.5%左右[1] 通胀情况 -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3%,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高技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4.6%[3] - 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将温和抬升至1.5%-2%,PPI同比或在四季度转正[3] 后市建议 - 中长期关注二季度政策窗口期,重点布局内需主导的消费升级、拉动投资的核心科技板块、高端制造及数字经济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