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用好多元融资工具谋划四川“十五五”重大工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9-16 08:31
在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优先支持,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 色发展工程,包括长江干流、岷江、赤水河、嘉陵江等支流沿线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工业园区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入河排污口整治,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腾退地块土壤污染治理、磷石膏污染治理,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水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等。 二是构建"国家战略+省级需求"项目储备库,梳理重大项目清单,重点筛选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国家战略 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以及解决当前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工程项目,择优选择已完成前期工 作、具备开工条件或申报当年能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积极申报纳入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清单。 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一是优先支持资金收入与支出能够实现平衡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投向 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处置,以及绿色产业园区、生态文旅综合体等领域,通过污水、生活垃 圾处理费,资源化产品收益,门票分成等覆盖债券本息。二是加强项目筛选与包装,利用现有环保项目 储备库,严格 ...
“生产性”信贷的魔咒
一瑜中的· 2025-09-15 09:45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文若愚(微信 LRsuperdope) 核心观点 1 、 2020 年以来,生产性信贷(剔除地产基建以外的非金融企业贷款和居民经营贷款)规模持续抬升,而 终端需求信贷(地产基建相关的非金融企业贷款和居民消费贷款)则持续回落。信贷支持更多体现在供给 侧而非需求侧。 2 、供给端有效回落是价格止跌的前置条件,而生产性信贷的回落又是供给端有效回落的前置条件。可喜的 是,我们似乎已经在近期金融数据上观测到了这一变化 ,这也与我们经济数据上观测到的上游和中游供给 侧的回落趋势一致,即物价回暖的前置条件已经看到。 3 、针对后续物价的研判,一方面要关注供给端的有效回落能否持续,另一方面需要观察需求端的变化。供 给端有效回落只是价格止跌的前置条件,而需求端回升则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 报告摘要 生产性信贷需回落 1 、明确定义 : 参照刘世锦提出的观点"在 GDP 构成中,扣除生产性投资后,消费与非生产性投资(主要 包括房地产和基建)之和即为终端需求"。 参照上述定义, 我们对信贷数据进行拆分。我们将基建贷款, 房地产 ...
透视“十四五”财政账本,民生投入近百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7:45
记者丨周潇枭 编辑丨包芳鸣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 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 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五年里,大量"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十四五"时期,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 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今年,国 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截至2025年8月底,国家财政一共拿出约4200亿元,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近两年,安排超 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 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 ...
蓝佛安发声,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财联社· 2025-09-12 17:15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 效。 蓝佛安: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蓝佛安介绍,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蓝佛安:财政部门将做好政策储备 主动靠前发力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 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蓝佛安: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蓝佛安表示,"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快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发展中化债、在化 债中发展,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在存量上做减法。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 量隐性债务。 第二,在管理上做加法。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用得好、还得起、可持续。强化专项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隐性 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建立统一的长效监管 ...
财政部: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36
▲发布会现场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 展成效。 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既主动应对经济短期波动,加强 逆周期调节,又始终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既注重保持政策连续 性稳定性,又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科学把握力度节奏,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 量。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 三是发力上更加精准。聚焦经济发展堵点难点,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畅通经济循环。比如,一次性安 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力,腾出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起到 了"一石多鸟"作用。 四是时机上更加灵活。抓住时间窗口,政策出台能早则早,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确保早落地、早见效。 蓝佛安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规律性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比如,财政宏观调控总体要稳, 但在形势变化较大时,也要及时调整、增强针对性灵活性。比如,更加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通过支持地 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答一财: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
第一财经· 2025-09-12 16:36
财政部表示,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 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扩大内需是近年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是全球最 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稳定发展,能够带动规模可观的投资需求,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 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更好发挥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增 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增动能,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更好补 ...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33期:专项债会计处理新规强化资金监管,山东力争10月底前完成专项债发行-20250912
中诚信国际· 2025-09-12 14:43
监测周报 2025 年 9 月 1 日—2025 年 9 月 5 日 总第 356 期 2025 年第 33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鲁 璐 llu@ccxi.com.cn 汪苑晖 yhwang@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5 年 第 32 期】宁夏、江西加快推进"退平台", 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近万亿 2025-09-05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5 年 第 31 期】专项债支持政府投资基金规模扩 容,北京再次提前偿还部分专项债 2025- 08-29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5 年 第 30 期】财政部明确地方债可支持存量 PPP 项目,多省审计披露专项债投资效率, 偏低问题 2025-08-21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5 年 第 29 期】两项财政贴息政策落地主力提振 消费,吉林超八成市县区隐性债务清零, 2025-08-15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5 年 第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5〕17号)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06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财会〔2025〕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有关单位: 为完善项目单位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关于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的账务处理 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取得的专项债券资金,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或融资平衡方案)等约定需由本单位承担专项债券资金本息偿还义务的,应当按照《政府会 计准则第8号——负债》(财会〔2018〕31号)等规定将其承担偿还义务的部分确认为负债。 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取得的专项债券资金,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或融资平衡方案)等约定不需由本单位承担专项债券资金本息偿还义务的,应当按照政府会 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将其不承担偿还义务的部分确认为财政拨款收入。 (一)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收到承担偿还义务的专项债券资金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下,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应当在"2502 长期应付款"科目下设置"专项债券"明细科 ...
全国超4500宗地块拟使用专项债资金收储
证券日报· 2025-09-03 00:27
专项债收储土地规模与进展 - 截至8月末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数量达4574宗 拟收储用地面积超2.3亿平方米[1] - 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总金额超6100亿元 专项债实际发行约1752亿元[1] - 31个省(区、市)中26个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 广东、湖南、安徽等7省份已发行或即将发行相关专项债[2] 专项债发行与执行情况 - 实际发行专项债规模占拟收储规模比例约为29% 专项债发行尚有进一步提速空间[2] - 四川省建立分级审核机制 已完成53个地块、3347.76亩土地收储 支付48.44亿元专项债券资金[1][2] - 四川省3月、5月发行项目整体收储进度已超46%[2] 政策机制与实施效果 - 各地制定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和新增土地储备项目审核标准 综合考虑权属清晰度、市场需求等因素优选项目[1] - 收储工作消化土地库存缓解上游超量供应 疏解房企资金链有利于推进交付和拿地[2] - 收储土地有利于稳定地价 并根据片区新定位调整土地功能满足公共配套需求[2]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 专项债收储土地工作预计进一步提速 因土地库存仍较高且需满足公共服务新业态需求[3] - 建议各地详细掌握可收储存量土地规模 结合城市更新政策做好项目储备[3] - 应遵循自主自愿市场化原则 在市场价格基础上明确收购价格上限实现土地价格托底[3]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使用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02
财政政策发力与政府债券发行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达76.6%,累计规模9960亿元 [1] - 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3149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 [1][6] - 9月和10月仍有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2025年计划发行规模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 [2] 资金投向与用途扩围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1880亿元,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已下达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每批690亿元),带动五大类消费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2]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8.2%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8.8%用于交通基础设施,12.9%用于土地储备 [7] - 专项债券资金重启土地储备用途,倾向于闲置存量土地,预计带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约1万亿元 [7] - 多地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如北京100亿元、江苏90亿元) [8] 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 - 前7个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出2.89万亿元 [6] - 四季度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计划发行约8900亿元,环比减少7900亿元 [9] - 新基建领域(如数据中心、充电桩)有望成为投资新抓手,撬动规模超过传统基建 [9] - 增量政策可能包括增发特别国债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