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证监会发布· 2025-04-29 17:04
习近平祝贺罗塞芙再次当选新开发银行行长。习近平指出,新开发银行是首个由新兴市场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创立并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创举,顺应了改革和完善全 球治理的历史潮流,成长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新兴力量和全球南方合作的金字招牌。 习近平强调,"大金砖合作"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开发银行也要开启高质量发展的第 二个"金色十年"。要践行初心,紧贴全球南方发展需求,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基 础设施融资;练好内功,完善管理和运营,实施更多科技金融、绿色金融项目,助力发展中国家 弥合数字鸿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开拓进取,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的讨论中放大全球南方声 音,维护全球南方正当权益,支持全球南方国家走好现代化道路。中方作为东道国,将一如既往 支持新开发银行运营发展,愿同新开发银行加强项目合作,聚焦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取得 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愿通过新开发银行同其他成员国分享发展经验,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 4月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并会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 习近平抵达时,罗塞芙率新开发银行4位副行长及员工热情迎接。 义侵蚀国 ...
以书为媒,架起人民心灵相通之桥(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中国主宾国活动概况 - 第三十九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于4月25日开幕,中国担任主宾国,40多家中国出版机构携3000多种、1万余册图书参展 [1] - 中国主宾国活动以"阅读中国"为主题,重点展出《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中外文版 [1] - 展区设置中国主题精品图书展、中外合作出版成果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及书法作品展示 [2] 突尼斯高层互动与表态 - 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参观中国展区,特别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著作,表示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 - 赛义德强调突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前景,愿推动文化、经贸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突尼斯国际书展主席卡德里指出中国主宾国身份体现两国传统友谊 [3] 国际学者与民众反响 - 黎巴嫩研究员法伍齐高度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阿拉伯国家发展道路的借鉴意义 [3] - 突尼斯手工业者哈立德通过中国工艺书籍直接学习工匠精神 [5] - 突尼斯大学生努尔选择中文专业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认为中文是了解多元世界的窗口 [5] 出版合作与成果 - 中国出版机构与突尼斯出版社签署多项协议,涉及图书版权输出、联合翻译及数字出版 [5]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联合发布《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阿拉伯文版 [6] - 中国出版集团年均阿拉伯文版权输出占比达25%,突尼斯出版社社长称合作提供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 [6] 文化交流活动 - 展区举办中国古典舞蹈、功夫展示、茶艺表演及中医义诊等文化活动 [3] - 中突文明交流论坛吸引150名学者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出版合作 [7] - 突尼斯高教部官员称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经验,突尼斯作家评价活动"带来温暖和希望" [7] 语言教育与人才需求 - 突尼斯国家翻译学院负责人强调中文承载中华文明,突中关系深化催生翻译人才需求 [5] - 突尼斯青年学习中文既为职业发展,也为理解中国社会思维方式 [5]
全球化视野下五四精神的当代内涵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围绕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和青年使命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本次分析无符合条件的关键要点可提取。
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青年担当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文化传播与青年角色 - 中国青年彭静旋通过古筝表演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中西曲目如《渔舟唱晚》和《See You Again》古筝版 引发国际观众共鸣 [1] - 文化自信需通过实际行动传播 如街头表演和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 [1] 国际发展与农业合作 - 中国青年陈泽雨参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 聚焦非洲本土作物保护与粮食安全韧性提升 结合中非合作经验 [2] - 中国技术援助强调"授人以渔" 注重粮食产量等硬核指标评估 区别于西方援助理念 [2] - 中国在国际议程中推动自主发展能力建设 如西非粮食安全交互地图助力多国农业决策 [2] 全球治理与农业机械化 -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中国青年秦谦制定亚太农机检测标准 并开展跨国农业培训 [3] - 通过社交媒体以趣味化方式传播中国全球治理贡献 视频覆盖数百万订阅者 超50%观众为15-24岁青年 [3] - 中国青年对国际秩序改革有高度参与感 推动中国经验与全球发展议题深度融合 [3]
习近平:中国将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气候治理国际合作 - 坚守多边主义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3] - 深化国际合作 以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中国将深化南南合作 [3] - 推动公正转型 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3] - 强化务实行动 各国应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纲领 中国将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3]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 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4] - 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 [4]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 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 [4]
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多哥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8 13:30
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 - 以"万隆会议70周年后的世界重建:亚非命运共同体的团结之道"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多哥首都洛美举办 [1] - 来自中国、多哥、布基纳法索、喀麦隆等国的政府官员、外交使节和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1]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 中国驻多哥大使巢卫东表示,70年前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全球南方国家追求公平正义的历史丰碑 [1] - 多哥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长康卡·马利克·纳查巴认为万隆会议标志着亚洲和非洲国家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每个国家都有意愿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一致 [1] - 多哥洛美大学校长波达尔认为万隆会议提出的各项原则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全球南方合作 [2] 亚非国家的现状与挑战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指出,经过70年的发展,亚非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系等领域,结构性不平等仍旧存在 [1] - 亚非国家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才能够为自身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 研讨会的组织与议题 - 研讨会由中国驻多哥大使馆、多哥洛美大学中非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 [2] - 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万隆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围绕中非合作、全球南方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2]
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亚洲价值观与地区合作 - 地区国家普遍倡导开放、团结、合作、公道、共生的价值观,反对封闭、分裂、对抗、霸道、零和 [1] -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是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1] - 中国坚定倡导并践行亚洲价值观,通过东南亚之行推动自由贸易、反对单边霸凌,为地区合作注入信心 [1] 亚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 亚洲地区过去几十年保持稳定与经济快速增长,成就"亚洲奇迹",合作共赢是地区发展的关键密码 [2] - 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达成百余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现探寻新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诚意 [2] - 开放是亚洲发展的重要经验,个别大国的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对地区繁荣构成风险 [2] 亚洲的开放与包容 - 亚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得益于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政策 [2] - 地区国家需共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开放融通的合作格局以应对挑战 [2] - 包容是亚洲的文化基因,各国坚持相互尊重、协商一致,体现求同存异的文明传统 [3] 亚洲的未来展望 - 亚洲的未来取决于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共迎挑战、共创未来 [3] - 亚洲方式为处理国家关系、化解分歧提供独特方案,展现命运与共时代的价值 [3]
阿联酋大学课堂走进中国总领馆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09:5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作“中国式现代化与中阿关系”专题讲座,强调中阿相互支持协作能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发展 [1][4] 活动概况 -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举办“大学课堂走进总领馆”现场教学活动 [1] - 近百名沙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阿拉伯音乐 学院师生参加 [1] 讲座内容 - 以《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爆款文化作品切入,围绕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与世界、中国与阿联酋关系四个主题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理念和成就等 [2] - 回顾中阿友好交流历史,介绍中阿各领域务实友好合作成果,突出中阿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基调 [2] - 强调中国发展坚持多边主义、融入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4] 互动环节 - 欧渤芊围绕美国滥施关税等问题回答同学提问,并寄语青年学子 [4] 现场体验 - 与会人员欣赏“新丝绸之路”中阿乐器合奏 [4] - 与会人员体验茶艺、剪纸、书法、瓷器拉胚等中国传统文化 [4]
专访|“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访联合国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
新华网· 2025-04-27 04:47
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理念 - 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而非强加自身观点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球团结与合作 [1] - 中国与世界交往秉持合作精神,通过信任和对话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1]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 - 肯尼亚蒙内铁路显著改善交通条件,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1] - 蒙内铁路促进蒙巴萨港口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1] - "一带一路"合作带来交通设施升级,为共建国家创造发展机遇 [1] 联合国与国际合作 - 联合国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核心机制,其作用取决于会员国的承诺力度 [2] - 美国等国削减援助给人道主义工作带来巨大短期挑战 [2]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经济体造成压力 [2] 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中的作用 - 中国在安理会积极发声捍卫国际人道法,坚定维护多边机制 [2] - 中国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专业水准在灾难应对中表现突出 [2] - 中方救援队在缅甸的行动展现了中国在危机中的贡献 [2] 全球形势与挑战 - 当前世界充满不信任、不平等和技术不确定性 [2] - 世界在多个方面走向撕裂,需要重新团结应对挑战 [2] - 联合国虽不完美,但仍是各国共存的有效方案 [1]
“刘鸣放、杜照宇、申亮亮等17名官兵献出生命”
人民日报· 2025-04-25 08:04
4月24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中国军队1990年4月首次派出军事观 察员,现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力量。请发言人介绍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情况。 张晓刚: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执行25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 次,赴刚果(金)、黎巴嫩、南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完成排雷排爆、医疗救治、警 戒护卫、保护平民等任务。中国"蓝盔"不惧艰险、勇毅前行,为世界和平出征, 先后有刘 鸣放、杜照宇、申亮亮等17名官兵为联合国维和事业献出热血青春和宝贵生命。 维护和平、守护人民。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也是联合国 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常态保持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涵盖步兵、医疗、快反等10类28支分 队;与90余个国家、10余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与合作,打造"共同"系列维和行动 国际品牌,现有近1800名中国维和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中国军 队将持续提升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深度与广度,为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服务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