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观察:大模型行业应集各家所长打通最后一公里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5:32
商汤科技大模型论坛上,阶跃星辰、第四范式和智谱等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无问芯穹智能算力 生态论坛上,阶跃星辰、银河通用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同样在列。各方均围绕"模型之问"这一核心议 题,共同探讨大模型行业的协同创新之道。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记者发现大模型行业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行非但没有成 为冤家,反而相互站台、彼此助力。 如何打通"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摆在所有大模型公司面前的共同考题。 近半年来,大模型的发展逐步从OpenAI开创的预训练为主、监督学习为辅范式,转向显著提升推理能 力的强化学习范式。能否降低推理成本,成为决定大模型应用渗透率的关键因素。 正如阶跃星辰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姜大昕所言,"多开好省"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四大"黄金法 则","多"即多模态,"开"代表开源,"好"指的是模型的性能好,"省"则强调节省成本。 尽管各家选择的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在大模型时代,只有让每家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形成协同合 力,才能真正打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加速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 模型厂商与芯片厂商通过联合创新,实现大模型和算力的双向价值最大化,被认为 ...
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在沪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15:29
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 - 大模型技术在智能体、多模态、开源等领域持续创新,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方向 [1] - 大模型产业应用进入深水区,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与生态,需关注真实效果与实际价值 [1] - 7月28日上海举办"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聚焦前沿产业突破与垂直领域应用实践 [1] 中国信通院与政府战略部署 - 中国信通院作为国家智库,通过深化研究、完善基础设施、参与国际治理三方面推进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上海徐汇区贯彻"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战略,已形成产业链创新闭环,未来将加速构建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 [1] 行业合作与倡议发布 - 中国信通院联合10家机构发布"大模型开源安全倡议",提出构建安全标准体系、保障开源要素安全等四点倡议 [2]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联合发布《终端智能体安全(2025)》,提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推动智能体应用安全发展 [2] 论坛组织与支持 - 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中国信通院主办,多家单位协办和支持,打造大模型行业顶尖盛会 [3]
双“雷”暴击!Trae 被曝资源黑洞、Claude背刺超级付费党,开发者们被“刀”惨了
AI前线· 2025-07-29 14:33
整理 | 褚杏娟、核子可乐 主打"自动化执行、多模型调用、上下文记忆"的 AI 编程应用大热,但运行卡顿、资源消耗惊人、推 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日,Trae 被曝过度消耗资源,同时 Anthropic 宣布 Claude Code 对付费用户增加每周调用限制。 无论是产品侧的性能困境,还是是平台侧的成本管控,两者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AI 产品的资源问 题,不单是厂商的困扰,也时刻影响着每个用户。 Trae 被曝过度消耗资源 开发者"s3gFault"和"obxyz"在为个人项目评估开发环境时,对 Visual Studio Code、Cursor 和 Trae (字节的 VSCode 分支),这三款流行的 IDE 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测试结果显示三者的资源消耗 存在巨大差异: | IDE | Process Count | Memory Usage | Performance Impact | Project Size | | --- | --- | --- | --- | --- | | VS Code | g | ~0.9 GB | Baseline | 107 Files Rust + TS ...
直击WAIC现场:中国科技如何将童年幻想照进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4:28
机器人技术进展 - 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实现较大进步,从简单行走转向复杂高动态动作和精细操作[3] - 大模型深度融入机器人终端,智能体体系结构使工作流程清晰有序[3] - 星动纪元机器人展示分拣包裹、扫码等精细操作,傅利叶GR-2机器人在3000家医院提供康复训练[3] - 具身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逐步渗透工业、物流、服务等多场景[4] - 人形机器人投资从零部件转向整机体验,智元、宇树等企业上市将激发市场热情[4]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值量产机遇期,存在投资机会[5] 低空经济发展 - 低空经济以无人机、eVTOL为载体,开展物流运输、载人交通等多元化经济活动[7] - 时的科技E20倾转旋翼国产5座载人电动飞机设计最大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260公里/小时[8] - eVTOL商业化面临安全性技术挑战和经济模型可行性问题,应用场景集中在景区[8] - 无人机已在农业、公安、测绘等领域广泛应用,覆盖范围达3-5公里[9] - 国家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30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文件[9] - 制造端市场空间大,涵盖整机制造和产业链关键环节[9] 自动驾驶突破 - 上海进入Robotaxi商业化运营阶段,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10] - Robotaxi商业化核心瓶颈在于法规层面和责任归属问题[10] - 改装模式成本高达百万级别,限制车队扩张[10] - 自动驾驶依赖高精度地图,目前仅限一线城市[11] - 国产车规级芯片打破外资垄断,降低成本和提升算力利用率[12] - VLA大模型引入加强人机互动,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12] - 预控制器模组市场规模1500亿元,其中预控制器价值量近1000亿元[12] 大模型发展趋势 - 国内与海外尖端模型差距正在缩小[13] - 大模型企业路线分化,部分转向垂直细分领域或应用层面[13] - 通用大模型未来将由巨头主导,成本和人才积累构成高门槛[13] - 2025年成为"智能体元年",AI智能体引领范式突变[13] - OpenAI智能体Operator已能自主操作网页完成基础任务[14] - AI硬件投资前置,GPU和相关网络设备需求爆发[14] - 智能体及深层应用将在模型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爆发[14]
狂拿大模型明星订单,一家清华系HPC-AI Infra公司浮出水面
量子位· 2025-07-29 13:05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不靠囤算力,拿下数家大模型明星公司订单。 93年创始人掌舵的清华系计算创业公司,有点出其不意。 2023上半年,百模大战开启,模型预训练需求空前爆发,在算力焦虑下,囤积算力成为一种趋同性动作,更充裕的算力几乎就等于金额更高 的订单。 10亿、甚至50亿 ,诱惑非常大。 站在暴风眼最核心,创始人闫博文没有这么做。从技术角度出发,他知道未来算力一定会有闲置,疯狂囤算力对于一家技术公司而言似乎也不 够make sense。 而且从结果看, 这也不影响他拿大单 。 百度、Kimi 以及视频生成赛道顶尖玩家 生数科技 等,都选择与他们合作。 So,why? 3次获得戈登·贝尔奖 是石科技创立于2021年,团队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孵化而来,是国内最早将超算智算并行优化的技术进行产业化的团队之一。 创始人兼董事长闫博文 ,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清华计算机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性能计算、并行 优化等。 博士期间,闫博文 参与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项目 ,主要实现将CFD整体算法移植到国产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上。 "神威·太湖之光" ...
百镜大战,终于不再乱打了
虎嗅· 2025-07-29 12:42
行业现状与用户反馈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智能眼镜展区人流密度最高,因产品可供观众上手体验[1] - 用户体验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用户因预期过高(对标《头号玩家》)感到失望,而此前接触过同类产品的用户则对技术进步表示惊喜[2][4] - 行业面临长期挑战:硬件发展滞后于软件,需解决大众市场需求与数码爱好者市场饱和的矛盾[5] 产品定位与技术路线 - 2023年前智能眼镜按功能分化至音频、拍照或AR品类,2024年行业集体转向AI眼镜赛道[5] - Ray-Ban Meta以150万台出货量成为行业参照,实现"两个数量级"提升[5] - 部分厂商产品定位混乱,如过度聚焦拍照功能却缺乏生态支持(如IMX681镜头无社交平台接口)[6] - Halliday推出"反Ray-Ban Meta"产品,砍掉摄像头/音频功能,专注显示技术,采用DigiWindow视网膜投影方案[8][10] - Halliday搭载主动式AI功能,可预判需求并直接输出信息,交互效率显著提升(200字内容阅读仅需3-5秒 vs 语音30秒)[10][11] 巨头入场与生态竞争 - 小米首款AI眼镜京东单日销量超1万台,展现消费电子巨头市场号召力[11] - 阿里巴巴发布夸克AI眼镜,参数包括高通AR1+恒玄2800芯片、双光机双目显示、双电池换电方案[13] - 阿里生态整合成核心竞争力:融合通义大模型、支付宝(淘宝比价/高德导航/飞猪提醒),远超单一功能(如Rokid仅接入支付宝支付)的竞争力[13] - 字节、腾讯等互联网厂商即将入局,行业将向硬件配置集中化、功能共识化、生态阵营化方向收敛[13] 未来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分层竞争趋势:中小厂商深耕细分场景(如Halliday),巨头主攻大众市场[15] - 蓝海市场下收敛不会导致同质化,形成"小厂做精研,大厂拼生态"的差异化格局[15]
互联网数据耗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业界热议“大模型养料”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15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现状 - 中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 占全球已发布3755个大模型的40%以上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1] - AI发展正经历从"拼模型"到"拼数据"的转变 [1] 数据资源现状与挑战 - 互联网数据在大模型初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但目前正逐渐走向枯竭 [3] - AI数据经历从"规模之争"到"质量之战"的转变 数据质量成为新焦点 [3] - 大量行业数据尚未被训练 需要依靠行业场景激发其价值 [3] 未来发展方向 - AI需突破数字世界局限 强化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结合以实现突破性成长 [3] - 数据基础设施是"智能时代"的重要根基 需加强建设 [3] - 预训练数据不仅存在量的问题 还存在原始互联网数据质量是否够好的质的问题 [3]
“为我点咖啡的,竟然是辆电动车”
36氪· 2025-07-29 12:15
大会盛况 - WAIC 2025规模创历史新高 单日票原价168元被炒至2000元以上 现场人流如潮堪比科技庙会 [1] - 800家企业参展 展出3000余产品和100+首发新品 大模型/AI终端/算力设施/智能机器人数量同比翻番 [3] - 77岁"AI教父"Geoffrey Hinton首次访华参会 带伤完成首次长途国际旅行 [3] 技术趋势 - 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落地 产业壁垒降低 深度渗透日常生活 [5] - 人形机器人实现从"炫技"到"实用"跨越 具备格斗/艺术/陪伴等多元功能 部分进入量产阶段 [20] - 商汤绝影推出行业首个量产可交互世界模型"绝影开悟" 单张A100 GPU日生成数据相当于500辆量产车采集量 [14][17] 汽车智能化 - 斑马智行发布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方案 实现车端90%服务闭环 现场演示AI点咖啡全流程自然交互 [7][9] - 吉利汽车展出4款新车 首发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联合发布智能座舱Agent OS系统 [10][12] - 特斯拉携Cybertruck/人形机器人参展 Robotaxi业务以视频形式亮相 展台持续火爆 [17][18] 产业生态 - 上海市组建925亿元AI专项基金 包括600亿国家基金/225亿母基金/100亿生态基金 [23] - 西井科技全球首发Q-Tractor P40 Plus无人牵引车 其智能重卡连续参演《流浪地球》系列电影 [20][21] - 腾讯等科技公司展示智能座舱服务 AI与汽车经济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 [7]
容联云孔淼:将大模型真正融入企业核心流程,让AI不再只是工具
IPO早知道· 2025-07-29 11:10
Virtual Agent通过方言理解、全渠道整合及弹性架构,为出海企业提供可复制的智能运营 范式。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苏打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2022年,大家认为ChatGPT只是一个产品。2024年,企业级应用开始发力,厂商看到了一些业务 价值。今年,DeepSeek让大模型的ToB变得平民化,Manus也让大家看到Agent的新价值主张。这 些都带来了新启发"。 据 IPO早知道消息, 7月28日 , 容联云在 2025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承办"重塑升力 ·AI智启新增长"AI A GENT 落地实践与产业创新论坛。论坛聚焦 AI Agent的技术演进与产业融 合,通过垂直场景解决方案与全球化趋势洞察 ,揭示 AI Agent如何重构企业增长范式,推动新质生 产力发展。 容联云副总裁、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 现场详细分享了容联云的最新 AI进展及动态。 他表 示,容联云始终以技术前瞻性为驱动,在每一次迭代中走在行业前沿 ——从LLM Feature(大 模型功能嵌入)到Workflow(流程/编排级应用)到Agent(自主规划与工具调用),并 将大模型 真正融 ...
全球人工智能盛会召开,AI 板块迎来强催化
新浪财经· 2025-07-29 10:36
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大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超50%为国际与外地企业 包括谷歌 西门子 腾讯 华为等科技巨头 [1] - 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 含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 如西井科技无人驾驶重卡 氦豚咖啡机器人 覆盖AI大模型 智能终端 机器人等40多个领域 [1] - 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 中国企业贡献1509个 数量居全球首位 [1] - 大会聚焦十大方向 包括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 算力新基建及大数据 AI for Science 智能终端与具身智能 新型工业化 AI+等 [1] 展馆与核心展示内容 - 核心技术馆:呈现模型 语料 算力等核心突破 展示从算法创新到系统部署的全栈能力发展 [2] - 行业应用馆:展示智能驾驶 智慧城市 金融科技 工业制造 医疗 教育等领域的AI实践成果 [2] - 终端体验馆:集合具身智能 AIGC应用 智能体验 文娱互动等产品 提供沉浸式AI生活场景体验 [3] - 全域链接馆:连接初创企业与资本 匹配技术方案与应用场景 推动AI产业生态繁荣 [3] AI硬件与机器人产业进展 - 人形机器人从去年需支架绳索支撑的表演状态 升级为多家公司开启量产进程 年产量达上百台至上千台 机器人技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3] - AI硬件形态多元化 如Mochi开发多模态情感电子宠物 通过触觉反馈探索消费级应用 [3] 算力领域发展 - 国内外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态势明确 H20芯片限制放开叠加英伟达B30新卡市场导入 缓解市场对资本开支担忧 带动光模块 交换机 PCB等配套环节量价齐升 [5] - 燧原科技 壁仞科技等国产芯片企业下半年上市预期强化国产替代逻辑 产业链成长确定性强劲 [5] 大模型应用趋势 - DeepSeek推动AI平权 垂直领域应用落地进程加快 行情从上游算力向中下游应用扩散 [6] - Kimi K2新模型发布印证国内大模型处于快速迭代上升通道 H20芯片限制放开及头部厂商加大AI投入进一步提速国内AI应用发展 [6] - 三季度潜在催化包括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突破 GPT-5与DeepSeek R2技术进展 Meta计划9月发布的AR眼镜等 [6] 相关ETF产品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1)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光模块权重超33% AI算力概念股权重超40% 前三大成分股为中际旭创 新易盛 天孚通信 [7]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自主可控概念股占比36.95% DeepSeek相关概念股占比24.65% 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占比14.8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