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搜索文档
7月2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27条
快讯· 2025-07-02 19:55
智通财经7月2日电,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强调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 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7月2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27条 2、央视快评: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勇担历史使命; 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4、李强将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并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 5、【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吉林通化: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谱写老区振兴新篇章; 6、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7、各地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8、【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徐玲:从航母操舵兵到致富带头人; 9、前5个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10、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环比小幅上升; 11、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12、我国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13、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14、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15、今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5000列; 16、新疆喀什至重庆列 ...
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
证监会发布· 2025-07-02 18:3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开幕情况,以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会议概况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于7月2日上午在北京开幕 [2] - 大会将总结全国青联和全国学联5年来的工作,研究确定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修改相关章程,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6] - 约3000人参加开幕会,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全国青联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学联二十八大代表、首都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代表 [6] 习近平贺信内容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 [2] - 习近平指出5年来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 [2] - 习近平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 [2] - 习近平要求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 [2] -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青联和学联工作 [2] - 习近平要求青联和学联组织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 [2] 党中央代表讲话 - 李书磊代表党中央致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为推动中国青年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4] - 李书磊希望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4] 与会领导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会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 [4] - 李干杰、陈文清、刘金国、王小洪、铁凝、巴特尔出席会议 [5] 大会发言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致词 [6] - 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代表人民团体致词 [6]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十三届全国青联主席徐晓和二十七届全国学联主席徐辉分别作工作报告 [6]
内蒙古音乐人举办《心中最美的歌》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7:28
音乐会核心内容 - 音乐会主题为"心中最美的歌——杭红梅草原风格歌曲独唱音乐会",以原创歌曲《心中最美的歌》贯穿始终 [2] - 音乐会融合民族民间音乐与学院派演唱,呈现草原风格歌声的辽阔壮丽与绚烂多彩 [2] - 杭红梅携手内蒙古顶尖艺术家演绎传统民歌与经典曲目,包括长调、马头琴、四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2][3] 艺术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为边疆地区培育音乐人才,向内蒙古输送优秀音乐力量 [3] - 杭红梅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师从女高音歌唱家方琼教授,完成一年访学并举办成果汇报音乐会 [3][7] - 音乐会推动内蒙古与上海两地艺术交流,让草原旋律在黄浦江畔生根发芽 [3][6] 演出曲目与观众反响 - 曲目涵盖鄂尔多斯民歌《洁白的云彩》《山顶》《送亲歌》《艾蒿山头》,阿拉善长调《孤独的白驼羔》,以及《路旁》《牵手草原》等经典作品 [4][5] - 器乐合奏《马头琴回想曲》与呼麦表演《云上》展现北疆文化深邃底蕴,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4][6] - 尾声曲目《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忠实的心儿想念你》及返场曲《鸿雁》将气氛推向高潮 [5][6] 文化传播与学术价值 - 音乐会系统呈现内蒙古民歌、马头琴、呼麦、四胡等北疆音乐元素,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6][7] - 杭红梅在访学期间完成《民族民间歌曲》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术与音乐文化传播 [7] - 现场观众与专家学者一致好评,认为音乐会展现了民族文化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6][7]
李书磊: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新华网· 2025-07-02 16:1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青年工作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讲话,主要聚焦于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期望。由于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和社会议题,与公司和行业直接相关的信息较少。以下是根据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 青联和学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群团组织,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9]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学生工作 [10] - 全社会都要关心关注青年事业,帮助青年排忧解难,支持青年成长发展 [10] 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 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在科技创新前沿刻苦攻关,在乡村振兴舞台施展才华 [3] -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既是亲历者、见证者,更是生力军、突击队 [3] - 青年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要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 [5] 青年发展的方向 - 青年要坚定走好中国道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4] - 青年要助力续写中国奇迹,从岗位建功干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5] - 青年要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善于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沃土中汲取精神滋养 [6]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7-02 10:52
会议议程 - 会议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第一项议程 [1] 审议通过事项 - 会议审议杭州市全民健康促进条例草案,将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2] -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关于修改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等3项监督工作制度的决定、关于修改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等2项人事工作制度的决定 [2] 听取和审议报告 - 会议听取章登峰代表市政府作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工作情况报告,并进行联组审议 [2] - 会议听取审议关于大城北规划建设工作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贯彻执行情况等报告 [2] - 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监督调研报告 [2] - 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提交的关于《杭州市笕桥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的议案 [2] - 会议听取审议市检察院关于我市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2] 满意度测评 - 会议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市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报告、2024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5年第一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等2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2] 人事事项 - 会议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事项 [3] - 暨军民为新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 [3] - 新任命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 [3] 其他事项 - 召开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4] - 举行"杭州人大·E讲堂"系列讲座 [4] - 在杭各领域青年代表旁听第一次全体会议 [4]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0:21
会议概况 -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于7月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主题为"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社科类社会组织力量"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国30个省区市社科联代表、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中央及内蒙古媒体代表共170余人 [1] 主旨报告内容 - 全国政协委员纳日碧力戈作题为《中华民族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的主旨报告,阐释北疆文化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1] - 报告指出北疆文化在增强文化认同、保障边疆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 提出北疆文化建设路径包括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人民群众、加强交流互鉴 [1] 会议成果 - 与会代表分组围绕新时代社科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交流 [1] - 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呼和浩特共识》 [1]
两岸以船政文化为纽带追溯共同历史记忆
新华网· 2025-07-02 09:58
此次活动主旨演讲以"向海图强 共守家园"为主题,追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两岸文化传承发展建 言,并围绕"共同弘扬船政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船政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主题开展 多场交流活动。 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说,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记忆,相关史 料既在大陆也在台湾,需要两岸合作挖掘研究,才能够把这段故事更完整呈现,让更多人知晓。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忠纯认为,船政建设对于加强东南海防有着重要意义,首任船政 大臣沈葆桢等人承袭了闽人对于建设台湾的长久思考,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台湾在祖国海防上极为重要的 战略地位。两岸共同传承船政文化,有助于增强海防意识,有利于推动民族复兴与祖国完全统一。 当天活动现场,"船政抗战史迹调查"项目启动。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江远说,未来将持续推 进船政抗战历史研究、史料整理与挖掘,弘扬船政先辈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海峡两岸携手共话,促进两 岸同胞心灵契合。 新华社福州7月1日电(记者李慧颖)作为第十七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之一,两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动 1日在福州马尾举办。本次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
连续三年引燃海南“村VA”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逻辑
海南日报· 2025-07-02 09:18
赛事概况 - 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村VA")吸引32支来自全省11个市县的乡镇球队参与,形成"山海+体育+文旅"的夏日狂欢[1] - 赛事连续三年爆火,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亮眼"IP",并擦亮海南九人制排球赛名片[1][2] 群众参与与基层活力 - 海南排球文化底蕴深厚,文昌被誉为"排球之乡","村村有球场,人人会打球"是当地真实写照[2] - 参赛球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渔民、养殖户、装修师傅、老师、学生等,草根本色赋予赛事强大生命力[2] - 海南省政府连续两年将"村VA"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赛事提供保障[2] - 赛事坚持大众路线,不设门槛不收门票,观众涵盖从几岁孩子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发全民参与热情[3] 体育与文化融合 - 赛事期间融入海南民族文化元素,如"非遗展演"和民族风情美食摊位,丰富排球"全家福"[4] - 各参赛队伍将地域文化符号与排球运动结合,如潭牛镇天赐良鸡队上演"鸡宴上菜仪式",文教镇书香队手持书法画卷亮相[4] - 海南方言频繁运用,儋州调声和海南话解说增强观众亲切感,展现地方文化独特魅力[5] 产业赋能与乡村振兴 - 赛事展现浓厚"乡土味",同步举办村歌、村秀、村集和"千人村宴",让球迷感受乡村"烟火气"[7] - 今年赛事选址对接文昌"4+1"主导产业,打造"排球+产业"示范带,将体育赛事转化为消费场景[7] - 自2023年创办以来,"村VA"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全网曝光超13亿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7] 国际化传播 - 赛事围绕"一镇一品"理念打造流动赛场集市,推介乡村美景与特色好物,具有浓郁海岛特色[9] - 吸引来自俄罗斯、日本、英国等12国的外籍博主组成的"海南旅游国际推荐官"观球团,并组建九人"海外队"[9] - 68场赛事全程直播覆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海南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9]
《黄河大合唱》 音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51
《黄河大合唱》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影响 - 京津冀艺术家在北京音乐厅奏响交响音乐会《黄河》,广东深圳8个合唱团、300余名歌者共同演唱,吸引近120万网友线上观演 [3] - 80多年来,《黄河大合唱》跨越时空,成为中华儿女共同记忆,通过主题展览和各类演出持续传播 [3] -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专题展展出多个时期不同版本的曲谱、历史照片和文献,吸引大量专业团体和年轻学子参观 [4][5] 历史背景与创作故事 - 1938年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坠马骨折后躺在担架上渡过黄河,在延安与冼星海合作创作 [4][5] - 冼星海在窑洞煤油灯下将进行曲节奏改为波浪式旋律,赋予作品奔涌的生命力 [5] -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5月11日再次上演引发轰动,迅速在延安传唱 [5] 学术研究与教育推广 - 西北民族大学成立《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2023年开设全国首个展览馆,累计接待2万多人次 [7][8] - 研究中心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五洲同声唱黄河"等活动,拓展历史背景和当代社会价值研究 [8] - 高校将专题展融入音乐专业课教学,通过历史照片和文献激发青年学子对民族精神的共鸣 [5][6] 当代演绎与社会反响 -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在展览现场清唱《保卫黄河》,年轻面孔与历史展品形成时空叠合 [6] - 革命先辈用音乐作为武器的精神被延续,新时代演绎强调音符与时代脉搏的联动 [6] - 光未然亲属黄炜通过《〈黄河大合唱〉简史》等研究,系统梳理作品承载的民族精神 [7][8]
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反法西斯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51
演出安排与内容 - 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反法西斯题材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包括《红色的起点》《三湾,那一夜》《铁流东进》《抗战中的文艺》《直播开国大典》等剧目,演出时间为6月到10月 [1] - 《红色的起点》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 [1] - 《三湾,那一夜》艺术化再现"三湾改编"历史事件,阐释"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理念 [1] - 《铁流东进》改编自小说《最后的电波》,展现新四军通信兵战斗史 [1] - 《抗战中的文艺》通过投影技术融入历史影像资料,再现文艺家们寻找文艺救国路径的历程 [1] - 《直播开国大典》运用简洁视觉装置与即时拍摄技术,讲述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1] 经典剧目与市场反响 - 经典剧作《哥本哈根》以独特逻辑构思和优秀表演刻画人性,20多年来常演常新 [2] - 《死无葬身之地》呈现二战胜利前夕被俘法国游击队队员的抉择,今年以全新阵容复排 [2] - 红色题材演出受到观众欢迎,《铁流东进》演出全部售罄,《红色的起点》基本售空 [2] - 《哥本哈根》在湖南长沙演出后,年轻观众纷纷在社交媒体分享观后感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表示此次系列演出题材多样、风格各异,让英雄故事在当代剧场焕发生命力 [2] - 公司希望通过艺术创造,让峥嵘岁月中的民族精神照亮新时代前行的道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