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营养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多元健康诉求,ADM携多款科学营养健康解决方案亮相HNC 2025
中国食品网· 2025-06-24 15:52
公司参展动态 - 公司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暨2025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HNC 2025),展位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3号馆3F10,主题为"未来健康,科学赋能" [1] - 公司集中展示在代谢、肠道、情绪、皮肤健康等多个领域的临床支持菌株、创新交付平台与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公司发布两款新品复配益生菌组合——Balance与Restore,进一步丰富科学营养产品组合 [1][7]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消费者对功能性营养的需求愈发明确,集中在体重管理、情绪平衡、免疫支持及肠道健康等方面 [3] -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聚焦"精准营养+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管理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指引 [3] - 公司构建"科学配方+高效递送+本地化支持"的综合能力体系,为功能性营养品开发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代谢健康解决方案:以益生菌及后生元BPL1®CECT8145、枯草芽孢杆菌DE111和Fibersol-2善倍素®为代表,助力控制内脏脂肪、血糖水平与体重管理 [4] - 肠道健康解决方案:如益生菌及后生元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CECT 7347(ES1)、枯草芽孢杆菌DE111和Fibersol-2善倍素®等核心原料,具有丰富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及消化健康等功效 [4] - 情绪健康解决方案:展示格氏乳杆菌CP2305在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潜力 [4] - 皮肤健康解决方案:结合益生菌及后生元BPL1®CECT8145、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CECT 7347(ES1)与嗜酸乳杆菌CECT 9104菌株,构建"由内而外"的美肤机制 [5] - 创新交付技术Flashmelt闪溶益生菌直饮粉制备技术实现"入口秒溶"的卓越口感体验,兼顾便携性与益生菌稳定性 [8] 本地化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中国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Turnkey Services),涵盖从目标定义到商业化落地的全过程 [10] - 公司位于上海的膳食补充剂创新中心具备从产品研发到样品生产与包装的全流程高效整合能力 [10] - 2025年是公司进入中国的第30周年,已构建覆盖研发、创新与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 [12] - 公司在中国拥有天津甜味配料综合制造工厂、北京食品饮料配料加工制造基地、浙江平湖香精生产工厂等多个关键设施 [12] - 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北京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无锡中国研发中心等多个重要设施 [12] 全球创新引入 - 公司成为中国首个获批食品用枯草芽孢杆菌DE111的国际企业,该菌株在肠道、免疫与代谢健康等领域展现出扎实的科学支持 [12] - 公司持续将全球创新成果与中国市场发展需求深度对接 [12]
高纯度 Omega-3 与健康管理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21 22:18
中国居民健康管理现状 - 国家政策推动全民健康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型,慢性病年轻化与全周期防护挑战需构建监测、干预与营养支持体系 [1] - 膳食营养补充剂通过定向支持和免疫力提升成为公众践行主动健康管理的核心工具 [1] - 70.6%的居民过去一年购买过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渗透率突破七成 [27]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认知 - 产品成分和含量/吸收率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首要决策因素 [30] - 钙、益生菌和维生素C是关注度最高的基础成分,Omega-3及DHA成为新焦点 [33] - 消费者认为高纯度Omega-3含量需达85%以上,54.7%已购买过高纯度产品 [51] Omega-3产品与应用现状 - Omega-3是人体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在心血管、神经发育及抗炎中发挥关键作用 [36][40] - 海洋生物(尤其是鱼类)是主要来源,鱼油因技术成熟、科研价值高占据优势 [38][39] - 市场对EPA和DHA存在人群认知局限,需突破中老年/母婴专属的刻板印象 [43][45] 高纯度Omega-3消费人群洞察 - 婴幼儿阶段:促进大脑发育、强化免疫屏障,母乳中Omega-3含量受母亲膳食影响需辅食补充 [53] - 儿童及青少年:改善视力、专注力及情绪调节,EPA不会导致性早熟且对免疫无负面影响 [56][58] - 成年人:缓解睡眠障碍、情绪管理及慢性病防控,覆盖青年至老年全生命周期需求 [6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层面:合成生物学、纳米递送技术提升纯度和吸收率 [65] - 产品层面:精准营养需求推动配方革新,全谱矩阵(植物基+海洋源)成新格局 [48] - 政策层面:监管体系完善与标准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5]
2025年中国肉禽饲料产业产量及企业现状简析:消费端禽肉需求增长推动产量高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9 10:15
肉禽饲料产业发展概述 - 肉禽饲料专门用于肉禽饲养 提供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按饲养对象分为鸡饲料、鸭饲料、鹅饲料等类型 [2] - 肉禽饲料以高能量高蛋白为核心 通过分阶段精准营养配比实现短期快速增重 普遍采用颗粒状成品饲料无间断集中投喂 [2] - 依赖抗生素与促生长剂缩短料肉比 运用酶制剂提升消化效率 生产周期聚焦42-47天出栏的高效模式 [2] - 蛋禽饲料侧重钙磷动态平衡与蛋壳质量 采用粉状配合饲料间隔投喂调节产蛋率 通过益生菌和抗氧化剂替代抗生素维护肠道健康 生产周期长达72周以上 [2] 肉禽饲料与蛋禽饲料对比 - 营养配比:肉禽饲料高能量(玉米占比50%-60%)高蛋白(20%-30%)加速肌肉生长 钙磷含量低(钙0.8%-1.0%、磷0.4%-0.6%) 分阶段调整营养比例 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缩短料肉比 [4] - 配方设计重点:肉禽饲料添加抗生素预防疾病 使用油脂提高能量密度 避免使用高纤维原料提升消化率 [4] - 饲料形态与技术:肉禽饲料采用颗粒状成品饲料直接投喂 集中无间断投喂(每日4-6次)刺激快速采食 储存稳定性高无需频繁调整配方 [4] - 添加剂类型:肉禽饲料使用抗生素(如杆菌肽锌、泰乐菌素)预防疾病 促生长剂(如莫能毒素钠)缩短料肉比 高剂量维生素B族加速代谢 [4] - 生产周期与经济性:肉禽饲料短期出栏(42-47天) 成本集中于高蛋白原料与促生长剂 饲料转化率高(料肉比1.5-2.0:1) 抗生素使用面临环保争议 [4] 肉禽饲料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以降豆粕、强质量、优布局为核心 形成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并举的发展框架 [5] - 聚焦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规范 完善多元化配方标准体系 推动豆粕使用占比持续下降 [5] - 依托动态监测及全链条质量追溯机制强化安全监管 构建从原料采购到终端产品的风险防控网络 [5] - 政策引导东北等主产区发展大豆全产业链加工集群 促进饲料原料本地化供应与高附加值转化 [5] - 通过财政补贴、技术研发支持等手段加速规模化养殖与智能化生产模式渗透 [5] - 2024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6] - 202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 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 [6] 肉禽饲料行业产业链 - 上游以玉米、豆粕等能量蛋白原料为核心 依托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豆粕减量替代技术优化原料结构 [7] - 饲料添加剂研发聚焦酶制剂、氨基酸等精准营养补充 饲料机械制造向高效节能方向升级 支撑原料预处理与混合工艺革新 [7] - 中游饲料生产环节推动产品向功能化、定制化转型 [7] - 下游养殖端加速规模化与标准化进程 肉鸡、肉鸭等品类通过合同养殖模式与屠宰加工企业深度绑定 形成一体化链条 [7] - 消费升级驱动禽肉品质分级与冷链配送体系完善 推动饲料企业建立全周期营养服务能力 [7] 肉禽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 肉禽饲料产量自2012年以来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约4.5% 2019-2024年增速显著提升 [11] - 受益于非洲猪瘟后禽肉替代效应释放、规模化养殖渗透率提高及饲料配方技术迭代 [1][11] - 肉禽饲料占禽饲料总量的比重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75.1% 反映消费端禽肉需求增长对产业链上游的强力牵引 [1][11] - 中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使豆粕用量下降 配合精准营养数据库建设 推动饲料转化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1][11] - 区域布局层面 山东、河南、广东三省产量占比集中 依托物流网络与产业集群形成区域供给优势 [11] - 2024年肉禽饲料产量达9754.2万吨 占禽饲料总量75.1% [1][11] - 饲料配方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是驱动禽肉产能扩张的核心要素 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与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9] - 通过精准营养配比维持家禽生长性能 使单位饲料投入的禽肉产出效率提升 [9] - 肉禽饲料产量增长与家禽出栏量高度正相关 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智能化饲喂系统和疫病防控体系实现出栏周期缩短与存活率提高 [9] - 消费端需求结构转变加速产业调整 禽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市场份额扩大 倒逼饲料企业开发功能性添加剂与定制化配方 [9] - 2024年全国家禽出栏量达173.4亿只 禽肉产量增至2660万吨 [9] 肉禽饲料产业企业竞争 - 市场呈现头部企业引领、区域集群深化、全产业链整合加速的竞争格局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未形成绝对垄断 [13] - 头部阵营中新希望、海大集团、温氏股份依托饲料-养殖-食品全产业链布局形成核心优势 [13] - 通过技术研发投入优化饲料转化率 借助期货套保锁定原料成本 构建南美直采渠道增强供应链弹性 [13] - 区域市场形成山东、广东、河南三省主产区集聚效应 依托物流网络与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饲料产销联动 [13] - 新希望饲料业务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第一 2024年实现饲料总销量2596万吨 其中外销量2121万吨 [15] - 禽料外销量1472万吨 猪料外销量422万吨 水产料外销量169万吨 反刍料及其他料种外销量57万吨 在国内保持行业前列 [15] 肉禽饲料产业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向生物技术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方向升级 通过酶制剂、微生物发酵技术及动态配方系统提升饲料转化率和营养价值 [17] - 降低养殖成本与环境负荷 禁抗令全面实施推动替抗产品研发 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绿色添加剂替代传统抗生素 [17] - 配合精准营养技术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肉禽需求 智能化生产设备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饲料投喂、环境监测的自动化管理 [17] - 结合低碳原料开发(如昆虫蛋白、非粮资源)构建可持续生产体系 形成高效、安全、环保的养殖闭环 [17]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技术壁垒构建和全产业链延伸强化竞争优势 [17] - 新希望、海大等龙头企业整合饲料研发、养殖管理到食品加工环节 形成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能力 [17] - 通过定制化服务(如饲料+养殖技术+金融模式)满足规模化养殖场的个性化需求 [17] -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 东部沿海地区依托成熟产业集群保持领先 西部及东南亚新兴市场成为布局重点 [17] - 环保政策与国际贸易环境倒逼企业优化原料供应链 开发低碳产品并拓展跨境市场 形成技术驱动型竞争格局 [17]
202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研究报告(简版)
博观咨询· 2025-06-0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下中国口服美容市场正经历从“营销驱动”转向“科学驱动”的变革,政策、技术与消费需求共同推动行业规范化与全球化,二三线城市、年轻客群及细分功效领域将成为未来增长引擎,企业需以合规为基、创新为刃,抢占市场先机[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行业趋势扫描 - 市场趋势:中国是东亚第二大口服美容产品消费市场,仅次于日本,2024年中国占亚太地区口服美容市场30.7%,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亿元[8][12] - 行业趋势:众多国内外品牌布局中国口服美容市场,如Tracel亮相进博会、Kynd加速布局、资生堂开展合作等[8][15] - 政策趋势:相关法规逐步完善,合规与科技创新或成新“破局点”,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科学驱动”,走向规范化、功能化、全球化[8][22] - 渠道占比:线上电商渠道销售占比增加,抖音电商销量最高,因其内容与场景结合紧密且单价亲民[8][24] - 细分市场趋势:美白、抗老需求持续增长,是行业两大核心细分市场,也是推进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8][26][31] - 竞争趋势: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抖音平台头部五品牌市场份额合计约43.7%,口服美白细分市场新增SKU较多[8][34] - 社媒趋势:口服美容话题热度激增,抖音平台31 - 40岁女性为主,18 - 23岁人群兴趣度更高,周五、周日19:00后活跃[8] 2025中国口服美容消费者分析 - 社媒趋势:2025年Q1口服美容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热度激增,抖音用户倾向讨论产品成分,小红书用户关注适用人群、功效和场景[41] - 用户人群分布:抖音平台核心关注群体以中青年为主、31 - 40岁女性居多,18 - 30岁女性兴趣更浓厚,关注减肥运动、穿搭、发型[45] - 用户城市分布:抖音平台关注用户主要聚集在中部及东南沿海,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占比较高,二线城市用户兴趣度高[47] - 用户使用习惯:抖音平台关注用户周五、周日19:00 - 23:00活跃,活跃期间乐于讨论产品功效和成分[50] 2025中国口服美容产品&功效趋势分析 - 产品资质:较少产品通过保健品认证,多为功能性食品、传统美容滋补品,部分海外产品作为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集中在美白和防脱细分市场[55][58] - 价格带分布:0 - 200元产品SKU密集、销量高,但0 - 200元和1000元以上产品销售额撑起市场“半壁江山”,产品有较高溢价空间[60] - 剂型分布:粉剂、胶囊等传统剂型主导,零食创新类剂型增速快,中、青年消费者推动零食化剂型产品增长[62][66] - 热门功效成分:植物提取物、胶原蛋白、益生菌、B族维生素,对比国内外不同产地产品抖音Q1销售情况,各有特点[72] - 国内外整体销售对比:国内产品均价、销售均价低于海外,国产品牌主推成分,海外品牌强调功效,国产品牌竞争力稍显不足[87]
高纯度 Omega-3 与健康管理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03 16:21
中国居民健康管理现状 - 国家政策推动全民健康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型,慢性病年轻化与全周期防护挑战需构建监测、干预与营养支持体系 [1] - 膳食营养补充剂通过定向支持和免疫力提升成为公众践行主动健康管理的核心工具,助力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跨越 [1] - 国民健康管理理念升级,预防性健康投资与心理健康干预并行发展,健康管理成为生活新常态 [13]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认知及应用表现 -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用户教育成效显著,产品渗透率突破70.6%,成为日常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7] - 消费者决策矩阵中产品本身与品牌背书构成购买双引擎,产品成分和有效含量/吸收率是首要考量因素 [30] - 消费者健康管理呈现个性化、精细化趋势,Omega-3成分成为关注焦点,钙、益生菌和维生素C是基础高关注成分 [33] Omega-3产品与应用现状 - Omega-3作为人体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心脑血管健康基石并参与免疫调节、神经发育及情绪管理 [3] - 海洋生物是Omega-3主要来源,鱼类提取的鱼油在含量、技术成熟度及安全性上占据优势 [38][39] - EPA和DHA在人体中各有独特生理作用,EPA侧重抗炎免疫和心血管保护,DHA主导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两者协同增效 [40] 高纯度Omega-3消费人群洞察 - 消费者认为高纯度Omega-3含量需达85%以上,54.7%的消费者过去一年购买过高纯度产品 [51] - 高纯度Omega-3对婴幼儿可促进大脑与视力发育、强化免疫屏障,解决早期发育与健康防护痛点 [53] - 对儿童及青少年可改善视力健康、提升专注力及调节情绪,对成年人可缓解睡眠障碍、情绪管理及慢病防控 [56][62] 高纯度Omega-3的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在技术、配方、剂型及政策层面全面升级,合成生物学、纳米递送技术提升纯度和吸收率 [65] - 精准营养需求推动配方和剂型革新,政策法规全周期监管及标准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5] - Omega-3纯度标准需重新定义,构建符合未来健康需求的评估体系,从"纯度竞赛"迈入"精准效能"新周期 [48]
2025年中国蛋禽饲料供给及企业竞争现状:总量趋稳但呈现结构性调整态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9:17
蛋禽饲料产业发展概述 - 蛋禽饲料专门用于养殖蛋禽如鸡、鸭、鹅等,提供生长、发育、繁殖和产蛋所需营养物质 [2] - 蛋鸡饲料以玉米等谷物为能量主体,搭配高比例豆粕强化蛋白质供应,重点通过石粉等钙源提升矿物质含量 [2] - 蛋鸭饲料注重产蛋期钙磷比例动态适配,通过贝壳粉强化钙质,结合次粉改善适口性 [2] - 蛋鹅饲料突出青饲料与精饲料协同,青草、菜叶等占比显著,精料部分以玉米和杂粕为基础 [2] 蛋禽饲料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聚焦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推广低蛋白多元化日粮技术,推动饲料配方向高转化率、低环境负荷方向升级 [5] - 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 [6] - 2023年10月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肉鸭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重点推广饲料养殖企业好做法 [6] - 2024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6] 蛋禽饲料行业产业链 - 上游以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供应为核心,通过国内外多元采购渠道和绿色加工技术提升原料质量稳定性 [7] - 中游饲料加工环节重点推进低蛋白日粮、功能性添加剂研发及环保工艺应用,形成全价料、预混料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7] - 下游养殖端加速规模化转型,以料蛋比优化和疫病防控升级提升生产效率 [7] 蛋禽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蛋禽饲料产量为3236.1万吨,较2023年下降1.2%,较峰值年份下降约3.5% [11] - 蛋禽饲料占比持续收缩,由2012年的36.9%降至2024年的24.9% [11] - 在总饲料工业中蛋禽饲料占比滑落至2024年的10.3% [11] - 2024年禽蛋产量小幅度增长至3588万吨,存栏量同比下降4.5%至64.8亿只 [9] 蛋禽饲料产业企业竞争 - 新希望六和2024年饲料总销量2596万吨,其中禽料外销量1472万吨,在国内保持行业前列 [15] - 海大集团2024年饲料销量2652万吨,禽料外销量1265万吨,同比增长约12% [15] - 唐人神集团2024年饲料内外销量628.04万吨,同比下降11.33% [15] - 傲农生物饲料外销销量由2023年的272万吨骤降至2024年的172万吨 [15] - 正虹科技2024年饲料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同比上涨3.05% [15] 蛋禽饲料产业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向精准化、环保化方向升级,生物技术与智能化生产成为核心驱动力 [17] - 企业重点布局生物发酵、酶制剂替代抗生素、精准营养配方等技术 [17] - 环保政策倒逼行业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开发低蛋白日粮及昆虫蛋白等新型原料 [17]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壁垒构建垄断优势 [17]
精准营养迎风口,乳企内卷下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5-25 21:22
乳企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 伊利推出养胃气、稳血糖、调气血等针对性产品,包括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安糖健无乳糖牛奶、轻慕红参焕活奶粉 [1][3] - 蒙牛聚焦功能定位和品牌产品结合,旗下悠瑞奶粉、三只小牛、迈胜等品牌针对银发营养、零乳糖和运动营养领域推出系列化产品 [1][3] - 飞鹤发布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HMOs)全谱系结构数据库,具备全谱系、高精度、实操性强等特点,将向行业开放 [1][4] - 妙可蓝多创新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从儿童零食产品演变为家庭餐桌、餐饮企业、全年龄段成人的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 [1][5] 乳品功能细分趋势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营养转向功能细分,如高蛋白、益生菌、低糖低脂等产品快速增长 [3] - 乳企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健身群体)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3] - 利乐公司展示撕开即食涂抹型奶酪、乳清蛋白粉、原制奶酪等乳品形态,拓展全应用场景 [4] 乳业结构性转型 - 2024年中国牛奶总产量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总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86%;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5公斤,同比下降5.6%;生鲜乳均价降至3.32元/公斤 [5] - 奶酪发展成为化解乳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向,中国年人均消费奶酪仅200克,远低于奶业发达国家的15公斤以上 [6][7] - 奶酪加工业可大量消耗原奶,国外约50%的原料奶用于生产奶酪,成为解决奶源过剩的调节器 [7] 特医食品市场格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获批特医食品214款,其中国产182款,进口32款;2024年新增50款获批产品中49款为国产 [8] - 进口品牌如雀巢、雅培、纽迪希亚在婴幼儿配方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消费者对进口品牌信任度较高 [8] - 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80亿元,复合增长率30%;成人疾病管理类产品占比45%,儿童营养补充剂占28%,老年特医食品占27% [9] 精准营养赛道前景 - 精准营养赛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8年将迎来小高峰,体量达到1000亿—1500亿元 [1][9] - 乳企加快原料深加工,为全家功能营养做准备,同时开拓to B业务,分离油脂、蛋白等成分 [9] - 植物基特医食品市场份额从2025年的3%跃升至8%,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9]
汤臣倍健(300146)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1:04
业务拓展策略 - 线下业务通过经销商唤醒计划、多场次新品发布会及路演、丰富产品 SKU、推出大众价格带产品等驱动发展 [2] - 国际业务聚焦东南亚市场,重点关注印尼市场,以 lifespace 品牌为主,通过本土化运营覆盖全渠道,试点成功后复制到其他国家 [2] 生产与产品规划 - 生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新剂型产品委托加工 [2] - 今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健力多 OTC 产品,未来基于消费者需求推出多种类型产品 [2] - 研发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及产业转化,视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丰富产品矩阵,但商业化需时间 [3] 推新流程与频率 - 推新由市场部调研提案并测算投资模型,研发部门提配方、试产测试,经管理层审批后上新 [3] - 各主要品类持续上新,剂型更丰富且有创新剂型推出 [3] 线上渠道规划 -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产品创新打造高价格带产品,探索兴趣电商运营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3] - 行业规范化发展是大方向,线上法规完善为合规企业创造条件 [3] 投资并购决策 - 结合市场情况及整体战略规划审慎决策投资并购事项 [3] 产品销售情况 - 今年一季度,健力多、蛋白粉收入同比下降较大,需优化策略推动销售 [3]
伽澜健康助力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机构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坛圆满举办
行业动态 - 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机构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坛成功举办,聚焦临床营养从"辅助治疗"向"核心治疗"转变 [1] - 临床营养作为疾病治疗的一线手段,正日益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重视 [1] - 论坛促进了区域间先进经验的互融互鉴,推动了临床营养诊疗标准的提升 [4] 公司战略 - 伽澜健康提出"六新一结果"理论体系和"3458健管服务体系",强调非药物营养干预是核心抓手 [2] - 公司将以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为抓手,深化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协同共享 [4] - 伽澜健康瑞立德提供临床营养科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3] 技术创新 - 伽澜健康推动"精准营养"体系建设,融合分子营养学和人工智能新技术 [2] - 公司未来将深度融合"AI+信息化系统"技术,实现五大核心功能 [3] - 技术创新包括数据智能抓取、个性处方推荐、诊疗流程优化等 [3] 专家观点 - 范旻教授强调临床营养是核心医疗行为,需创新发展营养膳食和代谢调控等前沿技术 [2] - 专家指出临床营养干预能扭转治疗结局,提升临床救治水平 [2] - 多位专家就学科建设路径、智能化管理等实操性问题展开讨论 [3] 发展前景 - 临床营养在全周期健康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4] - 行业将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人才培养计划和技术创新联盟 [4] - 临床营养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专业支撑 [4]
研判2025!中国保健品原料制造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0 09:33
保健品原料制造行业概况 - 2024年保健品原料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同比增长9.93% [1][11] - 产品结构:维生素及矿物质占30%,植物提取物占25%,氨基酸及蛋白质占20%,益生菌占15% [1][11] - 下游保健品市场规模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2.7%,带动原料需求增长 [9]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4]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等文件规范行业标准 [4][6] - 政策鼓励发展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新兴领域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中药材种植、植物种植、基础化工原料等 [7] - 中游:保健品原料制造,包括维生素、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等 [7][12] - 下游:保健品生产企业,产品涵盖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 [7] 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分为多赛道布局和细分领域专注型 [12] - 维生素赛道代表企业:东北制药、振华股份、安迪苏等 [12] - 氨基酸赛道代表企业:梅花生物、无锡晶海、华恒生物等 [12] - 植物提取物赛道代表企业:晨光生物、莱茵生物、康隆生物等 [12] - 益生菌赛道代表企业:科拓生物、蔚蓝生物等 [12] 代表企业业绩 - 浙江医药2024年营收93.75亿元,维生素及类维生素业务占比50.09% [14] - 梅花生物2024年营收250.7亿元,动物营养氨基酸业务占比58.33% [17] 发展趋势 - 需求多样化:美容养颜、改善睡眠等功能性原料需求增长 [19] - 精准营养:个性化定制原料市场空间扩大 [19] - 国际化:中国企业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