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和中国已经反转?他的视频火爆美国
新浪财经· 2025-06-17 09:27
近日,美国一位拥有上千万粉丝的"顶流"视频博主,在他的节目中分享了一个让很多美国人吃惊、佩 服,但又颇感无奈的事情。 而且,这个事情还与中国有直接关系…… 这位视频博主名叫德斯坦·桑德林(Destin Sandlin)。他在美国知名视频平台"油管"(Youtube)上经营 着一个名叫《聪明每一天》(Smarter Every Day)的工程科普账号,拥有着1170万粉丝,视频的播放量 大多在百万级别,属于该平台"顶流"账号。 近日,桑德林在他最新的一期节目中,分享了一个对于美国网民而言极具冲击性的内容:他希望只用美 国生产的零部件以及美国的工人,去打造一个100%美国制造的产品——一把用来清理烧烤炉上的烤架 的手持金属刷子。 但与美国其他也在积极验证"美国制造"可行性的视频博主不同的是,桑德林不仅已经为此投入了4年的 时间,而且自掏腰包进行生产的他,还真突破了重重困境,把产品给做出来了。 然而,他的产品售价不仅数倍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而且要想实现量产的话,他还只能依赖中国…… 在视频中,桑德林首先坦诚地阐述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家庭原因。他说自己的父母在上世纪80年代都曾是美国的汽车 ...
售价499美元!特朗普计划推出新手机
证券时报· 2025-06-16 23:20
特朗普移动5G服务与T1手机发布 - 特朗普集团宣布特朗普移动将通过AT&T、Verizon和T-Mobile提供5G服务,并计划于9月推出"T1手机" [1] - 特朗普移动官网显示将提供一个名为"The 47 Plan"的话费套餐,每月47.75美元 [2] - T1手机售价499美元,被描述为金色、时尚、美国设计和制造的高性能智能手机 [5] 特朗普移动产品与服务细节 - 特朗普移动将提供包括远程医疗、路边援助和全球100个国家/地区无限短信等服务的套餐 [7] - 公司强调其目标是为服务不足的人群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移动通信领域 [7] - 特朗普集团由小唐纳德·特朗普和埃里克·特朗普经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要控股公司 [9] 商标申请与业务扩张 - 特朗普集团旗下DTTM Operations LLC已申请"TRUMP"和"T1"商标,覆盖无线电话服务、手机配件及零售店 [10] - 商标申请范围显示公司可能涉足手机制造、零售店布局及定制5G设备 [10] - 美国专利律师指出此次商标申请准备时间可能超过1年,标志着特朗普集团业务从房地产、酒店向电信领域扩张 [14] 潜在商标冲突与监管挑战 - T1商标可能面临T-Mobile的反对,因后者可能认为该商标会稀释其品牌权益 [14] - 若特朗普直接或间接控制通信网络,可能引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监管冲突 [15] 特朗普集团战略背景 - 自2025年1月以来,特朗普关联公司已提交27份商标申请 [16] - 分析认为特朗普进军电信行业可能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强化"美国制造"标签,并为中期选举积累政治筹码 [16] - 推出手机品牌可巩固保守派选民和MAGA支持者的忠诚度 [16]
售价499美元!特朗普计划推出新手机
证券时报· 2025-06-16 22:59
特朗普移动业务布局 - 推出名为"The 47 Plan"的话费套餐 每月费用47 75美元 [1] - 计划在9月发布T1川普手机 售价499美元 定位为"金色而时尚"的美国设计和制造智能手机 [3] - 套餐服务包含远程医疗、全球100个国家/地区无限短信及车内路边援助等增值功能 [6]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目标群体为"服务不足"的消费者 强调填补移动行业未满足需求 [6] - 通过整合通信、医疗和紧急服务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 [6] - 强化"美国制造"标签 可能为中期选举积累政治筹码 [14] 知识产权与商标布局 - 特朗普集团旗下DTTM Operations LLC已申请"TRUMP"和"T1"商标 覆盖无线电话服务、手机硬件及零售店 [7][9][10] - 商标申请涉及国际分类009(手机及配件)、035(零售商店)和038(电信服务) [9][10][11] - 律师分析商标申请材料详尽程度显示筹备时间超过1年 [12] 潜在竞争与法律风险 - T1商标可能面临T-MOBILE的法律挑战 需证明消费者不会混淆两者关联性 [12] - 现任总统涉足通信网络可能引发FCC监管角色冲突问题 [13] 企业扩张背景 - 2025年1月以来特朗普集团累计提交27份商标申请 显示业务多元化意图 [14] - 此举或为规避对苹果等企业的关税政策影响 90% iPhone仍依赖中印供应链 [14] - 通过保守派选民专属设备巩固MAGA支持者群体 [14]
特朗普首个“美国制造”成果曝光,但不是iPhone
凤凰网· 2025-06-11 10:10
美国制造政策进展 - 富士康正在美国得州休斯顿扩大AI服务器产能 计划将两位数百分比的GPU模组和主板转移至美国生产 目前超过90%的此类组件仍在中国台湾制造 [1] - 富士康高管表示休斯顿是首要任务 因当前GPU模块和主板大多在中国台湾生产 [1] - 在美国生产有助于提高供应链韧性 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 AI服务器供应链动态 - 富士康和纬创是仅有的两家为英伟达生产GPU模块和主板的供应商 这些组件开发需要大量工程资源 [2] - 富士康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支持英伟达AI系统开发 涉及从GPU到最终组装的各个环节 [3] - 台积电计划今年在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AI芯片 包括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芯片 [3] 供应商扩张计划 - 富士康和纬创都计划在未来15个月内在得州扩大AI服务器生产能力 [3] - 纬创计划在未来12到15个月内完成得州新工厂建设 [3] - 和硕将在本月或下月敲定兴建美国AI服务器工厂的计划 可能选址得州 [4] 配套供应链布局 - 台达电子 光宝科技 勤诚 正崴精密等零组件供应商 广达 纬颖和英业达等组装厂都在美国设厂或扩建 [3] - 韩国SK海力士将高带宽内存芯片生产带到印第安纳州 [3]
iPhone能否实现“美国制造”?
财富FORTUNE· 2025-06-10 20:55
核心观点 - 美国初创企业Purism成功实现智能手机本土化生产,证明在美国制造智能手机虽具挑战性但可行,且成本可控[1][3][7] - 苹果公司若给予足够时间规划供应链和人才培养,可大幅降低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但需克服熟练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难题[9][11][12] - 政治因素(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制造业回流,但政策实施节奏对企业转型至关重要[2][13] 生产可行性 - Purism在美国加州卡尔斯巴德运营小型组装线,雇佣十余名工人,过去两年持续盈利[1][9] - Liberty Phone(美国制造)与Librem 5(中国制造)成本分别为650美元和600美元,差异控制在10%以内[7][8] - 自动化技术有效降低人力依赖,额外成本集中在后期焊接、测试等环节[11] 成本与供应链 - 美国制造机型售价1999美元(中国制造机型799美元),溢价覆盖安全验证成本及更高利润率[3][8] - 美国供应链面临零部件采购限制(如高端摄像头需进口),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11] - 分析师预估若苹果紧急转移生产,iPhone美国售价或达3500美元,但渐进式转移可显著降低成本[12] 市场竞争与定位 - Purism年营收数百万美元,主打政府机构及高安全需求客户(如FBI、众议院情报委员会)[6][13] - 产品差异化:物理开关切断通信模块、开源操作系统、防篡改包装等安全设计[6]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其难以挑战消费市场巨头,但政府/军方细分市场存在机会[1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iPhone征收25%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成为政治议题[2] - 渐进式关税政策更利于企业规划,突然实施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13] - 美国熟练电子工程师数量远低于中国,人才培养需长期投入[9][11]
白袜崇拜,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虎嗅APP· 2025-06-06 21:56
文章核心观点 - 时尚是意识形态的延伸,其流行趋势背后是特定意识形态的崛起 [5] - 当前“MADE IN USA”的时尚概念复兴,是对全球化怨恨和身份焦虑的回应,但其高成本和产业空心化使其面临巨大挑战 [8][27][58] - 美国时尚的灵魂在于融合与开放,而非单纯强调本土制造,丧失融合精神将导致活力枯竭 [53] 美国服装制造业现状 - 美国市场98%的服装依赖进口 [10] - 美国家庭年均服装消费额为1754美元 [18] - 服装纺织行业就业人数从1950年代的210万锐减至目前的47.1万 [29] - 本土制造业面临供应链缺失和产业工人不足的困境 [30] “美国制造”品牌的实践与困境 - American Trench为代表的新兴品牌试图重塑“美国制造”,其60%收入来自售价14美元的袜子 [13][21] - 品牌在价值观与成本间寻求平衡,例如将宣称价值1100美元的外套定价为795美元 [17] - 本土制造面临高成本挑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高于对“美国制造”标签的认同 [27][28] - 本土面料供应不足,品牌需使用滞销面料或面临采购困难 [30] 美国时尚的历史演进与身份危机 - 美国时尚曾长期追随法国,直至二战法国沦陷后才开始探索本土设计灵魂 [40][43][44] - 美式时尚的核心优势在于以大众化、功能化、民主化为核心的成衣体系,以及强大的文化产业影响力 [46][50] - 当前美国时尚界缺乏像LVMH这样的机构培育年轻品牌,过度依赖追求短期回报的私募股权 [35] - 美国时尚的独特魅力源于街头风格与常青藤风格的融合,体现松弛与自由 [53] 对“美国制造”运动的反思 - 当前的“美国制造”情绪是对1980年代“Crafted With Pride”运动的复写,本质是试图用文化认同挽救制度性萎缩的产业 [12][54] - 该运动最终可能沦为爱国主义的空洞标签和资本营销,而非实质性的产业复兴 [54] - 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制造的复辟更像是对身份焦虑的安抚,其产品可能最终成为小众收藏品 [59]
“美国制造”流量汹涌:卖家狂欢,买家缺席
虎嗅· 2025-06-05 15:20
"美国制造"搜索热度激增 - "Made in USA"相关搜索量同比激增220%,其中"美国制造的美国国旗"等具体品类搜索词暴涨250% [3] - 亚马逊上"Made in USA"搜索次数30天内从2.6万次飙升至12.6万次,增长近五倍 [6] - Facebook小组"乐享非中国制造"成员人数翻倍至约2000人 [2] 电商平台营销策略转变 - 亚马逊卖家将"美国制造"标识从第四、第五张产品图提升至主图醒目位置 [6] - 超过15.1万件亚马逊商品添加"美国制造"标签,预计相关销售额达51亿美元 [8] - 部分卖家通过SEO优化投放"美国制造"关键词,但实际生产线未改变 [7]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敏感度 - 超半数美国受访者表示有意购买国产商品,但仅11%愿承受超过15%的溢价 [10] - 淋浴喷头测试显示:129美元中国制造版本售出584个,239美元美国制造版本零成交 [12][13] - 33%消费者因关税转向低价品牌,仅10%接受涨价 [16] 制造业回流的经济壁垒 - 美国生产运动鞋成本达35-45美元/双,中国仅15美元/双 [19] - 美国淋浴喷头生产成本比中国高三倍,甚至超过145%关税成本 [20] - 美国工厂工人平均时薪12-16美元,中国为3-4美元,东南亚仅1.5-3美元 [20]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美国轻工业供应链分散,需4-6家供应商协作导致效率低下 [20] - 97%美国服装鞋类依赖进口,政策重点转向芯片、军工等高端产业 [21] - Temu等平台商品价格可达亚马逊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18]
台积电美国厂五大客户订单塞爆 苹果稳居最大客户
经济日报· 2025-06-02 07:18
台积电美国新厂客户订单情况 - 台积电美国新厂获得苹果、AMD、高通、博通及英伟达五大客户订单,苹果为最大客户,英伟达AI芯片产品将于年底实现美国制造 [1] - 苹果规划2023年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新厂生产数千万颗先进芯片 [1] - 英伟达AI芯片已在台积电美国新厂进行制程验证,预计2023年底量产 [2] - AMD作为台积电2nm和亚利桑那州晶圆21厂主要高速运算客户,双方密切合作 [2] - 高通已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生产部分芯片,博通大部分前段制造外包给台积电 [2] 台积电美国新厂产能规划 - 台积电计划加码美国千亿美元投资,预计三成2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将在亚利桑那州厂区生产 [2] - 美国新厂第三厂已提早动土,后续三个扩充厂产能也已被客户预订 [3] - 美国厂区良率已可比美中国台湾厂 [3] 行业趋势与定价策略 - 地缘政治驱动台积电客户异地备援需求,加速美国厂达到经济规模 [1] - 台积电已提高报价并将继续提价,主要因厂区所在地不同及制程从5nm向3nm/2nm升级导致成本上升 [1] - AI驱动先进制程需求从5nm向3nm乃至2nm推进 [1]
特朗普威胁加征25%关税,苹果天塌了
金投网· 2025-05-26 19:20
特朗普对苹果的关税威胁 -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直接点名苹果公司 要求其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 否则将面临25%高额关税 [1] - 该言论导致苹果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3.57% 并拖累美国股指期货走低 [1] - 特朗普此前已在5月15日公开向库克喊话 反对苹果在印度建厂计划 要求其兑现5000亿美元美国投资承诺 [1] 苹果的供应链困境 - iPhone零部件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供应链集中在亚洲 包括台积电和三星的芯片 LG和三星的显示屏 索尼的光学元件 以及中国供应商的电池 [2] - 若全部在美国生产 iPhone售价可能从1000美元飙升至3500美元 [2] - 分析师认为 承受25%关税比在美国建厂更划算 前者是短期成本 后者是天价长期投入 [3] 制造业回流的现实挑战 - 特朗普希望通过苹果带动制造业就业 但实际效果可能相反 高盛预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净减少40万个就业岗位 [3] - 美国面临劳动力成本高 技能短缺和供应链分散等根本问题 库克曾对比中美模具工程师数量差距 [4] - 摩托罗拉2013年尝试美国生产手机 仅一年就因成本过高关闭工厂 [4] 供应链转移的复杂性 - 苹果供应链深度依赖中国 富士康印度扩产仍需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 [4] -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 苹果供应链扎根中国数十年 完全转移需要数十年协调投资 几乎"不可能" [4] - 目前印度制造的iPhone已占全球20% 苹果原计划明年通过印度供应美国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