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

搜索文档
这座一线城市拆迁节奏要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12:02
城市更新政策转向 - 城镇化率已达67%,9.4亿城镇人口,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转向存量精细化运营[5] - 政策文件八项任务聚焦存量改造,包括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及城中村,增量内容极少[6] - D级危房拆除是唯一明确提及的拆迁类型,但鉴定标准严格[8] 老旧房产市场影响 - 老旧小区大规模拆迁终止,房产流动性进一步降低[9] - 2000年前建成小区纳入改造范围,上海计划2024年改造1500万平方米[10][16] - 二线以下城市无电梯老房建议抛售,新房供应过剩将加剧二手房贬值[25][26] 上海差异化路径 - 核心城区拆迁持续,2025年预算1402亿创历史第二高[11][13] - 黄浦、徐汇等区拆迁款支撑老破小价格,拆迁红利预计延续十年[12][14] - 试点房票制度升级及居民自筹原拆原建模式,郊区先行铺开[17][18] 新房市场趋势 - 高品质新房挤压二手房市场,上海新房质量提升加剧价格倒挂[23][24] - 北京西城区原拆原建案例显示,居民需承担18-23万/户改造成本[20][21] 城市更新衍生效应 - 改造工程直接刺激家电、装修等消费需求[27] - 上海政策明确推进"好房子"建设,扩大公积金适用范围[28] - 文创园区改造案例(如苏州十全街)显示商业流量提升显著[31][32]
21深度丨老旧小区“重生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1:26
城市更新政策与资金投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成为关键任务 [2] - 2025年广东省下达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共计17.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1.3亿元 [14] - 广东全省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289个,广州以156个位列全省第一 [2][14] 广州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截至2024年9月底,广州累计推动加装电梯批复通过18005台,建成15190台,惠及居民100多万人,审批和建成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6] - 广州荔湾、越秀、天河等区出台"一梯10万元"补助方案,全市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达3.7亿元 [6] - 2025年广州市越秀区申请"既有住宅安装电梯财政补贴"预算1500万元,计划完成150宗补贴发放 [6] 改造模式创新 - 越秀区三眼井社区由街道牵头与润高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出资提供社区运营管养服务,通过产业收益回补投入 [2][8] - 润高智慧在三眼井社区落地24小时打印设备、冷鲜奶站、白蚁防治布点等便民产业,并采取灵活服务模式降低人工成本 [9][10] - 该模式已复制至广州番禺、增城、南沙、从化等地,拓展停车场治理、健康小屋、文旅民宿、餐饮集市等项目 [10] 改造项目规模与规划 - 截至2023年底,广州累计完成918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老旧建筑4959.2万平方米,惠及67.9万户家庭 [12] - 2024年广州推进523个老旧小区改造,覆盖19.53万户家庭 [12] - 2025年广州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6个,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 [14] 具体改造案例 - 白云区广州大源山庄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筑面积61.65万平方米,覆盖1.1万户居民 [15] - 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外立面翻新、水电气管网改造、适老化设施加装、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引入等 [15] - 三眼井社区引入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提供全日托、晚托等服务,全日托保教费用2430元/月 [10]
专访清华大学刘佳燕:建立老旧住宅“好房子”标准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7:18
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与进展 -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居民4800万户 超1.2亿人 [1] - 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1] -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主要任务 强调从"基础功能完善"向"城市有机更新"深化 [1][4] 改造核心价值与目标体系 - 老旧小区改造需实现居住保障 品质提升 经济活力 文化传承 长效运维等多维目标 [3][4] - 居住保障方面重点修缮危旧房屋 加固建筑结构 完善基本设施 [4] - 品质提升方面需解决停车难 养老托幼设施缺失问题 推进完整社区和15分钟生活圈建设 [4] - 经济活力方面通过微更新激活低效空间 带动社区商业 居家养老等新业态发展 [4] 改造技术标准与创新 - 需建立区别于新建住宅的"好房子"标准体系 严格执行消防疏散等安全标准 [3][5] - 发展轻量化改造技术体系 包括非开挖管道修复 模块化加装电梯 装配式适老化改造等 [6] - 推广垂直绿化 光伏遮阳棚等被动式节能技术 提升老旧小区节能性能 [6] 资金筹措机制创新 - 资金筹措面临产权碎片化 投资周期长 回报率低等挑战 [7] - 需创新制度设计 探索适应长周期的金融工具 如社区服务综合体运营模式 [7] - 北京 上海试点"改造+运营"一体化模式 整合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收益 [7] 部门协同与数字化管理 - 当前存在标准体系碎片化 数据资源割裂化 资金管理分散化等问题 [9] - 需建立分级分类评估体系 制定涵盖建筑安全 居民需求等多维度的统一标准 [10] - 打造数字化平台 实现跨部门数据联动 实时监测资金流向与改造进度 [10] 居民协商机制优化 - 协商成本高源于制度缺陷 建议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协商规程》明确法律效力 [11] - 改造预算应单列协商专项经费 覆盖居民调查 会议组织等支出 [11] - 需培育专业社区调解组织 开发智能协商决策支持系统提升效率 [11] 未来更新方向建议 - 建议建立动态评估与预防性干预机制 对隐蔽工程隐患开展精准化微更新 [12] - 推进社区全生命周期系统更新 以功能街区为单元实施片区统筹 [13] - 突破单小区改造局限 通过慢行系统串联实现空间资源跨域整合 [13]
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1.2亿人
快讯· 2025-05-20 10:29
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1] - 惠及居民4800万户 [1] - 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 [1]
大院焕新还有了专属IP!广州天河首个政企合作旧改小区完工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21:33
项目背景与模式 - 广东省农垦总局大院改造是广州市天河区首个政企合作老旧小区项目,由天河区与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共同出资[1] - 项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天河区投入财政资金1067万元,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出资460万元[4][5] - 该项目开创了天河区老旧小区改造"政企共建"先河,解决资金筹措难题[5] 改造内容与成效 - 改造涉及25栋住宅楼,惠及400户1500人,最早建筑已建成近60年[4] - 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完善社区配套体系、构建多层次绿化体系、挖掘农垦历史文化[7] - 重点打造三大节点:芳苑、欢聚公园、健康公园,并铺设贯穿社区的慢行跑道[3][7][9] - 房屋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包括更换楼栋门、增加楼梯扶手、安装节能灯等[7] - 改造后新增休闲空间和健身场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11][14] 文化特色与创新 - 深度挖掘农垦历史文化,打造原创IP"小灵胶"作为社区文化标识[6][9] - "小灵胶"以橡胶树液为原型,成为连接居民情感的记忆纽带[9] - 改造保留岭南传统格局,芳苑采用开放式草坪与主题花园布局[9] 居民参与与后续计划 - 改造过程采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充分吸收居民意见[12] - 居民参与打通了管线入地和停车位调整等20多项关键节点[12] - 天河区计划优先将居民出资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拓宽融资渠道[14] - 全区累计完成10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3.7万户家庭、近12万居民[12]
军创企业家王义超:打造加装电梯领军品牌,从一年一部电梯到百部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4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王义超2014年退役后创业,2024年进入第11个创业年头,从最初年安装1部电梯发展到年超100部[3] - 2016-2017年转型参与青岛历史建筑改造项目,成功打造1907光影俱乐部等网红景点[4][5] - 2019年切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领域,2022年完成青岛市北区恒苑小区40+部电梯加装并被列为住建部全国十大改造标杆[6] 业务规模与技术优势 - 累计为青岛50+小区安装400+部电梯,2024年预计完工项目突破100部[1][7] - 采用模块化预组装技术实现90分钟完成主体安装,3天调试运行,研发多级防腐一体化钢结构井道适应沿海环境[6] - 政府验收通过率100%,事故率为零,项目覆盖北京、济南等城市[3][7] 团队构成与运营模式 - 团队由30+退役军人组成,具备国防工程施工经验[3][8] - 将质保期延长至10年(行业普遍2年),探索电梯管家APP实现智慧社区运营[8] - 业务延伸至工程机械再制造、供应链金融及高端棉纺织领域,2023年并购成立喀什宝晟智慧纺织公司[8] 行业定位与战略方向 - 定位为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改造/更新市场集成服务商,目标成为行业领军者[8][9]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延长质保期和增值服务破解后运营市场难题[8] - 计划以电梯加装为切入点,拓展最后一百米智慧化运营场景[8]
广东: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
快讯· 2025-05-07 15:53
住房消费需求提振 - 广东省将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本金政策推进城中村改造[1] - 2025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并更新2 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1] - 城市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将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1] 住房建设标准优化 - 新建商品房建设质量将提升以符合国家《住宅项目规范》要求[1] - 重点发展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的"好房子"建设方向[1] 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 -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1] - 租房提取政策将进一步优化[1] - 持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试点[1]
老旧小区又吃香了?官方定调了!从2025年起,这两类房价要起飞
搜狐财经· 2025-05-04 17:27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老旧小区在政策加持下重新焕发生机,中央拨款6500亿进行改造,改造后小区房价上涨,不同类型老破小展现出投资潜力,但购买需谨慎,要跟着政策走 [1][3] 分组1:老破小改造情况 - 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改造,是“硬件升级”非面子工程 [3] - 中央财政拨付6500亿改造资金,全国待改造小区21.9万个,涉及居民超2亿人 [3] - 改造后平均房价涨幅18%-35% [3] 分组2:不同类型老破小投资潜力 - 学区老破小加装电梯和智慧社区改造后租金从6000涨到9000,成“买得起的名校门票” [4] - 装电梯的顶楼房成潜力股,如上海杨浦某老楼加装电梯后顶楼房价反超中间楼层,还多送20平露台 [4][5] 分组3:开发商和炒房客动态 - 房企成立“城市更新事业部”收购核心地段老破小,如杭州拱墅区筒子楼改造后单价跳涨2倍 [8] - 炒房客提前锁定即将改造小区,专收顶楼和边套,如郑州金水区团队扫货后抬价30%出货 [8] - 住建部新规改造完成五年内限制交易,利好真刚需 [8] 分组4:老破小购买建议 - 老破小改造后性价比飙升,适合预算不高人群,但购买要慎重 [9] - 选择有明确单位产权的公房且有配套物业,不买房龄太老的早期砖混房 [9] - 重点考虑学区房,利于后期房子置换 [9] 分组5:楼市投资提醒 - 经济下行期除非刚需,否则尽量不进行房产投资,未来楼市走向不稳定 [11] - 楼市要跟着国家政策走,政策决定风向 [11]
“2023年前都算旧房”,你家的房子需要旧改吗?
虎嗅APP· 2025-03-24 21:25
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演变 - 杭州市2025年旧房装修补贴政策将2023年1月1日前建成的住宅纳入补贴范围,每套房最高享受2万元消费补贴 [2] - 住建部2025年提出将2000年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改造范围从"需要改造"扩大到"全面改造" [3][6] - 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 [7] 改造实施现状与挑战 - 老旧小区改造需达到90%住户或四分之三房屋面积使用安全责任人同意率 [8] -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全国老旧小区挂牌均价同比上涨8.7%,北京丰台区蜂鸟小区改造后房价从4.2万元/㎡涨至5.8万元/㎡ [9][10] - 改造工程存在施工质量差、扰民等问题,部分住户对改造效果不满意 [10][11] 资金来源与参与方态度 - 旧改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广东省指导意见提出"谁受益、谁出资"原则但实际执行困难 [13] - 房企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兴趣不足,认为利润低且协调难度大 [14] - 万科等房企曾参与旧改但近期因财务问题减少投入 [15] 创新改造模式探索 - 广州推动"成片统筹开发"模式,改造内容新增充电桩、急救设施等便民配套 [17] - 广州永庆坊项目由万科改造后部分房源转为"泊寓"青年公寓,打造文创街区提升盈利空间 [18] - 杭州浙工新村采用居民自筹4.7亿元+政府补贴的自拆自建模式,容积率从1.8提高至2.1,居民最多可扩面20㎡ [20] 行业转型方向 - 中指研究院建议房企从单一开发向"建管服"综合服务商转型 [15] - 房企可转型为"城市运营商",通过物业管理、便民服务、闲置空间改造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微利 [17] - 自拆自建模式适用于危旧房等级C/D级房屋,广州、成都等地已有成功案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