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
搜索文档
美国大豆滞销,特朗普再甩锅,120亿补贴泡汤,农民卖设备填亏空
搜狐财经· 2025-10-10 21:45
可稍微有点记性的都知道,美国那波关税政策早就在暂停状态了,哪儿来的"赚了很多钱"?难不成是从 其他国家那儿薅了羊毛?这前后矛盾的劲儿,比大豆滞销的新闻还抓马。 10月1日刷到特朗普那条推特时,属实看愣了——这哥们儿怕是急糊涂了,语序乱得像没整理的大豆 田,情绪却满得快溢出来。他一口咬定中方因为"谈判"不买美国大豆,害得自家豆农遭了殃,字里行间 全是"我好无奈"的戏码。 更有意思的是他后面的话,一边拍着胸脯说"通过关税赚了很多钱",一边又赶紧安抚民众,说要从这笔 钱里拿一小部分帮农民,还喊出"永远不会让农民失望"的口号。 当然了,特朗普的老套路永远不会缺席——甩锅。果不其然,话锋一转就骂上了拜登,说"瞌睡乔"没执 行和中国的协议,按约定中方本该买美国数十亿美元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合着只要出点事儿,"瞌 睡乔"或者佩洛西就得被拉出来当靶子,这甩锅手段真是练得炉火纯青。 他还在推特里煽情,说"每个农民都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自己最爱这些爱国者,最后喊出"让大豆再 次变得出色"的口号。这话听着热血,可现实却给了他一巴掌。今年中国确实没给美国大豆下新订单, 虽说1-2月还进口了1361万吨,但从5月开始就一粒没买。 ...
订单至今为0,特朗普想和中方当面谈,希望中国放美国大豆一马
搜狐财经· 2025-10-05 13:46
特朗普现在急得快要抓狂了。他想亲自与中国谈判"买豆子"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为了"拯救农民",实际上,他是在试图通过谈判桌抢占主动权。但问题是, 直到今天,中国从来没有给他过"面子"。 首先,看看特朗普的算盘。他明明是自己挑起了这场关税冲突,现在却站出来说"在最后四周要与中方见面,把大豆列为重点议题"。看似是他主动出击,实 际上却是他迫于压力的反应。因为他背后的支持者——尤其是种大豆的农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脆弱。 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重要的买家之一。然而,关税战爆发后,中国加征了报复性关税,使得美国大豆在价格和竞争力上严重受损。于是,中国的买家纷纷 转向了巴西和阿根廷,导致在今年的收获季节,中国几乎没有向美国购买大豆。这种"零订单"是前所未见的强硬态度。 特朗普现在将这件事提到台面上,完全是因为国内压力太大——种豆农民的生存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如果特朗普连这一点都解决不好,他所谓 的"保护农民"形象就会崩塌。 但是,特朗普不能忘记,他正是这场贸易战的挑起者。他现在向中国求"网开一面",实质上是希望中国在他制造的困境中给他找个台阶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面谈买豆"要求看起来就像是高声喊道:"你给 ...
中国拒绝买单,美损失超百亿美元,特朗普急了眼:想与中方好好谈
搜狐财经· 2025-10-05 12:28
最近,国际间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中国坚决拒绝承担美国加征关税的后果,导致美国豆农损失超过 100亿美元,而特朗普急得跳脚,试图通过谈判挽回局面。这场局势复杂的"大国博弈",不仅让人瞠目结舌,还充满了戏剧性。 事件概况:中国拒绝买单,美国损失惨重 最近的国际热点,远比任何军事演习还要激烈!中国突然宣布暂停从美国购买大豆,这是27年来的第一次。这一举措让美国豆农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让 特朗普急得团团转。原本美国计划通过加征关税威胁中国,没想到却被中国精准反击,直接让美国付出了代价。 美国豆农:从繁荣到绝望 美国的大豆产业目前状况惨淡。中国市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重要买家,2024年就有120亿美元的大豆销往中国。但如今,中国转而向阿根廷和巴西进口大 豆,因为它们的关税只有3%,比美国的大豆更具竞争力。美国豆农现在真的是哭晕在厕所,失去了最重要的市场,经济损失严重。 中国的反制:精准打击,展现大国风范 中国这波反制措施可谓精准高效,仿佛一场军事行动中的"精准打击"。通过对等关税,中国成功将美国大豆挡在门外,同时增加了从阿根廷和巴西的进口 量。中国的这一策略不仅保护了 ...
美国终于低头?美财长表态可取消对华关税,但前提条件苛刻
搜狐财经· 2025-09-30 11:25
中美贸易博弈再现新动向:一场甩锅与拆招的外交较量 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西班牙马德里会谈后的一番表态引发广泛关注。这位财政高官表示,美国可以考虑不对中国加征针对俄罗斯石油的高额关税,但前 提条件是欧洲国家必须先对中国和印度采取行动。这番看似让步的表态,实则暗藏玄机。 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放软了姿态,但细究之下,这个条件堪称苛刻。美国这是要把欧洲推到前面当挡箭牌,自己则躲在后面观望。相比之下,中方的回应虽 然简洁,却直指问题核心,强调互利共赢原则,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展现出成熟稳健的外交智慧。 这场博弈的源头要追溯到2025年9月12日。当时美国通过G7和欧盟渠道,呼吁盟友对中国和印度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加征50%至100%的高关税。美方的如意算 盘是通过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迫使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 但现实情况让特朗普政府颇为尴尬。尽管西方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却未受太大影响,中国和印度成为最大买家,每天进口量高达上百万桶。这些 石油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俄罗斯的战争金库,成为其军事行动的重要支撑。 9月15日,贝森特在马德里会谈后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单独行动,必须等欧洲先出手。这番表态看似给中国留 ...
中国亮剑:已停购美国大豆4个月,要求先取消关税,然后再买
搜狐财经· 2025-09-27 13:21
中美大豆贸易博弈: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中国商务部在9月25日的表态中明确向美国释放信号:如果美方希望扩大双边贸易,就必须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措施。 这一表态被视为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一次"亮剑",而农产品进口——尤其是大豆——正是中国手中的一张关键牌。 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美国豆农压力倍增 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几乎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4-5个月。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图表显 示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几乎降至零,这与中美关税战的升级节奏高度吻合。要知道,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的最大 买家,年进口额高达126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50%左右。如今连续数月的采购停滞,对美国豆农的心理和 经济冲击可想而知。 南美大豆填补空缺,美国农民"干瞪眼" 中国并非没有大豆可买,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南美市场。官方数据显示,近期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大量进口大豆,这两 个国家恰恰是美国大豆的主要竞争对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豆滞销,而竞争对手却订单不断,美国豆农的焦虑和不 满情绪日益加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近期频频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调整对华关税政策。 面对农业出口的困境,美国农民正积极寻求替代市场。例如,玉米种植 ...
中方一单不下,美国大豆被判死刑,美农民哭、特朗普劝,都不管用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50
这场危机根源要追溯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过去美国将农产品视为贸易谈判的战略筹码,甚至天真地认为中国离不开美国粮食。但中国早已布局多元化 进口渠道:2024年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阿根廷410万吨,留给美国的2500万吨份额本是善意之举。然而随着关税大棒挥下,这些友谊订单自然首当其冲。 中美贸易博弈下美国豆农的生存危机:特朗普的大豆难题如何破解? 近期中美高层互动频繁,从两国外长、防长通话到元首直接沟通,美国展现出了罕见 的积极姿态。这背后折射出一个关键事实:在中美实力对比变化的当下,美国正面临诸多需要中国配合解决的难题。而最让特朗普政府寝食难安的,莫过于 美国大豆产业正面临的生死劫。 正值收获季的美国豆农们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田间接受采访时,对着镜头发出紧急呼吁: 中国市场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存!这位坐在拖拉机上的行业领袖道出了残酷现实:往年此时中国订单早已纷至沓来,但今年采购量却尴尬地保持着零纪录。 这种局面绝非偶然。作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大豆60%的海外市场依赖中国。若失去这个超级客户,堆积如山的豆子将面临三种命运:要么烂在仓 库,要么埋回田里当肥料,最糟的是导致大批农场 ...
中美谈完第2天,英媒爆料:美国盯上了中资港口,贝莱德将再出手,中企港口危险!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25
中美经贸谈判与港口资产博弈 - 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达成框架性协议 TikTok等关键问题取得进展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中资港口资产转交西方控制 贝莱德拟收购长江和记实业在23国港口资产 [1] - 美国以海洋霸权自居 对中国获得全球港口合法运营权感到威胁 [3] 美国对中国航运业的限制措施 -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0倍 存在军事失衡风险 [3] - 美国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 限制进驻美国本土港口 [3] - 美国商船队伍老旧 战时后勤保障能力不足 试图通过私营公司收购中资港口股份实现控制 [3] 经济影响与战略考量 - 美国若推高海运成本将冲击本国经济 疫情后复苏阶段可能雪上加霜 [5] - 英国媒体曝光信息与英美联盟战略相关 通过舆论压力制造三国会谈紧张气氛 [5] - 中美博弈进入复杂阶段 需要持续关注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动态变化 [5][9] 全球港口资产格局变化 - 贝莱德收购长江和记实业港口资产涉及23个国家 将显著提升美国战略地位 [1] - 中国通过经济全球化获得合法港口运营权 引发美国战略反制 [3] - 港口控制权争夺成为中美全球影响力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 [3][5]
没得商量了,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税78%
搜狐财经· 2025-09-06 13:58
中国航运企业战略调整 - 中远海运等中国主要航运企业逐步减少在美国航线部署中国制造船舶的比例 [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航线业务增长9.5% 亚洲区域内航线增长5.2% 其他国际航线增长11.9% [3] - 新增业务量主要从原本的美国航线转移而来 [3] 美国港口税政策细节 - 第一阶段自2023年10月14日起按船舶净吨位征收费用 初始标准每净吨50美元 最终达每净吨140美元 [3] - 政策涵盖中国实体运营或拥有的船舶 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注册的航运企业 [3] - 每艘船舶每年最多需缴纳5次此项费用 [3] - 第二阶段自2028年4月17日起要求提高美国本土建造且悬挂美国国旗的LNG运输船比例 最终目标15% [4] 政策影响分析 - 标准大型集装箱船单次靠港可能需额外支付数百万美元费用 [6] - 政策旨在削弱中美海上贸易往来并扶持美国本土造船业 [6] - 美国造船业持续衰退导致海军建设进展缓慢 舰艇更新速度落后于中国 [6] 中美贸易博弈态势 - 中国外交部指出港口税政策将推高全球海运成本 扰乱国际供应链 加重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负担 [8] - 中国航运企业通过优化全球航运网络规避美方不合理收费 [8]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征收最高78.2%的反倾销税 [9] - 此案是中国首例反规避调查 展现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的立场 [9]
没有中国施压,美国主动释出重磅消息:对华关税可能全线取消,特朗普暴怒
搜狐财经· 2025-09-06 12:06
关税政策法律裁决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违法 可能导致关税措施失效[1]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判决关税政策违宪 该判决涉及特朗普政治命运[3]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加征关税导致加州港口陷入停滞 多州农民出口受阻 美国企业因成本增加而愤怒[1] - 取消关税可能降低消费者生活成本 减少日常开支 同时恢复自由贸易环境有助于企业吸引投资和促进生产[5] 中美贸易关系演变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压制中国发展 寻求美国绝对优势[5] - 关税政策失效后 中国在谈判中可能占据更多主动权 中美互动将发生深刻变化[5][7] 美国内部经济反应 - 关税政策最初支持者被现实击退 反对声音愈演愈烈[1] - 特朗普警告若不推翻裁定 美国将面临经济崩溃危机甚至沦为第三世界国家[3]
行程结束,中方离开美国,走前特朗普送出11个字,沙利文说了实话
搜狐财经· 2025-09-03 17:20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中国通过稀土资源出口管制实施精准反制 直接打击美国高科技产业供应链[1] - 中美双方在华盛顿展开为期三天密集经贸磋商 包括与半导体协会和农产品贸易商会等工商界代表会晤[1] - 美方在最近三次谈判中明显放缓攻势 主动提出部分商品关税延期征收[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5:2裁定特朗普对华34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属于行政越权[2] - 美国轴承制造商Midwest Precision因25%惩罚性关税裁员30%并失去中国客户[2] - 爱荷华州大豆对华出口量同比骤降72% 当地仓储费用暴涨三倍[2] 产业供应链变化 - 美国军工企业因钕铁硼磁体短缺导致F-35战机生产线减速[2] - 欧盟对华技术转让同比上升18% 而美欧贸易额下降7.3%[4] - 中国通过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构建新经贸网络 加速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进程[4]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 印度重启中印边境问题磋商 并在金砖峰会达成多项基建合作协议[4] - 印度批准中国企业参与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4]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国际秩序重构 地缘政治杠杆悄然易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