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磁体
搜索文档
彻底决裂?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与乌、澳等国加强能源合作,改变过于依赖中方的现状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49
欧盟是否真打算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彻底划清界限、断绝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了强硬言论,称欧盟必须加强与乌克兰、澳大利亚、哈萨克 斯坦等国家的能源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供应体系,着力改变当前过度依赖中国的局面。她的言辞听起来十分决绝,好像欧盟已经做足了准备,胸有成竹。 但实际上,这更像是欧盟在慌乱中的强装镇定。事实上,所谓的"能源合作"只是一种掩饰,真正威胁到欧盟的是稀土这一关键资源。 举个例子,稀土磁体方面,欧盟每年所需的稀土磁体中,有高达92%都来自中国。更重要的是,许多重要设备都需要依赖重稀土,比如制造F-35战机的雷达 系统、"地平线"驱逐舰的制导系统,以及风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全球重稀土的供应中,中国占据了高达98%的份额,几乎是垄断地位。而2024年,全球稀土 价格一路飙升,涨幅达47%,这让欧盟感到非常焦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掐住了脖子。 冯德莱恩的第一个"救星"是澳大利亚。她亲自带领团队前往堪培拉,与澳方签订协议,并且信心满满地表示:"澳洲的稀土将成为拯救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关 键。"然而,仔细审视这份协议后,大家发现问题重重。虽然澳大利亚确实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占全球储量的30%,但遗 ...
稀土一断,美欧全抓狂了!马克龙要动用“核选项”,美国也有狠招
搜狐财经· 2025-10-25 19:01
欧盟对华稀土管制的反应 -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强硬表态,呼吁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进行反制[1][3] - 《反胁迫工具法案》理论上赋予欧盟加征高额关税、限制服务与投资、禁止特定商品进口等权力,但自生效至2025年10月从未被真正启用[3][5] - 2025年7月欧盟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最终选择以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和投资6000亿美元美国产业为代价达成妥协,未启用该法案[5] 欧盟对华稀土依赖现状 - 欧盟82%的稀土需求依赖从中国进口,在稀土冶炼加工环节对华依赖度高达95%[7] - 中国贡献全球64%的稀土产量,掌控全球78%的稀土精加工产能[7]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以1634亿欧元的贸易额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7] 美国对华稀土管制的反应与潜在风险 - 美国考虑对中国实施“俄罗斯式”制裁,包括冻结中国在美资产和将中国踢出SWIFT系统[9] - 美国在华资产规模高达2.25万亿美元,而中国在美资产总额约为700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量降至7307亿美元[9][11] -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0多家参与者,处理金额占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总量的35%[12] 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与中国地位 - 中国全球制造业产值占比近32%,全球近80%的铁矿石进口和60%的大豆进口与中国市场相关[14] - 在美国新建一座稀土矿从勘探到投产至少需要29年时间[15] - 美国能源部报告承认,到2030年美国本土稀土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5%[17] 欧盟稀土供应链建设进展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到2030年实现本土开采稀土占需求的10%、回收稀土占需求的20%、非中国来源稀土占需求的50%,但2025年实施情况显示目标难以实现[17] - 欧盟境内仅芬兰和瑞典的稀土矿处于试开采阶段,年产能合计不足1000吨,仅为欧盟年需求量的5%[19] - 稀土回收产业因技术成本高、回收率低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19] 稀土短缺对美欧产业的影响 - 美国福特公司因缺少钕铁硼磁体暂停电动座椅生产线,影响约5万辆汽车生产计划[19]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若稀土短缺问题60天内无法解决,欧盟60%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和40%的风电设备工厂将面临停工[20] - 稀土供应问题可能导致欧盟2025年GDP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20]
投资者必看!2025磁力拾音器市场前景分析:谁是下一个行业黑马?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16
一、市场规模:全球与中国市场双轮增长 (一)全球市场稳步扩容 二、竞争格局:分层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一)全球市场梯队分明 全球磁力拾音器市场竞争呈现清晰的梯队格局。第一梯队由 Audio-Technica、Goldring、Goudsmit Magnetics 等 国际头部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凭借专利技术壁垒、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占据主要高端市场份额, 收入规模普遍超过 1 亿美元。第二梯队企业如国内的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通过技术追赶在中端市场站稳脚 跟,在产品性价比与定制化服务方面形成竞争优势。第三梯队则以区域性中小企业为主,聚焦本地市场的细分 需求,品牌认知度较低但灵活性较强。从市场集中度看,全球前五大厂商市占率合计超过 51%,行业马太效 应持续凸显。 (二)中国企业突围路径 中国本土企业正通过 "技术创新 + 成本控制 + 海外拓展" 实现弯道超车。在技术层面,国产钕铁硼磁体性能持 续提升,N52 级别高磁能积产品出货量占比已从 2019 年的 15% 提升至 2023 年的 34%,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成本控制方面,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将单位成本降低 19%,在中低端市 ...
中国对美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当属韩国最难受,李在明知道闯祸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36
这事儿得从中美贸易摩擦说起,尤其是针对造船和航运这块。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搞了个最终决定,说是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建造、拥 有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服务费。每吨50美元,集装箱船型还按每箱120美元算。这其实是基于去年4月启动的301调查,美国那边觉得中国造船业占全 球份额超一半,通过补贴啥的搞不公平竞争,挤压了他们本土产业。美国造船业现在全球占比不到1%,他们想通过这招保护自己,顺便重振本土船厂。 中国这边没闲着,交通运输部10月10日就发公告,反制措施从10月14日零点开始,对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挂美国旗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第一阶段每净 吨400元,后面分三年逐步涨到1120元。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5个航次费,还有些豁免,比如中国建造的船就不用缴。这招直接对等回击,意思很清楚,你加 我的,我就加你的,别想单方面占便宜。首批美国船10月14日到中国港口就得缴,一艘3万吨净吨的货轮得掏1200多万人民币。全球航运链条这么紧,这费 用一加,船东得算细账,部分航线可能绕道或转港避开。 美国这措施一出,本来以为直接伤中国航运企业,结果韩国那边先慌了神。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商务部同一天还宣布, ...
中方重拳出击起效了,特朗普遭遇3连败,美专家:史无前例?
搜狐财经· 2025-10-15 22:54
市场反应 - 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后,美国标普500指数三分钟内蒸发7000亿美元,单日总跌幅达1.65万亿美元,创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单日损失 [1] - 市场反应直接,美元指数当天跌了1.2%,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3.8%,创下三个月新低 [9] 中美贸易冲突与反制措施 - 特朗普加税计划针对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中国高端制造领域,旨在精准打击"中国制造2025",同时将圣诞季消费品从加税清单里剔除 [3] - 中方反制手段跳出传统加税套路,10月9日实施稀土管制新规,首次将含中国稀土成分超0.1%的境外再加工产品纳入管控,并锁定磁材制造等5项核心技术 [3] - 中方在规则层面采取行动,在WTO起诉美方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违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对高通收购Autotalks等美企并购案启动反垄断调查 [5] - 中远海运暂停10条美西港口航线,导致洛杉矶港集装箱严重滞留,滞留费一天飙至1.2万美元,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成本上涨并联名反对关税政策 [5] 美国国内政治与法律挑战 - 美国参议院两党罕见联手推出《关税权力限制法案》,试图限制特朗普的单边加税权 [7]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4裁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违宪,认定其越权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引发跨国企业起诉要求返还已缴关税,涉及金额超200亿美元 [7] - 最高法院暂缓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命令,以"程序违法"为由限制总统人事权,此举被视为1935年《银行法》确立美联储独立性以来,司法系统首次对总统干预货币政策的制约 [9] 美国经济与财政状况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占财政预算18% [11]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推高进口成本,预计2025年通胀率回升至5.2%,"滞胀"风险加剧 [11] - 彼得森研究所模拟显示,美联储政策陷入"左右为难"境地,可能导致美国2026年GDP缩水1.8% [12] 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拒绝全面配合美国对华限制,在稀土、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 [16] - 2025年第三季度,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9.2%,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16] - 彼得森研究所研究显示,与2018年相比,美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下降23% [16]
美国豪掷70多亿“全球买稀土”,外界警惕:可能准备“挖墙脚”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23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举措 - 五角大楼于7月投资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3] - 10月12日宣布计划采购价值1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包括稀土金属[7] - 对MP Materials的钕镨氧化物设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收购价,以支持其技术研发[5] MP Materials公司动态 - 公司拥有美国唯一运营的大型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山,储量超过170万吨稀土氧化物,品位达6.2%[3] - 每年开采4万多吨稀土精矿,其中98%运往中国加工[5] - 股价在五角大楼入股后当天暴涨近60%[5] - 计划在德克萨斯州新建稀土永磁工厂,年产1000吨钕铁硼磁体,预计今年底逐步投产[5] 美国战略动机分析 - 采购稀土旨在保障军工供应链,F-35战斗机、导弹探测系统等装备依赖稀土磁体[8] - 应对中国10月9日实施的稀土相关物项全面出口管制,该管制覆盖开采设备、冶炼技术至磁材制造工艺[10] - 部分采购资金可能用于招揽全球稀土技术人才,因中国禁止公民向境外提供技术支持[10] 美国全球合作布局 - 5月MP Materials与沙特国家矿业公司Ma'aden合作,计划在沙特建立完整稀土供应链[11] - 沙特稀土储量320万吨,占全球1.5%,且拥有廉价能源、劳动力和双出海口地理优势[11][12] - 美国同时与乌克兰探讨稀土合作,但因地缘政治局势短期内难落地[14] 技术差距与竞争挑战 - 稀土产业链70%价值集中于加工提炼和磁材制造环节,中国在此领域占据优势[16] - MP Materials第二季度镨钕氧化物产量563吨,而中国单条产线年产能达2000吨[16] - MP Materials生产成本为每公斤60美元,需降至40美元以下才能与中国竞争[17] - 中国在稀土技术专利申请中占全球七成以上,形成专利壁垒[19] 中国管制政策升级 - 10月9日商务部发布四项公告,将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及设备纳入出口管制[21][22] - 新规禁止中国公民和组织向境外提供稀土技术支持,直接限制人才挖角路径[22] - 政策转向"掐技术而非掐资源",为正常商业留空间但明确技术自主要求[23] 全球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对铽、镝等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导致国际价格飙升:氧化镝从每公斤283美元涨至850美元,氧化铽从965美元涨至3000美元[25]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利用价格差在马来西亚生产氧化镝和氧化铽,但承认中美贸易摩擦使稀土材料双向流通中断[25][27] - 全球供应链从中国"单极供应"向"多极竞争"转变,但需经历长期阵痛期[27] 行业前景展望 - 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依赖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完整度,短期难以通过资本投入超越中国优势[29] - 未来格局可能为中国保持技术产能主导,美国及其盟友建立有限自主供应,竞争与合作并存[29]
中俄印稀土储量差距断崖:俄1000万吨,印仅690万吨,中国多少?
搜狐财经· 2025-10-11 12:31
稀土:新能源时代的关键资源 在新能源时代,稀土已经成为无法绕开的"工业命脉"。电动车的电机需要稀土制造强力磁体,风电涡轮机缺少稀土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5G基站和军事装 备的核心部件,也都离不开这一关键金属。 2025年6月,印度的数十家企业向中国递交了稀土进口许可申请,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议会中也明确表示,"必须与中国沟通,确保稀土供应的稳 定"。 尽管印度的稀土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安德拉邦和奥里萨邦的沿海砂矿,但印度的稀土开发却困难重重。首先,从环保角度来看,开采沿海砂矿需要经 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周期往往长达三年甚至更久,许多项目都被卡在立项阶段。 其次,印度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砂矿中的稀土伴生有放射性元素钍,分离这些稀土需要专门的设备,而印度既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进口设备的成本又 很高。此外,这些设备只能处理17种稀土元素中的4种,产品的纯度远远达不到高端市场的需求,连电动车电机必需的钕铁硼磁体都无法本土量产。 产业链的断层导致了荒诞的现象:印度的稀土有限公司最多只能把原矿加工成粗矿,然后再运到国外进行二次加工。根据印度的贸易数据显示,2024-2025 财年,印度进口的稀土磁铁金额 ...
美巴稀土合作引关注,巴铁不铁了?中国靠技术人才稳底气
搜狐财经· 2025-10-09 00:47
中国稀土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稀土净进口国,2022年进口稀土12.1万吨,出口4.8万吨,进口量是出口量的2.5倍 [3] - 即使将稀土制成品计算在内,2022年出口总量也不到11.3万吨,仍低于进口量 [3] - 行业采取全球资源加中国加工的模式,从美国进口的8.3万吨稀土占进口总量的69%,其中91%为未加工的稀土矿 [5]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 - 串级萃取理论构成全球技术壁垒,稀土提炼效率比国外高30%,成本低50% [8] - 日本和澳大利亚曾尝试复制该技术,但因无法精准控制参数导致产品纯度不达标 [8] - 全球仅有的约100名稀土专业博士均在中国 [8] 中国稀土产业地位 - 在新能源汽车钕铁硼磁体、芯片用镝掺杂材料等关键产品上,产能占全球70%以上 [10] - 2025年6月日本铃木因缺乏中国提供的稀土零件,导致本土Swift生产线停产 [12]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稀土产量占全球14.3%,排名第二,储量占全球1.8%,排名第七,但受限于提炼环节 [13] - 本土企业Molycorp因中国放松铈出口管制,导致铈价在5年内下跌超70%,最终于2015年破产 [15] - 美国缺乏提炼技术和人才,Mountain Pass矿山后由中美新合资企业运营,中国盛和资源持有9.99%股份并提供技术运营支持 [17][19] 国际稀土合作动态 - 巴基斯坦计划与美国合作开发帕斯尼港稀土资源,并出口含锑稀土,此举被视为多线合作以缓解经济压力的常态 [21][23] - 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协同,局部稀土合作不影响中巴在基建、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核心利益纽带 [25][27]
美国最想要的,欧盟笑着接手!稀土一车接一车,根本拉不完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42
在与美国的关系紧张、欧盟发出抗议后,意外地,中国向欧盟提供了大量稀土资源,解决了他们的稀土 短缺问题。数据显示,欧盟一个月内从中国进口了2581吨稀土磁铁,比上个月增长了21%,缓解了该地 区稀土危机,令美国颇为嫉妒。 这场围绕稀土的争斗,已不再仅仅是加征关税的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大博弈。钕铁硼磁 体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电风机、医疗设备和机器人等。中国控制 着全球92%的精炼产能和87%的加工技术,依靠这一垄断地位,西方国家的产业安全面临巨大压力。 欧盟驻华大使曾以取消高层访华为威胁,要求中国在30天内解决稀土出口问题,但中国并未因此让步, 结果显而易见。中国随即实施了两项关键举措:限制稀土技术人员出境,并加大反倾销措施,这使得欧 洲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冲击。稀土价格飙升,德国和宝马等公司陷入停产危机,欧洲高端制造业损失 高达45亿美元。与此同时,欧盟内中小企业的库存也仅能维持几周,迫使欧盟重新审视中国在稀土领域 的重要地位。 为了应对稀土危机,欧盟开始尝试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对美国的抗议,尤其在涉 及对俄罗斯的制裁问题上,欧盟与美国意见不合,并力 ...
欧盟委员会刚接中国2582吨稀土就变脸,拉黑12家中企进黑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40
前言 一个月前,欧盟委员会刚从中国手里接走2582吨稀土,有效缓解欧洲制造业的供应紧张。 一个月后,欧盟委员会就甩出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更离谱的是,还明确将12家中企列入黑名单中。 欧盟哪来的底气敢挑衅中方企业?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2582吨稀土刚到港 货轮靠港的那一刻,欧洲工厂终于等来了救星。2582吨稀土磁铁,这个数字看似普通,却关乎着整个欧洲制造业的生死存亡。 从德国大众的电动车生产线,到丹麦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每一个精密部件都离不开这些来自中国的"工业维生素"。说起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那简直 是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82%的进口依赖度,意味着欧洲每10吨稀土中,就有8吨多来自中国。这不是简单的贸易往来,而是一条生命线。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那场供应链危机,欧洲 制造商们至今心有余悸。 就在稀土货轮还在港口卸货的时候,欧盟委员会的制裁令已经在路上了。这种前脚刚收救命稻草、后脚就要恩将仇报的操作,简直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可仔细分析欧盟这番操作的背后逻辑,却能看出一套精心算计的三重算盘。第一重算盘,是给美国老大哥交投名状。 拜登政府对欧盟的施压从未停止过,从北溪管道到对俄制裁,美国一直在要求欧盟表明立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