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鼠仓
icon
搜索文档
趋同交易3300余万还亏了,80后女基金经理涉“老鼠仓”被罚6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8-18 17:55
案件概述 - 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3] - 违法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 [3]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7] 违法细节 - 李丹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某基金的基金经理 [7] - 李丹作出交易决策,指示杨某尘具体实施下单操作,相关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7] - 天津证监局表示对其申辩意见不予采纳,认定其行为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的规定 [8] 涉事人员背景 - 李丹为80后女性,住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与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的信息存在高度重合 [3] - 李丹于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自2016年2月起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并于2024年2月8日卸任 [11] - 在长达8年的管理期内,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的任职回报为-7.7%,年化回报-1%,在789只同类产品中排在第716名 [11] 行业影响 - 近年来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持续查办多起案件 [12] - "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基金财产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及基金行业正常交易秩序 [12] - 基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合规记录实行"零容忍",此类处罚将使其再难重返资管行业 [13]
“老鼠仓”,大曝光!80后女基金经理用他人账户“炒股”2年,趋同买入3300多万元,亏了,被罚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8 17:51
基金经理"老鼠仓"案件 - 天津证监局披露一起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 当事人李丹在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控制他人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占比74.55% 趋同交易金额3311.97万元 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并被罚款60万元 [2][5] - 李丹知悉所管理基金的未公开信息 包括投资决策、交易和持仓情况 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2016年2月至2024年2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规交易 [4][5] - 李丹提出申辩意见称部分趋同交易非其授意 但证监局不予采纳 认定其行为违反《基金法》相关规定 [6] 涉事基金经理背景 - 李丹为1982年出生 具有近10年投资经验 曾任银河证券研究员和投资经理 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和基金经理 [8] - 主要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2016-2024) 任职期间基金净值下跌7.77% 还管理过稳吉、稳寿等多只偏债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 [8][9] - 其管理的公募偏股产品年化回报0.61% 跑输沪深300指数 偏债产品年化回报3.84% 跑输中证综合债指数 [10] 涉及基金产品表现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在李丹管理期间(2016-2024)回报-7.77% 年化-1.00% 同类排名716/789 规模0.96亿元 [9] - 管理的其他产品表现分化 国寿安保稳菌A任职期间回报39.86% 年化4.89% 同类排名35/85 而国寿安保裕祥A任职期间回报-8.23% 年化-7.65% 同类排名1017/1042 [9] - 2024年9月卸任国寿安保稳信混合基金经理后 不再管理任何公募基金产品 [10]
“80后”女基金经理“老鼠仓”曝光!不仅没盈利 还被罚60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6:49
事件概述 - 天津证监局于8月18日披露一起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的"老鼠仓"案件 涉及国寿安保基金前任基金经理李丹 [1][2][5] 当事人背景 - 李丹 女 1982年10月出生 住址北京市海淀区 曾任职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研究员和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 [4][7][8] - 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和基金经理 投资年限接近10年 [4][7][8] -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期间管理多只偏债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 [4][8][9] 违法事实 - 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 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5] - 通过指示杨某尘实施下单操作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1][5] -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相关交易最终亏损 [1][5] 处罚决定 - 依据《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 天津证监局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1][6] - 李丹提出的申辩意见包括部分趋同交易非其授意、趋同存在合理原因等 均未被采纳 [5] 基金管理表现 - 李丹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在任期内单位净值下跌7.77% [9] - 管理的公募偏股产品年化回报率0.61% 跑输沪深300指数 偏债产品年化回报率3.84% 跑输中证综合债指数 [10] - 2024年9月4日因公司工作需要卸任国寿安保稳信混合基金经理 不再管理公募基金产品 [10]
“老鼠仓”,大曝光!80后女基金经理用他人账户“炒股”2年,趋同买入3300多万元,亏了,被罚60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6:42
案件基本情况 - 天津证监局于8月18日披露一起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活动的"老鼠仓"案件 [1][2] - 当事人李丹(女性,1982年10月出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违规交易 [4][5] - 交易结果显示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最终交易亏损 [1][5] 当事人从业背景 - 李丹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公司,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职务 [4] - 此前曾在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担任研究员及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 [8] - 2013年11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8] 管理产品表现 - 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期间(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7.77%,年化回报率为-1.00% [9][10] - 管理的公募偏股产品年化回报率0.61%,跑输沪深300指数;公募偏债产品年化回报率3.84%,跑输中证综合债指数 [10] - 2024年9月4日因公司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状况卸任国寿安保稳信混合基金经理职务,不再管理公募基金产品 [11] 监管处罚结果 - 天津证监局依据《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1][6] - 当事人提出的部分趋同交易非其授意、趋同存在合理原因等申辩意见未被监管部门采纳 [5]
“老鼠仓”,大曝光!80后女基金经理用他人账户“炒股”2年,趋同买入3300多万元,亏了,被罚60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6:42
基金经理违规操作案件 - 天津证监局披露一起"老鼠仓"案,涉事基金经理李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趋同买入股票41只,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最终交易亏损并被罚款60万元 [2][4][6] - 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违规交易,通过微信聊天记录指示他人下单操作 [6] - 李丹曾提出申辩意见称部分趋同交易非其授意且存在合理原因,但天津证监局经复核后不予采纳 [6] 涉事基金经理背景 - 李丹为1982年10月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拥有近10年投资从业经验 [5][8] - 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任职于中国银河证券,担任研究员和投资经理 [8] - 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6年2月起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经理 [5][8] 基金管理业绩表现 - 李丹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混合基金在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单位净值下跌7.77%,年化回报-1.00%,同类排名716/789 [9][10] - 其管理的公募偏股产品年化回报率0.61%,跑输沪深300指数;偏债产品年化回报率3.84%,跑输中证综合债指数 [10] - 管理的多只基金规模较小,如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规模仅0.16亿元,国寿安保稳祥A规模0.09亿元 [9]
天津证监局罚“老鼠仓” 亏损案 指向国寿安保前员工李丹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6:21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案件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4][6]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但最终交易亏损 [2][6] - 趋同交易特征明显: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6] 案件调查细节 - 李丹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某基金经理,负责基金具体投资运作,知悉基金未公开信息 [5] - 违法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李丹作出交易决策并指示他人实施下单操作 [6] - 天津证监局调查认定李丹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规定 [6] 公司相关信息 - 李丹于2023年11月入职国寿安保基金,2023年12月入职某基金公司 [1] - 记者尝试联系国寿安保基金相关人士未获回应 [3] - 案件涉及证据包括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相关人员询问笔录等 [6]
趋同交易3300余万还亏了,80后女基金经理涉“老鼠仓”被罚60万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8 16:20
案件基本情况 - 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活动 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 - 违法行为涉及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2] - 相关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案件现已调查办理终结 [2][3] 当事人背景信息 - 李丹为80后女性 2013年12月9日入职基金管理公司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 [2] - 公开信息显示与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高度重合 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 2016年2月开始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 2023年2月8日卸任 [4][5] - 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8年期间任职回报-7.7% 年化回报-1% 在78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716 [5]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该事项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5] 行业监管态势 - 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持续查办多起案件 [6] - 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不断完善 明确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罚标准 [6] - 基金行业对从业人员合规记录实行零容忍 此类处罚将使从业人员难以重返资管行业 [7] 行业影响分析 - 违法行为破坏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及基金行业正常交易秩序 [6] - 部分基金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 但当前监管技术手段已显著提升 [7] - 行业公司定期开展宣讲培训 分析案情并重点宣导 警示员工勿为短期利益铤而走险 [7]
天津证监局对李丹“老鼠仓”处以60万元罚款 疑似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
新浪基金· 2025-08-18 15:21
处罚事件概述 - 天津证监局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因其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1] - 李丹作出交易决策并指示杨某尘实施下单操作,相关交易与基金发生交易趋同 [1] - 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但交易最终亏损 [1] 涉事主体身份 - 此次被罚主体指向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 [3] 基金经理历史管理产品表现 - 李丹曾管理多只基金,部分产品在其任职期间回报率为负,例如代码015406的基金任职回报为-6.05%,代码012865的基金任职回报为-8.30% [4] - 其管理的部分产品表现较好,例如代码004304的基金任职回报为23.82%,代码004302的基金任职回报为23.68% [4]
又一“老鼠仓”亏损案,基金经理趋同交易3312万,亏损后被罚60万
财联社· 2025-08-18 14:44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案例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天津证监局罚款60万元 涉案期间控制"王某"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 [1][5] - 李丹在申辩中提出部分趋同交易非其授意、资金未直接进入涉案账户等理由 均被监管驳回 [1] - 李丹于2023年12月入职新基金公司 此前在国寿安保任职期间(2013年11月至2024年2月)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及基金经理 [3][5] 涉案基金业绩表现 - 李丹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在其任期内(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亏损7.77% 同类789只产品中排名716位(后10%) [6] - 其他管理产品任职回报普遍不佳:国寿安保裕祥A亏损8.23%(同类排名1017/1042) 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混合回报8.05%(同类排名1157/1469) [7] - 少数表现较好产品: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39.86%(同类排名35/85) 国寿安保稳信A任职回报23.87%(同类排名138/196) [7] 其他同类处罚案例 - 原嘉实基金经理王宇恒因通过微信暗示他人交易7只趋同股票被罚100万元 尽管申辩称无主观故意且未获利 仍被监管驳回 [8][10] - 浦银安盛原基金经理许文峰控制17个账户趋同交易亏损703.85万元 被罚没153.82万元并实施5年市场禁入 其中与金鎏共同控制的8个账户亏损650.53万元 [12] 行业监管趋势 - 监管对"老鼠仓"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即使交易未盈利或亏损仍从严处罚 [8][11] - 典型处罚标准:李丹趋同交易3312万元亏损罚60万 王宇恒未获利罚100万 许文峰亏损704万罚没154万 [5][8][12]
一资深“程序员”,被罚没400多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5:29
案件概况 - 安徽证监局和吉林证监局同日披露两起券商IT人员"老鼠仓"案件 [1] - 涉案人员均为券商资深信息技术人员,利用职务权限获取未公开信息进行违规交易 [1][12] 中信证券案件细节 - 中信证券前IT高级经理李海鹏控制配偶账户组,2019-2023年通过CRM系统获取高某基金持仓信息 [7][8] - 累计交易股票128只,总金额超6000万元,其中76只股票与基金趋同交易,趋同金额2900.38万元,盈利213.14万元 [8] - 被处以"没一罚一"合计426.28万元罚款 [1][8] 华泰证券案件细节 - 华泰证券投研系统负责人邵某2008-2024年任职期间,通过OA系统获取自营账户持仓信息 [9][10] - 2023年控制"杨某"账户趋同交易58只股票,买入金额3153.38万元,趋同率72.5%,盈利19.39万元 [9] - 2010-2024年违规炒股总交易额达3.47亿元,亏损262.61万元 [10] - 被处以"没一罚三"合计107万元罚款 [4][11] 行业监管动态 - 两案显示券商IT人员可接触核心内幕信息,暴露权限管理漏洞 [12] - 监管部门强调需加强信息隔离墙制度,建立关键岗位投资申报机制 [12] - 证券业协会4月征求意见稿要求重点核查IT等关键岗位人员交易行为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