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全球前沿农业科研成果集中亮相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新京报· 2025-10-14 21:00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吸引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涉农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等代表参会 [1] - 大会期间举办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集中展示全球前沿农业科研成果、尖端技术与创新产品 [2] - 大会将持续至10月15日,期间将举办以南南合作、智慧养殖、可持续金融等为主题的十余场专题会议及国际交流活动 [2] 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 平谷区发布《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发展2.0》,提出以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为重点打造全国农业科创中心 [1] - 平谷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合成生物、关键技术转化、企业集聚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1] - 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将建成中试生产线及AI生物设计自动化平台 [1] 关键技术成果与转化 - 自主研发的蛋鸡DNA芯片"凤芯壹号"打破国外垄断,沃德系列白羽肉鸡品种填补国内空白 [1] - 基因编辑抗蓝耳病猪实现100%抗病 [1] - 华北地区最大的815亩智能温室集群即将投入使用,集成无人机协同作业、环境智能感知等技术,亩均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3倍以上 [1] - 通过117个"博士农场"吸引411名博士落地,推动超百项成果转化 [2] 企业集聚与前沿技术展示 - 平谷已集聚首农、拜耳、博瑞迪等多家涉农企业 [2] - 企业展示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黑金土"的技术,该技术使大豆和玉米亩产提高40%以上,并已在平谷区进行4年试验 [2]
河南与东盟粮农合作刮起“AI风”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20:01
在中国移动智慧农业展馆里,客户经理王聪展示的一套"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远程对一处农田的监测 数据进行分析,由AI给出解决方案,"这套系统已经应用在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今天也有菲律宾客 商前来咨询"。 中新社郑州10月14日电 (记者 阚力)12日至14日在郑州举行的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 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上,"AI风"不仅刮进会场、展馆,更体现在合作项目上。 谈合作、寻商机、参观考察现代化农业和头部食品企业……随着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加速建 设,马来西亚KK集团创始人蔡志权将目光投向河南的AI智慧农业等领域。 10月14日,河南郑州,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 作博览会上展示的智慧农业设备。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AI水肥机器人很受东盟国家欢迎。"已接待不少东盟客商的河南腾跃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白洋和同 事,在大会期间签下超200个来自东盟国家的订单。 "东盟客户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AI技术的应用实现降本增效。未来1到2个月,至少有30家东盟企业要到 我们公司参观考察,我们也将向东盟派出5至6支 ...
托普云农入选浙江十大“领军型”数商,智慧农业领军者激活数据要素新动能
全景网· 2025-10-14 19:29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功入选浙江省十大“领军型”数商 从2024年的“成长型”数商晋升至2025年的“领军型”数商 [1] - 公司被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认定为智慧农业头部企业 在业务模式、产品体系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调研团对公司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期待在“AI+农业”领域深化合作 标志着技术实力获国际组织认可 [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10.86% [2] - 智慧农业项目营收达1.76亿元 同比增长29.81% 智能硬件设备业务收入为0.69亿元 显示业务结构正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型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2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63%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构建“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和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具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农业应用”全链条服务能力 [1][3] - 自主研发土壤墒情分析、作物生长评估、病虫害监测预警等一系列农业AI算法模型 并研发布局机器狗、AR眼镜等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 [3] - 推出“问稷”智能体协助农业从业人员解答复杂农业问题 推动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惠化应用 [3]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智能农业市场规模达到1050亿元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200亿元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明确将智慧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战略 [1] - 智慧农业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物联网、AI、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技术将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精准方向发展 [1][4] 应用案例与效益 - 在宁波协助建设的未来农场实现人力节省10%、节水10%、减肥8%、单产提高2%的显著效益 [3]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显著提升病虫害预警、产量预测等农业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4] - 区块链技术应用将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 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机制 [4]
亩均产量1304.6公斤通辽市开鲁县再次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高产纪录
内蒙古日报· 2025-10-14 11:22
通辽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优势产区,是全国首个整市推进的玉米单产提升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 2000万亩以上。近年来,通辽市依托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团队的合作,在生产关键环节开展攻关,大力 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集成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导航作业、密植品种等关键技术,促 进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智慧农业版图不断延伸,目前,全市浅埋滴灌面积已经达到1500万亩,组建了 由416家单位构成的社会化服务联盟,社会化服务总面积达1225.7万亩。 10月10日至11日,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民族 大学及通辽市农牧业科学院等相关专家对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双泡子村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地块进行了 实地测产。该种植地块面积2600亩,专家组抽取13个样点进行人工收获实测,最终确认每亩平均产量达 到1304.6公斤,开鲁县这一成绩再次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每亩1272.93公斤的千亩高产纪录,亩产量增加 31.67公斤,增幅2.48%。 2025年,开鲁县在种植业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 员团队"科技包县"的支撑模式,整县制推进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 ...
2025中国(河南)一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 “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
郑州日报· 2025-10-14 08:44
活动现场,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中国(河南)—东盟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联谊会 举行启动仪式。21个重大项目进行签约,涵盖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 会前,史忠俊、麦尔丹·木盖提、王凯等到展厅巡视展馆。 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和我省有关省部级领导同志;驻华使领馆、东盟有关国家省州代表, 境内外专家学者、知名商协会及企业代表等参加。 10月13日上午,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 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省委书记 刘宁致辞。省长王凯主持。 史忠俊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农业合作是双边 关系中最基础、最悠久、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合作成果丰硕。河南省是"中国粮仓",育种、仓 储、食品加工业、农业机械技术世界领先,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期待通过此次大会,发出一 份携手合作的强烈信号,搭建一个高端务实的对话平台,挖掘一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聚焦发展智慧 农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加大政策沟通和能力培训力度等方面,分享合作经验,对接合作意 ...
为智慧农业注入强劲动能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发展交流会于10月13日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旨在深化河南与东盟的智慧农业合作 [1] -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1] - 智慧农业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现实途径,河南在种业振兴和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方面已取得成就 [1] 河南智慧农业的发展与成果 - 河南可因地制宜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例如牧原集团的智能养殖 [1] -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建设河南小麦大数据中心,旨在实现价格发现、流向跟踪、产业分析和展示发布等功能,一期工程预计年内上线 [2] - 河南在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等领域有深耕成果,可系统性推向东盟国家 [1] 河南与东盟的合作规划与前景 - 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已启动,将作为实体化合作平台,推动双方在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合作 [3] - 下一步合作将围绕共建研发平台、共享应用成果、共育专业人才展开 [3] - 联合攻关的重点领域包括智能育种、数字农田、精准灌溉、农业具身智能等,旨在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企业参与与产品推介 -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农村事业部等企业在交流会上介绍了智慧农业系统等相关产品 [1]
豫见东盟新未来
河南日报· 2025-10-14 07:10
金秋中原,叠翠流金。10月13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宾朋云集,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 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农产品与技术的展示, 更是一次理念的碰撞。来自国内外的政要嘉宾、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共襄盛 会,勾勒出豫企出海、东盟入豫的粮农合作新图景。 谋合作,夯实共赢之基 开幕式上设置了"共同开创全球粮食安全新局面""科技赋能粮农合作:现代农业创新与东盟发展机遇探 索"等多场高规格主题演讲;当天下午,5场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围绕粮油产业发展形势、畜牧业国际 合作、豫农优品品牌全球化战略实施等内容,中外嘉宾开展对话,共识不断凝聚。 "东盟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这是我们首次来河南参展,希望借助郑州的地理与交通 枢纽优势,从渠道对接、品牌展示、技术适配等方面积极拓宽宁夏特色农产品销路。"宁夏展区负责人 哈矿武说。 合作意愿在签约环节化为具体行动。开幕式现场,2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粮食生产、农业科技、 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河南)—东盟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联谊会正式启动, 并发布《中国(河南)—东 ...
中国农业农村部:推动早日续签中国—东盟食品与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00:24
麦尔丹·木盖提介绍,持续深化本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双边带来更多优惠、便利和机遇。中方愿与 东盟各国一道,加快市场开放合作步伐,为双方企业搭建平台。期待更多东盟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 场,同时也希望中国美食能丰富东盟民众的餐桌。 中新社郑州10月13日电 (记者阚力)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13日在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 农合作发展大会上表示,推动早日续签中国—东盟关于食品与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深化双边农业 合作持续提供政策指引,形成农业协同发展合力。 由河南省政府、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的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粮农合作,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为主 题,集中展示河南和东盟国家在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农业贸易等领域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粮食生 产、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575.1亿美元,榴 莲、香蕉、芒果等东盟国家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麦尔丹·木盖提称,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稳固,科技合作更加深入,人员往来更加密 切,农业经贸更加繁荣。双边正在实施农作物高产栽培、热带果蔬加工、 ...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
河南日报· 2025-10-13 18:53
10月13日上午,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开幕。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省委书记刘宁致辞。省长王凯主持。 史忠俊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农业合作是双边关系中最基础、最悠久、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合 作成果丰硕。河南省是"中国粮仓",育种、仓储、食品加工业、农业机械技术世界领先,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期待通过此次大会,发出一份携手 合作的强烈信号,搭建一个高端务实的对话平台,挖掘一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聚焦发展智慧农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加大政策沟通和能力培训力度等方 面,分享合作经验,对接合作意向,共同探讨农业合作新机遇新模式。中国—东盟中心将一如既往扮演好"助推器"和"连接器"角色,持续为中国—东盟农业 合作搭建桥梁、提供支持,并与河南省、东盟各方一道,推动双方农业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 献。 麦尔丹·木盖提表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依、心手相连,是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全面战略伙伴。多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东 ...
中国—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落户郑州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6:43
项目概况 - 中国—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于10月13日在郑州黄河农场揭牌成立 [1] - 项目旨在搭建河南与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贸易合作平台 [1] 合作背景与基础 - 农业大省河南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东盟是世界的重要粮仓 [1] - 2023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总额达2906亿元人民币 [1] - 东盟官员认为,东盟的热带农产品、多样化生态系统和增长中的消费市场,与中国的技术能力、庞大生产规模和研究基础设施形成互补 [1] 合作愿景与意义 - 东盟与中国合作是构建智慧农业与数字化转型农业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基石 [1] - 双方可通过整合资源、知识和市场覆盖,创建一个增强双方粮食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