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镜观·回响|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
新华社· 2025-06-25 09:25
黑土地保护政策与领导指示 -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考察时强调保护黑土地[3] -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黑土地保护作为大事,要求用好养好黑土地[6] - 政策方向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扩大黑土地保护范围、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及种业振兴行动[8] 科研与技术应用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坡耕地进行生态修复监测[14] -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通过"科技小院+推广站+合作社"模式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15]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科研机构应用土壤有机质分析机器人及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16][18] - 吉林"梨树模式"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核心,形成有效保护性耕作模式[22] 现代农业技术与智慧农业 - 无人农机在吉林省公主岭示范基地完成玉米收获作业[29] -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采用大型机车进行中耕作业以调节土壤温度[30] -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摄像头监测水稻田土壤墒情[33] 黑土地保护成效与展望 - 多措并举下东北黑土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推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10] - 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技术实现黑土可持续耕作,提升地力[19][21] - 智慧农业融合良田、良机、良法,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5][31]
辽宁:科技“神器”为农田夏管护航
新华社· 2025-06-24 20:46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采用"云端农场"系统,通过大屏动态呈现农田水温、pH值、稻苗长势,并利用分布在2000亩稻田内的传感器实时监控土壤墒情、水质数据、作物生长周期等信息 [1] - 智慧农业系统预计可带动认养基地实现年产值398万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收33% [1] - 沈阳市苏家屯区使用植保无人机投放装有赤眼蜂的"放蜂器",每个"放蜂器"能释放超过5000只赤眼蜂 [1][2] 生物防治技术推广 - 赤眼蜂通过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幼虫孵化后以玉米螟卵液为食,实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效果 [2] - 沈阳市2025年在九个涉农区县推广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面积达34万亩 [2] - 相比化学农药防治,赤眼蜂生物防治方法更绿色环保且效果显著 [2] 农业电力支持系统 -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使用无人机巡检高标准农田机井灌溉供电线路,开展接点测温工作 [2] - 通过采集系统监测农田灌排用户用电情况,结合农作物种植特点制定个性化用电方案 [3] - 生成用户分时分区灌溉时刻表,指导科学安全用电 [3]
潍柴雷沃赴港IPO,上市前巨额分红,资产负债率超80%
格隆汇· 2025-06-24 17:36
中国农业现状与智慧农业发展机遇 - 中国主粮自给率超过95% 但大豆等油料饲料作物进口依存度高达80% [1] - 农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 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智慧农业成为转型升级方向 [1] - 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在政策扶持下迎来发展机遇 [1] 潍柴雷沃公司概况 - 公司为潍柴动力控股子公司 2024年收入达173.93亿元 [3][12] - 股权结构:潍柴动力持股61.10% 潍柴控股持股27.26% [4] - 管理层团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 董事长王桂民拥有农机工程与管理学背景 [4] 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18亿元 其中2022年分红9.61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50亿元/146.76亿元/173.93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12%-13.2% [12]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83.40%/80.44%/80.24% [14] 业务结构与产品 - 农机销售占比超98% 拖拉机(52.1%)和收获机械(40.8%)为主要产品 [9][12] - 拖拉机覆盖25-340马力区间 具备动力换挡及CVT技术 [10] - 收获机械包括轮式/履带式谷物收获机及玉米收获机等 [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农机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 智能农机渗透率仅7.2% [16] - 公司以21.2%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54.5%市场份额 [19]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 国内主要对手为一拖股份、沃得农机等 [19] 募资与投资计划 - 2023年A股IPO拟募资50亿元 其中22.5亿元用于高端农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6] - 本次港股IPO募资用途包括智能农机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生产线升级 [6] - 存在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监管曾质疑其与高分红的合理性 [5] 政策与市场风险 - 国三升级国四排放标准导致2023年收入下滑 2024年市场适应后恢复增长 [13] - 2022-2024年获政府补助4880万元/5140万元/1.21亿元 补贴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盈利 [13] - 未偿还担保余额从9.15亿元增至17.99亿元 存在潜在履约风险 [15]
新泰税务:税费服务助力农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17:22
公司业务与技术应用 - 长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果蔬育苗、种植、采摘、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建成了现代农业、加工仓储、休闲体验、智慧服务等功能区,构建了上下游环节一体化、综合配套集群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可实现年产值上亿元 [1] - 公司推行数字化管理,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提高葡萄品质,园区有阳光玫瑰、碧香无核等9个葡萄品种 [1] - 公司利用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从育苗、种植、检测和销售等全流程的智慧化决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全面提升园区的智慧化生产管理水平 [1] 政策支持与资金利用 - 公司享受了税费优惠30余万元,这笔资金助力公司引入广电5G+光纤网络传输至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1] - 新泰市税务部门推行"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模式,派出"小税滴"税费服务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梳理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业设施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等政策辅导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规划 - 新泰市将面向更多条件成熟、有需求的农业园区,依托广电覆盖广、信号稳的优势,以5G、物联网为纽带,搭建"广电+农业"数字化监测平台 [2] - 通过电视端、移动端推送精准种植方案、市场行情、灾害预警信息,实现农田墒情、作物生长、农机作业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调控,打通农技知识"最后一公里" [2] - 新泰市税务部门将继续把服务涉农企业和农户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助力农业发展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2]
“机械+科技”、稻鸭共养、移动菇房 “智慧”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23 16:41
央视网消息:目前贵州水稻种植正值黄金期,贵州省册亨县的种植户抢抓农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水稻新品种种植,并组织开展机 械化插秧,为今年水稻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一大早,册亨县秧坝镇昂涛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已是机械轰鸣,耕田机在水田间穿梭作业,翻涌起层层泥浪。种植户分工协作,有的平整机 械作业后的水田,有的将秧苗盘精准放置到插秧机上,田地间奏响农忙的协奏曲。 册亨县在推广机械化种植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全程驻点服务指导,从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手把手传授科学种植技术,推动新品种、新 技术在当地落地见效。 在江西瑞昌,当地创新采用稻鸭共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药减量、粮质提升,还实现了一田双收,为乡村 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位于瑞昌市横港镇远景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正值拔节孕穗期的千亩早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稻田里,成群的麻鸭嬉戏觅食。 目前,当地已构建起稻鸭共养的生物防控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理防控双重保障体系。白天,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活动特性,在稻田中啄食 害虫增加稻田透气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入夜后,吸收了能量的杀虫灯开启灭虫工作。这种模式下,每季水稻可减少30%以上的化肥使用 量,每亩可节省80元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华中农业大学:2025招生计划4930人,扩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 拓宽成才通道
央视网· 2025-06-23 15:36
学校概况 - 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前身是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已有127年办学历史,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1] - 学校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校园面积7425亩(5平方公里),拥有9公里湖岸线和10公里"林中路",环境优美 [1] - 办学127年来培养了30万余名人才,包括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和第一个果树学博士 [1] 科研实力 - 近5年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攻关任务超过100项,获批科研经费超过60亿元,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2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1] - 现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 - 在杂交油菜、绿色超级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1] 师资力量 - 6位院士领衔,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83个 [2] - 近五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3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9人 [2] -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院士、知名学者上讲台,校领导每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2] 学科建设 -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 - 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 [2] - 形成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综合发展格局 [2] 人才培养 - 共有63个本科招生专业和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占比近80% [3] - 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班和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研究生录取率约70% [3] - 2019年首批设立智慧农业专业,实行"1+N+X"跨学科培养模式 [4] 招生政策 - 2025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普通本科招生计划4930人,规模小幅增加 [6] - 新增计划主要投向计算机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园艺等前沿和优势专业 [6] - 实行"2+2"灵活转专业政策,2024年有429人转专业成功 [7] 就业情况 - 2024届毕业生招聘中,2394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就业岗位供需比达15:1 [7] - 近五年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7] - 2024年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达49%,生物科学等优势专业升学率约70% [7]
鱼满塘、粮满仓 智慧农业领跑“三夏” 绘就希望的田野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6-23 14:29
水生蔬菜种植 - 三岔河镇是陆良县水生蔬菜种植核心区 种植面积近万亩 农技人员分组下田进行技术指导 帮助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害 [1] - 陆良县种植水生蔬菜1 84万亩 采用"农技指导+无人机植保"的科学管护模式 效率大大提高 [4] - 农技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病虫害问题 确保早发现早防治 农户使用植保无人机播撒肥料 [1][4] 智慧农业 - 重庆南川区大观镇蔬菜智慧工厂采用智能水肥系统 保水效率比传统土壤提升45% [6] - 智慧工厂配备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200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 光照 二氧化碳等数据 形成"数字健康档案" [8] - 10亩智慧工厂亩产值最高达15万元 是传统种植模式的2到3倍 带动300多户村民增收 [10] 渔业发展 - 博斯腾湖结束100多天禁渔期 正式迎来开湖捕鱼季 年产量约4000吨 夏季捕捞将持续到9月 [12][16] - 千岛湖"水上夏收"期间 渔工捕获上万条鲢鳙鱼 游客见证渔业丰收 [18] - 淳安县推进"保水渔业"产业 创新"以鱼护水 以鱼净水 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8]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23
东吴证券· 2025-06-23 10:32
核心观点 - 6月FOMC会议未降息,美联储下调美国GDP增速预期、上调失业率与PCE通胀预期,判断经济前景更滞胀,点阵图分布更鹰派,预计今年降息或不及2次 [1][11] - “1+6”改革方案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优化服务,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完整生态闭环,为资本市场支持全面创新描绘清晰路径 [2][12] - 预计锡振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3.58 - 137.42元之间,中签率为0.0018% [4][15] - 新能源4月国内装机同增214.7%,海外需求稳定增长,供应链价格回调,大储维持高景气,风电需求高增,给出光储和风电相关投资建议 [17][18] - 百润股份崃州新品上市,威士忌产品发布节奏顺利,预计全年收入贡献可观,维持“买入”评级 [19][20] - 亚盛医药多项临床亮相大会,优秀数据助力管线商业化,预计收入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21] - 托普云农作为智慧农业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和AI赋能,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23] - 先导智能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设备,率先打通整线设备,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10][25] 宏观策略 美联储全年降息或不及2次——2025年6月FOMC会议点评 - FOMC声明:6月会议维持政策利率在[4.25, 4.5]%不变,对失业率、经济前景描述改动,删除更高失业率与通胀判断 [11] - 经济预测:下调2025Q4美国GDP同比增速至1.4%、上调失业率至4.5%,上调2025Q4 PCE同比至3.0%、核心PCE同比至3.1%,政策利率预期中值不变,更多官员预期失业率与通胀率上行风险大于增长率下行风险 [11] - 点阵图:全年降息指引持平2次,但分布更鹰派,7名委员预期今年无降息,2026政策利率预期中值上修至3.625%且分布更分散 [11] - 发布会:鲍威尔对经济有信心、对通胀有耐心,认为按兵不动是最佳策略 [11] - 未来展望:市场下修2025全年降息预期,预计今年降息或不及2次,11月上旬或确定新美联储主席人选,2026年5月主席人事更迭后市场对降息预期或更强 [11] “1+6”体系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 - 事件: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宣布推出“1+6”政策措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12] - 观点:“1+6”是系统工程,提升制度包容性,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六项配套措施务实有力 [12] - 对资本市场影响:科创成长层试点政策可向主板推广,与其他板块功能互补,吸引“耐心资本”入场,稳定二级市场,为投资者创造机会 [2][14] 固收金工 锡振转债:汽车车身结构件制造主力军 - 事件:2025年6月18日锡振转债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5.20亿元,资金用于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 [15] - 债底估值与转换平价:当前债底估值95.23元,YTM为2.81%;转换平价100.3元,平价溢价率为 - 0.31% [15] - 转债条款与稀释率: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6.11%,对股本摊薄压力较小 [15] - 观点:预计上市首日价格在123.58 - 137.42元之间,中签率为0.0018%,建议积极申购 [4][15] - 公司情况:无锡振华主营冲压零部件等业务,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关系,2019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0.23%和27.23% [15][16] 行业 新能源月报:2025年4月报 - 国内情况:4月新增装机45.22GW,同增214.7%,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消纳,核发绿证增加,部分企业计划联合收储,多地有相关政策推出 [17][18] - 海外情况:欧洲光伏协会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长,四月意大利环比高增,美国补贴退坡引发行业波动,印度发起反倾销征税并扩产 [17] - 供应链情况:3月多晶硅产量约10.55万吨,各环节产品价格回落,亏损加剧,辅链胶膜价格小幅上涨,玻璃价格持平 [17] - 企业情况:中信博、钧达股份等企业Q1出货稳中有进,海外加速布局 [17][18] - 储能情况:美国、欧洲储能装机增长,国内Q1新增储能装机同比下降,取消强制配储要求,Q2户储旺季来临 [18] - 风电情况:25年1 - 4月风电装机20GW,同比增长18.5%,1 - 5月陆海风招标增长,海风项目进展顺利 [18] - 投资建议:给出光储和风电相关企业投资建议 [18]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百润股份(002568):崃州新品正式上市,第二曲线渐入佳境 - 事件:2024年6月19日崃州新品发布会直播落幕,发布5款新品 [19] - 威士忌产品:发布节奏顺利,预计下半年营销推广落地,全年收入贡献可观,中长期利润弹性有望释放 [19][20] - 多元桶陈:崃州蒸馏厂完成灌注第50万支陈酿桶,桶陈类型丰富,预计未来4 - 5年实现100万桶原酒储备 [20]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20] 亚盛医药 - B(06855.HK):多项临床亮相ASCO和EHA大会,优秀数据助力管线商业化 - 事件:6月16日奥雷巴替尼临床数据在EHA年会公布,5月30日APG - 2575联合疗法数据在ASCO年会公布 [7][21] - 临床数据:奥雷巴替尼多项Ph + ALL适应症临床结果良好,APG - 2575治疗髓系恶性肿瘤数据有优势,布局差异化适应症 [21]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收入快速增长,维持25 - 26年收入预测,新增27年收入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22] 托普云农(301556):智慧农业领军,AI +深度赋能 - 公司情况:成立于2008年,是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23] - 市场与政策:2024年中国智能农业市场规模达1050亿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23] - 公司发展:立足浙江辐射全国,承建“浙江乡村大脑”,AI深度赋能,推出“问稷”智能体 [23]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23] 先导智能(300450):持续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设备,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 事件:成功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 [25] - 设备优势:率先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性能领先 [25] - 受益情况:全固态设备变化集中在前道和中道,有望受益于设备量价齐升 [25] - 产业化加速:政策端和应用端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预计2025 - 2026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25]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0][25]
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
陕西日报· 2025-06-23 06:57
智慧农机应用 - 无人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首次投入使用,智能化农机装备在陕西大力推广 [2] - 陕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实现1.6万亩小麦收获和1.3万亩玉米、3000亩大豆播种 [4] - 全省投入各类农机具120多万台,包括3万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5.6万台播种机械,智慧农业模式融合北斗系统、物联网和5G技术 [5] 良技良法推广 - 种粮大户徐阳明通过精细化田间管理实现500亩"吨半田"小麦百亩攻关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创下陕西产量新纪录 [6][7] - 采用现代化农机设备落实冬前镇压、春季化控等措施,小麦群体结构保持54.9万穗/亩的极限状态 [8] - 陕西推广小麦"3335"宽幅沟播等六大高产集成技术,配套"一喷三防"、深松深翻等措施实现关键技术全覆盖 [8] 部门协同保障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宝鸡分公司推出玉米节气气象指数保险,依据气候条件触发赔偿机制 [9][10] - 陕西省级补贴险种超过40项,对小麦、玉米等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实行愿保尽保政策,保障范围扩大至全部县域 [11][12] - 水利、气象、农业农村部门协同调度水源、发布精细化预报、推广抗旱品种,确保农机具高效投入生产 [12]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金融服务+气象科技成就土特产好收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2 23:37
气象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 陕西省商洛市利用气候资源优势,通过气象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提升生态农产品品质 [1] -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创新金融服务,将气象科技与金融服务结合,助力土特产实现更高效益 [1] 智慧农业转型 - 商洛市柞水县通过邮储银行资助建设"智慧菌棚",配备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等设备,实现木耳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 [2] - 柞水县布设60套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构建覆盖不同海拔的监测网络,为种植户提供定制化生长管理建议和气象灾害预警 [2] - 智慧农业技术使木耳产量提升20%,优品率超95% [3] 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 - 邮储银行陕西省商洛市分行联合政府、科技企业搭建"金融+科技+产业"服务平台,为木耳产业注入数字化动能 [3] - 某木耳种植合作社通过邮储银行获得140万元贷款,建成40座数字化菌棚,年产值达480万元 [3] - 柞水县荣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邮储银行200万元贷款,升级菌包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提升至400万袋 [5] 气候品牌与产业链发展 - 商洛市编制气候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开展气候品牌认证,开发核桃乳、葡萄酒等108个精深加工产品,形成"菌果药畜茶酒"特色产业体系 [4] - 邮储银行推出"木耳贷""核桃贷""茶叶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 [4] 金融覆盖与成效 - 截至5月末,邮储银行为商洛市"气候友好型企业"授信,累计发放贷款超8000万元,占当地同类企业贷款余额的40% [5] - 贷款覆盖特色农业、水产养殖业、文旅企业、绿色工业等行业,助力企业高效利用气候生态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