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系统

搜索文档
打通农业科技创新堵点
经济日报· 2025-07-09 10:27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进展 - 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 - 黑龙江省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每千克黑土有机质含量比4年前增加4.1克,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 [1] - 浙江省推进"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今年将建成300个数字农业工厂,实现15种重点农产品"浙农码"全覆盖,加速AI大模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 农业科研力量分散,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2] -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薄弱,难以将先进技术及时送达农民 [2] -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措施 - 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统筹协调机制,聚焦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等"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 [2] - 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下沉一线,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推广 [2] - 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科技领域 [3] - 高水平建设农业高新区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转化、推广一站式服务 [3]
跨国学员探秘余杭“数字稻田”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30
发展中国家脱贫与共同富裕研学 - 来自南非、阿富汗、尼泊尔等19名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禹上稻乡"项目,主题为"发展中国家脱贫与共同富裕"[1] - "禹上稻乡"作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案例,联合8村探索"以稻为基、以创为核"的抱团发展模式[1] - 采用"公司+大户+农户"机制:种粮大户负责生产,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品牌营销,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稻田认养、农文旅服务增收[1] 智慧农业与数字管理 - "稻梦空间"数字驾驶舱展示智慧农业系统,实现虫情监测、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全流程数智化管理[1] -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打造数千亩高标准良田,引入手机端实时监控农田数据[1][2] - 冈比亚学员提出借鉴"数字认养"模式回国创立"共享庄园"项目[2] 国际影响力与经验输出 - "禹上稻乡"累计接待国外考察团队2000余批次、超5万人次[2] - 项目为全球乡村转型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吸引多国调研团学习[1][2]
技能培养让中国年轻人拥抱“绿色”未来
新华网· 2025-05-31 07:39
绿色技能教育发展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合作"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 将绿色技能融入职业教育 截至2024年底覆盖6省市13所中高职院校超2万名学生 [3]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已进行三轮绿色技能公选课 选课人数118人 同时将绿色内容纳入24个专业10个学院的教学体系 [6] -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计划增设碳排放统计核算等绿色专业 并将开发配套数字资源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广 [10] 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 - 医药专科学生何友景研发铼锌吸收液用于处理中小企业二氧化碳排放 计划通过专升本化工方向研究进一步降低该材料成本 [3]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管瞿满开发"智慧农业系统" 利用太阳能实现智能灌溉与土壤监测 并整合AI病虫害识别功能 [6] -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谢诗雅掌握咖啡渣/茶叶渣植物染布技术 改造旧衣减少浪费 计划创立绿色服装品牌 [6] 教学创新与实践案例 - 教师毛轶采用户外场景教学 包括市场/池塘/郊外等场地 将课程分为绿色生活与绿色工作两大模块 相关教材即将出版 [5][10] - 环保协会学生戚鑫雅开展社区宣讲活动 制药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推广环保理念 [9] - 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如共享单车骑行/剩饭烹饪/水体检测等 强化学生绿色生活技能 [5][6] 政策与社会认知 - 中国设定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 2025年为"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 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化 [4] -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显示超90%民众感知气候变化影响 超80%对双碳目标持积极态度 75%认可低碳消费行为 [9] - 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绿色技能培养助力学生掌握低碳技术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9][10]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6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理论支撑 - 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在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生产力要素从"旧质"向"新质"跃升具有鲜明生态底色 [2] - "两山"理念将生态承载力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底线强调系统性保护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特征高度契合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布局 -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形成人才—技术—产业三维协同演进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转型 [3] - 新型农业劳动者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3] - 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催生智慧农业系统生物育种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3] - 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精准使用提升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无人机自动灌溉系统等新型装备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展农业价值边界 [3] 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引领 -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发展突破西方高污染现代化路径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实践 [4] - 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等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克服小农经济低效困境 [4][5]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