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污染防治几场保卫战,环保部门这样打!
新华社· 2025-09-19 19:18
蓝天保卫战 -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 [3] - 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18% 长三角地区下降10% 汾渭平原下降20% [3] 碧水保卫战 - 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 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5] - 七大流域整治完成率达90% 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93.3% [5] 净土保卫战 - 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8] - 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8]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8] 总体成效 -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门实施蓝天 碧水 净土三大标志性战役 [1] -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这五个“新”,读懂“美丽中国”建设新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16:02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1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生 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五个新"概括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 亿吨的粗钢 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 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十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 已基本完成整改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群 得到有效保护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 fr "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 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十四五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之 作 ...
生态部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5:41
生态环境监测重要性 -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和奠基石 [1] - 生态环境监测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 - 生态环境部长每日通过监测数据掌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及趋势性变化 [1]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贺电精神部署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保护野生鸟类保护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9-19 10:3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瑞建交75周年、致中列建交75周年、致圭亚那总统阿里的贺电精神 [2] - 加强多领域对外合作交流,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作出更多贡献 [2] - 精心筹备2025欧亚经济论坛,务实节俭、安全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圆满成功 [3] 生态环境保护 - 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动分类整改 [2]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 野生鸟类保护 - 扎实推进野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压实保护监管责任,开展全链条全环节整治保护 [3] - 健全执法监管常态长效机制,加大科普宣教力度,营造全社会爱鸟护鸟良好氛围 [3] 城市安全与治理 - 毫不松懈抓好信访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3] - 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坚持远近结合、系统施策、防蓄并举,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和防洪安全 [3]
浙江衢州:府院检合力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人民网· 2025-09-19 08:40
本报讯(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杨丽 郑迪)9月11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衢州市中级人民法 院、衢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府院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司法工作协同。 会议强调,府院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工 作合力,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要聚焦执法司法协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推动司法执 法标准统一、行刑衔接顺畅高效,加大涉企执法检查整合力度,破解生态环境案件取证难、鉴定难等问 题,健全生态修复配套保障机制,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来源:人民法院报 "我们将持续深化府院检联动,在前端强化预防、中端优化协同、后端注重修复三个维度同步发 力,在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创 新,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衢州实践样本。"衢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洪 学军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衢州市两级法院注重修复治理、协同联动、信息互通、司法护绿等工作,联合公 安、检察、生态环境等单位成立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治理中心,通过优化涉水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出 台司法服务保障 ...
非洲青年青海观“山”望“湖” 感受生态 能源与乡村振兴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0:3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据悉,本次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青年交流活动,由中国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青海 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非洲青年青海观"山"望"湖" 感受生态 能源与乡村振兴成果 编辑:徐世明 日前,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代表团一行赴青海省,59名来自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的青年及其他大洲 的非裔青年代表通过实地探访、观摩、交流、体验,了解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清洁能源发展情况, 感知悠久历史文化。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刘洋 周瑞辰子 潘雨洁 青海西宁报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组织者被判赔偿1万元并公开道歉 首例个人非法组织穿越秦岭核心区案宣判
央视网· 2025-09-18 02:25
组织者被判赔偿1万元 并公开道歉 检察机关认为,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逾越生态保 护红线,否则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经双方举证质证,最终,案件当庭宣判。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组织人 员进入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登山穿越活动,承担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万元,并在省级媒体公开道 歉。自2025年3月以来,陕西已有7家户外公司、1名个人因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被追究民事责 任。 活动中伴随踩踏植被、生火做饭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违反《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涉案地点中的鳌山、顶棚梁位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头山则地处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苏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关于"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核 心区"的明确规定。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检察官 惠琳琳:一、依法判令被告停止组织人员进入秦岭核心保 护区开展穿越登山活动。二、依法判令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在六千一百七十八元至一万两千三 百五十七元范围内予以合理确定。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一起个人非法组织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民事公益 ...
探索美丽海湾 记录自然奇趣
海南日报· 2025-09-16 09:51
9月14日,""自然笔记创作活动在海口东寨港湾举行。34名生态环境保护青少年志愿者在自然导师带领 下,近距离观察、记录和探索红树林里的动植物奥秘,并完成自然笔记作品,优秀作品将有机会推荐参加全 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 本次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组织, 是落实我省"美丽海湾,志愿有我"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要求的具体实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
生态好不好?鸟儿来说话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9:41
在水库边碰到起床更早的一个朋友。 "我也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叫醒的。" 见到我那一刻,朋友兴奋地对我说:"这里不仅空气清新利于睡眠,而且鸟儿也很多,一大早就有喜鹊 在窗外喳喳叫,刚才在水库边还看到了野水鸭、麻雀、鹰隼等,数都数不过来。" 当天上午,我们要去龙门口山顶处的龙门文化馆参加"绿水青山看房山"生态文化系列活动。 乘电动摆渡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直达山顶龙门文化馆门口。置身"松柏盖顶、花红柳绿"的生态山 巅,呼吸着繁茂绿树红花散发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 "生态好不好?鸟儿来说话。" 这句在北京房山听到的话,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好奇心。 我住在房山龙门口生态园,新的一天是从鸟儿婉转的鸣叫声中开始的。 经过一夜在负氧离子滋润下的安睡,我早晨5时就起床走到户外,生态园里,苹果散发着幽香,连空气 都带着丝丝甜味。 沿着湖边的林荫道散步,水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锦鲤在水草间自由游弋。在垂钓区,三五老者在岸 边静坐,浮漂随微风扬波轻晃,波浪随风拍打岸堤发出的声响与树林里鸟雀的啁啾构成天然交响乐曲。 从《大鸨的"麦田守望"》里,我看到房山南部的窦店镇,千亩麦田与农田生态廊道交织。国家一级重点 保护动物大鸨飞来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