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

搜索文档
0元购、代抢演唱会门票,当心遭遇网络诈骗!反诈手册划重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23:56
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与手法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梳理了10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贷款征信、冒充领导熟人、冒充公检法、婚恋交友、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机票退改签 [1] -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等渠道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声称提供代抢演唱会门票、论文代写等特殊服务,诱导受害者转账后拉黑 [3] -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的典型手法是自称平台客户,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索要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 [1] 反诈工具与防诈关键词 - 七大反诈利器包括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反诈名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跨境提醒服务 [3] - 《手册》首次提炼20个防诈关键词,如屏幕共享、积分清零、修复征信、刷流水、两卡(手机卡、银行卡)、帮信行为、内幕消息等 [3] 典型案例与新型诈骗手法 - 深圳警方通报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受害者年龄12-18岁,诈骗分子通过不明链接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窃取密码和验证码盗取钱财 [4] - 李女士案例显示,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以代购电脑为名获取信任,提供支付二维码收款后发送空包裹并失联 [3] 反诈宣传行动 - 中央宣传部与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内容包括发布《手册》、举办第三届全国反诈短视频大赛、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定向宣传 [4] - 活动将督促金融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本行业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加强反诈宣传 [4]
AI换脸、跨平台引流 反诈防线如何“破壁升级”
环球网资讯· 2025-06-17 06:15
电信诈骗现状与特征 - 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技术智能化、组织产业化、链条跨境化特征 [1] - 诈骗手法高度多样化 2025年监测到超过100种不同类型案例 并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 夏季以色情诱骗和虚假购物充值类为主 [3] - 诈骗目标人群呈现全年龄段覆盖特点 假冒"平台客服"类骗局使受骗群体从老年人扩展至年轻人 [4] 高发诈骗类型与手段 - 5类主要高发诈骗形式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贷、虚假理财、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 [2] - 高考季针对考生家庭的升学类诈骗高发 包括招生录取、查分改分、内部名额等类型 [3] - AI技术被黑灰产滥用 用于批量生成逼真文本图像 实施深度伪造 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涉诈应用 [4] 行业反诈技术措施 - 首创App反诈电子标识认证 试点中涉案量最高降幅达90% [2] - 推广"反诈名片"服务 公安机关反诈电话日均提醒量55万次 [2] - 抖音自研多模态大模型 每日封禁涉诈账号超8万个 拦截异常投稿评论超400万条 发送站内信提醒700万条 [4] 平台治理与用户防护 - 抖音新增客服联系记录、动态验证口令等功能 日均保护潜在受害人超5万名 [5] - 用户可通过拨打官方客服95152或使用"验证助手"进行信息核验 [5] - 平台邀请8位创作者担任反诈大使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反诈宣传 [5]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形成"打击、防范、治理、宣传"四位一体综合发力模式 [2] - 北京通管局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提升全链条打击效能 [5] - 需政府监管、企业履责、行业自律和用户参与同向发力 [5]
堵住反诈漏洞!工信部:从严整治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等涉诈问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4 13:21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召开会议部署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工作 强调从严整治虚拟运营商电话卡 中间号 短信端口等涉诈问题 坚决堵塞管理漏洞 [1] - 会议要求强化系统思维 坚持综合施策 在业务管理 技术防控 宣传预警三方面下功夫 [1] - 行业需健全反诈工作体系 强化考核监督问责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1] 电信诈骗现状 - 2024年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 同比增长26.7% 检察机关起诉7.8万人 同比上升53.9% [2] - 刷单返利 虚假投资理财等10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达88.4% [2] - 诈骗形式持续迭代升级 例如高考后出现假冒教育考试院的AI作弊诈骗短信 [2] 黑灰产关联问题 - 电信网络诈骗依赖黑灰产从业者提供电话卡 银行账户 个人信息贩卖 推广引流 洗钱等支持 [2] - 公安部将"卡农" "号商"等黑灰产从业者列为联合惩戒对象 以铲除犯罪土壤 [3] 技术防控措施 - 行业需加强反诈技术创新 深化数据共享 提升新型诈骗手法技术反制能力 [1] - 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提高涉诈监测预警精准性和时效性 [1] 政策法规进展 - 2024年9月四部门联合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强化源头治理 [3]
潜伏半月窃密“学习” 假老板群聊骗走270万元
央视新闻· 2025-06-14 09:29
诈骗事件概述 - 某外贸公司财务主管遭遇冒充领导的网络诈骗 导致270万元资金被转出 [1] - 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微信群聊 冒充公司领导和同事 以紧急货款支付为由诱导转账 [1][4] - 转账过程分为两笔:第一笔90万元于下午3点左右支付 第二笔180万元于下午4点左右支付 [4]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潜伏公司电脑近半个月 窃取组织架构、业务流水及沟通习惯等信息 [9][11] - 软件通过伪装成正规发票网站的钓鱼邮件植入 财务人员点击附件链接后自动下载木马病毒 [15] - 诈骗时机选择精准:利用领导出差期间 伪造紧急业务场景降低财务人员警惕性 [11] 资金追回与风险应对 - 公司出纳人员在第三笔350万元转账要求时察觉异常 通过电话核实发现诈骗并立即报警 [6][8] - 警方启动银行应急机制 成功止付并冻结涉案账户 270万元资金全部追回并返还公司 [9] - 警方提示企业需完善财务审批流程 大额转账需多人参与并当面或电话核实 [16]
工信部加强新型诈骗手法技术反制,推动形成全民反诈防骗浓厚氛围
环球网· 2025-06-14 08:44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推进会 强调从严整治虚拟运营商电话卡 中间号 短信端口等涉诈问题 坚决堵塞管理漏洞 [1] - 会议要求深入开展反诈技术创新 加强新型诈骗手法技术反制 深化数据共享和能力联动 [1] - 工信部反诈专班微信公众号曾公布一批仿冒银行类诈骗App 利用App进行诈骗案件约占整体案发量六成 [1] 诈骗手段分析 - 仿冒银行App成为主要犯罪手段之一 通过获取借款人信任实施诈骗 包括提前收取费用 提交认证金等花样 [1] - 仿冒金融平台不仅导致消费者财产和个人信息受损 还对被仿冒平台造成负面影响 危害正常金融秩序 [1] 技术防控措施 - 工信部强调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涉诈监测预警精准性和时效性 [2] - 推动形成全民反诈防骗氛围 打好群防群治持久战 [2]
打防并举 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人民网· 2025-06-12 09:33
电信网络诈骗现状与危害 - 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利用网络、电话、短信及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屏幕等技术手段实施[1] - 电诈犯罪直接侵害公民财产,影响社会稳定与群众安全感,常与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买卖"两卡"、网络黑灰产等犯罪交织形成黑色产业链[1] - 跨境电诈犯罪特点突出,需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捣毁境外窝点、遣返犯罪嫌疑人以维护国家形象与公民权益[1] 打击治理策略 - 需坚持打防结合、全民反诈,既要强化"严打"震慑,更须筑牢"严防"的社会治理防线[1] - 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普及96110预警专线,发动群众参与反诈,增强公众法治与防范意识[2] - 构建"精准滴灌+全域覆盖"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短视频、微电影等载体传播实用反诈知识[2] 全民反诈参与 - 宣传防范是压降发案的关键手段,需提高全民反诈意识,形成全社会反诈氛围[2] -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引导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推广官方反诈工具以识别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法[2] - 公民增强防范意识与防骗本领可减少诈骗得逞机会,需共同守护个人与社会财产安全[3]
端午假期将至 北京警方提醒您反诈意识别放松
央视网· 2025-05-28 21:23
打击虚假征信类电信网络诈骗成效 - 北京市公安局今年以来破获电诈案件2600余起 刑拘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 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6亿元 [1] - 虚假征信类诈骗手段突出 诈骗分子冒充互联网平台或快递物流客服 通过短信诱导受害者联系预留电话 [3] - 诈骗实施环节包括诱骗访问虚假网站下载远程控制软件 通过远程会议软件引导操作网银 利用远程NFC软件盗刷银行卡 [3] 虚假征信类诈骗防范措施 - 未经沟通的取件短信均为诈骗信息 切勿扫描不明快递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3] - 以快递方式要求垫付资金或递送现金黄金的均为诈骗信息 [3] 端午假期常见骗局类型 - 机票退改签骗局 假冒航空公司客服引导填写银行卡信息盗刷 [4] - 邮寄礼品卡骗局 诱导下载不明APP进行刷单返利或屏幕共享盗刷 [4] - 购买演唱会门票骗局 谎称内部渠道收取定金后多次转账诈骗 [4]
涉案金额高达800万元 广西南宁拦截一起电信诈骗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0:37
案件概述 - 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分行市府支行成功拦截一起涉案金额高达800万元的电信诈骗案件 [1] - 案件发生于5月22日18时52分,银行系统发出警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1] - 客户经理通过微信与客户取得联系,并告知其操作存在电信诈骗风险 [1] - 工行手机银行启动反诈拦截机制,禁止诈骗分子仿冒登录 [1] 处置过程 - 南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线索后,立即通报辖区派出所上门劝阻 [1] - 警方通过客户女儿提供的信息找到正在遭受诈骗的市民 [1] - 民警采取系列阻断措施,成功切断手机远程操控 [1] - 工行市府支行客户经理与客户取得联系后,银行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做好账户止付相关工作 [2] - 客户于当天19时23分赶到网点,银行迅速为其办理止付操作 [2] 警银协作机制 - 案件成功处置得益于警银反诈协作机制的高效运转 [2] - 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上报可疑线索 [2] - 警方通过专题培训引导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时主动报案 [2] - 警银联动工作机制快速采取劝阻止付措施,形成"预警—处置—宣防"闭环 [2] 行业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广西电诈案件同比下降30%,案损同比下降25.2% [2] - 广西公安机关强化打击犯罪职能,深入研究电诈犯罪规律特点,狠抓综合治理 [2] 诈骗特点与防范 -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精准化、隐蔽化特点 [3] - 市民需警惕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务必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 [3] - 不要扫码下载来历不明软件,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更不要进行手机远程共享等操作 [3]
反诈民警提示:小心线下运钞、邮寄黄金等新诈骗陷阱
新华网· 2025-05-23 16:34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升级 - 诈骗分子借投资理财、高额返利等传统话术,诱骗受害者通过网约车、邮寄、跑腿、上门取货等新手段交付大额现金或黄金 [1] - 近期案例显示,受害者被诱导线下取现10万元并通过网约车送至指定地点后仍无法提现 [1] - 线下运钞、运送黄金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和"洗白"赃款的重要手法,包括借助"虚拟币投资"陷阱和"黄金变现"骗局 [2] 诈骗实施方式 - 诈骗分子通过"虚拟币投资"陷阱诱骗受害人取现后将现金交给陌生人或通过货拉拉、闪送等方式送至指定地点 [2] - "黄金变现"骗局中,诱导受害人在银行或金店购买黄金后,将黄金实物交给上门取件的陌生人或邮寄至外省市指定地址 [2] 防范诈骗原则 - 不轻信陌生来电中"高收益"投资等话术 [2] - 不点击短信、社交软件中的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 [2] - 不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在非官方平台填写个人信息 [2] - 对转账、取现等要求存疑时,立即通过电话、视频或线下方式多重验证对方身份 [2] - 发现可疑情况立刻挂断电话、删除联系方式,拒绝向陌生人、陌生地点交付现金、黄金 [2] - 疑似受骗或已转账立即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同步保留证据 [2]
@大学生、老年人 千万别上这种当!13名电诈帮凶被抓获
央视新闻· 2025-05-21 14:33
针对学生群体,该团伙通过招募学生兼职拉人头的方式,许诺其只要拉够一定数量需要办理储蓄卡、信用卡的同学前往咨询,就可以获取200到300元不等的 好处费、人头费。一旦有人咨询,犯罪嫌疑人以办理信用卡、储蓄卡送礼品、现金返利为诱饵,吸引学生办卡。在办卡时,谎称录入信息不成功要求重新输 入,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身份和人脸信息,违规办理电话卡。 针对老年群体,该团伙则在各大菜场、商场等地,以开户后三个月即销户、开户即赠送大米、鸡蛋等为诱饵,诱骗前来领取免费赠品的老年人开办新入网手 机卡。在确认老人没有使用的需求后,当面上演一出当场假装掰断卡的动作,将这些已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的手机卡非法截留。随后,这些电话卡插入"猫 池"来批量接收验证码,再将验证码转发给境外诈骗团伙,用于注册短视频、购物、交友软件等平台账户,为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 目前,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这起案件中,市民群众不难发现,这些非法获取的手机卡及其服务密码被诈骗分子利用后,将会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 利条件,也会使网络环境充斥大量虚假账号和恶意行为,影响互联网企业正常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