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国情怀
icon
搜索文档
“我要再加把劲,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新四军老兵高维田的生平事迹 - 高维田1925年9月出生于安徽天长金集镇,即将年满百岁,目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2] - 1943年6月,18岁的高维田与3名朋友自发加入新四军二师独立旅,成为战士 [3] - 参军后经历严格军事训练,初期仅分配一把枪和三颗子弹,多人共用武器是常态 [3] - 1944年9月因战斗表现突出光荣入党,抗战胜利后继续参加解放战争 [5] - 1958年随部队集体调往北大荒垦荒戍边,1963年转业回乡任水电局局长等职,1984年离休 [5] 抗战经历与战术细节 - 首次战斗采用游击战术:一个班分两批轮换开火,打完即撤,避免正面硬拼 [4] - 1943年9月在八百桥阻击日军时,通过夜间伏击成功切断日军水路后勤运输线 [4] - 战术核心为"打完就走、绝不恋战",以最小代价完成任务并保障安全 [4] 离休后的社会贡献 - 坚持到企业、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近期为金集中学作报告 [5][6] - 育有7名子女,现由72岁长女高慧照料,仍拒绝减少宣讲活动 [6] - 自述"从生死线过来的老战士不多了",致力于传播红色故事和精神 [6] 天长市红色历史保护工程 - 天长是淮南抗日根据地前沿,1941年抗大八分校在此培养2500余名军政干部 [6] - "青听兵语"项目历时2年,收集101名老兵事迹,整理200余件实物及百余小时影像 [6] - 目前全市健在抗日老兵仅剩3人,项目负责人称抢救记忆是"与时间赛跑" [7]
家国万里,从家庭叙事看超大城市文明治理的上海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5-21 14:34
家庭文明建设主题活动 - 活动以"家国万里·时光故事会"为主题,通过多组家庭分享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上海城市文明底色 [1] - 活动形式包括寻找"最美家庭"、创评"文明家庭"、组织"时光故事会"等,旨在构建符合上海城市定位的家庭文明 [3] - 主办方强调将家庭作为社会治理基础单元,以家庭文明助推社会和谐,形成超大城市特色的建设路径 [3] 家风传承案例 - 徐光启后人展示引种甘薯的"传家宝",体现家族"经世致用、报效国家"的家训 [5][7] - 黄炎培曾孙讲述家族"拳拳爱国者"家风,展示先辈为革命牺牲的事迹 [7] - 金氏家族24代人守护董其昌所赠牡丹"粉妆楼",1995年将其捐赠国家成为"传国宝" [8][10] 家国情怀实践 - 卢扣章家庭三代从事飞机制造,参与C919等60余架飞机装配调试工作 [13] - 朱瑞霞家庭全员参与船舶工业,涉及航母、LNG船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13] - 王腾蛟家庭三代分别参与抗日战争、铁路公安和消防排爆工作,均获二等功表彰 [14] 多元家庭融入 - "玉米之家"巫永睿夫妇从海外归国建立实验室,在玉米品质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影响力 [17] - 新上海人杨晓月家庭通过诚信经营和社区服务融入城市生活 [17] - 尼泊尔籍人士那哲受父辈影响留沪工作,管理60人跨国团队并安家上海 [18] 新时代家庭教育 - 心理实验"三分钟对视"揭示城市家庭沟通问题,促进亲子关系改善 [20] - 林琳家庭通过社区教育读书会帮助截肢儿子重建生活信心 [20] - 汤贤懿家庭以跑步运动为纽带,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20] 上海特色建设机制 - 自1980年代起持续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新时代创新推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 [22] -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在精准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家庭文明建设"上海方案" [21][24] - 活动旨在让优良家风走出家庭,为城市发展贡献"家力量" [24]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教育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当代中小学生偶像趋势 - 山东平度女孩万琪以屠呦呦为偶像,高分报考药学专业,目标是推动脑血栓治疗研究[1] - 河北秦皇岛小学调查显示选择科学家为偶像的学生比例显著上升,课程设置突出钱学森、南仁东等科技先驱[1] - 云南禄劝中学学生追星中科院院士杨德仁,反映青少年对科学家的崇敬现象[1] 科学家精神对青少年的影响 - 空间站、智能设备等科技成果直接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推动课堂讨论与作文主题[1] - 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被赋予时代意义,促进青少年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结合[1][2] - 科研人员在航空航天、AI、芯片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精神传承链条[2] 科学教育实施路径 - 家长通过科普绘本、纪录片培养孩子探索欲[2] - 学校需加强科学课程设置与课后服务,提升实践探究比例[2] - 社会需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资源,企业援建薄弱地区科学场所[2] 榜样教育的深层价值 - 青少年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十年冷板凳"的坚持精神与国家情怀[3] - 大国工匠、基层工作者等奋斗者群体共同构成育人教材[3] - 新时代需引导青少年以爱国报国为目标实现精神成长[3]
从“背景音”到“导航仪”(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思政教育方法论 - 思政课程需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通过故事化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1] - 采用历史人物真实事迹(如青年毛泽东手稿、林觉民《与妻书》)作为教学案例,增强理论的可感知性[2] - 教学资源需结合动态互动机制,使抽象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可体验的内容[2] 教学实践案例 - 延安"雷击事件"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痛点即机遇",激发学生创新实践(如助农农机具改进方案获创业大赛奖项)[3] - 结合环境治理(雾霾治理)、基层服务(12345热线)等社会变化,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认知[3] - 学生通过返乡实践(如藏族学生讲解生态政策)实现理论传播与本土化应用[3] 教学成效反馈 - 学生认知从"背景音"到"导航仪"再到"人生工具箱"的转变,体现思政课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3] - 教学成果反映在学生的主动行为转化(如创新项目、政策宣讲)而非单纯理论记忆[3]
云梦秦简之思(文思)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位于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上的云梦县,因云梦古泽而得名。在云梦城关发掘出来的楚王城遗址,证明了 这里是古代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这座浸润着楚韵秦风的千年古县,又因在县城西郊睡虎地出土了数千 枚"云梦秦简"而闻名遐迩,不断吸引各地的博物、考古和旅游爱好者前来"打卡",近距离感知历史,与 远古对话。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哪一段家庭悲 欢和个人经历,不是与国家命运、民族存亡、时代风雨休戚相关?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今天的人们, 不也能从2000多年前一封普通家书的细枝末节里,听到一个激荡的时代真实的风雨声,辨认出那温暖、 质朴的人间亲情? 当然,面对这些珍贵的秦简,不少人也会和我一样,心存几分疑问和好奇:本是秦简,何以会深埋在属 于楚国的云梦境内?这些生成在2000多年前的竹简木牍,又为何能保存到今天而没有腐化成泥? 云梦秦简,以睡虎地秦简最为出名。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用绳索分上、中、下三道编结串联,并 编组成"册",有约4万字。考古人员经过考证和分类整理发现,这些简牍涉及从战国末期到秦始皇在位 时的历史长达100余年,内容包括秦朝律法制度、行政文书、编年 ...
900万!肖战主演《藏海传》预约量创优酷史上新纪录
扬子晚报网· 2025-05-18 20:14
剧集开播情况 - 《藏海传》于5月18日在优酷、CCTV8黄金档开播,并登陆Disney+中国港澳台地区 [1] - 该剧未播先火,以900万预约量创优酷历史新纪录 [3] - 领衔主演为肖战和张婧仪,总导演为郑晓龙,导演为曹译文 [1][3] 剧集内容特点 - 该剧为原创故事,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融入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主题 [3] - 剧情讲述主角藏海(肖战饰)从复仇到心怀天下的成长故事,设置大量悬念 [3][4] - 首播剧情中藏海化身风水师入局,引起仇人注意并成为侯府幕僚 [3] - 区别于同类作品,该剧在智谋博弈中展现人物从"小我"到"大义"的蜕变 [4] 制作团队与演员 - 总导演郑晓龙曾执导《幸福到万家》《侦察英雄》 [4] - 主演肖战下一部作品《谍报上不封顶》正在筹备中 [4] - 主演张婧仪继《点燃我,温暖你》《惜花芷》后第三次与优酷合作 [4] - 美术指导刘承益曾参与《琉璃》《少年歌行》等作品 [4] - 造型指导韩广仁还参与《珠帘玉幕》《献鱼》等作品 [4] 平台近期表现 - 优酷近期剧集成绩显著,《蛮好的人生》打破台网剧收视纪录 [4] - 《沙尘暴》《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豆瓣评分分别维持8.1和8.3 [4] - 后续将上线《烽影燃梅香》《凡人修仙传》等多部优质内容 [4]
为什么很多人家里都贴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虎嗅· 2025-05-18 15:00
地图的社会功能演变 - 20世纪50-60年代地图在家庭、报刊和公共场所广泛普及,成为民众获取地理知识和了解国家发展的重要媒介[4][6] - 1993年河南上蔡县东黑河村因农民李满仓靠地图致富带动全村17500幅地图销售,80%青壮年农闲时携带地图外出务工[7] - 改革开放后地图推动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转向跨区域劳动经济,农民通过地图建立全国性商业网络[7] 地图的教育与启蒙作用 - 家庭中地图作为地理启蒙工具,父母通过地图教授省市、河流山脉位置及国际知识[12][14] - 北京市无轨电车公司售票员王淑清通过两张北京市地图提升服务质量,精准报告站名信息[14] - 上海市工人范东科使用世界地图追踪全球解放运动,强化国际工人 solidarity 意识[15] 地图的出版与技术创新 - 1981年地图出版社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为当时开本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地图集,提升公众地理素养[17][20] - 20世纪50年代农村使用"玻璃影"技术手工刻制地图幻灯片,单场观众达1200人,解决纸质地图稀缺问题[9] 地图的政治与象征意义 - 抗美援朝期间宣传员通过手绘朝鲜地图向农民直观展示战局,改变"事不关己"观念[9] - 新中国成立后地图被赋予领土完整象征意义,家庭悬挂的中国地图特别标注争议区域强化爱国教育[8][11] - 1951年民众呼吁印制资源分布地图以纠正对国内资源认知不足,激发民族自豪感[11]
81192,一架永不停航的战机(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8
王伟同志生平事迹 - 200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战斗值班时壮烈牺牲 [2] - 牺牲前已连续3天执行飞行任务 4天未回家 [2] - 生前为一级飞行员 作战部队优秀歼击机飞行员 [5] 飞行事业追求 - 最大愿望是成为中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3] - 主动申请首批改装国产最先进歼击机 放弃晋升机会 [3] - 5年军校训练中从29名学员中脱颖而出 [5] - 认为飞行不仅是职业更是理想和毕生热爱的事业 [3] 精神理念传承 - 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4] - 强调"奋斗终身"理念 坚持理想不懈追求 [5] - 主张"宁可战死 不可吓死"的战斗精神 [7] - 在外军侦察机较量中守护领空安全 [6][7] 家庭与责任 - 深爱家庭但更重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6] - 妻子为支持其事业放弃工作随军赴海南 [6] - 除夕仍坚守战备值班 守护全国人民春节安全 [6] - 生命最后时刻与敌人斗争到底继承革命精神 [8]
文化中国行丨从素炒豆腐到三苏文脉 千年家训解码家国情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5 15:44
林则徐家风家训 - 林则徐家族每年大年三十食用素炒豆腐的传统 寓意做人方方正正和做事清清白白 [1][3] - 林则徐自勉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成为后裔家训 强调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和清廉专注的价值观 [5][7] 三苏家族文化传承 - 苏洵 苏轼 苏辙父子以"读书正业 孝慈仁爱 非义不取 为政清廉"为家训 体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9] - 三苏家训以儒家文化为根源 注重个人品德 家族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9] 中国家训历史体系 - 中国古代家训起源于先秦 成熟于两晋隋唐 繁荣于宋元 明清时期 历时数千年 [11] - 《中国丛书综录》记载古代公开出版家训超120种 包括《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文献 [11] 徽州宗姓档案价值 -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含427部2235册资料 跨越宋元明清民国时期 记录氏族交往交流历史 [13] - 清代汪氏家谱提出"孝父母 友兄弟"等十条族训 具有历史研究 民俗研究多重价值 [13] 家国同构文化理念 - 中国家风家训体现家国同构理念 以国家大义为重 与中华传统美德紧密关联 [15] - 家训不仅规范家庭行为 更对社会整体具有垂范意义和价值 [11][15]
以匠心致时代 以奋斗照家国 中华酒《吾家吾国》致敬中华有为之士
搜狐网· 2025-05-10 19:47
节目内容与影响力 - 《吾家吾国》节目聚焦4位时代大家,展现他们隐于聚光灯外默默深耕的人生和成就[1] - 节目全网曝光量超11.3亿,话题阅读量达2.4亿,157次登上热搜榜,成为现象级文化IP[3] - 本季节目独家对话4位国之大家:100岁作家徐光耀、91岁工程院院士毛二可、84岁科学院院士陈润生、83岁动画导演常光希[4] 人物成就与贡献 - 徐光耀创作《小兵张嘎》等作品,2024年底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6] - 毛二可深耕雷达技术70余年,带领团队将中国雷达精度推向世界前列[10] - 陈润生创新引入密码学理论解析DNA序列,提前两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任务[11] - 常光希推动中国动画行业发展,构筑"中国动画学派"文化内核[13] 品牌合作与营销 - 中华酒作为节目首个品牌合作伙伴登陆CCTV-13新闻频道[1] - 中华酒品牌广告在CCTV-13新闻联播前等黄金时段开启双日高频展播[3] - 中华酒即将独家推出徐悲鸿诞辰130周年·官方唯一纪念酒[16] 品牌文化与产品 - 中华酒拥有66年历史,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6] - 产品线包括大单品"中华酒"、中华酒(品味)、中华·鸟巢酒、中华酒(何尊坛)等[16] - 品牌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笃行致远"与节目人物精神相呼应[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