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利密集型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05
杭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办法核心要点 基金设立与资金来源 - 运营基金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资金,将与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投资基金 [1] - 基金规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其中运营基金出资不超过25%,管理人出资不低于2% [4] - 受托管理机构为杭州高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政府出资资金的存续管理 [3] 投资方向与领域 - 重点投向杭州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利密集型产业 [1][3] - 具体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高价值专利培育 [1][3] - 鼓励支持高校专利转化对接,推动专利向重点产业加速转化 [7] 管理机构与申请条件 - 运营管理机构可提取0.8%/年的管理费 [4] - 申请机构需实缴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机构)或500万元(管理机构) [6] - 需具备3名以上3年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3个以上成功投资案例 [6] -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需实缴资本不低于50万元,有2名以上运营经验的管理人员 [7] 运作与退出机制 - 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不超过8年,可通过清算、回购、转让等方式退出 [4][8] - 首次出资4年内转让按原始金额,4-8年转让按原始金额加利息 [11] - 出现特定情况时运营基金可单方面退出,如6个月内未完成设立或1年未开展业务 [10] 监管与报告要求 - 投资基金需委托成立5年以上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托管 [12] - 托管机构需每季度报送托管报告,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报送年度报告 [13] - 管理人需每半年提交运行报告和会计报表,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提交审计报告 [13] 投资限制 - 禁止从事担保、抵押、房地产、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投资 [13] - 不得进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对外投资或资金拆借、捐赠等 [13] - 单个企业投资额不超过基金认缴总额的20%,且被投企业需拥有5项以上有效专利 [7]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 企业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1:09
知识产权转化与产业化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1][3]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 [3]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排名 - 我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PPH覆盖84个国家 [1] - 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1][4] - 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第11位,连续两年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第一 [1] 审查效率与保护水平 - 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 [3]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 [3] - 建立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商标法等法规修改 [5] 高价值专利与区域创新 -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 [9]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9] - 长三角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达68.5万件,占国内总量的31.8% [10] 数字与医疗技术领域 - 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前三领域:信息技术管理方法(34.1%)、计算机技术(22.7%)、医学技术(19.8%) [8] - 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领域储备高价值核心专利 [9]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52.4万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 [7] - 企业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76.6%,海外同族专利中企业占比87.0% [9] 知识产权服务与数据平台 - 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483家,地市级覆盖率达52.6% [4] - 上线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0余项基础数据 [4] - 建设28个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免费向创新主体开放 [4] 专利密集型产业经济贡献 - 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13.04% [11] - 专利密集型产业在创新、效益、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 [11] 上半年数据表现 -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 [7] - PCT国际专利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分别同比增长12.7%和23.2% [7] - 国外在华商标注册申请同比增长7.4%,德意美三国增长超20% [8]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
新华社· 2025-07-17 18:18
创新实力提升 -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52.4万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 [2] - 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初具规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 - 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领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名前三,分别同比增长34.1%、22.7%和19.8%,远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平均增速 [3] 专利密集型产业贡献 - 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3.04% [3]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4]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987.1亿元 [4] - 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实现"五连增",11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获得保护 [4] 国际合作进展 - 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 [5] - 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5] - 中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1.2万件绿色技术 [5]
锚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 萧山实施三大工程冲刺“双万”目标
杭州日报· 2025-04-23 10:53
日前,在2025年度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和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萧山区提出:锚定"国家知识产权强 县建设示范县"建设目标,2025年将聚力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力争实现发明专利授权2500件、有效发 明专利突破1.3万件、万人高价值专利达20件的三大跃升目标,重点实施三大战略工程。 首创"立体化服务网络",整合科研院所专家、知识产权联盟、市场监管专班等专业团队,形成横向 覆盖部门机构、纵向直达镇街园区的服务矩阵。迭代升级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联合政企银保等机 构,推出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实现专利价值资本化突破。 开辟产业化创新赛道,激活专利动能。以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为窗口,打造第三届全国专利密集型 产品展,精选高附加值创新成果,构建"展示+路演+采购"的产业转化闭环。建设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 生态园区,在视觉智能产业领域搭建"培育+推广+金融+招商"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创新"线上+线下"双 轮驱动模式,上线全国首个专利产品培育推广平台。 构筑立体化保护体系,护航创新发展。构建"行政+司法+技术"协同保护机制,推行专利纠纷"简案 快办"模式,案件处理周期大幅度压缩。设立全省首个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建立重点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