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生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南阳篇丨宛城区:传承创新成高峰
河南日报· 2025-11-03 07:22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阳市宛城区以医圣祠及医圣文化园为核心载体,系统推进中医药文化、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全球中医圣地,世界中医之窗,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1][6][17][20]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推广 - 医圣文化园是核心文化地标,一期项目总投资59亿元,规划用地689亩,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采用汉代建筑风格,集文物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旅游于一体 [6][7] - 园区在国庆中秋假期成为文旅热点,通过中医问诊、汉服体验、文创产品(如艾草香囊、中药奶茶)等方式吸引游客,使中医药历史“活了过来、火了起来” [6][7] - 通过“中医药文化夜市”、“仲景市集”等活动,将中医药服务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累计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 [13][14][15][20] 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创新 - 艾草产业表现突出,产品占全市份额超30%,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0] - 培育了如仲景百信(中药口服饮片深加工、“药食同源”养生食品)和普诺瓦自动化(艾产品加工设备,获23项专利)等代表性企业,形成研发、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10] - 成功举办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挖掘古方名方,创新推出近百道仲景养生药膳菜品,推动药膳餐厅普及 [8][9][10] - 中医药特色品牌实现“破圈”,如儿童针灸产品“嘉源树墩”和国潮饮品“仲景饮子铺”走向全国 [10]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 实现了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并成立了南阳市中医结合帕金森病诊疗中心等专科机构 [17] - 2025年上半年,中医类门诊量同比增长16.05%,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使用量大幅增长16.38% [17] - 通过“中医药早市”、“文化夜市”和固定“仲景市集”等便民举措,提供义诊、针灸、艾灸、推拿等特色疗法,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13][14][15]
河南南阳:中医夜市吸引中外友人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1:24
活动概况 - 河南南阳举办中医夜市活动,吸引中外友人参与体验[1] - 活动内容包括八段锦练习、砭石疗法、中医诊疗、推拿、刮痧、把脉问诊等多种传统中医疗法[3][5][9][11][13] - 现场设有养生茶饮供市民选购[17] 参与人群 - 外国友人积极参与八段锦练习、砭石疗法、诊疗、刮痧和把脉问诊等体验项目[3][5][6][11][13] - 市民踊跃在现场接受诊疗和体验推拿服务[7][9] - 八段锦活动吸引了小朋友跟随练习和体验[15]
2024年中国养生茶饮行业现状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4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养生茶饮市场规模达411.6亿元,同比增长27.3% [1] - 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1189.5亿元 [1][8] - 行业增长由中医药文化复兴、国民健康需求升级与消费习惯变迁共同推动 [1] 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 政策支持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将党参、铁皮石斛等9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目录 [1][21] -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奠定增长基础,2023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3282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4000亿元 [2][24] - 养生文化深度融入大众生活,小红书平台"中医养生"词条总浏览量高达32.06亿,创作参与人数超81万 [2] 行业主要特点与品类分析 - 行业呈现品类多元化与消费群体年轻化两大特征 [2] - 市场已形成袋泡茶、固体膏状、瓶装饮料、冲泡粉末、门店现制五大主流品类 [2][18] - 袋泡茶最受消费者青睐,占比达45.9% [2] - 门店现制类养生茶品牌如荷田水铺、椿风凭借"国风养生"定位崛起,荷田水铺在2024年获得Pre-A轮融资,品牌估值达6.6亿元 [2] 消费者画像与行为洞察 - 25-35岁年轻消费者占比达37.6%,其中48.8%表示未来消费意愿会增加 [3] - 女性消费者占比56.1%,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43.2%,月收入5001-150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消费主力 [3] - 65.2%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优先考虑口感与口味,其次是消费者评价(42.6%)和品牌知名度(41.7%) [3][9] - 安神助眠(53.5%)和健脾祛湿(49.7%)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功效诉求 [3] 销售渠道与信息传播 - 线上平台是主要销售阵地,71.2%的消费者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购买 [3] - 直播电商(49.5%)和社区电商(42.4%)也是重要渠道 [3] - 短视频平台是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占比45.6%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 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3][10] - 消费者对"提高维生素含量"和"有机食品"的关注度分别达47.4%和46.6%,低糖低热量、零糖零卡成为重要创新方向 [3] - 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产学研合作优化产品配方,并针对不同地域、人群需求开发细分产品 [3][10]
2025年第37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9-20 08:04
养生经济与Z世代消费趋势 - 老字号中药品牌如同仁堂、童涵春堂、片仔癀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拓展吸引年轻消费者,推出养生茶饮、香氛蜡烛等产品并结合社交媒体营销增强互动体验 [2] - 品牌年轻化是老字号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满足Z世代对轻养生的需求实现焕发新活力,跨界合作和文创开发拉近与年轻人距离如同仁堂开设复合概念店推出养生咖啡 [2] - 中式养生水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规模达30亿元,年轻消费者占比77.7%,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88%,伊利旗下伊刻活泉推出石斛西洋参养生水采用0糖配方和液氮锁鲜工艺 [19] 功能饮料与即饮茶市场动态 - 功能饮料和茶饮正快速取代传统矿泉水,2025年数据显示其增速显著超越传统矿泉水,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等企业财报反映茶饮和功能饮料营收占比提升,电解质水等单品增长迅猛 [3] - 无糖茶市场从2015年22.6亿元飙升至2023年40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16.6亿元,竞争焦点从健康概念转向口味体验,品牌需坚持健康加好喝双轮驱动 [11]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1114亿元,消费群体从体力劳动者转向年轻人,消费场景包括运动、加班、电竞等,东鹏特饮推出无糖新品瞄准用脑过度白领,包装改为简约白色 [8] - 即饮茶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情绪满足和口味优化成为主要购买驱动力,创新集中在功能性成分、文化体验和季节限定等方面 [9] 预制菜行业调整与企业表现 - 预制菜行业进入调整期,味知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5%,千味央厨净利润下滑39.7%,安井食品预制菜业务增速放缓,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和行业竞争加剧 [4] - 2024年预制菜行业规模达4850亿元,但消费者接受度仍待提升,行业存在标准不统一、食品安全等问题,新规出台提高行业门槛推动规范化发展 [4] - 春雪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0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1428万元扭亏为盈,核心策略包括全产业链整合和聚焦预制菜赛道,鸡肉调理品销量增长10.53%,出口激增25% [24][25] 茶饮料市场分化与巨头策略 - 茶饮料市场呈现分化趋势,农夫山泉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5.6%至256.22亿元,其中即饮茶收入增长19.7%至100.9亿元,康师傅茶饮料收入下滑6.3%至106.7亿元 [5] - 农夫山泉通过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和促销活动如一元乐享抢占市场,康师傅主因有糖茶需求下降、渠道收缩及涨价策略导致收入下滑 [5] - 元气森林凭无糖专门家定位迅速崛起,2024年销售额达117亿元,无糖气泡水市占率超50%,成功源于精准瞄准年轻群体健康焦虑和快速产品迭代 [18] 老年食品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2030年老年人口达3.7亿占总人口25.5%,老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30年消费总量或达12万亿至15.5万亿元 [7] - 日本老年食品市场成熟,其介护食品按硬度、粘度分类便于老年人选择,2019年市场规模达1691亿日元,功能性食品针对认知、三高、骨关节健康等需求 [7] - 中国老年食品市场目前以保健品为主种类单一,需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法规标准,开发多样化老年食品填补市场空缺 [7] 乳制品与奶粉行业创新 - 蒙牛奶粉板块2025年中期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5%,利润显著提升,通过科研创新如瑞哺恩推出Sn-2 DHA奶粉吸收率提升100%,儿童粉一米八八聚焦骨骼成长 [11] - 新乳业净利润增33.76%,良品铺子、金种子酒等亏损,蜜雪集团营收增长39.3% [5] - 李子园业绩停滞营收徘徊在14亿元左右,产品单一、渠道集中等问题凸显,2024年底浙商二代李博胜接任总经理推动新品开发和品牌升级 [26] 餐饮业转型与新业态探索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主要因翻台率下降及客流减少,餐厅收入占比近九成但同比下降9%,外卖业务收入增长59.6% [13] - 为应对压力海底捞调整门店策略,关闭部分直营店并扩大加盟,同时加速创新场景和副牌孵化,如在上海开设超级甜品站推出咖啡、奶茶、甜点等产品 [13] - 紫光园在清河万象汇开设主打现制烘焙的奶皮子酸奶站,融合清真糕点和卤味小吃,尝试酸奶加模式结合社区档口与流量单品 [20] - 西餐品牌蓝蛙在北京国贸店推出全国首家Bakery门店,将原有酒水吧改为烘焙档口,售卖12-42元的蛋糕、面包等产品应对增长放缓 [23] 品牌创新与国际市场拓展 - 旺仔牛奶推出16款地域版限定包装,将城市文化符号与经典IP结合如长沙的吃臭豆腐仔、上海的上海滩仔,通过在地化设计唤醒消费者情感共鸣 [12] - 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红豆薏米水登陆韩国20家Costco超市,标志产品首次进入海外主流零售渠道,品牌自2019年出海以来已进入40多国市场 [22] - 2025年上半年食品饮料巨头积极应对动荡经济,可口可乐营收236.64亿美元净利润增28%,雀巢销售额442亿瑞士法郎聚焦高端健康领域收购徐福记 [12] 其他企业财报与产品动态 - 承德露露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15.30%,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减少11.97%,公司聚焦植物基产品创新推出露露植本养生水等新品 [23] - 永辉超市推出烘焙新品山茶花山泉吐司,主打新国风美学与健康理念,采用进口山茶花小麦粉和安佳黄油,结合低温发酵与烫种工艺降低糖油含量 [10] - 费列罗斥资31亿美元收购家乐氏布局蛋白质零食和欧洲市场,亿滋国际营收增3.8%靠产品微创新和拓展新品类 [12]
古风雅韵中体验养生盛宴,中医药市集开进白塔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9 19:26
中医药文化活动概况 - 2025西城区中医药文化活动在白塔寺开幕 为期3天的市集吸引大量市民参与[1] - 市集设置自然元素装饰 展出二十四节气养生饮方供市民取用[1] 参展单位与展区设置 - 市集集结30个展位 设置名医问诊区 养生理疗区 智慧医疗体验区 中药研学(非遗)体验区 药食同源消费区及互动打卡区[3] - 同仁堂 东阿阿胶 本草方源等知名药企参展 提供中药饮片 保健产品 养生茶饮[3] - 广安门医院 阜外医院 北大医院 儿童医院等十几家医院中医专家现场坐诊[5] 消费者参与情况 - 中药研学体验区挤满大小朋友 体验者可将自制药材香囊带回家[3] - 药食同源消费区提供免费试吃 工作人员现场解说药膳原理[3] - 养生理疗区人潮涌至 白领群体踊跃体验正骨推拿 刮痧敷贴服务[5] 企业荣誉与认证 - 同仁堂药店被授牌为西城区中医药健康消费体验馆[7] - 白塔寺药店获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研学活动先进单位 其下属妙应堂中医诊所获30周年传承创新荣誉[7] - 西城区发布"百名"中医药专家库名单并为专家代表颁发聘书[7] 配套服务与创新 - 白塔寺药店提供限时免代煎费 免配送费活动 通过小程序实现送药到家一站式服务[7] - 药师现场展示传统蜜丸制作技艺 山楂丸等产品吸引顾客品尝[3]
“邪修进补”爆火:9月15日晚8点京东买药超级品类日推千元健康补贴
中金在线· 2025-09-16 09:41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消费者采用灵芝孢子粉馒头、生姜口罩敷腿、艾灸香梨等非传统养生方式,体现健康管理个性化、场景化和效率化新需求 [1] - 消费者追求高效率低负担养生体验,要求功效到位且过程有趣,形成"一边耗一边补"和"精准养护"的新型消费模式 [3][6] - 年轻群体在中秋国庆送礼场景中摒弃传统烟酒糖茶,转向血压仪、血糖仪、助听器等实用型健康礼盒 [9] 平台营销策略 - 京东买药于9月15日晚8点至9月16日开展超级品类日活动,提供千元健康补贴和7.2折起优惠 [3] - 活动设置完成任务领取金贴与健康手串机制,实现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进补体验 [3] - 平台推出1元起拍价值15万元花少之旅礼盒系列拍卖活动,包含滋补之旅、养生之旅、无忧之旅三大礼包 [11][12] 产品组合创新 - 针对熬夜压力大体虚畏寒场景,组合燕窝、阿胶、参茸、养生茶饮和灵芝孢子粉等传统滋补品与辅酶Q10、鱼油、抗氧化胶囊等现代营养制剂 [6] - 针对换季健康问题提供维生素、益生菌、清热降火茶、脾胃调理颗粒、抗过敏神器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8] - 智能健康设备品类包含动态血糖仪、电动轮椅车等产品,其中电动轮椅车标价1696元,燕之屋鲜炖燕窝标价25998元(10盒装) [12]
开拓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经济日报· 2025-09-16 08:04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与增长态势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以满足人民需求并带动产业链发展及就业增收[1]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 围绕政策支持、促进活动、平台载体和对外开放出台具体举措以释放消费潜力[1] - 2024年1月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餐饮、旅游、文娱、体育、养老等行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 细分行业发展亮点 - 餐饮行业加速融入传统节日与非遗元素 "中医药+餐饮"热度提升 包括养生茶饮、药膳糕点和中药面包等创新产品[1] - 演唱会经济与电影市场表现亮眼 带动文旅和文创相关产业发展[1] - 全民体育消费热度持续上升 "苏超"等赛事推动商圈和景区消费热潮[1] - 旅居养老模式如银发专列普及 智慧养老模式升级发展 包括智能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咨询和情感陪伴机器人[1] 服务消费市场挑战与解决路径 - 市场面临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环境不优和开放水平不高等问题 制约消费潜力释放[2] - 需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水平 依托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探索先行先试[2] - 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健康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服务进口 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和品牌以提升供给水平[2] 消费时间保障与环境优化措施 - 加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鼓励与小长假及周末连休便利度假消费 探索纳入单位考核[2] - 探索分时放假新模式 推动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分批次放假引导错峰消费[2] - 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 - 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监管机制 利用数字技术加强智慧监管打击无证经营和虚假营销[2] - 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规范加强自律 引导服务业企业诚信经营[2] 入境消费便利化升级 - 有序扩大入境免签国家范围 适度延长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并拓展政策适用区域[3] - 推动境外电子钱包境内使用 建立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机制为外籍人士提供便捷移动支付[3] - 支持免税店丰富商品种类 引入国际知名品牌并鼓励国货潮品进入[3]
黄帝茶铺拟赴美上市 迈向全球化品牌发展——将天然草本茶的健康之道带向世界
搜狐网· 2025-08-19 17:15
公司战略与IPO计划 - 黄帝茶铺计划赴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以实现品牌全球化并进军美国市场 [1] - IPO由宝德亚太有限公司担任战略顾问 宝德投行担任主承销商 莱福士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 [1] - IPO将为公司全球增长战略提供资本支持 重点拓展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市场 [3] 资金用途与业务发展 - 融资将用于提升生产及运营能力 并推出融合中国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消费趋势的创新茶产品 [3] - 借助美国资本市场融资平台 公司计划加快推进全球市场拓展计划 [3] - 公司致力于将天然草本的健康价值带给全球消费者 打造全球高端茶品牌 [5] 合作伙伴与专业支持 - 宝德亚太有限公司为亚洲企业提供美国资本市场顾问服务 包括IPO规划和并购等综合方案 [6] - 宝德投行是美国注册证券经纪商 专门为国际企业提供公开发行和上市顾问支持 [6] - 莱福士资本投资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新兴企业 支持其实现可持续增长与价值提升 [6] 管理层观点 - 黄帝茶铺首席执行官唐程女士称IPO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5] - 莱福士资本创始人殷生博士认为公司拥有深厚品牌底蕴和对品质的执着 具备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独特优势 [5] - 宝德投行董事长Mr Keith Moore表示将与公司紧密合作确保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并满足上市标准 [5]
下一个“小米”?教培巨头频频跨界干餐饮!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11 13:37
跨界布局养生餐饮 - 教培巨头粉笔在成都开设新中式茶饮店"见康星茶饮",主打养生概念,客单价16元左右[4] - 粉笔此前已在济南开设两家燕麦烘焙店,强调新鲜、健康理念,面包类产品售价9-33元,6寸蛋糕188-238元[5][11] - 粉笔创始人提出要做"保健品领域的小米",定位又好又便宜[5] 见康星茶饮业务模式 - 茶饮店与二楼"见康星养疗馆"形成联动,提供推拿、艾灸等服务[5] - 产品线包含7大系列30+SKU,其中"以方入茶"系列使用药食同源原料,售价25-30元(如含人参产品卖30元),其他系列15-20元[7] - 配套开发"见康星"APP和小程序,支持食物热量识别、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课程[6] 燕麦烘焙业务拓展 - 北京新店聚焦三明治品类,定位健康轻食赛道,满足上班族代餐需求[11] - 上线燕麦烘焙APP提供培训课程,价格区间49.9-298元[12] - 目前业务仍处于试水阶段,尚未明确后续投入力度[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小红书养生茶话题浏览量达15.9亿,654.7万网友参与讨论[15] - 同仁堂、达仁堂、粤万年青等医药企业纷纷跨界,推出草本咖啡、中药茶饮等产品[15] - 张仲景大药房旗下仲景生活烘焙品牌融合草药与西式面包,成都中医大学推出低糖低脂健康烘焙[16] - 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从2021年8万亿元增至2024年9万亿元,预计2030年持续增长[16] 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定位 - 见康星茶饮价格带与竞品重叠,暂未形成明显差异化优势[8] - 燕麦烘焙客单价与养生烘焙品牌持平,缺乏价格端突破[11] - 跨界企业普遍采用"药食同源"概念,但同质化竞争显著[15][16]
教培巨头跨界卖茶饮,能否成为新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7-07 19:18
粉笔跨界布局养生餐饮 - 教培巨头粉笔近期在成都开设新中式茶饮店"见康星茶饮",主打养生概念,客单价16元左右,部分含药食同源原料的高端产品定价25-30元(如含人参、黄精的"人参漫"售价30元)[1][3] - 公司同步在济南运营两家燕麦烘焙店,产品以新鲜、低卡为卖点,面包类客单价9-33元,6寸蛋糕188-238元,北京新店将聚焦三明治轻食赛道[7] - 业务延伸至线上:推出"见康星"APP和小程序提供营养分析服务,燕麦烘焙APP开设培训课程(价格49.9-298元)[3][9] 养生餐饮行业趋势 - 小红书养生茶话题浏览量达15.9亿,654.7万用户参与讨论,反映消费端对健康饮食的高关注度[11] - 医药健康企业加速跨界:同仁堂推出草本咖啡和养生茶饮、达仁堂试水中药咖啡馆、仲景生活开发艾草面包等融合产品[11] - 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从2021年8万亿元增至2024年9万亿元,预计2030年达16万亿元,健康饮食成长期赛道[12] 粉笔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茶饮+养疗"复合业态:成都门店一楼卖奶茶,二楼提供推拿艾灸服务[2] - 产品差异化尝试:茶饮SKU超30个,细分7大系列;烘焙业务从全品类转向聚焦三明治轻食[3][7] - 对标小米策略:创始人提出要做"保健品领域的小米",强调高性价比健康产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