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搜索文档
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
搜狐财经· 2025-10-28 06:23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10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定履行防 风险首位主责,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同时,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推 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 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李云 泽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 路,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首先 即是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更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李云泽强调,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 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推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 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 态。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
搜狐财经· 2025-10-27 22:09
金融服务模式与支持重点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2] -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 [2]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 [2] - 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并优化跨境服务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2] - 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让普惠金融精准滴灌 [2] 金融改革与开放 -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提升发展质量和韧性及国际影响力 [3] -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 [3]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坚决纠正无序竞争 [3]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3] - 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 [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4] - 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 [4]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4] - 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导向鲜明、精准有效的分级分类监管框架,强化科技赋能 [4] - 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以增强监管合力,并加强全球协调以织密金融安全网 [4] 北京金融发展 - 北京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持续释放,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功能更加凸显 [5] - 目前已有4家大型银行在京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邮储银行AIC也正在筹建 [5]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汇聚首都 [5]
李云泽: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1:49
金融服务模式与资源配置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3] -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3] - 截至2025年9月末,绿色贷款增速达22.9%,科技、绿色、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整体贷款水平[4] - 超600家主体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渠道不断拓宽[4] 产业支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4]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围绕扩大内需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优化跨境服务,加快促进内外贸一体化[4] - 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4] 金融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6] - 引导各类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构筑多元有序的金融生态[6]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机构树牢正确观念,纠正无序竞争行为,维护金融秩序[6]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6] 风险防控与机构整合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8] -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8]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已有326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大幅超过去年全年198家的退出总量[9]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8] 监管效能与全球协作 - 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能,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9] - 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增强监管合力[9] - 加强全球协作,织密全球金融安全网,健全跨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提升国际监管合作和危机管理效率[9]
2025金融街论坛|李云泽: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
北京商报· 2025-10-27 19:23
金融监管与制度建设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1] - 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 [1] - 要求金融机构苦练内功并降本增效 [1] 市场秩序与竞争行为 - 坚决纠正金融行业的无序竞争行为 [1] - 旨在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 [1]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迈进 [1] -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1] - 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以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并为完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贡献中国智慧 [1]
李云泽: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 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
金融时报· 2025-10-27 19:23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 [1] - 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 [1] 金融机构发展与管理 - 力促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1] - 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1] 金融秩序维护 - 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 [1] - 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 [1]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监管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5年来发布各类规制171件
北京商报· 2025-09-22 17:20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深入实施“四新工程”,推动金融监管效能提升和行业改革取得新突破 [1] 制度体系建设 - 行业重要法律修订取得重大进展,银监法修订草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保险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 [1] - 监管制度不断完善,5年来发布各类规制171件,涵盖银行、保险、资管、非银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引及资本管理、资产分类等重要规则 [1] - 基本建立起贯通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1] 监管效能提升 - 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坚持高风险高强度、低风险低强度原则,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同时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 [2] - 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果断出手形成震慑 [2] - 规划实施“金监工程”,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面强化监管提供支撑 [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联动的“大消保”格局初步建成,督促机构加强产品适当性管理并规范营销行为 [2] - 上线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掌上查、指尖办” [2] - 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发案数量较“十三五”时期下降50% [2] 行业改革与内生动力增强 - 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健全,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3] - 多管齐下整治无序竞争,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车险综合改革,深入开展“报行合一” [3] - 寿险公司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3]